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第三十章 冒雨而进

 

------第三十章 冒雨而进------



八月十二日清晨,豳州刺史府的大堂里李世民正和李元吉、杨恭仁等人商议退敌之策。

李元吉一脸的懊悔沮丧,埋怨道:“说什么兵贵神速让大家连夜行军,就是为了赶来让突厥围困,当初要是听我的慢慢走怎么会有这种事呢!”

杨恭仁长叹了一口气:“大王息怒,今日被困实属意外,突厥事先肯定也没想到会在这里和我们相遇。”

杨恭仁是前隋吏部侍郎,武德二年被淮安王李神通抓获归降,李渊封他为黄门侍郎,观国公。不久,又任命他为凉州总管。杨恭仁在任其间多次于突厥交手,常常以寡胜众。武德五年又立下平瓜州刺史贺拔威叛乱的功劳,被征拜吏部尚书,迁左卫大将军。

程知节附和道:“杨大将军说的是,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末将以为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破敌。”

李元吉怒视着程知节,充满血丝的双眸中杀气腾腾:“程知节,你个山野村夫你有什么资格在这说话?昨日要不是汝南王招降了王小胡,城外的四万步卒早已成了突厥人的奴隶和孤魂野鬼。”

李世民一脸严霜地说道:“三胡(李元吉小名),城外八万铁骑正虎视眈眈咱们还是商议一下下一步如何应变吧。”

李元吉苦笑一声:“我是没办法,你们有什么主意尽管说,我听着便是。”

段志玄站起身道:“粮草辎重必定已经被焚毁,大军三日之后就会断粮。末将以为破敌必须在三日之内。”

李元吉嗤之以鼻:“你这不是说了些废话吗!这些谁不知道啊!突厥人又不是傻瓜,他们三天之内是不会和我们交战的。”

李世民脸现笑容,失声道:“对呀,三天之内颉利不会和我们交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主动挑衅颉利更会按兵不动,如此则突厥可退。”

众人听的一头雾水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李世民到底在想什么?

李世民笑了笑:“段志玄、程知节你们两人各选一百人待命,吃过午饭随我出城。”

“二哥,你到底想到什么办法了?能解围吗?”李元吉抬头问道,他对李世民在军事的谋略还是很佩服的。

李世民长出了一口气,笑着说:“放心吧三胡,二哥保证两天之内,一定解围。大家去休息吧,这两天都累了。”说完转身离开。

豳州是个小城,人口不过数千现在多了五万人住在里面拥挤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光刺史府附近就有将近两千人挤在这,众人比肩接踵将刺史府围的水泄不通。

豳州刺史做梦也想不到他这个小小的刺史府里居然住了大唐的四位王爷。豳州刺史韦拒是东宫左卫率韦挺的弟弟,依附太子已有五年。

李承明哥俩在韦拒的卧房闷头大睡,承明醒来的时候听见李承道正在外室和人说话。睡的头昏脑胀的他起身向外室走去。

“豳州刺史韦拒,见过汝南王。”一个三十左右,身才矮胖的人给李承明做揖道。

李承明整理了一下衣裳,还礼道:“承明见过韦大人,见过二哥。”

“承明,突厥围城,我们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三天以后就没吃的了。”李承道苦着脸说。

李承明活动了活动手脚,接过丫鬟端来的茶盏掀开茶盖看了看说:“端下去给我换杯白水来,我不喜欢喝茶。”

丫鬟看了看韦拒行了个万福礼转身下去。

“二哥,现在是什么时辰了?二叔和四叔在干什么你可知道?”李承明揉了揉眼睛问道。

“现在已过午时,韦大人说二叔刚才带人出城了,四叔在干什么我不知道。”李承道无精打采地说。

“出城了?带了多少人?什么时候走的?往哪个方向去的?”李承明一连提了四个问题。

韦拒沉吟了一下,答道:“是,只带来两百人,现在可能还没有出去,往北门去的。”

李承明打开房门,看着屋外的磅礴大雨狠了狠心,对站在门口的史汾说:“快去找史荣和郑仁泰,叫他们集合人跟我去赶秦王。”

