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第九十五章 阴谋败露

 

------第九十五章 阴谋败露------



“大王,你可回来了,太子爷那边来人了,在前厅等您好一会了!”李承明刚一回府天宝就迎上来说道。

“是谁?有没有说什么是事?”李承明边走边问。

“他说他是太子舍人邓晓,就是不说什么事,说要等您回来亲自跟您说。”天宝答道。

李承明点点头道:“知道了,我这就去见他!”

“不知邓大人深夜来访有何要事?”李承明跨进前厅拱手说道。

正坐在胡床上喝茶的邓晓赶忙站起来连连还礼道:“太子舍人邓晓冒昧来访,请大王见谅!”

李承明走到摆放在厅堂正中央的白铜炭盆边一边烤火一边道:“邓大人请坐,我刚刚有事,回来晚了,让大人久等实在对不住了!”

邓晓坐下笑着说:“大王实在太客气了,下官所来是受人之托,想请大王援手。”

李承明停止烤火道:“天宝,去给我倒杯热水来。”

说完他走到主位坐下沉思了一会道:“太子殿下可知道?”

“下官人微言轻在太子跟前说不上话,所以·····”邓晓垂头道。

“既然这样邓大人请说就是了,只要能帮的上我一定帮忙。”李承明觉的这个邓晓不找太子找自己,还是等晚上才偷偷摸摸地来,肯定不是求自己办事这么简单。

邓晓道:“下官原是伪凉皇帝李轨属下的尚书左丞,李轨败亡后他的一些部属啸聚为匪,近年来酒泉郡守尉迟行围剿甚迫,前些日子他们派人来找过臣下,想请求朝廷招安。臣下念及同僚一场所以来才冒昧来求大王。”

“原来是这样,他们有多少人?”李承明问。

“一共千余,老弱精壮各占一半。”邓晓答。

“人少了些,不过总比没有强,再说他们能和边防军周旋六年不被剿灭想来也是有些本事的,自己现在兼着凉州总管、刑部尚书、吏部侍郎招安他们应该也没有问题。”李承明想。

“大王,水来了。”天宝用木盘托着一个大号的茶盏进来说道。

李承明接过茶盏道:“这个没问题,你回去列一个他们的名单给我,我给他们安排一些官职,让来人带回凉州去找刘弘基。”

邓晓站起来作揖道:“臣代他们谢过大王厚恩!”

李承明笑了笑道:“还有,你问问来人,他们那里需要些什么也都说出来,本王全部给他们备齐。”

“是,大王。”

夜深了,晴朗的天空上忽然飘满了浓云。

宏义宫,秦王府的后院里一片漆黑,只有不时提着灯笼巡视的侍卫,才勉强看得清身前的景物。

院墙上陡地跳下一个人来,发出扑通一声大响,在静夜里显得异常清晰。

“有动静。”一名侍卫叫道。立刻有四、五个侍卫左手高举灯笼,右手紧握长刀,循声急扑过去。

墙上跳下的那人敏捷地伸出手,扳住藤萝架下石桌上的一个花盆,无声地放倒下来,然后学了两声猫叫,急闪身,伏在了藤萝架后的竹篱下面。

“娘的,原来是只野猫。倒吓得我出了一身汗。”那名侍卫边说还边向地上的花盆踢了一脚。

其他几名侍卫则举着灯笼四处照了照,见没什么异常之处,就随着众人,又往别的方向巡视过去。那人待侍卫们走远才从竹篱下探出身,轻手轻脚又快速地走着,不一会,就来到了后院的正厅外面。正厅里烛光通明,白窗纸上映出两个人影,似正在说着什么。

正厅外的石阶上,站着两个腰跨长刀的家仆,不停地来回走动着。

那人在地上摸到一粒石子,扔向正厅西面的树林里。

“哗啦啦!”石子在树林里滚动着,弄出一片声响。

两个侍卫立刻抽出长刀向树林中扑去。正厅窗纸上的两个人影本来挨得很近,也一下子分开了。

那人飞快地从怀中掏出一柄匕首,扬起手臂,就要向窗纸上掷过去。

“呼——呼——呼——”几道劲风忽起。四名侍卫神出鬼没般跃出身,挥舞长刀,向那人砍过去。

那人大骇,拚命向前纵身跃去,脚才落地,后面、左面、右面又是三箭射来。那人也只得再次纵身前跃,几下子就给逼到了正厅的台阶上。

正厅徒然门户大开,李世民、侯君集手中横握长刀,大步走出。

那人四面受敌,走投无路,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着李世民连连磕头。

“哼!你不请自来,不就是要行刺我家大王吗?为何事到临头,又贪生怕死起来?”侯君集盯着那人,嘲讽道。

这时,许多侍卫拥了过来,灯笼高举,照见那人穿一身黑衣,脸上还蒙着一块青布,只露出两只眼睛。

“你既有胆而来,就该奋起而搏。来,来!且起来与我斗上几合。”侯君集手握长刀,连晃了几下,指着那人说道。

“我并非刺客,如此前来,深有苦衷。”那人手托匕首,高高举起。

灯光下,李世民看见匕首柄上包着白布,用丝线紧缠着。

李世民插刀回鞘,用不容置疑地口气说道:“你们都下去。”

