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第三十六章 平阳驸马

 

------第三十六章 平阳驸马------



“你们是那个府的?为什么围在这?”

“柴顺,这些是什么人?大郎抱出你母亲的神位来干什么?出了什么事?都停下。”一个破锣般的声音在李承明身后响起。

几个阻拦王七虎的柴府家将闻声停手站在一边。王七虎等人趁势跑过去扶起王小胡向李承明方向靠拢。

“柴绍回来了,呵呵柴哲威的乳名叫大郎柴大郎有意思也不知道柴大郎会不会沦落到卖烧饼的地步,现在这个情况该怎么向柴绍解释呢,要是柴绍也非要杀王小胡该怎么办呢?今天这事会不会影响柴绍到向李世民那边呢?”李承明心说。

“大爷,大公子抓到了王小胡想杀了他给主母报仇东宫的人过来抢人。”二管事跑过去做揖答道。

李承明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封建社会世家大族的力量并不比割据军阀逊色,他们有自己的私兵家将,柴家是新兴贵族柴绍虽然只有三十多岁但他是长房长子而且祖父父亲都已过世他现在是柴家的族长所以二管事称他大爷,柴家的私兵部曲只怕比东宫护卫都多。

“承明见过姑丈,侄儿无礼请姑丈责罚。”李承明转身低头行礼道。

“不怪你,是大郎的错。”柴绍的笑着说。

听的此言李承明心中的石头才算放下来抬头看向望去。柴绍高高瘦瘦下颌方正,目光清朗,剑眉斜飞,整张脸看上去十分俊朗,美中不足的是紧靠咽喉的右边有一小块伤疤怪不得他说话像敲破锣。

“小舅舅你们先回去,我陪姑丈和表哥说说话。”李承明道。

“大郎,快把你母亲的神位送回去,柴顺快去叫人上茶。”柴绍说完摸了摸承明的后脑勺带着他向客厅走去。

客厅里二管事带着两名侍女送上茶来。

“大爷还有什么吩咐?”二管事垂手问道。

“准备家法,去请大公子出来。”柴绍冷冷地道。

李承明大吃一惊柴哲威要是受了罚这梁子就解不开了柴绍心里搞不好也会记恨自己甚至是太子他可不想柴家倒向李世民于是赶忙道:“姑丈,姑母巾帼英雄不让须眉她的娘子军威名远扬对大唐社稷立有不世之功可谓千古弟一奇女子,老天无眼让姑母英年早逝侄儿不能侍奉姑母身边接受她的教讳也是万分悲痛,请姑丈看在姑母的面上万万不要责罚表哥。”

一听李承明提到平阳公主柴绍犹豫了一下道:“家法算了吧,请大公子出来给他表弟赔罪。”

平阳公主死后柴绍的心情就没好过,封建社会什么人死老婆最难受一定是驸马。谁都知道当驸马可以平步青云但也不能纳妾要是不走运公主死在你前面你还不能续弦。柴绍才三十多岁人生还很漫长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柴绍目不转睛地看着李承明心说:“前些日子就听说太子生了个好儿子会写诗嘴巴甜深的皇上的宠爱已经赐婚裴相的小女儿了,今天看这孩子还真不简单不光会写诗还挺讲义气为了一个降将竟然不怕得罪自己,皇上现在龙精虎猛再活十年估计没问题十年之后此子绝对非同小可,是不是现在就让大郎和他处好关系呢?”

“姑丈仪表堂堂器宇轩昂,自皇爷爷起兵以来每战您都身先士卒登城破阵勇猛不下三国之吕布,收降吐谷浑之战更是将美人计用到了两军阵前智谋不下汉初之张良实在是令小侄敬佩啊!”李承明被柴绍看的心里发毛谄媚之言随口而出。

柴绍摸着咽喉附近的伤疤想起两年前他带兵驰援岷州中了吐谷浑埋伏,两万大军被围困在一山谷中。吐谷浑军据高临下射击唐军,箭如雨下,形势危急,左右将士皆大惊失色,要不是自己临危不惧,安然而坐,让人弹奏胡琵琶,使二名美貌女子翩翩对舞。引的吐谷浑士卒放下弓矢驻足观瞧,然后乘其不备派精骑迂回到其背后突袭反大败为大胜,美人计如此用法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矣。