李承道大吃一惊,心说你小子不是疯了吧,我可没你这么大胆。

五陇阪,突厥人的营寨前,几名突厥充做警哨的斥候兵正在咒骂这该死的老天。

“快看,那边来人了。”一名斥候兵惊奇的发现居然有几百骑正冒雨向他们跑来。

李世民金盔金甲未着蓑衣,手持大弓马鞍左右个挂一个箭壶,每个箭壶中都满满当当插了三十六支大号狼牙箭。

在距离突厥斥候不足百步时,李世民举起左手,众人一起勒住马蹄停下来。

程知节催马往前走了几步,大声说道:“大唐天策上将军、尚书令、左右十二卫大将军、雍州牧秦王殿下,请颉利、突利两位可汗说话。”

一名斥候兵飞也似地驰回本寨。

颉利可汗恶狠狠地注视着李世民和他身后的两百勇士,牙齿咬得格格作响。他朝着身边的赵德言看了看说:“赵先生,你看李世民到底想干什么?”

赵德言摇了摇头说:“看不出来,不过臣以为不管他想干什么说什么只要我们坚守不战,三天之后唐军无粮必定自乱。”

颉利点点头没有说话。

李世民打马上前,大声说道:“那位是颉利可汗请出来说话。”

颉利笑了笑,没有理会。

“颉利,我大唐自从与你突厥结盟以来何曾亏待过你们,你却屡屡兴兵犯我疆土,屠我军民,掠我财物,士可忍,孰不可忍。你不是自负弓马娴熟吗?有种出来跟我单打独斗。”李世民顿了顿厉声喝骂到。

“大汗快看,唐军又来人了还有个孩子。侍卫长脱黑鲁指着李世民背后说道。

李世民也感觉身后有异,扭头一看是李承明带着史荣、郑文信和他的一百亲卫正赶过来。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接着道:“颉利,此吾幼侄李承明,年未及冠,你突击长安的计策早已被他看穿,我大唐赵郡王李孝恭正帅二十万江淮劲旅星夜赶来,汝可惧否?”

言毕李世民向后一招手带着张衮和刘树义策马向前,直奔距离颉利不足百步的突利可汗。

“突利可汗,我听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也是大好男子应该是名垂史册,颂扬万世的人物,怎么能和颉利一样背负我们之间盟约呢?”李世民义正词严地高声责备,生怕颉利听不到。

突利一脸为难的样子,看看李世民和刘树义,又扭头看看颉利,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索性掉转马头回了营寨。

脱黑鲁突然眼睛一亮,像是发现了些什么,惊讶地说:“大汗,李世民身边的那个人是刘树义,突利可汗的朋友,他们····”

颉利大惊:“你能肯定吗?”

赵德言脸色变的惨白,开口说道:“脱黑鲁说的没错,那人的确是突利可汗的朋友。大汗,突利和李世民之间一定早有联系,我们陷入险地了····”

“赵先生,依你看突利会不会临时到戈?”颉利阴沉着脸问道。

赵德言想了想,答道:“暂时不会,不过我们行踪以露如果五天之内拿不下豳州,我大军就及有可能被各地赶来的唐军反困于豳州城下,那时候突利可汗肯定会反戈一击的,一旦除掉大汗他就是草原之主了。”

颉利削斧刻般的脸上露出一丝杀机,深吸了一口气冷冷地说道:“脱黑鲁,你马上带人去杀了突利。”

“大汗,万万不可如此鲁莽,突利是始毕可汗的儿子是大汗你的亲侄子,要是冒然将他斩杀各部必定不服,军心必定大乱。”赵德言慌忙出言阻拦。

颉利冷然道:“我不杀他,难道还等他和李世民联手来害我不成?”

赵德言摇了摇头:“大汗,眼下当务之急是要赶快退回草原,只要回到草原突利与李世民都不足惧,大汗切不可因一时之气就轻易将自己置于险地啊!”

颉利沉思了片刻,说道:“赵先生说的是,脱黑鲁传令回营。”

看见突利和颉利先后回营,李世民微微一笑:“树义兄,有劳你今晚去见突利,告诉他只要他愿意退兵我愿和他结为兄弟,还可以倾大唐之力助他成为突厥之主。”

停了一下又接着说:“张衮你和树义兄先走,不要和李承明见面。”

张衮和刘树义埋头打马,绕开大队直奔豳州城。

李世民大笑着说:“承明,此役首功当算你的,若不是你招降王小胡城外的四万步卒必定损失惨重,我一定会和你四叔给你请功的。”

李承明催动赤风向李世民靠过去:“二叔这条阵前离间之计用的炉火纯青,就是不知道突厥会不会退兵。”

李世民语气轻松地道:“两天之内,一定退兵。”

李承明点了点头:“二叔,你说尉迟恭、侯君集他们现在在干什么呢?”

