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第一百零七章 七只乌龟

 

------第一百零七章 七只乌龟------



正月二十三,虽说上元节早已过完,但长安城依然非常热闹,就好像发得一盆特别旺的面,鼓鼓囊囊,蓬蓬松松,胀得越出面盆横流四溢。莫说那些繁华的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流如潮,就连以前一些僻静的背街小巷,也是人群如织,川流不断。

包医百病的江湖郎中,耍把式的,变魔术的,卖****的在大街闹市实在找不到立足之地,便向僻静的地方挤过来。他们靠一条板凳,或一张桌子,或一幅布幌,甚至只消扫出一块干净的地方,便就地设摊。两通锣鼓,几声吆喝,人们就被吸引了过来,于是在街巷两边便画出许多人的圆圈。

长安西城的金光门下,一对父子在这里找了一块空地,儿子拿出扫帚细细打扫干净;父亲从肩上取下一个包袱,慢慢解开,从里面取出只木箱,小心翼翼放在面前。然后取过包袱皮,从头到脚掸去尘土。掸罢,又对扫地的儿子喊道:“狗蛋,过来我给你掸掸。”

狗蛋今年七岁,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听父亲叫,放下扫帚走过来,站在父亲面前,把身子转来转去,让他浑身上下掸个遍。

这时,已渐渐有人围了过来,都好奇地望着这对父子和那木箱,七嘴八舌地猜测着,议论着。有的说是卖药的,有的说是变魔术的。

“你们都没猜对,他们是表演乌龟戏的,那中年汉子就是有名的乌龟康,那孩子是他的儿子。”一个年岁大的人大声纠正他们说。

乌龟康掸罢土,捡块烂砖头靠墙根坐下,拿出酒葫芦来,美美地喝了两口。然后举头看看天空,时候已经不早,便向身边的儿子仰了仰下巴,说一声:“开始吧!”

狗蛋听到父命,麻利地从布袋里取出一面铜锣,随着当当当一阵锣响,便是一阵稚声嫩气的吆喝:“喂,大家都来看,乌龟叠罗汉。叠了宝塔尖又尖,叠个陀螺滴溜转。小孩看了长得快,老人看了老得慢。不老不少看一遍,好运跟着你屁股转······”

两遍锣声后,人已围得水泄不通。但见那乌龟康轻轻打开木箱,取出一面小鼓,提出一个竹兜。而后,扣好木箱,从竹兜里取出大小七只乌龟,随手放在木箱盖上。

那些乌龟大的如饭碗,小的如鸡蛋,一个个老老实实在箱盖上趴着,绝不乱爬乱动,只是伸头缩脑,睁着闪亮的小眼睛东瞧西望。

这时,乌龟康敲起了小鼓,或重或轻,或快或慢,抑扬顿挫,节奏分明。

随着鼓声,木箱上的乌龟开始爬动了,最大的那只首先占据中央,面向观众把头高高扬起,其余六只,依大小顺序,围着大乌龟爬成一圈,也都把头高高扬起。来了个“集体亮相”。

少许,鼓声转换,第二大的那只乌龟便爬上中间那只大乌龟的背上。随着鼓声加快,乌龟们自动以自身大小为序,依次爬到前一只的背上。最后,那只最小的乌龟,爬过层层龟背到了最上层。这时鼓声由急促陡然变得缓慢,只见那只小乌龟后腿一蹬,以头和两只前爪为支点,把身子倒立了起来,小尾巴直立朝天。

人们看到这稀奇精彩的乌龟表演,突然爆发出一阵掌声,加上叫好声,口哨声,响成一片。

这声音传开去,正好惊动了李承明等。

李承明今天去东宫拜见郑妃,正赶上李艾在郑妃面前撒娇放泼,一定要出宫玩玩,恰遇郑妃心情畅快,便叫承明带妹妹出宫去玩耍。

李艾现在正骑在刘连章的的脖子上,两只白嫩的小手一边牵一只耳朵,叫他向东就向东,叫他向西就向西。因为两个耳朵被牵得太紧,刘连章痛得直咧嘴,口中不住地喊道:“郡主轻点,郡主轻点。”

