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航班》:第3章 一 新闻发布会3

 

------第3章 一 新闻发布会3------



“我是新华社记者魏争光,我想请问两位将军,”眼看大家还在对笨蛋韩添献的“震撼问题”震撼,**安排的“托儿”出场了,“从刚才的阅兵式可以看得出来,未来的军队是一支真正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只是,不知道这支军队的装备,都是由谁提供的?”

这个问题一出,惹得众人齐齐鄙视——知道你们**阔了,想要炫耀就明说呗,犯得着这么拐弯抹角的吗?

这一次是李星辉老将军发言了:“我们是一个大国。拥有一百三十万以上的陆军,近四十万空军,以及三十万海军及相当力量的战略导弹部队(与现有军队构成相比,海空军比例上升,陆军比例下降)此外还有数量庞大的准军事部队。我军陆军装备有7000辆以上的坦克,7500余辆的装甲运兵车,2万门以上的火炮,500架以上的武装直升机;空军装备有5000架以上的各型作战飞机,海军则由6支航母战斗群和大量潜艇部队组成,”看了那个笨蛋记者一眼,老将军微笑道,“想要靠外购来满足这样一支军队的装备,而且这些武器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眼光缓缓扫过会场,“大家觉得可能吗?”

韩添献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国府的军队数量比老将军报出的数字要多很多,可是国府的军队可不就是靠着外购武器在打仗么?

“也就是说,这些军队的装备全部……至少大部分是由你们自己生产的?”魏争光这才点出自己问题的真实用意,“众所周知,现代武器的生产,特别是先进武器的生产,都需要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请问,两位将军那个时代的中国,工业达到怎样的水平?”

嘴里说着话,不过魏争光的眼睛时不时总要看向一边的韩添献:这么些年来,你们国府一直说我们**党只会破坏,是国家的****之源。现在可算是能出一口恶气了,这就让你们看看,我们治理国家的水平,远远不是腐败无能的你们能比的。

“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你:是的,我们的装备,绝大部分都是国产的(大家别喷,只要到时候辽宁号还在服役,这个说法就没有错,辽宁号服役个一二十年没问题吧^_^)。我们是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国(考虑到即将到来的世界各国换装三代机的市场,在性价比上有优势的我们市场份额应该有所提高)我们的陆军、空军装备国产化率为99%(五年时间,空军应该能够解决心脏病了吧),海军装备国产化率为93%……”

“为什么不是100%?”敬职的王小姐有些不礼貌地打断了老将军的发言,“既然都能够出口武器了,不至于反而国内不够用吧?”

“我们外购一小部分武器,主要是用于了解外军的军备发展状况,研究外军的技术特点,以及组建蓝军——就是假想敌部队——之用。”

记者们听到还不觉得什么,不过这话却让参加会议的各国武官觉得眼前一亮——假想敌部队?好主意。(世界上第一支正规化的假想敌部队成立于1966年的以色列)这些未来的军人,看来不只是武器先进而已。

“接下来我来回答魏记者的第二个问题。”刘跃军接过话头:“我和老李是军人,对工业这方面了解不多。知道的只是一些大略的信息。”

顿了顿,老将军深吸一口气,扬声道:“如果只看产值,那么,我们的国家已经是世界第一。好像……”看看旁边的同事,用不太敢确定的语气道:“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坐了好几年了吧?”

“有七八年了。”回答的却不是李星辉,而是一边的技术员小曹。

在场的中国人再次沸腾了——眼下这个世界国力的比拼,不就是工业的比拼么?未来的中国工业世界第一,那岂不是说……

“李将军,还有这位女士,能说得详细一点么?”美国参赞戴维斯显然是来给大家泼冷水的,“什么叫做‘如果只看产值’?”