李世民笑了笑:“他们现在一定躲在岩山,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今天晚上他们就会来袭营。”

李承明点点头道:“二叔知己知彼,颉利和突利却矛盾重重、互不信任,此役突厥必败无疑。”

夜里雨依旧是那么大,李世民挑选了三千精骑潜出城外,只等尉迟恭、侯君集一旦从突厥背后发动袭击就冲过去里应外合。

“大王,突厥势大,如果明天他们不退兵我们该怎么办?”段志玄忧心忡忡地问。

李世民淡淡一笑,语气平静地道:“突厥所恃仗的不过就是弓箭,雨已经连下了数天,筋胶受潮箭不能远射,彼如飞鸟之折翼;而我们住在屋子里,吃着热饭热汤,刀槊犀利颉利又不是不知道,只要今夜突袭得手突厥必定大惊,兵无战心明日一早颉利必定遣使求和。”

子时一到突厥营寨的西南角果然传来喊杀声,李世民马上带人点起火把直奔颉利的中军。

突厥同时遭到来自两个方向的袭击顿时大乱,颉利慌忙命脱黑鲁去集合侍卫。

“大汗,大雨滂沱兵无战心不如暂且派人与李世民请求罢战明日讲和吧。”赵德言身着单衣被雨淋的像个落汤鸡。

颉利弯弓搭箭,一箭射出不足五十步,叹了口气说:“此事就劳烦赵先生了,脱黑鲁带人保护赵先生去见李世民。”

李世民听完赵德言的话,眼珠子猛转了几下,哈哈大笑:“罢战可以,不过为了表示你们的诚意,颉利得马上整军退到泾河北岸。”

这功夫尉迟恭与侯君集也已冲过来,与李世民和兵一处。

求推荐和收藏,谢谢各位朋友。第一次写小说,真够累的。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003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三十一章 班师回朝------

两军交战重要的不是人数和体质是士气,突厥军士气大丧,兵无斗志,八万铁骑居然在李世民七千余人的监视下徐徐渡河北撤。

突利可汗是比较清楚唐军情况的,可是他和李世民有协定在先再加上刘树义告诉他秦王开出的优厚条件,本来就对颉利心怀不满的他自然十分愿意和李世民合作。

颉利带人渡过泾河后,召集部落首领们议事讨论是战是和,突利第一个发言表示坚决不愿打,并且说不管其他人怎么办他自己是准备带人北归草原。

颉利无奈就派突利和夹毕特勒(突厥官名)阿史那思摩求见李世民请和,李世民说话算数马上就摆香案、烧黄纸、与突利喝了血酒结为兄弟。

当天颉利、突利就带人撤向草原,李世民也向世人和大唐朝廷证明了他不光能打各路反王,就是对付强大的突厥也是游刃有余。

五天以后李世民班师回朝,此役虽然损失了将近五千名士卒但毕竟在完全劣势的情况下没有花一丝金帛就让突厥退了兵。李渊心情愉快,是因为突厥退兵了他老人家不用担惊受怕了,太子兴高采烈,是因为李世民和李元吉联名上表共推李承明为此役首功,他面子有光。

当晚太子在东宫承恩殿大摆宴席招待齐王李元吉和承明兄弟俩。承恩殿是平日宫中节庆款待群臣筵宴的地方,李建成将宴席摆在这里足见对此宴的重视。

李建成还特意调来了尚仪局的几名司乐和整套宫乐为筵宴奏曲。二十名貌若鱼燕的宫女身着华采四溢的服饰随着乐声缓缓起舞,当真是一番****盛世的瑰伟气象。更不提由内侍省尚食局司膳亲自掌厨制作的精美膳食。

脸上刀创将愈的王小胡也被李承明带来,与自己同席而坐。

酒过三巡李元吉有点喝高了。

“王将军忠肝义胆不忘旧主,李元吉十分佩服如果王将军愿意到我齐王府来任职。什么职务随便你挑,承明那肯定不会拒绝的,是不是承明。”李元吉端着酒盏大笑着说到,满脸都是求贤若渴的表情。