“承明褒奖过了,当时事情紧急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侥幸的手而已。”柴绍笑着说。

好听话人人喜欢此战又是柴绍少有的得意之作现在听李承明提到怎么能不高兴。

“见过父亲。”柴哲威说完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一动不动。

“承明见过表哥,刚刚冒犯了表哥请表哥原谅。”不等柴绍说话李承明抢先施礼道歉。

“是我无理在先不干表弟的事,请表弟不要见怪。”柴哲威还了一礼不咸不淡地说。

“姑丈,承明昨日听父亲说想奏请皇爷爷给姑母建庙接受百姓的祭祀就是地点还没有想好,不知姑丈和表哥的意思是想建在那?”李承明将对付王小胡那招又使了出来,不怕招烂管用就行。

柴氏父子大眼瞪小眼的看着沉默了好一会柴哲威才犹犹豫豫地问道:“承明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这种事怎么敢扯谎。”李承明答道。

柴绍心说太子要是真有这想法你为什么不早提呢,为什么不自己找我呢,一定是这小子刚刚想到的,为什么东宫和天策府的谋士们都没想到用这招来拉拢自己这股势力呢?

“承明,皇上同意就是好大的恩宠了我们怎么好挑地方呢,你回去后替我谢过太子殿下。”柴绍考虑了一会说。

李承明点称是然后提出要去给平阳公主上香磕头。

拜过平阳公主李承明向柴绍告辞,柴绍带着儿子一直将他送出大门。

“大郎,以后你没事就去东宫要多和承明接触。”回到客厅柴绍端起茶盏喝了口水说。

“为什么?就因为太子舅舅要给娘建庙吗?”柴哲威小声道。

“让你去你就去别问为什么。”柴绍摸着喉咙旁的伤疤道,这块疤是和吐谷浑交战时被流箭伤的幸亏那箭的力道已尽要不然他就战死沙场了。

“你怎么认识王小胡的?”柴绍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来。

“是柴祥告诉我的,他说要不是王小胡母亲就不会死。”柴哲威红着眼圈回答。

“王小胡归降朝廷已经得到皇上的赦免如果大郎真杀了他既得罪东宫又惹皇上不高兴,到时候唯一得利的就是天策府这些柴祥怎么会不知道呢,难道柴祥已经被····”柴绍想着想着脸色阴沉起来。

“父亲,你怎么了?”柴哲威见柴绍脸色不对劲开口问道。

“哦···没什么,你出去吧顺便叫柴顺进来”听到柴哲威的声音柴绍回过神来。

柴哲威应声出去。

“大爷有什么吩咐?”二管事进躬身行礼道。

柴哲双目一疵冷冷地道:“今天为什么不拦着大郎,难道不知道杀了王小胡会得罪东宫吗?”

二管事眨了眨眼不解的说:“一个降将而已大公子想给主母报仇,老奴以为凭大公子的身份杀便杀了东宫又能这么样。”

柴绍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好了好了,以后要看好大郎不管是东宫还是天策府都不能得罪。”

“还有你去安排一下明天让柴祥回晋州老家看守祖庙。”他接着又说到。

二管事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是,大爷还有别的吩咐吗?”

柴绍摆了摆手二管事转身出去。

祖庙就就是家族祠堂祭祀祖先的场所也叫家庙,柴绍是个小心谨慎的人不管柴祥有没有被人收买他都不愿身边有个不可靠的人,打发他回老家去就不会有问题了。

望着二管事的背影柴绍陷入了沉思,身为柴氏家族的族长他有责任和义务发扬和振兴门楣事实上他已经做到了,这些年他为李渊东征西讨攻城掠地以军功封霍国公食八百户柴家隐然已是大唐新的门阀。

柴绍与太子和齐王早在李渊起兵之初就有了隔阂,当初接到李渊的信后是平阳非要分头行事的却害的他被李建成和李元吉误会胆小懦弱,李建成以路途千里势必难全欲投小贼权以自济来试探自己,二杆子李元吉则很直接地开口大骂他抛弃妻子贪生怕死。

前些日子闹的沸沸扬扬的扬文干一案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出来是李世民背后捣的鬼,现在太子的地位现在岿然不动秦王却失去了皇帝的宠爱肯定是在没有机会跟太子争位了,就算是再老实善良的人只怕也咽不下这口气况且还有齐王在一旁煽风点火,虽说自己这些年恪守中立可毕竟在秦王帐下多年难保太子不会起疑,是不是到向东宫表明心迹的时候了。柴绍想到。