“小曹,这方面你比较理解,还是你来说吧。”李将军向小曹道。

“哎呀,将军,我……”小曹有些赧然,刚才一时兴奋,脱口回答了老将军的话,说完立刻就后悔了。要知道这可是外交场合,自己一个普通技术人员跑到这里来说话,一不留神可是会出大漏子的。

“不要紧,尽管讲嘛。”正在不知所措之际,总理发话了,“实话实说,不要有顾忌,能够把中国建设成世界第一的工业大国,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在这样的成绩之下,即使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即使有所缺陷,也是瑕不掩瑜,不用过于苛求。”

总理的话给了小曹一颗定心丸,小姑娘镇定下来,“刷”地一下站起身,向大家敬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军礼,这才道:“我记得在我九年级毕业的时候,曾经看到过这则报道,报道我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当时的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之后,我国的工业持续发展,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继续扩大,直到我们穿越的时候,占到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左右(找到的最接近的数据是2014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22%)。”顿了顿,小曹又道:“有件事必须要提一下,未来我国是全世界唯一门类齐全,具有全套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几乎所有的工业品都能自产。”

“你说得很好嘛——当然,未来的同志们干得也很好嘛,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敢说呢?”总理笑道:“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就算还有一些不足,也可以忽略了——小曹,不妨把不如意的地方也说一下。我们**党人不怕犯错误,不怕有问题;有错误就改正,有问题就解决,绝不文过饰非,讳医忌疾”

对比这位曹小姐嘴里说出的那些让人惊异的数据以及描述,倒是总理——或者说,以总理为代表的**党人——这种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气度和态度更让人折服。

曹小姐眼中闪着光,对于这时代的**党员的觉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工业结构并不是非常合理,污染浪费严重,管理不到位,技术转化率不高,在高新科技产业上还比较薄弱……等等,问题很是不少,要详细说的话一时间也说不清楚。总理如果有兴趣,我们回头就整理这方面的相关资料,以备您参考。”

————

“曹小姐能说得具体一点吗?”光是这些数据比较有些干巴巴的,不够直观具体,所以魏争光代表大家不依不饶地“求干货”——其实这也是组织上的意思,看到未来中国那一系列让让人瞠目结舌的工业品产量,无疑能大大地提升组织本身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时也能振奋人心士气,最大的好处则是在于,能极大地提升**在国内的社会地位。

“这让我从何说起呢?”曹小姐有些为难地说道,“毕竟我也不是学工业的……”

拿不出干货,这让大家有些失望,并且对曹小姐的话有些质疑起来。

“……其他的东西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因为看的时候没往心里去,但是钢铁产量我还依稀记得。2020年我国的粗钢产量是5.5亿——万万吨(结构调整,产量有所下降,另外,民国时候习惯把亿说成万万),这之前在2014年的时候,我们曾经创下8.2万万吨的最高年产量。”

“这不可能!”德国参赞嚯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曹小姐,你知道你说的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吗?别的不说,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多少煤炭消耗?就算你们能炼出这么多钢,你们怎么用掉它?要知道就算是打世界大战,都用不了这么多钢铁(眼下二战还没有全面爆发,所以所谓的世界大战就是指一战,一战打了五年,五年时间全世界的钢铁产量全部加到一起,也不到刚才曹小姐爆出的数量的一半)——曹小姐你确定你说的是万万吨而不是万吨?或者你说的是矿石而不是粗钢?你……”

他本来想说得更刻薄一点,比如“曹小姐你知不知道一吨是多少?”之类的(大炼钢铁的时候出过的实事,某个生产大队的人搞不清楚一吨是多少,以为一吨就是一石,结果那个大队当年的粮食产量,钢铁产量就飞上天了),不过看看小曹正在操作的那些古怪的机器,知机地没有自取其辱。转口道:“你为什么会记得钢铁产量,其它水泥,煤炭,发电量等等也很重要的数据就记不得?最后,钢铁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们居然会减产,这也让人无法相信。”

