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你“被作弊”了吗?

 

考生的基本权益真的难以被保障?考试作弊的收益真的来的如此轻松而巨大?...



近日,江西安徽公务员考试被曝出泄题。其实,有关于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等各类社会性考试,试题提前泄露、贩卖答案、监考老师协同作弊等新闻已经屡见不鲜。虽然经曝光后大多数事件能得到相应的调查、追责,但并没有改变此类事件频发的事实。

1

难道这类考试真的难言公平?考生的基本权益真的难以被保障?考试作弊的收益真的来的如此轻松而巨大?

在中国发生此类事件时,往往第一个被声讨的,都是承担维护考试纪律的相关机构。那么,他们是否真的无力维护考试公平呢?

以我国的第一大国考——高考为例,有关部门无疑有能力维护好考试公平。但让我们奇怪的是,为何在高考之后的种种社会性、专业性考试,却屡屡发生作弊、泄题等践踏考试公平性的事件?
2

或许相比起高考而言,这类考试的考生是特定的人群,数量远远不及高考,所以才使得此类考试无论是从监管力度还是处罚机制方面都无法与高考相比。但作为考试本身而言,其基本原则均在于以公平的方式,测试评估考生的基本素质,从而对考生进行筛选。从这一点来看,高考和此类考试并不存在区别,考试公平性和考生的基本权益都应该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所以这样的“区别对待”明显是不合理的。

相比起美国抄袭作业直接挂科、考试作弊(甚至包括打小抄)一律开除、个人诚信档案直接决定就业等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天朝空有严格法律条文而实际执行力度低下的惩罚,其作弊成本可谓低廉。
3

或许我们还应该将目光转到课程本身。强制性、不合理的课程安排,会导致很多学生仅仅为了取得成绩而被动的学习、被动的考试。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教学成果寥寥无几的同时,在松散监管下,部分学生直接选择作弊来获取分数。事实上在中国,这样被动式学习的悲剧,从义务制教育的高中一直延伸到了本该倡导自主学习的大学。从高中被迫同时学习多门科目,到大学里仍然被强迫学习过多的必修课和极少可选择的选修课,天朝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的权利实在少之又少。

而在美国大学里,学生们需要上的必修课很少,大多都是根据专业方向自主选课,达到该课程要求后就可以拿到专业学位。甚至是在期中考试结束以后,学生仍然可以退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选择课程,给了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权利,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权利。
4

那么,如果对现在大学的课程进行调整的同时,加强监管和作弊处罚力度,就可以杜绝作弊了吗?

就算在严格制度的监管下,大型考试中的投机行为可以大大减少,那么政府部门无法触及到的,学校里平常的期中考、期末考,甚至是随堂作业中的投机行为又将如何避免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不从根本上整治这样的作弊风气,考试公平仍将无从谈起。

打击作弊,不应该仅仅只停留在最后的考试中,而应该严格贯彻于学生日常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试想,如果学生每一次上交的作业,每一次随堂的小测验,每一次的期中期末考试都有老师认真的批改和比对,即使有作弊行为的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及时的提醒和督促,而有更多改正的机会。相反,若是老师到考试时才以严苛的规则来防止作弊,而平常放任不管,那相当于剥夺了学生改正的机会。

这本是教师基本职责所在,而现在的大学老师们,很多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平常尚且“姑息养奸”,就更别指望在考试中仅靠学生个人“高度的自律自觉”来遵守考试纪律了。

人都是有惰性的,在付出较少就能收获颇丰的诱惑前,作弊也许是在所难免的,但它并不是不可被纠正的。在老师平日的点滴引导和提醒下,作弊是可以被避免的。但若是平常就对学生疏于关注,直到学生作弊被惩罚才叹“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样的老师和学校无疑是缺乏基本责任感的。
主编:椰汁

撰稿:小泽莹子

排版:提子

编辑:徵延
长按关注叶脉评议
梳理脉络,用冷静面对纷扰


    关注 叶脉评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