郡主自然一点不听,照样死拉硬拽。

这时,乌龟康正在指挥乌龟表演“转陀螺”。但见乌龟们在鼓声指挥下秩序井然地爬动着。最大那只乌龟稳稳伏在下面,其余乌龟纷纷朝它身上爬,最后垒成一个中间小两头大的“陀螺”。接着,鼓声一变,中间那只小乌龟四只脚用力一蹬,上面的乌龟都随之转动起来。渐渐地,越转越快,恰如一个飞旋的陀螺。看得人们又是一阵喝彩。

喧闹中,一个小脑袋从人群的腋下钻进来,看到这稀奇的表演,也手舞足蹈地吆喝起来,当乌龟陀螺停止转动时,便伸手去抓那可爱的小乌龟。

“不许动!”狗蛋伸手去挡。

“我要这几个乌龟。”李艾双手叉腰说。

刘连章等人想挤进去帮忙,被李承明制止了,他想看看妹妹会不会闹些笑话出来。

看到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狗蛋也不相让,上前半步说:“乌龟是我家的,你凭什么要?快走开。”

李艾从来没有听见过有人敢在她面前这样讲话,便眼一瞪,抬手就给了狗蛋一巴掌。但听“叭”的一声,打得实在,狗蛋的脸上顿时就出现五道指印。打了还不解气,顺手把那乌龟搭成的“陀螺”掀翻,抓住那只中间的小乌龟就往怀里揣。

狗蛋虽是穷人家的孩子,却是父亲的独苗苗,从来也舍不得打一下。今天忽地钻出个野孩子,打了他耳光不说,还抢了乌龟,他气得大叫一声,也瞄准对方的脸,重重地还了一耳光。

李艾没想到这个衣衫破烂的小乞丐竟然敢打她,一时间竟愣住了。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她得报复,她忍住痛,流着泪,先是对准那些乌龟乱踢一通,而后抓住狗蛋又打又抓又咬又撕嘴里还不住地叫着:“哥哥,哥哥。”

不等李承明吩咐,刘连章和曾正午已经挤进人群挥拳向狗蛋劈头盖脸打去。

乌龟康见儿子挨打,忙转身来护着,又苦着脸求告道:“二位老爷饶了他吧,孩子小,不懂事。”

刘连章和曾正午见他是孩子的父亲,便转而向他打去,乌龟康也不敢还手只紧紧地护着自己的孩子。

“停,不要打了。”李承明叫到。

而这时的李艾却像没事一样,一只只把地上乱爬的乌龟拾起来,牵起围裙往里装,准备拿回宫中慢慢玩。

狗蛋见那孩子要拿走乌龟,便从父亲怀里挣脱出来去夺,你争我抢,互不相让。

李承明大叫道:“妹妹,放手。”

李艾松开双手仰天大哭道:“哥哥,我要,我要乌龟。”

几名侍卫分开人群,李承明走进对着乌龟康拱手道:“我家的奴才不知事理,在下这里向老爹陪个不是,请老爹多多包涵。”

接着他又说:“我家小妹既然喜欢你这几只乌龟,你就开个价,卖给我们好吗?”

乌龟康听了,长长叹口气。他跑江湖时间虽不长,遇到的倒霉事情不少。心想,与其带着儿子在外面过这种挨打受气的日子,不如把乌龟卖几个钱,赎回押出去的地,安安稳稳在家乡种庄稼算了。打定了主意,便说:“既然公子爷喜欢,随您赏几两银子便是了。”

李承明笑道:“乌龟是你的,还是你开价的好!”

乌龟康想了想道:“几只乌龟本来不值多少钱,因为它们会这套本事,就值钱了。您给一千贯钱如何?”