言下之意你是在唬人。

这种场合讲究“有问必答”,就算有什么不方便透露的也要回答一个“无可奉告”,德国参赞这一连串问题砸出来,曹小姐要回答就必须先把问题都先理清楚——这花了一点时间。

理清楚这些问题之后,曹小姐开始侃侃而谈:“第一个问题:实话说我还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只知道处在我们那个时代我从来不缺钢铁制品使用。第二个问题:参赞先生你担心的煤炭消耗:首先,我们的煤炭产量足够,其次,我们吨钢煤耗差不多只有半吨左右。第三个问题,当全世界的人口增加到70亿的时候,要消耗这些钢铁相信问题就不是很大了。第四个问题,我相信我的吐字归音很清楚,如果参赞先生还是听不清楚,我可以用德语或者英语把刚才的数量重复一遍。第五个问题,虽然我是学电子工程的,对于重工业不是很了解,但是粗钢,钢材,矿石之间的区别我还能分得清,不劳参赞先生来再教育。第六个问题,之所以记得这个数字,是因为我们那时候流传着一个跟钢铁产量有关的笑话,所以我印象很深刻。至于您刚才列举的水泥,煤炭,发电量,乃至汽车,飞机,发动机,家用电器,电话之类的东西,我记不清产量,但相信都是世界第一。最后,钢铁之所以会减产,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说到这里曹小姐头偏了一下,露出很可爱的笑容:“因为够用了。”

够用了,好霸气的回答,眼下各国都在积极战备,钢铁这玩意儿怎么都觉得不够用(即使是美国,二战的时候金属制品也不是很够用,就连奥斯卡的小金人都曾用石膏代替——省铜省到这个份儿上,钢铁可想而知)——就算和平时候的建设,都觉得不够用,这丫头居然轻描淡写地说“够用了”。

德国参赞摇摇头,显然是不相信曹小姐的话。

总理看看小曹,心中暗笑:这小丫头看上去可爱,却也是牙尖嘴利啊。眼看气氛有些怪异,总理向曹小姐道:“小曹,你刚才说因为一个笑话而对钢铁产量记忆深刻,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总理的要求当然不能不答应,而且在场的人们显然也对这个问题感到有兴趣,都看向小曹。

“2015年的时候,印度总理莫迪放出豪言,要让印度钢铁产量超过中国的两倍,当时我很好奇,就去查了一下两国的钢铁产量对比。”说到这里,小曹笑了一下,“结果是印度当年钢产量8千万吨,而中国的钢铁产量是7万万吨。”

说着话,小曹想起在现代时空印度的种种奇葩表现(最近的一次是,因为中国的自产航母而一再修改设计的印度“自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因为买不到合适配套的锅炉而伤透脑筋)就忍不住笑起来。

不过笑了两声后,却尴尬地发现,会场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笑。

大家实在是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笑的,一个能年产8000万吨钢铁的国家,提出一个远期的发展规划,这有什么好笑的?

“曹小姐,未来的钢铁生产技术是有什么大的突破吗?为什么连印度这样的‘地方’(此时的印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都能年产8000万吨钢铁?”美国商务代表马卡尔问道。

小曹正想回答,不经意间却看到总理在对自己使眼色,当即明白过来。当即道:“很抱歉,我不是学重工业的,这方面的问题我不是很清楚。”

马卡尔还待再说什么,却见总理站起身来:“各位,眼看已经到了中午了(看阅兵式花了太多时间),我看我们的新闻发布会还是下午再继续吧。”

外交使节们互相看了看,都没说什么——这里的事情太过震撼,已经不是他们这些小小的参赞武官能够处理的了,他们需要紧急回去大使馆,请各自国家的在华最高外交人员前来处理。

而在场的中国人就不满意了,好不容易才从一片颓废气氛中听到一些抗战的好消息,大家都希望能够知道的更多一些。于是一些记者鼓噪起来。

总理当然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这样吧,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在下午2点继续举行,从现在开始有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中间我们在这里给大家播放一套记录片,这是未来的人们对于我们时下正在进行的战争的反思和总结,大家愿意的话,可以来看看。”

————

记者招待会暂停,主席台上的各位回办事处内吃饭去了(除了技术员小曹,她要给大家放电影),由于事先没有想到会开得这么久,办事处没有为来宾们准备饭食。来宾们只好自己解决中饭问题。

来宾们几乎都没有离开。记者们让自己的助手去外面买小吃外卖,而各国的使节都带了两三个不等的随行人员,除了吩咐这些人去准备吃食之外,还让他们回领事馆把这里的情况知会各国在华的真正主事人。

