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究,这就是一种向前看的人生态度

 

【原文】哀公问社①于宰我②。宰我对曰:“夏后氏③以松,殷④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





【原文】哀公问社①于宰我②。宰我对曰:“夏后氏③以松,殷④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shuō)⑤,遂事不谏⑥,既往(wǎnɡ)不咎。”

① 社:土地神,此处指为土神所立的木制牌位,也叫”社主”,认为是神灵之所依。若国有战事,则载而同行。

② 宰我:孔子的学生,姓宰名予(yǔ),字子我。

③ 夏后氏:部落名。相传禹乃其领袖,后其子启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即夏。

④ 殷:即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后,建都于亳(bó,今山东曹县南)的奴隶制国家商。后来商的第十代君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称为殷,整个商代亦或称为商殷、殷商。

⑤ 成事:木已成舟的事,已做了的事。说(shuō):辩说;解释。

⑥ 遂事:已成或已经进行,势不能中止的事。谏:规劝。

【译】

鲁哀公向宰我询问供奉土地神神主的木牌位该用什么木料。宰我回答说:“夏代用的是松木,殷商用的是柏木,周代用的是栗木。用栗木的用意,据说是要让老百姓害怕战栗。”孔子听到这事后,说:“已经做过的事情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情就不要再规劝了,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责备了。”

【解析】  宽恕,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对部下要宽恕,对上司也要宽恕,对一切人都要有宽恕和既往不咎的胸怀。这里所说的虽然只是一个木牌位,用什么材料似乎并没有多大关系,但因为它是国家的象征,所以也就有了象征之意义:夏朝时用松木制作,取松树“不易凋零生存永久”之意;殷朝时用柏木制作,取柏树“丰茂勃勃永固长青”之意。但周朝用的却是栗木,栗木虽也算作硬木,却隐含有让老百姓“战栗畏惧”的意思。

周朝用栗木好不好呢?孔子也认为不好。因为社稷牌是民族文化和国家精神的标志,是一种图腾,因其具有象征意义而要特别精心选择。如基督教的十字架,佛教的莲花,欧洲国家的图腾多用狮虎等猛兽,印度用飞禽,美国用老鹰,我们中国文化则用龙,而龙是一种水陆空三栖的动物。与外国的图腾比较起来,我们中国的龙要高明的多。在这里,宰予说的意思很明白,栗木的象征意义就远远不如松和柏。



在这里,我们不管周朝栗木牌位的是非曲直,它到底有什么含义无关紧要,我们应注意的是孔子对此事的态度,的确体现了一种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既然已经不可挽回,那就不必再追究了。破镜难圆,覆水难收,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解说无益,规劝徒劳,责备也于事无补,不如你就宽恕了他,还是不说的好。



往事不究,这就是一种向前看的人生态度。人不能永远生活在过去里,或生活在对过去的追悔之中,或生活在对他人的耿耿于怀之中。既然明知于事无补,还非要弄个是非曲直,人生就会显得异常局促,哪里还会有向前迈步的勇气和自信?对于那些十恶不赦的罪犯,我们尚且可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既往不咎,立功受奖”,对于其他人,难道我们就没有宽容的胸怀吗?




    关注 论语孔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