李承明点头道:“我给你二十两金子。”

“哇!七只乌龟二十两金子。”围观的百姓惊叹道。

说话间刘连章用竹兜提上乌龟,曾正午背起了李艾。王虎臣从怀里掏出些金子来塞到乌龟康的手里。

李艾得意洋洋地骑在曾正午的脖子上,就像打了胜仗凯旋回朝的将军。不过,她觉得比打胜仗回朝的将军更得意,因为打胜仗回朝的将军手里没有听话的乌龟。

“你们在这等我一会,我送妹妹回去。”东宫门前,李承明对自己的手下说道。

李艾刚一回到郑妃的寝宫就迫不及待地将乌龟们放了出来,要给郑妃表演乌龟叠罗汉。

郑妃看着女儿的脸,仔细端详一番说:“承明,艾子的脸怎么回事?我怎么看着好像左脸比右脸大似的。”

“小孩子出去,东跑西窜的,难免磕着碰着,没事。您看她这不好好的吗?”李承明敷衍道。

李艾忙着表演乌龟戏,跑来跑去,早忘记了挨打的事。郑妃见女儿一切如常,也便不在追究。

李艾从来李承明的身边跑过去,从宫女手里接过来,刚才提回的布兜里取出小鼓敲起来。

那乌龟果然训练有素,听见鼓声就依大小顺序排列整齐,准备表演。但因李艾的鼓声杂乱无章,乌龟们无所适从,一个个伸出小脑袋东张西望不知所措。

李艾见乌龟不垒塔,也不转圈,更使劲敲鼓,那些乌龟则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便都伏在那里不动。气得李艾把鼓一撂,跑到承明身边,求哥哥给她把那玩龟的人找来。

郑妃也被那些乌龟呆头傻脑的样子所吸引,感到很有趣味,不免动了恻隐之心,便笑着对李承明说:“承明,娘也看着挺稀罕,你快去把玩龟的人找来吧!”

李承明道:“行,儿子这就叫人去找,可他们也进不了东宫啊!”

郑妃想了想道:“把他们养在你府里不就行了,快去找,娘明天就带艾子去你府上看乌龟戏。”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003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一百零八章 边塞大捷------

武德九年,二月初八。冰雪开始融化,大地一片生机,对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捕食的季节开始了。

关中从西往东的驿道上驰来络绎不绝的信使,他们都是从西北和东北过来,身上穿着厚厚的皮袄,这些信使向唐朝廷报告的都是凶信:西北草原的党项首领细封步赖可汗率数万骑兵渡河入塞连破数城,已经打到了凉州城下。

阿史那氏的突厥骑兵则如风一样四处出击,劫掠帝国的北疆,连续对原州、灵州、朔州、泾州等地发动侵掠,攻击宽度达数百里。

凉州是唐军防备北方草原民族的一个重镇,那里被围自然京师震动。原来的凉州总管刘弘基,早在去年腊月的时候就被皇帝调回到长安接替唐俭担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了。现在的凉州总管是襄邑王李神符。

李神符,淮安王李神通的弟弟,武德四年是在并州城外曾经大败突厥,斩首五百级,虏马二千匹。在宗室里也算的上是骁勇善战了,要不然李渊也不会把凉州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他了。

大兴宫太极殿内唐高祖李渊正愁眉苦脸坐在天子宝座上,一些文臣武将围坐他身边。这么多地方同时告急的确是件麻烦事。

东北和西北同时传来警讯,这着实给李渊出了一道难题。从去年太谷大战,唐军惨败以后李渊把朝中能打的大将几乎全部调到了北边,准备全力对付突厥。可他万万没想到党项人也来凑热闹了。

“陛下,灵州城小兵少,又是颉利可汗亲自带队围攻任城王虽然深的军心,但也一定坚持不了多久了。”封德彝道。

裴寂附和道:“陛下,臣也以为德彝公所言及是,陛下当早做决断。”

李渊原本白净的脸庞今天有点微微发青,他静静地听着封德彝和裴寂的劝谏,手上端着茶盏缓缓捻动着,却自始至终一语不发。

“父皇,儿臣请调安州大都督李靖率江淮劲西出蒲州旅星夜驰援灵州。”太子李建成奏道。

李渊点头道:“德彝公,你马上照太子的意思去颁旨。”