记录片是十集纪录片《大抗战》(这部纪录片则是从百集记录片《****抗战全纪实》剪辑得来的,两部片子都能在网上找到,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每集约24分钟,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当然不能完全播放完,所以是选择过的《侵华缘起》,《东北沦陷》,《共赴国难》,《浴血淞沪》,《鏖战山西》,《日军暴行》(跳过了第六,第七集),和第十集《历史反思》。七集总长大约168分钟,掐去片头片尾,下集预告什么的,再用1.2倍速播放的话,基本刚好可以播完。(地效看电影就是这样,先下载下来,然后用1.2到1.3倍速播放,可以比较节省时间)。

不过这样就需要比较频繁的操作,于是技术员小曹的中饭只好在会场解决了。

如果说光是看到前面的阅兵式录像什么的,还有人有那么一丝怀疑,认为“未来人”什么的是一个惊天的骗局的话;那么在看到这部纪实片以后,就再没有人怀疑了。

那么翔实的资料,绝对不是现在能够得到的,只能是在战争结束,各个国家相关资料解密,以及缴获大量敌方文件资料之后,才能总结出来。

毫无疑问,这只能是未来的作品。

不过这些东西却跟各国的使节们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没有国际上的叙述。虽然对于第一集中披露的,日军大得吓人的胃口感到不舒服(仅仅只是不舒服,任何一个还能独立自主,而又有发展欲望的国家都有类似的发展计划,美国有,苏联有,英国有,德国有……而世界局势,就是在这些计划的碰撞中不断前进,再一则,西方人也不认为,日本人能够实现他们的计划)。

所以不同于看得非常紧张,非常愤懑,非常惋惜,非常热血的在场中国人,这些外国使节们看了一两集就没什么兴趣了——当然也不能说完全不加以注意,从前面的两集来看,这个记录片是随着时间发展的,随着时间朝后滚动,肯定会发展到1938年以后,到时候如果能听到一句与国际形势有关的话,比如:“因为跟苏联起了一场冲突,然后日军如何如何。”又或者“日军与美国人的舰队发生了什么什么事,最后不得不怎么调整部署”,那就赚大了。

不过至少在前三五集是看不到这样的内容了。

既然没有值得关心的内容,那么各国的代表们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值得关心的方面来了——比如那些古怪的机器。

德国参赞鲍图忍了又忍,终于不顾自己身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上主席台,来到小曹身边,仔细地打量起这个丫头正在操作的机器。法国代表见了,哼了一声,暗骂这些野蛮邻居完全没有外交官的风度。

先前只能看到这个机器的屁股,等到来到正面后,鲍图才吃惊地返现,这台机器精美得让人吃惊,如果那个正播放着跟幕布上的内容一样的屏幕,没有亮着的话,那么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键盘,屏幕,鼠标,机箱,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那么的让人不理解,却又都是那么的吸引人。

播放到第四集的时候,小曹终于吃完了饭,把碗筷拿下去给厨房,返回坐下,然后鲍图开口了:“曹小姐。现在不是工作时间,所以我的身份也不是德国的参赞。然后,不是参赞的我想与曹小姐用朋友的身份交谈一下,不知曹小姐可有兴趣?”

对于这个先前给自己一大堆问题的老外,曹小姐倒也没有假以辞色,很礼貌地回答:“当然可以。”

下面的法国佬暗骂“无耻”,不过对于自己的德国同行能够跟那个漂亮的,充满异国情调的美女搭讪,却又不免感到有些妒忌。

“请问曹小姐为什么会说德语呢?”出乎小曹的预料,鲍图首先问的,竟然是这么一个问题。

“哦,大学时候选修的第二外语。”不得不承认,这倒是拉近距离的好话题,“说得不好,还请参赞先生以后多多指教。”

“不胜荣幸。”鲍图微微欠身,做足了礼数。对于这个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出来的,浑身上下都透露着强大自信的小女孩面前,他可不敢摆“高人一等的外国人”的架子,“曹小姐随叫,在下随到。”

他有预感,也许自己以后的工作,将要围绕这一支力量来展开了。

法国佬哼了一声,或许头脑中还闪现过某些没羞没臊的少儿不宜内容。

“曹小姐,请问,这个播放电影的机器,也是你们自己生产的吗?”鲍图说着话,指着机箱上问道,“既然是你们中国的产品,为什么会有Lenovo的外文标识呢?还有,先前的阅兵式中,看到一种巨大的,炮弹一样的东西,上面的标识也是‘DF-’,这让我不得不怀疑,那些东西,真的是你们自己生产的吗?”

