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第四十四章 招兵买马

 

------第四十四章 招兵买马------



曾正午看见屋里李承明和满身枷镣的史万宝对席而坐愣了一下,转头看了看身后的王七虎然后跪在地上道:“师傅····”

史万宝点了点头道:“起来吧!有多少人进城来了?”

曾正午看了看李承明道:“兰家兄弟四人,谭罡正和刘连章。”

李承明听完开口道:“我放你出去,你转告他们要是愿意跟着我就来大都督府找我,不愿意的话就自行出城去,史万宝必死无疑不用费劲救了。”

曾正午一脸愤怒地看着李承明。

史万宝道:“去吧正午!这位小公子是东宫汝南王,他已答应老夫会抚养史安成人,你们要愿意他也会收留你们给你们博取功名建功立业的机会。”

“史大侠,我当着曾正午向你立誓只要我李承明活着我就保证令公子毫发不伤,你史万宝香火不断。”李承明站起身来,将右手举过头顶道。

史万宝连忙又磕了个头道:“老朽谢小王爷大恩。”接着他站起身来对曾正午道:“正午,汝南王的大恩老夫是不能报了,你与旁人不同,是老夫将你养大的,你就替老夫报答汝南王吧!九泉之下老夫对你感激不尽。”

曾正午又磕了个头道:“师傅放心,从今以后徒弟唯汝南王之命是从。”

史万宝仰头长出了一口气道:“去吧!从今以后不用再过啸聚山林的苦日子了。”

“殿下,庐江王请您赴宴。”屋外传来史汾的声音。

大厅之上李承明和李瑗同席而坐,王君廓和王诜分别陪着薛万彻和谢叔方,其他众人按官职高低由幽州各级官吏陪同。

就在众人推杯换盏的时候有人来报说:“史万宝在牢中自缢。”

李承明不等其他人说话抢先说道:“陛下无非是想验明正身,既然人已经死了史将军和裴大人将他的脑袋带回长安也是一样,这样既省了路上被人救走的麻烦,也免的皇爷爷看见他生气。”

厅上众人除了李瑗的人就是东宫和齐王府的人,史荣和裴秀章虽然不属于任何派系却都与李承明有些渊源,于是纷纷附和。就这样曾经名满长安的史大侠落了个畏罪自尽的下场。

史荣和裴秀章第二天就带着史万宝的脑袋回了长安。

曾正午在史万宝自缢的当天就带着躲在幽州的那六个人来找李承明说想跟在汝南王身边,一来能照顾师傅唯一的血脉,二来也想替师傅报恩护卫李承明的安全,三来就是强盗这种工作虽然高风险高收入,但怎么能跟东宫侍卫这种高俸禄有面子还有机会光宗耀祖的工作比。

让李承明想不到的是兰家四兄弟居然是四胞胎,兄弟四人的高矮胖瘦一模一样兵器也是每人一把刀,他们在长安市井之中被人称为“血雨腥风四把刀”。兄弟四人打起架来都是敢玩命的主,可能四胞胎也有心灵感应他们四兄弟攻守之间配合默契,罕有敌手。四兄弟的名字也有意思,老大叫兰金柱,然后是银柱、铜柱、铁柱。

看着这一模一样的兰家兄弟李承明不知道有高兴,心说:“一个杨不悔已经让柴哲威羡慕的不得了了,这次回了长安再带上这哥四个去趟柴府那柴大郎要是不流哈啦子才怪呢!”

李承明轻轻松松地就将史安和他的乳母从李瑗手里要了出来,他本来是想把史安和他母亲要出来的,可一问之下才知道史安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难产死了,这孩子命够硬。

幽州是大州,有不少寺庙和道观,一共有四千多僧人和道士被勒令反乡,至于能收缴多少铜铁一时半会还算不出来。

李承明从僧人道士中仔细挑选了三百多名十三四岁左右父母双亡,无家可归的孤儿让安天海和李东行、杨容先行带他们返回自己在长安县买的院子。

不知不觉中李承明已经在幽州待了将近两个月。

这天李承明带着他的护卫们在幽州的西校场附近闲逛,这里是个骡马市场。

李承明看见一个老头牵着一匹小马在哪出售,那匹小马浑身油黑发亮,而四条腿自膝以下一片雪白,越看越觉可爱。

王七虎在突厥待过一段时间,略懂相马之术,走过仔细看了会回来和李承明小声道:“是纯种的草原雪里站,再长半年,一定是匹千里宝马……”

“老头,你这马驹儿多少钱?”李承明正要让人去问价却被一个衣着华丽三十岁上下,紫红脸色的人抢了先。

老头陪了个笑脸道:“这马驹是我从塞外带回来的良**,公子要是看中给一千五百贯如何?”