“凉州方面也得马上派人去才是啊!你们都说说自己的见地,派谁去好些?”接着李渊又说道。

殿上无人说话,所有人心里都明白,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李世民,但没有一个人提出来,因为大家都知道,皇上和太子都不想用李世民。

李建成有心向皇帝请缨挂这个帅,可是剽悍的草原骑兵让他有些胆怯,几番犹豫,差点想开口请战,到最后还是没有在父亲面前说出声来。

自从武德七年所谓的庆州都督杨文干谋逆一案以后李渊一直力挺李建成。这使得李建成比从前有更多的机会接近自己的父亲。越是接近,李建成就越能看透这位大唐开国皇帝的心思,他已经琢磨出来了,父亲现在的心态是想解凉州之围,却又不愿把兵权还给李世民。

可是,李建成更明白,这种拖延毕竟是有限度的。凉州一失,党项的大军就有可能顺着河西走廊南下,那个时候更加可怕的突厥骑兵肯定会趁火打劫,该怎么办呢?他李建成必须马上想出一个破解之道,不然,兵权必然会重新回到秦府去!这个时候,李建成又想起了魏征。

五天以后的一个傍晚,朔州城外的旷野之上,尸骸残肢比比皆是,四处流淌的血水漫过了大地上应时生发的新芽,将方圆数里之内的田埂、山岗、丛林覆盖在一片惨烈绚丽的红色之中。大战方息,受伤却尚未毙命的士卒发出一阵阵令野狗都为之心悸的呻吟呼嚎,让那些几个时辰前在战场上也未曾有过丝毫恐惧迟疑的将士们不禁两股战战,负责清理战场救治伤员的步卒强忍着翻涌不止的肠胃将一个个早上还生龙活虎的战友们搭上绳床运往城内救护之所。

并州总管李世绩重重透了一口气,理了理身上略有些散乱的甲叶子,催马继续缓缓前行,默默倾听着跟在身边的统军副将述说军情战报。

“目下清理斩获贼首一千零八十九级,获口外战马一百三十二匹,银鞍三副,金鞍一副,大纛四面,其中一面绣有金色狼头。其余弓弩箭矢弯刀矛刺数目还未曾报来。”

李世绩摆摆手道:“报我方的伤亡。”

“我军战殁一千八百五十七人,伤者不详,别将张振升殉国,统军校尉李肃、周简、宇文肱殉国,校尉杨郅断一股”副将答。

“可有生俘?”李世绩问。

“没有。”副将黯然应道。

李世绩嘿然笑道:“突厥兵甲之利,数年之内,我们恐怕难追骥尾呀!”

副将凑趣般笑了笑:“也不尽然,此番恶战,全歼入寇之敌,斩首千余,杀了一个特勒三个俟利发。我军损伤虽重,却也算不得伤筋动骨,毕竟对面的是天下最悍勇的金狼铁骑,这等战果,已是大胜了!”

李世绩摇了摇头,伸手止住两名正在运送伤员的士卒,探身掀开绳床上的麻布,赫然见一个浑身甲胄都已被鲜血浸透的骑兵队正仰卧于上,身上插了十几处箭簇,箭身已被斩去。头上有一道刀伤,草草用战袍里衬上撕下来的布帛包扎了一下,显是裹扎得过于匆忙,未能止住血流,伤口处的红色斑痕透过布帛已然洇了出来。他皱了皱眉头,翻身跳下战马,伸手入甲,从自己的战袍内衬上撕了一条布下来,重新给那队正裹扎了一番,这才挥手命两名士卒将伤员抬走。

他复翻身上马,边行边道:“这一战我军兵力十倍于敌,仅骑兵就出动了四千,又是伏击,才勉强打成这个样子,委实不值得夸耀。这股子贼军胆子太大,竟敢孤军深入,可见突厥牙**下,直视我大唐军如无物。我们虽说打胜了,也只不过全歼来犯之敌而已,连一个活的都不曾拿到。”

副将叹了一口气:“突厥人悍勇非常,天下皆知。想要在战场上拿一个活口,确实不容易。”

李世绩沉吟了片刻,说道:“向朝廷发的告捷表暂且不忙,但派去蒲州向屈帅通报战况战果的信使最迟今日戌时就要出发。这段路途不近,两日内要让屈帅那边知道我们这边的情况。药帅此刻应该已经率军北进,我们联系不上他,就不用费这个神了!”