“您的这些问题,可以在下午的记者招待会上得到解答——不过我还是可以告诉您,这些确实是我们自己生产的。联想是一家国际性的企业,是我们那个时代排名世界第一的个人家用PC生产厂商,有一个外文标识很正常。至于您说的那种巨大炮弹,它是我们的‘东风’系列武器。也是完全国产的。至于为什么会有‘DF’的标识,说实话,这个我也不知道,先生如果有兴趣,下午可以提出来。”

言语之间滴水不漏啊。

鲍图点点头,又道:“既然是在阅兵式上展示,那种巨大的炮弹就应该是一种武器吧,发射它的大炮,该有多大呢?”

小曹笑了,“这个我不能告诉你,还是那句话,参赞先生如果有兴趣,完全可以在下午的发布会上提出来。”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6800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4章 一 新闻发布会4------

估计再问也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消息,鲍图最后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那些看起来非常精美的机器,悻悻地走了下来。

然后世仇法国人不甘寂寞,也不顾外交官的身份跑了上去。

“美丽的曹小姐,我是法国参赞庞贝,很高兴能认识你。”

对于这个油头粉面,西装笔挺,皮鞋裎亮,香水喷了少说有半斤,就差脑袋上顶着假发套的,浪漫的法国人,我们美丽的曹女士心里虽然厌恶,倒也不曾失了礼数:“我也很高兴能认识您,尊敬的参赞先生。”

“曹小姐,对于未来中国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个人深表请配,并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不知我能不能荣幸地邀请您共进晚餐?”

还真是直接了当,小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这位法国绅士,一欠身,微笑:“抱歉!”

“呕,不,即使是军队,也不应该干涉个人的情感生活。这有违自由的,浪漫的法国精神。”

小曹一欠身,微笑:“受教。”

“曹小姐,我注意到了刚才您和鲍图先生的问答,不得不说,做是一个优秀的外交官员。”

小曹一欠身,微笑:“过奖!”

“为了避免陷入同样的处境,”法国大使说着话,看了一眼台下的鲍图,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真不知道他从哪里认为自己胜利了,“我希望能同曹小姐交谈一些,有关您私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应该不适于在接下来的新闻发布会上提问,对吧?”

小曹一欠身,微笑:“请讲。”

下面的美国商务代表马卡尔忽然笑出声来,身旁的参赞戴维斯有些纳闷,小声问道,“你笑什么?”

“这位曹小姐先前说起话来长篇大论,但是跟这个法国佬说起话来,除了第一句之外,其他的回答全部都是两个字,就连表情神态都一模一样……”

被他这么一说,戴维斯回想一下,才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也不由得笑了起来:“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个曹小姐正在用很委婉的方式来表达‘不想跟你多说话’这个意思,这个法国佬居然还没有发觉。”

台上,小曹的游戏还在继续。

“曹小姐,方便透露一下您的芳龄吗?”

微笑:“秘密!”

法国佬有些失望,“曹小姐,女性把年龄视为秘密,大多是为了挽留青春,可是曹小姐应该没有这个必要吧?”

还是微笑:“确实。”

“那么,曹小姐能回答刚才的问题吗?”法国佬兴奋了。

还是微笑:“不能。”

“为什么?”法国佬锲而不舍。

小曹微笑,思考了一下。大约是发现这个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用两个字来回答了,这才不得不用三个字来回答:“没法算。”

法国佬愣了一下,这才恍惚反应过来,眼前这小姑娘来自于未来,在现下她的年龄为负数。

既然如此,法国佬也不坚持了,转而问道:“那么,曹小姐,请问您有爱人了吗?”

“没有!”