王小胡端起酒盏一饮而尽,抢先说道:“大王赏识小胡感恩不尽,只是汝南王与降将有再造之恩,王某此生唯愿在汝南王麾下做一仆从,请大王勿怪。”

李元吉喝了一大口酒,笑道:“到是元吉的不是了,早知道你王小胡是个仁义的汉子还多这嘴,大哥和承明千万不要怪我,我自罚一盏。”

“齐王性格豪爽直言快语太子殿下和汝南王怎么会怪您呢!”太子更率令王晊陪着笑说道。

“汝南王不念旧恶,王将军知恩图报此事百年之后定是一件人人传诵的美谈。”太子詹事赵弘智笑着说道。

魏征捋了捋山羊胡子冷冷说道:“汝南王首战立功,王将军真心来归,确实可喜可贺。不过魏某以为若非齐王殿下当机立断在先,谢将军奋勇拼杀在后汝南王焉能建此首功,王将军亦不会来降。此役首功理应是齐王与谢将军才是。”

李建成微微抿了一口盏中的美酒,笑道:“恩,魏先生所言才是君子之语。”

太子发话殿内众臣自然纷纷附和。李元吉肯定是喜上眉梢。

李承明清清楚楚的听到王小胡哼了一声,忙转头看去,却见他双眼盯着魏征,眼光里充满鄙视的样子。再看魏征明明看见王小胡看他的眼神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心想完了,这哥俩肯定不对付,魏征这个老东西也是的,干嘛要贬低我和王小胡呢?有心向李建成告假带王小胡先回去又怕太子不高兴。

王晊摇了摇头到:“魏洗马此言有误,齐王、谢将军确实有功,然若非汝南王怒斥侯君集亲自带头冲杀激励将士,王将军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告与虚实,秦王能退突厥八万铁骑吗?我等今日能在此饮宴吗?”

李承明彻底晕菜了,这两个人到底什么意思吗?李元吉和自己都不争他们争个什么劲吗?

“吵什么吵,不要吵了,一点微功有什么好争的,也不怕传出去让天策府的人笑话。”李建成拍案叫道,原本白净的脸上如今面色赤红。

听完李建成的话承明突然下意识地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恐怕没有太子想的那么简单。王魏二人之中可能有一个是李世民的人,故意挑拨齐王和太子的关系。以自己对唐朝的了解没听说过王晊这个人,魏征是在李建成死后才投靠李世民的。难道电视里演的不对,魏征原本就是个二五仔。也许根本就是自己多疑,承明越想越乱尔虞我诈的日子真是难啊。

“承明,你在想什么呢?”李建成的声音将承明从胡思乱想中拉出来。

李承明想了一下决定玩把大的,他斟酌了斟酌词句说道:“父亲,儿子在想二叔现在在干什么?这大殿之上到底有多少二叔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二叔是不是了如指掌。”

尽管承明想到他的话会引起轩然大波,可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却是无法想到的。

“你们都出去,快点。”李元吉猛地站起来,面色铁青地将手一挥。

殿上伺候的宫女、小厮和乐工们慌忙退出去。

李元吉摇摇晃晃步履蹒跚地走到殿中央大声道:“承明说得对,我李元吉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奸佞小人,尚若给我知道你们当中有谁当东宫差,办西宫事的话别怪我手段狠辣。”

“诸君,承明年幼,元吉酒醉说话无礼,诸君千万莫怪。建成罚酒一盏,代他们向诸位赔罪。”李建成端起一盏酒来一饮而尽,陪着笑脸说道。

承明在“混世魔王”李元吉发飙的时候仔细观察着殿上众人们,有的镇定自若,有的脸色大变,也看不出到底是心里有鬼呢,还是被齐王张牙舞爪的样子吓到了,真是烦躁。

“殿下,和魏征吵的那个人不可靠。”王小胡小声说到。

“王晊?你怎么看出来的?”李承明不解地问。

“齐王叫嚣的时候别人都在看齐王,只有他一直看着你,一定是心里有鬼。”王小胡语气坚定的说。

李承明偷偷的用眼角的余光扫了眼和冯立同席的王晊,这小子居然还在看自己。心想王小胡还真是个人才,这一百两金子花的值,自己捡到宝了。不由自主地咧开嘴笑起来。

李元吉依然在殿中央喋喋不休明显是喝高了。

“来人,齐王喝醉了,带齐王去后面睡一会。”李建成双手据案直起了上身大喊道。

潘欣带了五六个小厮进来连哄带骗又推又拉的拥簇着李元吉向后殿走去。

“殿下,你把这些人都得罪了,得想办法补救。”王小胡压低声音道。

李承明笑了笑说:“放心吧!王大哥,我有办法。”