除侯君集外,所有的侍卫都远远退开了。

“起来吧,有话到里边说去。”李世民对那人说着,转过身,走回厅中。

那人站起身,跟在李世民后面走进正厅。侯君集紧盯着那人,一同走进厅内。

“你怎么来了!出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着急?”李世民愁眉不展地问道。

那人伸出手,把脸上的青布扯了下来道:“楚王今天命我和李东行从京兆尹接了两个人出来,现在就藏在宇襄坊录事巷的勾栏院里,今天晚间李承明悄悄去过,我虽然没有听到他们谈了些什么但是可以肯定,楚王要对大王您下手了!”

“你是李承明的护卫杨容?”侯君集大吃一惊。

李世民笑了笑道:“他是自己人!”

杨容神情尴尬地说道:“其实楚王待我甚好,只是在下曾受秦王厚恩不敢忘怀,只好趁夜而来,预先警示。然后隐遁天涯,归身于红尘之外。”说完又跪倒下来,向李世民磕着头。

侯君集伸手托起杨容道:“弃暗投明,实是明智之举,可喜可贺。来,来!且请坐下,喝上一杯,压压惊。”他说着将杨容拉到厅中的铺锦芦席上,坐了下来。

芦席正中有一木案,上面早就摆满了酒菜,放着两只酒杯。

“来人!再拿一副杯筷来。”李世民说着,也在木案旁坐了下来。

“早知道大王防范如此严密的话我就不该暴露身份了!”杨容想到刚才自己几乎丧命的情景,心有余悸地说着。

李世民冷笑了一声道:“眼下形势紧迫不的不如此啊!”

“你不能回楚王府了?”侯君集问。

杨容点点头道:“是,李承明防范很严,他今天特地叮嘱我们说没他的话任何人不能离开勾栏院,我是偷着跑出来的。”

“有劳壮士了!”一名侍卫拿了一幅碗筷进来,杨容起身接过来谢道。

“杨壮士甘冒奇险,揭破奸人恶谋,世民感激不尽。请!”李世民举杯相敬。

“大王请!”杨容举起杯来,一饮而尽,道:“大王如果想将此事告知皇上的话杨容愿意做人证!”

李世民摇摇头道:“算了吧!仅凭你一面之词根本奈何不了李承明,我以后小心些就是了!”

“唉!我今日之举,虽报了秦王之恩却辜负了楚王之义,已是羞于见人。草民这就去归隐山中,做一方外之人,了此残生了!”杨容起身离席,磕了一个头眼圈红红地说道。

“杨壮士一片苦心,世民已然深知,人生于世,有太多两难之事,权衡利弊,择善而行,乃大丈夫之本色,何羞之有!来,来,满上一杯!若再提什么归隐山中,不免过于见外了。”李世民微现不悦之色。

杨容心中一颤,坐回到席位上,端起酒杯一仰头,将杯中酒大口大口地灌下肚去。

“梆——梆——梆——”外面传来二更的鼓声。

“时候不早了,你先下去休息吧,你以后就住在天策府里,不要出去。”李世民目视着杨容道。

“是,谢大王!”

“君集,从明天开始杨容给你做副手。”李世民道。杨容立刻从楚王府的护卫变成了天策府的将军。

侯君集点头应道。

“来人,带杨将军下去休息!”李世民高声叫道。

“大王,您就这样算了,捅到皇上那去咱们应该不会吃亏吧!”杨容出去以后侯君集小声嘟囔道。

“不算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你和长孙无忌惹出来的祸,你叫贺邻去刺杀承明,长孙无忌又叫张非云以邪术对付他,别说他年轻气盛,就是再老实的人只怕也给你们逼出火来了!”李世民低声喝斥道。

侯君集低头不语,屋中一片沉寂。

良久李世民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你们也是诚心为我,只是做事前也先告诉我一声的好。”

“大王,属下以为还是及早除掉李承明为妙,属下不知道为什么看见他比看见太子和齐王都害怕。”侯君集又小声道。

李世民笑了笑道:“他就是在厉害也不过是个孩童,眼下长安的局势对我们很不利,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千万不要冒险而搏。”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003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九十六章 被拉下水------

“大王,出事了,大王!”次日清晨李承明还没有起床,天宝就在他耳边低声喊着。

“我说过多少回了,自然醒,自然醒,你怎么还要叫我?”李承明依然闭着眼睛说。

“马相公说要要事求见大王!”