“殿下,你可回来了不得了,太子殿下生气了在书房等你呢,你快去吧。”李承明刚刚到东宫门口早已等候在这的小太监天宝就迎上来说道。

承明想一定是他去柴家抢人的事被太子知道了,笑了笑道:“没事我马上就去,史大哥你回去休息吧!”说完跳下马来将缰绳交给天宝。

书房里李建成跪坐在矮几旁脸色铁青一言不发,两边分别站着惶恐不安的郑文信和幸灾乐祸的常雕。

“父亲,儿子有要事禀告父亲。”李承明推门进来躬身施礼道。

“你有什么能有要事,是不是打伤柴家的人了?”李建成伸手在矮几上重重的一拍,怒吼道。

“没有没有,姑丈和表哥与儿子交谈甚欢。”李承明立刻回答。

李建成一愣脸色好看了许多询问道:“是什么要紧事?”

李承明迟疑了一下道:“小舅舅你和常表哥先出去吧!”

李建成摆摆手表示同意。

郑常二人出去以后承明将他和柴绍的对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李建成,并且又加了一句想将苇泽关改名为娘子关以便千秋万世以后人们还能知道大唐曾经有一位平阳公主。

太子很清楚此事对他来说绝对是有利无害的,思考了片刻后就点头同意。

李承明趁机把给窦建德建庙的事也提了出来但愿太子能答应,一是想实现对他王小胡的承诺二是想拉拢山东豪杰。

这次李建成毫不犹豫就回绝了他,并且严厉地告诉他从明天开始必须去太学上课。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003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三十七章 无忌挨打------

这天下午封伦下朝回到府邸,刚刚下车府内家人便上来答话说尹国丈来访已经等了一个多时辰了。封伦眉头微微皱起,尹阿鼠来干什么呢,他缓步走入中门,也不换衣裳,伸手接过仆人递过的茶水漱了漱口,迈步进了正房客厅,屋内客座上尹阿鼠安然端坐。

封德彝拱手行礼哈哈一笑:“国丈多日不见,今日是哪阵香风把您吹到老朽这里来了。”

尹阿鼠起身施了一个礼:“德公啊!可把您盼回来了,老汉是有事来求德公的。”

封伦哈哈大笑捋了捋胡须道:“国丈爷手眼通天,老夫尚想求国丈照应,您老有何事尽管吩咐,封某一定尽力而为。”

尹阿鼠点点头笑着说道:“老汉新建了个宅子想请老相国给题个匾。”

封伦哈哈大笑:“国丈看上老夫的字派个人来就是了,何必亲自过来呢,来来来书房请。”说完带着尹阿鼠向书房走去。

封伦是山东士族的领袖,最好的就是面子,骨子里是不屑和尹阿鼠这样的人来往的,可又碍着尹德妃的面子,不敢不应承,就想着赶快给他写俩字让他走人。

书房里家人磨墨封伦持笔两个遒劲的正书大字“尹府”跃然纸上。封伦题了字却不落款免遭士林取笑,希望这位国丈爷瞧不明白

尹阿鼠果然没瞧明白就是还不走,依然东拉西扯地和封伦扯淡。

封伦无可奈何只好只好忍住心头的厌恶与之周旋。

天色渐黑的时候一名家人进来道:“老爷,国丈爷府上来人说家中有客请国丈爷回府。”

至此尹阿鼠才起身躬身告退,封伦送出府门看着尹阿鼠上车上车绝尘而去。

尹阿鼠找封伦绝不是求字这么简单,他在计划着一件阴谋找封伦求字是因为这件阴谋需要封伦来做证。

封伦的家在长安西市崇德坊第三横街,这条街上还住着一个人长孙无忌,尹国丈的人已经在这里盯了整整二十天了终于搞清楚长孙无忌每天的基本行踪。

长孙无忌今天和往常差不多从秦王府出来打马回府,不同的是今天身边多了个杜如晦。长孙无忌和杜如晦脾气相投性情相近,两人今天准备去长孙无忌府上去喝酒。

就在距离长孙无忌府门还有几丈远的地方时,一件“意外”发生了:一驾马车突然从旁边一条窄窄的小巷子里冲了出来,快速地驰向街道的中央,长孙无忌一勒马缰绳,马却已经收不住脚力,和那驾马车前头驾辕的马匹撞在了一起,长孙无忌自己从马上被撅下来,那驾马车也翻倒在地。