“那么,曹小姐愿不愿意跟我共同谱写一首爱情的赞歌呢?”法国佬说着,似乎陷入自己的臆想中了,“跨越民族,跨越国度,甚至是跨越时空的爱恋,多么浪漫啊。”

台下的一众外国使节都不忍目睹:这家伙还真以为现在是休息时间,他就不是外交人员了?

这次小曹连话都懒得说了,摇头示意。

”为什么呢?”

小曹有些烦了,自己已经表现得这么明显了,这法国佬居然还死缠不休,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混上这个位置的。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作为列强之一,往中国这么个落后的国度赛一个参赞,多半是纨绔子弟来镀金的。

不想再跟这家伙多纠缠了,小曹用比较冷淡的语气道:“男朋友会不高兴——抱歉,我该换片子了。”

其实这根本不能算什么借口,毕竟影片都是剪辑好的,而且还是开在连播状态,不过小曹却借机在电脑上另外开了一个窗口,双手在键盘上噼噼啪啪敲个不停,做出一副很忙碌的样子——当然,并没有影响影片播放。

庞贝看看一脸严肃,不再多话的小曹,心有不甘地退了下来。下面的德国佬鲍图忍不住又想上来一看究竟——影片的播放没有受到影响,但是那个曹小姐确实在不停地工作着,鼠标和键盘之间来回切换着使用,也就是说,她的操作对于播放影片完全没有影响,鲍图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只不过他已经不顾身份上来过一次,就算再是好奇,也不好再上来了。

“那个机器,看来不只是播放电影那么简单。”

————

除了做事严谨大胆的德国人和浪漫的法国人,之后的人们倒也没有来打扰小曹。她得以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下午两点半,记者招待会准时继续。

会场中多了一些面孔,分别是各个国家的正式使节,能递交国书的那种。看样子这些人已经跟他们的下属交换了消息,知道这边发生的事。

除了这些人之外,会场还多了一个中国面孔。

一身笔挺的军装,少将军衔,面孔跟总理有几分相像,不过脸色要阴沉很多。在场的中国人显然都对此人很熟悉,都在不自觉地想要离这个人远一点;不过小曹这样的未来人就不清楚了,看看这家伙的模样,又看看他身边的总理,一时还有些纳闷:总理的远房亲戚吗?

“真想不到雨农也会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灰’啊。”总理还是一如既往的阳光热情。

“你们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我不来行吗?”相较之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局长戴笠态度就阴冷生硬得多了:“说不定,委员长都要过来呢。”

“哦,那倒是要好好准备一下了。”即使是听到这个消息,总理也一点都不慌乱——自从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公开未来人的消息之后,就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的。

“你们是新朝权贵,我们是旧日遗族,可不敢劳烦。”戴笠显然是在来的路上已经坐了很多功课了。

“应该的应该的,委员长是我们的领袖嘛,全国人民还需要他领导抗战呢。”

“也就是说……”戴笠冷笑了一声,不过下面的话并没有说出来。

————

总理豁达地笑了笑:“我们的民族需要崛起,需要强大;我们的人民需要保障,需要更好,更富足的生活。如果委员长能够带领我们实现这些目标,他就是我们的人民无可争议的伟大领袖,如果他不能带领我们实现以上目标,人民当然会要求更换领头人。”

这话说得光明正大之极,任谁也不能指摘这话有什么不对,就连戴笠这样伶牙俐齿的人,一时间也无话可对。好一会儿,才干涩地说道:“言下之意,你们才是中国合适的领导者啰?”

总理意味深长地笑了:“西方有句谚语——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戴笠:“……”

“好了,不要让客人们等久了,雨农还是请入座吧。”总理说罢,自管走上了主席台。戴笠无可奈何,找了左边最角落的位置坐下。

会场虽然大,来的人也不少,不过他这一落座,身边立刻就清出一块空地来,本来已经坐好的两个人就像中箭的兔子一样远远跑了开去,宁可在人堆里挤着站着,也绝不过来这边坐下。

就连韩添献这样,对党国忠贞不二的人都忍不住挪了一下屁股,仿佛是想要离远一点——特工之王的威慑力可见一斑。

戴笠:“……”

不理这边的闹剧,总理坐定之后,立刻就宣布新闻发布会继续进行。

“两位将军阁下能否解释一下,你们怎么能从未来过来?毕竟这种事情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是严重违反现有物理学知识,乃至于足以推翻现有科学理论基础的事情。”