“各位大人,承明年幼刚才无理冒犯了各位,特请各位原谅。”李承明走到齐王刚才站的位置转着圈行礼。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相信千百年后诸位都是青史留名的好男儿。不会有遗臭万年的佞臣。”不等有人说话承明又接着道。

冯立一把抓起地板上的腰刀,站起来手按刀柄环顾左右大声说:“汝南王说的是,我冯某立誓此生决不背叛太子,倘若有人背主做窃首鼠两端的话某家定叫他身首异处。“

“冯立,承明年幼无知你怎么也跟着胡闹?想让东宫上下人心惶惶吗?”李建成怒吼道。

“承明,你下去吧!”李建成瞥了承明一眼冷冷地道。

李承明面无表情地向太子行了个礼,冲着王小胡招招手。

“王大哥家中还有什么人在?”李承明将两个给他打灯笼的小厮打发掉后问到。

王小胡叹了口气说:“没有了,三年前随汉东王起事妻儿都被秦王的人杀了。”

李承明想了想说:“当年窦王之事,错在朝廷施政不当用人有误,致使河北大地数十万生灵涂炭,大唐境内刀兵再起三载有余。”

他顿了顿,又说道:“我那两个宫女你也见过了,我觉的模样还过的去。王大哥看上那个就挑一个,要是都看上就都给你做老婆吧!”

所谓男人好色是英雄本色,女人风骚是高尚情操。后半句估计没有一个女人会承认,但前半句肯定没有一个男人愿意否认。

王小胡捂着脸咧着嘴说:“谢殿下,可是两个都给我,谁伺候你呢?”

李承明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心里不住的祈祷老天爷保佑自己能活到成年,过一过三妻四妾美女成群的日子。

“王大哥,这个你不用发愁我有的是人伺候,就是我这个人一向很、、很、、很···”承明很了好久也不知道该怎么向王小胡说要清楚尊敬女性这个意思。

“殿下,你到底想说什么啊?”王小胡焦急的问到。

李承明挠着头说:“我的意思是如果她们不愿意跟你出宫,我就再帮你找别的反正我母亲那里有的是想嫁人的宫女,我不会强迫别人听我的话,明白了没有?”

王小胡嘿嘿的笑着说:“当然明白,殿下的意思是不想强人所难。”

李承明茅塞顿开大声道:“就是、就是,我想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一会两人已走到李承明的小院门口。

“殿下,你可回来啦!郑娘娘和郡主等了你好久,刚回去。”天宝一直站在门口等着承明。

承明看了看黑漆漆的天空,犹豫了一下说:“天宝,你带王大哥去我房间休息,再叫春梦出来陪我去母亲那。”

天宝很机灵,马上照承明的话开始行动。一个聪明的奴才是不会当着别人的面和主子说废话的。

“殿下知道我姓什么吗?”春梦听完承明的话以后开口问道。

“你姓什么?”李承明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我姓萧,和中书令萧瑀是本家。”春梦轻声说道。

李承明这些日子也对当朝大臣们进行过些了解,知道萧瑀原本是后梁皇室。这么说春梦竟然是皇室之后。真是想不到。

承明叹了口气,笑着说:“想不到你是皇室之后,嫁王小胡确实委屈了些。跟我还差不多就是你比我大太多不和适,要不我想想办法让我舅舅娶了你吧。”

春梦呵呵地笑了两声:“殿下说错了,奴婢并不是非要嫁高门大户,就是王小胡的出身也太差了些。”

李承明很是无语,心说你就算出身在高贵也只是个宫女,王小胡在怎么说也是未来的将军,你竟然看不上。

今天晚了一会,不好意思。和以前一样求推荐和收藏。谢谢大家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003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历史小说 《大唐李承明》

作者:过油肉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大唐李承明”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7003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