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名志的一些事儿

 

地名志的内容主要包括地方综述、政区地名、政区沿革、地名[乡(镇)、村]的由来、隶属关系变迁、名胜古迹、人工建筑、地理实体、地名艺文、附录、附图、地名索引等篇章。...





关于地名志



地名志:地名志的内容主要包括地方综述、政区地名、政区沿革、地名[乡(镇)、村]的由来、隶属关系变迁、名胜古迹、人工建筑、地理实体、地名艺文、附录、附图、地名索引等篇章。

史学著作一般遵从3+N(3即为史实、史料、史书),司马迁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其著作《史记》更是历史奎宝。但是史记在著作中却少有地名注解,所以在后人研究中造成了很大的误解。



古时史学家胡三省(现宁海深甽镇人)曾给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做注,对地名、人名做了很多注解,避免了很多读者在阅读时带来的很多麻烦。这也侧面反映出地名志的重要性。
地名志——缑城的由来
宁海在美丽县城的打造时曾征集过主题口号,其中不乏“书香缑城,书画宁海”、“生态宁海、人文缑城”、“生态缑城、美丽宁海”、“山宁海秀、诗画缑城”、“开篇缑城、书香宁海”。

缑城可以说是宁海的雏形也可以说是宁海的过去,那么对于缑城的来历众说纷纭。

典故1 (民间传播较广的一种说法)

当年建造缑城时,城墙位置,大小规模难以确定,时值隆冬,天降大雪,忽见一只猴子在雪地上绕地而行,时人见之,以为瑞兆,遂以猴之脚印筑城,名曰“猴城”。因“猴”字从“犭”傍,其字不雅,则改“犭”为“系”,名曰缑城。





典故2(以88版宁海县地名志为依据)

方孝孺的故里名堠城里(今宁海大佳何镇溪上方),缑城之名始于明朝中后期,方案解禁之后。为纪念方孝孺,弘扬方孝孺宁死不屈的硬气,以方孝孺的故里“缑城”命名县城。以“缑城”名县城,正合宁海人士由缅怀先贤而欲永存方孝孺之名的意愿,因此日益流行,终于成为宁海县城之名。
典故3(较具神话色彩的一种说法)

上个世纪90年代,有人说缑城之名源于河南缑氏山。据道教传说:周灵王之子晋,得道成仙,自缑氏山(今河南偃师)驾鹤南飞桐柏山,成为主管南国水土的仙翁。一些热爱乡土的宁海人考证:宁海野鹤湫一带,古名桐柏山,是王子晋隐居之处,缑城由河南缑氏山而得名。(即王乔乘鹤的典故)
关于“缑城”的来历至今未有定论,当然我们有必要带着历史责任感,也是对于故乡的热爱去探知其中的真相。

一个地名,是一种历史的记忆;一个地名,是一种文化的寄托;一个地名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宁海县自西晋太康元年建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关于地名志的一些事儿当然还有许许多多, 望大家共同探讨……
地名志——歌谣俚语


每个地方都有地方歌谣俚语,歌谣俚语可以说是地方文化中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被口口相传,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典故1(宁海区域特点)

相传宁海的区域划分流传着这么一段歌谣:“东门沥卤溚浆,西门大棒夹枪,南门瓜綔茄菜,北门金银财宝”。翻译起来就是宁海东面的人靠海一般整天与海打交道的;西面的人以种植花木,盆景为主;南面的人种植果树为业;北面的人一般比较富有。短短几个字就概括了宁海的区域分工及特点,短小精辟。
典故2(山岙谣——岙里头人三件宝)

岙里头人三件宝,蜡烛横放倒,柴株当棉袄,乌糯当糯稻谷。这是流传于大佳何的一首歌谣,80后小时候可能还能听的到。

注:① 指竹片照明的火柱灯,它由毛竹劈成条子,铁榔头敲碎,浸泡在水里,一个月后,撩起来晒干后,就可作灯亮,它只能横放着点灯,所以比喻是蜡烛横放倒。

② 柴株是山上砍伐,树木留下的根部,挖起来,晒干燥后比较耐烧,在灶塘内或拿一只破铁镬,放上干枯柴株,点火烧着取暖,使人有穿上棉袄一样暖和了。

③ 乌糯是蕨类植物,形如狼箕,挖出它的根部,洗净切段,晒干,磨成粉,有韧性,可制作糕饼等食品。所以它像糯稻米磨成风一样有功效,此做糯稻之称了。
这则歌谣反映了当地老板姓在当时的生活情境,为了生存、为了生活。

当年的小朋友坐在灶头旁烤着火听着爷爷奶奶说着这些歌谣,而在若干年后又在书籍当中看到这段话时又是何种滋味~~~~


结语
总有一些东西能触动心灵,总有一些故事值得铭记,一段歌谣又或是一张照片……
桃源桥
南门大桥
宁海中学
北大街

注:本文由宁海县规划设计院原创发布,图片转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号:宁海县规划设计院

英文ID:nhplan


    关注 营造缑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