紫脸人从腰间解下一块玉来道:“老头,本公子这块玉价值两千贯,换你的马如何?”

老头瞄了那玉一眼道:“对不住,老汉这马只卖不换。”

紫脸人突然抓起老头的手,将那块玉塞到他手里,然后就去牵马。

老头正要阻拦却发现自己手里的那块玉不知何时已经碎成两半了。

老头一把抓住紫脸人右手腕冷冷地道:“年轻人,讹诈到老夫身上了,二十年前老夫在这幽州城横行霸道之时你还在你娘怀里吃奶呢。”

老头的手像铁箍一样紧紧的锁在紫脸人的手腕上,他猛挣了几下都不能摆脱。

这时,人群中走出几个汉子七嘴八舌地说:“还有没有王法了,快去报官,这老头坏了这位公子爷的玉还敢出手伤人。”

“打,打死这不讲理的老东西。”有的还吼道。

“让开,让开。”不大会工夫十几个官差就赶了过来。

一个班头走过去喝斥道:“死老头子,瞎了你的狗眼了,敢对王公子无理,马上松手,要不拿你去吃牢饭。”

俗话说民不与官争,贫不与富斗,老头只以为紫脸人是个破皮无赖,却不想他还通着官府,立马不由自主地松开了手。

紫脸人揉了揉手腕说:“刘班头,多谢了。”

说罢,一摆手,旁边有人牵过一匹大马来,紫脸人拉着小马的缰绳,拉过来拴在自己坐骑的马鞍上,准备牵马离开。

李承明走到路中间挡住紫脸人的去路,对他一拱手道:“王公子,这匹小马驹卖与我如何?”

紫脸人扭头看了看那小马驹道:“这马我不卖,识相点快些让开,少管闲事不要挡着本公子的路。”

李承明冲着身后面一摆手道:“这马我买定了,这闲事我管定了。”

话音未落,以王七虎为首的十几个护卫一拥而上,将紫脸人和李承明围了起来。

那紫脸人是个聪明人,看见李承明敢当着捕快为难自己就知道自己惹不起,马上改口道:“公子要是喜欢这马驹我送公子了。”

说完将小马驹的缰绳从马鞍上解下来,交到王七虎手里。

李承明分开众人向那老头走去,那些捕快不知何时早已没了踪影。

“老丈,这马驹我给你两千贯,只是今日走得仓促,身上带的钱不够,你跟我去取如何?”李承明笑道。

老头笑了笑道:“老汉谢公子爷,这马要不是公子爷早已被别人讹去了,公子爷若喜欢拿去就是了,老汉分文不取。”

李承明心说:“这老头不简单,两千贯足够他买房置地,衣食无忧舒舒服服地过完下半辈子了,他居然肯分文不取。”

“老丈刚从塞外回来?”李承明问到。

老头叹了口气:“是啊,从前隋大业十一起老朽就在塞外游荡,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

李承明想:“他既然在草原上游荡了十年那么一定会说突厥话,了解那里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

想到这李承明给老头行了个礼道:“既然老丈肯割爱晚辈就笑纳了,晚辈一直想了解突厥人的生活习性,不知老丈是否愿意到晚辈那小住几日。”

老头还礼道:“老朽在中原一无亲属,二无居所,公子肯收留,老汉求之不得怎敢不去。”

在接下来与老头的交谈中李承明得知老头姓韩名玄龟,是独孤整从前的家将。少年时拜一位姓陈的异人为师,不但习的一身好功夫,还有一手好魔术。深的独孤整喜爱,还曾经赏他姓独孤,后来独孤整死后他的儿子独孤怀恩贪财好色,不学无术,整日里不是歌舞升平就是斗鸡走马,独孤玄龟为了报答老主人的恩情便不停地规劝他,终于把独孤怀恩给惹火了剥夺了他姓独孤的权利,把他赶出了独孤府。