杜如晦翻身下马,领着几个家丁去扶长孙无忌,同时迭声问道:“辅机,怎么样,伤着没有?”长孙无忌揉揉屁股翻了个身:“没有大碍,只蹭破了点皮···”说话间,那马车里已经传来一阵哭爹叫娘的喊痛声,接着又是一阵破口大骂。二人扭过头去,不由都愣住了,从巷子里冲出十几条汉子,打着火把提着灯笼手忙脚乱地从车里扶出个胖老者来,长孙无忌眼尖,认出那是当今的尹国丈,不禁嘟囔了一句:“糟了,怎么和他撞一起了。”

尹国丈大吼道:“你们是他妈什么人,走路没长眼睛吗?是不是找死呢?”

杜如晦虽然是文官却生着武官的脾气,性急脾气暴当下也不客气的回问道:“你们又是什么东西?”

话音未落,尹国丈已走过来一把拉住杜如晦道:“走跟我到京兆尹衙署去!”

尹国丈不认识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他的目标是长孙无忌刚刚听到杜如晦说话以为他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忙拱手道:“国丈爷,这事儿都怪我们莽撞,我们一定赔您药钱和修马车的钱,京兆尹衙门就不用去了望您老见谅。”

“嘿!你认识爷,那你看爷我是缺钱的人吗?”尹国丈轻蔑地说道。

长孙无忌踌躇了一下忍住性子道:“国丈爷,我们是秦王府的属官,闹到京兆尹去大家的脸面都不好看。”

尹国丈破口大骂:“你什么东西,拿秦王来讹老爷我,你是骨头痒了吧?左右,给我打这****的!”

十几个人拥上来挥起棍子就往长孙无忌身上抡,片刻工夫长孙无忌被打得头破血流,几个家丁上前想救他,可究竟是好汉难敌众手,不几下也被那群打手打翻在地。

杜如晦猛地挣脱尹国丈向围攻长孙无忌人群扑去。

尹国丈眼睛骨碌一转,心一狠抬手一拳捣向自己的鼻子顿时鲜血直流。然后扑到杜如晦身上将血尽量望他身上蹭。

尹国丈大声喊道:“停,别打了带他们到衙门去。”

京兆尹衙门在长安城西部的光德坊,这里的最高长官称少尹,官职正四品地位与一州刺史相当,却远没有刺史威风,这里是天子脚下离天太近,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盘根错节实在是个苦差事。

兼任京兆尹少尹的是左卫大将军杨恭仁,杨大将军主要是挂个名,总大纲而已,真正主管事物的是长史裴秀章。裴秀章出身三晋名门裴氏家族,是当朝裴相的嫡亲侄子。杨恭仁很会用人裴秀章帮他解决了很多他不好处理的事,放眼当朝真正能干的了这个长史也只有裴家的人了。

京兆尹衙门里看着争抢当原告的两伙皇亲国戚裴秀章也没法解决了,于是他使出了官场上最常见也最有效的一招“踢皮球”派人去请杨恭仁。

刚刚回到家正准备吃饭的杨恭仁听到消息眉头大皱叹了一口气,出府上马往京兆尹衙门赶去。

满脸鲜血的尹国丈正怒气冲冲地坐在一张团凳上,看见杨恭仁立刻站起来指着坐在他对面长孙无忌和杜如晦说道:“杨大人,老夫要告这两个人,他们撞翻我的马车老夫要带他们见官他们就抬秦王出来恐吓于我,还将老夫打成这样。”

“杨大人,不要听他信口雌黄我等不曾动过他半个指头,倒是他们蛮不讲理指示家奴殴打长孙大人。”杜如晦道。

“你放屁,你没动我难到我这鼻子是自己打破的。杨大人你听到了,到了衙门他们还是如此猖狂。你们处处打着秦王的名号,横行霸道,我看秦王的功名要一点点地败坏在你们的手里了”尹国丈大声道。

