小伙一年养牛赚了40多万元!

 

记者 程泽

来到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额尔敦塔拉嘎查,走进牧民斯日古楞的家庭牧场,记者看到几十头膘肥体...

记者 程泽

来到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额尔敦塔拉嘎查,走进牧民斯日古楞的家庭牧场,记者看到几十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
▲ 张志勇 摄
与斯日古楞交谈了一阵儿,记者发现他思维活跃,思路开阔。随记者同来的锡林浩特市农牧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斯日古楞可是一名‘海归’牧民啊!  ”

斯日古楞曾经在日本学习了三年的语言学,2006年回到祖国。那时,他的人生有多条路可以选择,但他一直热恋着养育他的牧区,因此他下定决心回牧区养牧。

在养牧的过程中,斯日古楞遇到了困惑。2008年,他养殖了700多只羊,才总收入10万元钱,除去生产成本,利润和他预期的差距很大。发展的“瓶颈”是什么?是羊的数量少吗?不是;是人不够勤快吗?也不是。

经过一番思考,斯日古楞觉得一方面是“一羊独大”的单一养殖格局,养殖收入受市场影响非常大,另一方面是要进行规模化养殖。他强调:“规模化不简单等同于数量的增长,规模化养殖要使草场规模、牲畜数量、基础设施建设及饲养方式都要达到相应的标准。”
找到了问题根源,就要对症下药。

斯日古楞将两个弟弟召集起来,商量着把三个家庭的草场统一管理,牲畜集中经营。

三个家庭的草场面积达到12800亩 。同时,斯日古楞减了一部分羊,增了一部分牛,并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斯日古楞出栏了53头牛,总收入40多万元。他介绍,每头牛的饲养成本在1500元—1800元之间,家里共有107头生产母牛,去年的养牛成本不到20万元,纯收入20万元以上;同时养牛还节省了劳动力。

斯日古楞兄弟三家有六个劳动力,又雇佣了两个劳动力,养殖牲畜有四个劳动力就够。斯日古楞带领剩下的劳动力在锡林浩特市经营起了餐饮业。


▲牧民斯日古楞在为自家的牛饮水  张志勇 摄
斯日古楞谈起“养牛经”
斯日古楞告诉记者,除了科学配置饲草料外,养殖流程管理是其中的关键,他家的生产母牛都是集中在每年的4、5月份集中冷配,这样在次年的1、2月份就能集中接犊,10月份左右可以集中出栏。

集中配种、集中接犊、集中出栏,有啥好处呢?斯日古楞笑着说:“母牛在不同阶段,补饲方式是不同的,这样可以防止出现补饲混乱,便于管理,节省劳力。”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关注 中国养牛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斯日古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