“马周?他不是在勾栏院吗?难道是那出了什么事?”李承明想。

他翻身坐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说:“去请马周进来!”

“大王,杨容不见了!”马周进来说道。

“不见了?怎么会不见了呢?”李承明很是不理解。

天宝半蹲下给他的主子穿鞋。

马周苦笑了一声道:“李东行说他是今天早上才发现杨容不见了的,我仔细询问过守在外面的侍卫,他们说杨容是奉您的话离开的。如果我估计不差的话他现在应该在天策府。”

“******!这个白眼狼,天宝,你去告诉史汾,马上把杨容的亲戚朋友全给我抓来!”李承明猛地站起来大吼道。

天宝应了一声,转身向外跑去。

“算了,不用去了!”很快李承明就又改变了主意。

接着他叹了一口气道:“马相公,麻烦你去告诉单家兄弟,事情不用他们做了,叫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

马周点点头道:“大王气度恢宏,他日必成大器。”

李承明笑了笑道:“何以见得?”

马周笑道:“大王有两点异与常人,依下官来看大王这两点长处足以使大王名垂青史!”

“我怎么不知道?那两点?”

“其一大王能容人,刚才您听道杨容反水虽然显出狂暴之态,但马上就加以克制。成大事者第一要紧之处,就是能够容人。其二就是有远略,下官知道大王您胸怀大志。否则也不会结交豪杰,招纳亡命隽养死士了。不过臣下还有一言相劝。”马周道。

李承明呵呵笑道:“不知马相公有何金玉良言?”

马周正色道:“大王以后遇事一定要慎之又慎,并要多听进属下们的劝诫。此外,大王还得礼贤下士,倾心孔孟。”

李承明点点头道:“行,我会照你说的做的。不过最可恨的就是这个杨容,要不是他的话单家兄弟说不定能除了二叔。”

马周摇了摇头道:“殿下心里应该清楚,就算没有杨容反水,单家兄弟杀秦王的机会也是很小的。”

李承明笑了笑道:“那倒是,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不知道我身边还有多少人是二叔的密探。”

“大王,宁远将军张輔在前厅求见大王!”一名侍卫在门口说道。

“张輔,他来干什么?”李承明心想。

“大王,张輔大清早地来求见必定有好事,大王千万不要怠慢!”马周道。

李承明点头道:“放心吧!我知道,得罪谁我也不会得罪他的!”

“哟!什么风把张将军给吹来了?”李承明一进前厅就拱起双手笑道。

张輔连忙出团凳上站起来还礼道:“见过楚王殿下,下官今日前来是想请大王赴宴。”

李承明一愣道:“赴宴?”

张輔点头道:“是,下官已将大王的赏赐转给了兄弟们,大家都说无功受禄心里不安,想要当面谢谢大王。所以属下昨天已经在西市最好的酒楼鸿运楼订了几席饭菜,请大王今天中午务必赏光。”

“这倒是真不错,我本来还想见他们呢,没想到他们却自己送上门来了。”李承明心说。

“大王是不是中午有事?”张輔见李承明不说话,还以为他中午没时间。

李承明连声道:“没有没有,张将军放心,我一定到。”

中午时分李承明带着马周等人前去鸿运楼赴宴,与此同时东市的一家酒肆雅间里长孙无忌在杜如晦和房玄龄的陪同下也在秘密会见着几个人。

长孙无忌要见的这几个人就是将来为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立下汗马功劳的几名玄武门守将,云麾将军敬君弘、中郎将吕世衡和中郎将常何。

敬君弘虽然是李渊的亲卫但其早就与杜如晦有秘密往来,常何曾经跟随李建成往河北讨伐刘黑闼,算是东宫旧属,吕世衡是太原王氏的外甥,也是新近才通过李世民的关系安插到玄武门的,是李世民的人。长孙无忌今天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尽一切办法拿下常何。

这三个人的职衔都不高,严格来说还只是校尉一级的角色,因此服饰也不奢华,尤其常何的衣服十分粗鄙,一看就知混得很不如意。

桌上已经摆满了上好的酒菜。闻到酒香,常何咽了口口水,眼睛落到桌上一坛老酒上。长孙无忌是个何其精明的人,马上从他的眼神里看出来,这个人对酒有特殊的嗜好。六个人坐下来寒暄一番后,开始对饮。一开始常何的话不多,他原本是不想过来的,只不过因为敬君弘一再说杜如晦是自己的乡党,聚在一起只是为了叙叙旧,他才拗不过跟了来。这些年长安城里的文武都明白东宫、齐府和秦府间不睦,常何算得上是东宫那条线上的人,自然对出自秦府的长孙无忌等怀着戒意。

几杯酒下去,常何脸颊泛起红光来,酒桌上的气氛也缓和了一些。长孙无忌品了一口酒,脸上露出沉醉的表情,问常何道:“将军觉得这杏花春的滋味如何?”