杨恭仁抿了抿嘴唇苦笑着说道:“国丈爷,上党县公事发时天色已晚,依杨某看此事实属意外两位都是皇家外戚,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

“不行,老夫规规矩矩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凭什么受他们的鸟气。杨大人你若是怕得罪秦王不敢公断的话老夫明日就上奏陛下请皇上做主。”杨恭仁话未说完就被尹阿鼠打断。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真当你做的那些龌龊事没人知道,今年至少收五万金了吧。”

尹阿鼠脸色一红没有说话。

裴秀章俯在杨恭仁耳畔小声说了些什么。

杨恭仁沉思了片刻后开口告诉尹国丈和长孙无忌请他们先各自回府改日他会会同京兆尹全体官员共同审理此案。

送走尹国丈和长孙无忌出去以后杨恭仁怔怔看了裴秀章一阵,叹道:“唉,这件事真是麻烦,依裴大人看我们该如何是好?”

裴秀章笑了笑:“依属下看我们只有一个办法拖时间。”

“他们可都不是善茬,一个拖字能行吗?”杨恭仁揉了揉额头道。

裴秀章高深莫测地点点头:“我看行,搞不好明儿一早皇上就知道这事了,到时候就不用我们烦心了。”

果然次日一早宫们刚刚打开尹阿鼠就进宫去了。

皇帝正要早朝突然被哭哭啼啼的尹德妃拦了下来,尹国丈声泪俱下地向天子控诉了策府的人是如何的“嚣张跋扈”,李渊自然震怒打狗还要看主人,何况这是他的岳丈。他几乎是咆哮着告诉少监赵雍早朝延时马上把秦王叫到两仪殿来见朕。

“陛下,秦王殿下和贵妃娘娘求见。”李渊的话音刚落一个内侍跑来道。

“宣···”李渊冷冷地说道。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昨晚从京兆尹衙门出来后直奔秦王府与李世民商议后三人一至认为尹阿鼠一定是早有预谋,再联系之前房玄龄和温大礼与尹阿鼠家奴发生冲突时李承明曾经在场杜如晦立刻断定背后主谋是东宫的人。

李世民进宫本来在尹阿鼠前面可因为他先去请万贵妃说话所以落在了尹阿鼠后面。

李世民先扫一眼皇上身后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尹国丈,然后上前向李渊行叩拜之礼。

“秦王,朕来问你,人立身于世要做到的第一个字是什么?”李渊摆了摆手冷冷地道

李世民定定神,回答道:“父皇一向教诲儿臣,人立身于世,要做到的第一个字就是孝!”

李渊冷笑一声:“原来你还记得呀,我以为你早忘了呢!”

接着他抬手一指一旁的尹国丈道:“他是国丈,朕都要对他尽孝,你们更要对他尽孝,可是你自己看看,你手下那个杜如晦竟敢殴打国丈。”

李世民略带点惶惑道:“父皇,儿臣就是特意为此事来向您和国丈请罪的。”

看到李世民的表现皇帝的脸色好看了许多,他用平缓的语气说道:“杜如晦殴打皇亲流三千里吧。”

李世民打了一个激灵,他没想到事情有这么严重。

“陛下,此事秦王已经告知臣妾,杜如晦跟随秦王征战多年,出生入死有功于国,还望皇上能念其旧勋,网开一面,免于重责吧,再说长孙无忌不也被尹国丈的人打了吗?要是重责杜如晦的话国丈爷这又该如何呢?依臣妾之见是不是罚俸算了。”万贵妃开口劝道。

“是啊父皇,杜如晦是儿臣的下属是儿臣没有对他严加规束,父皇若要降罪的话就降罪儿臣吧!”李世民撩袍跪倒叩头说道。

李渊沉吟了一下,对着尹阿鼠说道:“国丈意下如何?”

尹阿鼠躬身行礼道:“全凭陛下做主。”

李渊点点头:“看在贵妃的面上杜如晦罚俸一年,陪国丈汤药费和马车钱,另着尚药局派两名御医给长孙无忌疗伤。”

王小胡的想法实现了一半,尹阿鼠和秦王府是势不两立了,但李世民并没有受到什么斥责。

老样子,求推荐和收藏,谢谢各位。另今天是母亲节,小弟在这里祝全国所有的母亲们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003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历史小说 《大唐李承明》

作者:过油肉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大唐李承明”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7003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