“韩师傅可知道独孤整有个遗腹子叫独孤达磨?”一听老头说他曾经是独孤整的家将李承明立刻问到。

韩玄龟回答说知道,独孤整死后他身边的丫鬟生的,独孤怀恩怕孩子长大和他争家产就把他们母子赶出去了,韩玄龟悄悄地接济过几次,后来就不知去向了。

“公子爷认识独孤达磨?能否告知老朽他现在在何处?”韩玄龟神情激动地问到。

李承明道:“韩师傅不要着急,独孤达磨现在长安,过些日子我带你去见他。”

回到大都督府韩玄龟才知道李承明是当今太子的儿子,非要行个跪礼。李承明拦不住只好受了老头一拜。

李承明正在屋里听韩玄龟讲述一些他在东西突厥游历时碰到的趣事,薛万彻和谢叔方连袂过来问他要不要回长安去。

原来这次收缴的铜铁高达三十多万斤但是每个寺庙和道观相距甚远,有的佛像又太过巨大集中起来十分不易,薛万彻飞骑请示李建成后得到回复,将比较容易搬运的拉回长安,剩下的交给李瑗让他就地熔炼,薛万彻已经集中了二十几大车铜铁,马上就要运回长安。

韩玄龟一听说回长安立刻两眼放光地看着李承明。

李承明想了一下道:“我跟车回去吧!”

薛万彻点点头,对韩玄龟说:“你先出去,我有话对殿下说。”

“殿下,一共二十三车,都编过号了,最后三车是给您的。”韩玄龟出去以后薛万彻小声说到。

李承明笑道:“谢薛大将军。”

“薛大将军慢走。”薛万彻告辞要离开时李承明突然想起那匹小马驹来。

薛万彻看到那匹“雪里站”时高兴地裂开嘴巴不停得笑,一个劲地道谢。

求推荐和收藏。谢谢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003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四十五章 敬德入狱------

四月初一,李承明带着他的一干手下和李瑗派来护送的三百骑兵押着二十几辆马车从幽州出发直奔长安。

来的时候还是白雪皑皑,现在已是绿满大地。柔媚的阳光,略带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的风,从身边掠过。这感觉真好。

薛仁贵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和杨不悔并肩而行,自从他看到杨不悔的箭术以后几乎整天都跟在杨不悔的身边。

四月初八,李承明带着史安,兰氏兄弟杨不悔薛仁贵先回到长安,郑文信和苏烈被留在后面押运马车。

一到长安兰氏兄弟就和李承明告了假去拜亲访友,韩玄龟急想见独孤达磨李承明派史汾带他去了齐王府。

东宫里李承明手下的三个宫女一个太监看见他带了一个老头两个小孩和一个老妈子回来都大吃一惊。

“这位薛仁贵是我兄弟,至于这个小孩吗是我收养的孤儿,叫李安。”李承明向大家介绍道。

“春梦,李安和乳娘跟你们住一起,薛仁贵和我住一起。天宝快去弄热水和饭菜来,饭要多一些,越多越好。”

薛仁贵在李承明的笑容和宫女太监异样的目光下饱餐了一顿。

吃过饭李承明去给太子和郑妃请了安,然后将李艾带到自己的住处和李安玩。

下午史汾带着韩玄龟和一个二十三四岁的人回来,那人正是独孤达磨,他的身份在李承明刚刚离开长安时就已被确认,李渊对这个小表弟很是照顾封他为蒲城郡公,还下旨在辅兴坊给他修建府邸。辅兴坊紧邻皇宫,不是皇帝身边的要人和皇亲国戚是没资格住那里的。

独孤达磨在辈份上是李承明的爷爷辈,李承明给他行了个礼,喊了声小爷。韩玄龟向李承明提出说以后想跟在独孤达磨身边,承明虽然不想放他走但在情理上又说不通,只好答应了。

五天后郑文信和苏烈押着马车回到长安,在马车入城之前郑文信就派人请示了李承明,李承明将属于自己的那三车铜直接拉到了他老丈人裴寂在城外的铸钱工地去铸钱。

等郑文信和苏烈跟太子詹事赵弘智交割完铜铁后李承明立刻带着他们赶到长安县去看自己招募的那三百多个孩子。

在跟郑苏二人商议后李承明决定由王七虎教授这些孩子功夫,王小胡教骑马,杨不悔教射箭,苏烈教他们排兵布阵,郑文信教他们读书识字,薛仁贵被他指派为这些孩子的统领。每天日出训练日落就寝,风雨不止。成绩优异刻苦认真的赏,调皮捣蛋不听指挥的滚。