常何的职位还远称不上将军,但是,人当然都是爱听恭维话的,长孙无忌这么称他,他心里听着舒坦,表情就松弛了许多,点头道:“是啊,这酒是真不错。”

长孙无忌忙道:“看得出来,常将军也是个好饮之人,那咱们换大碗如何?”接着不由分说,抢过常何手中小杯将酒倒掉,对着外头喊了声:“小二,快换大碗。”

小二应一声换了大碗过来,长孙无忌抱起酒坛结结实实给常何倒了一大碗,然后又给自己满上一碗,端起来,口中说道:“来,我陪将军先饮一碗。”说罢已先干为敬。

常何无奈只好也端起碗来,一饮而尽。接下来就这么一碗接着一碗,一气儿喝了七八碗,常何脸上露出一丝醉意,嘴也就开始把不住了,对长孙无忌道:“长孙大人,你可真是好酒量呀!我还真服了你了。”

长孙无忌应道:“将军的酒量也着实让在下佩服呀!不过我更佩服的是将军的人品,听说将军在讨刘黑闼时,曾领着一百兵丁镇守一座关隘,断粮七日,饿死了八十多人,也没有退后一步呀。”

这算得上是常何活到三十几岁最得意的一笔,提起这事儿,他的兴致高涨起来,忍不住眉飞色舞地将那段经历说了一遍,敬君弘也在一旁时不时地补充着。长孙无忌装出一副听得出神的样子,最后由衷地道:“嗯,将军真是神勇呀,你立了这么大一个功劳回来,上峰是如何封赏的呢?”

此言一出,常何脸色一变,骂道:“赏赐,赏个狗屁,打仗的时候太子亲口说,常何英勇,战后要连升他三级,可一回长安,他就把这事儿给忘了个一干二净。”

长孙无忌脸上故意露出慌张的神色,说道:“嗯,常将军,这话可不能在外头说,隔墙有耳啊!”

常何喷着酒气道:“怕什么,反正就是个看门的小官,我早就不想干了,让他们听见了倒落个痛快。”

至此,长孙无忌已经将常何这个人的脾性摸了个透,也明白了他心里其实对建成藏着不满。他立刻装出一脸替常何抱屈的神情,叹了口气道:“没想到将军心里还憋着这么一口怨气,其实我家秦王一直仰慕将军武勇,想与将军交个朋友!”

常何咧了咧嘴,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酒渍道:“俺老常也是两军阵前九死一生滚过来的人,心里一直佩服秦王的战功。其实当兵的破开肚子肠子全都一个模样,一样的刀头舔血,一样的厮杀,谁不佩服能打胜仗的统帅?能与秦王交朋友老常我真是想也不敢想。”

房玄龄笑了笑道:“常将军够豪爽,好汉子,秦王殿下果然没有看错你!”

杜如晦叹了口气道:“现在朝局险恶,政情汹涌,秦王殿下被太子猜忌举步维艰,如果不多做一手准备,就是坐而待毙。秦王殿下不怕死,但是即使死,也要死到战场上,刀丛剑垄尸山血河之中才是勇士的长眠之地。有谁愿意愿意死在自己亲兄弟从背后射来的冷箭之下呢?”

“是啊!殿下是被太子和齐王一步一步逼入绝境的,这一层满朝文武内外军民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长孙无忌接着道。

这几句话让让常何浑身立时打了个冷战,酒醒了一半,舌头打着卷道:“你,你想干什么?”

长孙无忌笑了笑道:“也没什么,秦王殿下就是想教你这个朋友,万一以后有什么事情还想请常将军帮忙!”

常何看着长孙无忌,酒已完全醒了,突然笑了一声:“我看你们是想造反,君弘,咱们快回去向太子禀报他们的阴谋。”

敬君弘看了他一眼,一把拉住他道:“常兄弟,东宫那头有多少人要找太子讨口吃的,太子顾得着你吗?秦王这头可不一样,这一宝你押上去,一赚就能赚个满堂彩呀!

常何停了下来,敬君弘的话打动了他。他是个地地道道的粗人,没读过一天书,当然不像那些满腹经纶的书生,行事前总想起什么圣人的教诲来,他想事情很实在,哪条路对自己更为有利他就会往哪条路上走。跟着秦王这头,看起来是有些风险,但是,如果秦王成事儿了,那他就立下了一件奇功,可以说一辈子都不用再发愁了。

再说就算自己去告密皇上也不一定会相信自己,以秦王的地位只要渡过这一劫自己还不是死无葬身之地。想到这常何不由自主地坐了下来。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003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历史小说 《大唐李承明》

作者:过油肉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大唐李承明”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7003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