副将皱眉道:“要是知道药帅此刻的具体方位,联系上他却也不是难事!他即使率军北进,终归要向西走,比起屈帅那边,距离似乎还要近些!”

李世绩摇了摇头:“按照前次他派人快马传来的用兵方略,我只知道他此番率一万精骑出蒲州西北,越过中条山,连渡大河和洛水,自庆州、泾州、原州之间穿插向北,向灵州方向运动。除此之外,确切的行军路线和宿营地点进军目的我都一无所知。此刻派信使去追他的大军近乎妄想,好在敌军情形与他的猜想相去不多,他是老军务,就算我们不通报他,这边的消息他最迟两天以后就能得知。”

副将点了点头,打马离开。

李世绩紧锁的眉关下那一对深邃漆黑的瞳仁远远地向着西北方望去,心下暗自计算着里程,良久,心中叹道:“突厥人以马背为家,在马上就能憩息补充体力,这一节我们中土骑兵只怕永远也赶不上他们。”

灵州城外,颉利可汗盛怒之下将整整一羊皮袋子的塞外烈酒掼在石板之上,皮袋登时迸裂,四处飞溅的酒水淋了报信的俟斤阿史那乌没啜满头满脸。颉利站起身来,嘴角胡茬上兀自挂着些许酒渍,他挥动着双手骂道:“该死的麻贺咄,由于他的愚蠢和鲁莽,一千名金狼勇士被唐军杀死了!好在他战死了,否则我一定要亲手一刀一刀把他的肉割下来烤着吃掉!”

“可汗,麻贺咄特勤是中了唐人的埋伏,李世绩足足调动了四千骑兵和一万步兵来伏击我们的勇士,我们的勇士都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才死去的,他们没有一个人向唐军屈服,他们没有辱没金狼勇士的荣光。”阿史那乌没啜答道。

颉利可汗咬着牙道:“李渊,一千名勇士的血,我一定要你们用十倍,百倍的代价来偿还。”

阿史那乌没啜抹了抹脸上的酒渍,说道:“可汗,我们已经对大唐的北部防线进行了多次试探性进攻,除了夏州之外,别的战略据点似乎都有重兵防守,看来此次南进,还要仔细筹划才好。”

颉利可汗望了望不远处的灵州城道:“李道宗也算是个有勇有谋的年轻人了,十几天了,我们还没打下这小小的灵州城。”

“李渊的这个侄子是个很有勇气和谋略的人。但他手中的兵力有限,估计不会超过两万五千人,而且大多数都是步兵,这样的实力是不足以与我们抗衡,只要我们加把劲打破灵州活捉李道宗,到时候其他郡城不是望风而逃就是举城归降。”颉利身后的赵德言说道。

颉利可汗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冷酷的笑容:“赵先生说的是,我听说李道宗号称小李世民,阿史那乌没啜传我的命令,休息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四面围攻灵州城。”

阿史那乌没啜单膝跪倒左手过肩,应了声是,正欲转身去传令,忽地似是觉察到了什么,神色一变,耳扇甫张,眼神里全是凝重和紧张。

此刻,大地的振颤越来越明显,连四周正在随意啃吃野草的战马也都一匹匹竖起了头,警惕地向四周扫视。

一名斥候骑兵飞也似的跑了过来,单膝跪倒,气急败坏地叫道:“禀告可汗,东南方五里之外突然出现大股唐军骑兵,数目约在万人上下。”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003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历史小说 《大唐李承明》

作者:过油肉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大唐李承明”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7003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