正式使节已经到场,就没有参赞武官商务代表什么事了。英国驻武汉总领事柯尔礼(从《混在抗战》中看来的,顺便介绍一下这本好书,神作。地效跟人家比起来,渣都不是)问道。

“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科学的理论基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是由已经发生的现象来总结归纳出现代科学,而不是由现代科学来建立我们的世界。”李星辉将军淡声道:“违反物理学定律也罢,推翻科学理论基础也罢,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反正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来到你们面前,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将军你有些误会我的意思了,”柯尔礼岂能不明白“存在即真理”这话的意思:“当然,也怪我没有表达清楚——我想问的是,这种穿越时空的事情,是因为科学的发展吗?未来的科学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未来还有没有其它国家也能做到同样的事?”

李星辉老将军点头——确实,这才是一个驻外使节应该关心的问题:“其它国家有没有类似技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国家获得穿越时空的能力,也是在最近。”

老将军这话说得半点都不假,不过却说得模棱两可,穿越的能力是怎么来的,半点都没提,而且有意无意让人误以为这是一种“技术”

“听鲍图说,贵军有一种直径达2米,长度在十米以上(目测有差距)的大型炮弹,”德国大使陶德曼发话了(原历史中这家伙这时候已经被召回了,这一时空中因为一些影响,还没有召回——实在说,是地效查找不到。另外,如果有书友能提供各国驻华使节名录,地效不胜感激),作为现在的德国人,最关心的,还是武器问题,“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

“小曹,把阅兵式的视频调出来。”李将军示意了一下小曹,找到东风41(99年的时候就想要在阅兵式上展示的,因为载车问题而取消,20年后的阅兵,应该出现了)出现的画面,“大使先生您说的,是这种东西吧?”

大使没有说话,不过却两眼放光,贪婪地看着幕布上那卡车拖拽的巨大,以致于显得有些笨拙的形体。刚来的各国驻华使节反应也差不多。后方的戴笠不自然地挺了一下身子,两眼一眯,发出慑人的光。

“对,就是这个,而且,我还想知道,为什么弹身上有外文字母?”看大使没有说话,参赞鲍图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个是我们生产的东风系列……武器,该怎么说呢?”想了一下,道:“这么说吧,它与贵国的v系列武器一脉相承……”

仅仅是这话,已经让各国使节觉得不虚此行了——德国有跟图片上那种看起来很恐怖的东西类似的玩意儿。

德国大使并不知道国内在研制这种秘密武器,看了老将军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至于弹身上的字母,那其实是‘东风’两个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后面的41A,是编号。”

“能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吗?”陶德曼不满道:“比如这东西的射程,威力,准确率等等。”

稍微迟疑了一下,李将军慨然道:“射程的话,基本可以从中国境内覆盖全世界;威力非常巨大,超出现在的人们的想象;至于说准确率……在那么巨大的威力之下,准确率已经不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他其实不想说这些内容。作为一个曾经的愤青,今天这个新闻发布会虽然是为了敦促日本政府悬崖勒马(投降)的,但从老将军内心来说,他还是巴不得日本人不投降,然后自己这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这玩意儿送到日本列岛上去了。

但如果真要是把这玩意儿的作用说明了,大约就没有这机会了。

所以只好用了一些比较隐晦的说法,特别是威力上面,说得非常模糊。

对于他模糊的解答,陶德曼显然是不满意,不过看样子是得不到更明晰的说明了,只好悻悻作罢。

“周先生,”美国驻华大使詹森提问了——不过却不是冲这两位老将军,而是冲着总理去的:“请问,未来中国政府对我们这个时空的各国,将取什么样的态度?”

(前面有关电影的问题,写了一点错误的内容,在网站还可以改过来,不过在贴吧就没法改了,请大家选择性无视吧。另外,多谢“灰色羽翼”兄指出的称呼问题。请大家多多指出地效的不足,地效好改正)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6800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历史小说 《超时空航班》

作者:七月南极
最后更新于:2016年12月15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超时空航班”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6800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