右教坊的一个酒肆里,人声鼎沸,人们吵嚷着,等待着,终于一个个子高挑,皮肤白哲的碧眼胡姬怀抱一把琵琶出现在二楼上。

人群里忽然“轰”的一声不少人高声叫了起来:“素丽莎,素丽莎。”

素丽莎是龟兹人,刚刚来到大唐以琵琶技艺名盖长安。

素丽莎盘坐于地,调整了下气息,先把那琵琶自上而下来了一番轮指,又将弦索自下而上弹弄上去。那琵琶金声玉振,不觉就把酒肆里的人声压了下去。直待人声静了,她才重整弦索,就把一串乐声向众人的期盼上掷了下来。

一串流宕华丽的乐声,像筵席将开始时抖开了茵褥,无数佳肴珍馔就等在后面;也像才开张的绸缎铺里,展出的一整匹一整匹的绸缎,那绸上的花一朵一朵张红叱艳地开着,开向人人翘首的仰望。

随着这一串华丽丽乐声的开场,那接下来的调子猛地就凸扬出来,那是一连串的生之快乐:像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像突然而来的急踏的舞步;像酷暑中的骤雨,把众人心底都触得昂扬了。接下来一阵骤响,更把众人心中的快乐吊了起来,吊得那快乐直升到天上,聚到一起,再以叠加的方式,自上而下,砸至众人耳中。

——人人至此,全部倾倒。

素丽莎的琵琶果非寻常,弹至极处,简直不是他一把琵琶在响,而是调动起了无数琵琶一起在响。人人心中都被他安了一把琵琶,那么多、成千论万地随着他的轮指一齐轰响。

酒肆里的人引爆了一般,人群中早已欢声雷动。一把把铜钱一锭锭金银像二楼扔去。

乐声稍停,楼下看客知道是素丽莎要暂歇一下了。纷纷坐下喝酒吃食。

“我家公子赏万金,请素丽莎过府一叙。”一个生得豹头环眼的汉子大声叫到。

人群之中发出一片嘘声。

酒肆老板赶忙跑过来笑着道:“小人代素丽莎谢公子爷厚爱,不过素丽莎不通汉话,无法与公子爷一叙,望公子海涵。”

“通不通汉话不要紧,本公子就是想单独聆听素丽莎的琵琶曲。”一个二十四五岁一身锦的年轻人冷冷地说。

“不知公子爷的名讳是····”

“我家公子是赞皇县公的长公子。”豹头环眼的汉子答道。

酒肆老板的心里暗暗叫苦:“怎么偏偏是窦轨的儿子呢?”

赞皇县公窦轨,李渊的小舅子,益州道行军大总管,性格暴躁经常因为些小事就鞭打甚至斩杀部属。当年李渊太原起兵时窦轨因为征收赋税的事情几乎与李世民刀枪相向,最后还是李世民做出让步才将事态平息。

这个酒肆也不是个普通的酒肆,李世民在长安秘密眷养着八百死士,这八百死士需要各种合法的身份留在长安,这个酒肆从老板到扫地打杂的都是李世民的死士。

要是平常的话一个胡姬窦公子喜欢让他带走就是了,可偏偏这个素丽莎尉迟敬德也看中了,尉迟敬德出了名的犟脾气连太子李建成的账都不买,如果让窦公子把素丽莎带走的话尉迟将军还不把自己的脑袋拧下来,酒肆老板很是发愁。

“你们几个去楼上把素丽莎请下来。”窦轨的儿子窦奉节见老板半晌不语以为他害怕了便吩咐自己的随从道。

三四个随从拔开人群向二楼跑去。

“站住,你们什么人?敢到这来撒野···”一个炸雷般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窦奉节头也不回,轻蔑地一笑:“你又是什么人,敢管本公子的闲事。”

“爷是冠军将军尉迟恭,不管你是什么鸟人,识相的马上滚,要不就尝尝你尉迟爷爷的老拳。”来人恰巧是赫赫有名的尉迟敬德。

酒肆老板这下松了一口气。幸亏尉迟将军来了,要不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窦奉节转身道:“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个卖主求荣的小人,本公子是当今圣上的内侄你敢怎样!”

尉迟敬德少年时打铁为业,以武勇闻名乡里,隋大业十三年时被刘武周收罗帐下,武德三年李世民攻打介休,尉迟敬德举城投降,李世民为此赏了他一筐赐金银。

尉迟敬德为人及其自负,对待下属和朋友很讲义气,就是当年背叛刘武周也实在是事出有因。但这毕竟是他的唯一的一处伤疤,现在被窦奉节当众揭开马上勃然大怒,盛怒之下那还管你什么皇帝内侄双臂挥动分人群,提起右脚一脚踹在窦奉节的胸口。

尉迟敬德身高力大,这一脚有是在盛怒之下踢出自然用了全力。窦奉节被踹的连退数步接着被身后的矮几绊倒一屁股坐在地上。

窦长公子脸色发青,双手捂胸只感觉腹内有什么东西不住的翻滚,终于哇的一声一口鲜血脱口而出。

窦奉节身边的四五个家将健仆见小主人吐血马上将尉迟敬德团团围住,豹头环眼的汉子扶起窦奉节道:“你们围他干什么他还能跑了不成,公子爷的伤要紧,快去套马车请郎中。”

“不妨事···你们几个去····杀了他···”窦奉节断断续续地道。

尉迟恭将酒肆老板拉到一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酒肆老板点点头转身离开。

窦奉节的家将健仆得了主子的令要跟尉迟敬德拼命却被酒肆里的十几个伙计和杂役死死抱住。

刚刚还在看热闹的人群一见秦王的左右手尉迟敬德将秦王的表弟窦奉节踢的吐了血,窦公子想要尉迟将军的命吓早已一哄而散。

“你们几个帮忙送窦公子回府,你们几个请尉迟将军回衙门。”京兆尹的巡街衙役赶到,班头吩咐手下道。

秦王府得到消息的李世民双眉紧锁道:“你确定窦奉节不是故意找茬吗?”

酒肆老板回忆了一下肯定地答道:“不是,窦公子只带着四五个随从,他的确是看上素丽莎了。”

李世民摆摆手示意酒肆老板回去。

“赞皇县公素与大王不睦,此事只怕····”杜如晦焦虑地道。

“乔松,你有什么办法?”李世民看着房玄龄问到。

“赞皇县公性格孤僻嚣张,有意无意间得罪的人不在少数,便是皇帝陛下也对其十分厌恶,只要不给东宫和齐王府可乘之机,尉迟将军应无大碍。”房玄龄思索片刻后答道。

杜如晦接着道:“眼下当务之急是马上派人到京兆尹衙门看着,要确保尉迟将军不会在衙门出事。”

李世民点点头道:“克明,你带公孙武达和独孤彦云去京兆尹,想办法让他们留在那里保证尉迟恭的安全。”

“乔松,你去准备黄金一千两,我们去看看奉节表弟。”李世民接着道。

“克明,你还得通知侯君集让他起用东宫和齐府的全部内线,我要知道太子和元吉的一举一动。”李世民又对正要出门的杜如晦道。

此时李建成和李元吉对尉迟恭伤人事件还一无所知,倒是李承明已经知道了此事。

说起来也是巧,尉迟恭伤人时安德海也在围观的人群之中。秦王与太子争夺储君之事举国皆知,更不用说与李承明来往密切的安德海了。

当安德海看到窦奉节吐血时以他精明商人的敏锐头脑马上分析出这是一件对太子有利的事。于是皮货老板安德海就躲在外面观察结果,等尉迟恭一被京兆尹的人带走他马上向东宫跑去。

快到东宫时安德海正好碰上刚从长安县回来的李承明。

李承明听完安德海的叙述以后向他道了声谢,立刻带着史汾和谭罡正、兰氏四兄弟打马向京兆尹衙门奔去。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003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历史小说 《大唐李承明》

作者:过油肉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大唐李承明”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7003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