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天长——广东重阳节》:广东重阳节物

 

------广东重阳节物------



广东重阳节物

古代至民国时期,广东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节令物品,主要是风筝、菊花、菊花酒、茱萸、茱萸酒和重阳糕。

1、风筝

广东称风筝为纸鸢,又称纸鹞、风鸢、风鹞、风禽等。北方一般称风筝。在广东地方志所记述的重阳节俗中,放纸鸢是最具普遍性的习俗之一。上文对各地纸鸢已记述,不赘。

2、菊花?菊花酒

菊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全国各地几乎随处可见。属易生长的大众花卉,种类繁多,花期不一。古代中原地区,先秦时就把菊花当作季秋九月的物候。“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先秦《礼记?月令》。“鞠”是“菊”的早期写法)。战国?屈原《九歌?礼魂》咏:“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中原重阳节俗,采菊、赏菊、品菊、戴菊、插菊、艺菊、食菊、饮菊之风颇盛。尤以赏菊品菊之俗最普遍。历代相关诗文甚多,兹引数段。

初唐王勃《九日》诗:“九日重阳节,门门有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宋?吴自牧《梦粱录?九月?重九》载:“年例:禁中与贵家皆此日赏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赏。”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无处无之。”民国二十年(1931)《天津志略》载:“是月菊花盛开,巨室必陈花作山形,或缀成吉祥字样,招邀戚友,把酒赏菊,以不负此佳景。”

诸如此类的记载不胜枚举,以至重阳节亦称菊花节,菊花也叫九花(九月九日之花),重阳糕也叫菊花糕。颇有点无菊不成重阳的味道。

广东重阳节俗,菊花亦为标志性风物,金菊、白菊、黄菊、红菊、紫菊、茶菊、鹅毛菊、佛头菊等等数十菊品见载于元大德《南海志》、明《永乐大典?广州府》与广东各地方志中,但广东人对菊花的感觉,显然与中原人有差异。这主要是气候不同造成的。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中原地域已是深秋,百花纷纷枯萎,唯菊花傲霜怒放,所以中原人往往赋予菊花“迎寒傲霜”的赞美。三国钟会《菊花赋》咏:“百卉凋瘁,芳菊始荣。”“何秋菊之奇兮,独华茂乎凝霜。”西晋卢谌《菊花赋》云:“何斯草之特伟,涉节变而不伤。超松柏之寒茂,越芝英之冬芳。”宋?史正志《史氏菊谱》赞:“菊性介烈高洁,不与百卉同其盛衰,必待霜降草木黄落而花始开。”

菊花被视为节操清高,能独守幽贞,是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

历代咏菊诗多到可以编部专集。当代中国人相当熟悉的唐末?黄巢《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尽管有点杀气腾腾,倒是形象地写出了菊花那种百花凋零时我自怒放的“傲霜”样子。

古人赞美菊花,并认为菊花能延年益寿,均基于其凌霜开放的特性。

广东不同。重阳节时,岭南大地并没有深秋的感觉,仍是百花争艳。古代中原人无花可赏,只得赏菊,所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岭南花卉四时盛放,不必定要赏菊;菊花四季皆有,而最佳观赏期却不在重阳,而在重阳后约一个月,直至年底。

早在北宋时,苏轼《记海南菊》就已记述:“北方(菊开)随秋之早晚,大略至菊有黄花乃开。独岭南不然,至冬乃盛发。岭南地暖,百卉造作无时,而菊独后开。考其理:菊性介烈,不与百卉并盛衰,须霜降乃发。而岭南常以冬至微霜故也。其天姿高洁如此。”

清初《广东新语?草语》称:“岭南菊,冬乃盛发。子瞻(苏轼)在海南,以十一月之望(农历十五),与客泛菊作重九。……岭南华(花)事,以菊始而不以菊终……盖岭南地最晚寒,故菊晚开,黄菊应寒者也……‘不是花难发,炎洲故晚寒。’”

清雍正?范端昂《粤中见闻》称:“岭南冬至始有微霜,故菊花常开于十月,岁岁与梅花相见。”

清光绪《岭南杂事诗钞?注》:“岭南花不应节候,十月间梅与菊齐发,正月菊亦有花。”

岭南晚寒,故菊晚开于农历十月、十一月,花盛期直到新年,这是气候使然。至于“菊性介烈,天姿高洁”之类的颂词,无疑赋上了人的感情。

历年广州举办新年花市之际,正是中原地区冰天雪地之时,广州花市的菊花仍开得灿烂,而且还是花市中最常见、数量最大的花卉之一。人们在大厅摆上桔、桃、菊,以图吉利。

广州有菊展,但都不在农历九月重阳期间。广州首届菊展始于民国18年(1929),时在春节,展地在中央公园(今人民公园)。此后至今,举办菊展多届,近些年举办地点在越秀公园、文化公园、烈士陵园等各大公园,有时各街区亦举办。举办时间通常在公历11月中旬(约当农历十月中旬),展期约一个月。有时迟至12月,如“广东(佛山)首届菊花精品博览会”便是举办于2003年12月18日至2004年1月5日。这都说明公历11月后才是岭南菊花的最佳观赏期。故清代重阳节,岭南地区除广州府城郊芳村(历代广州菊花主产地)、高州府石城县、雷州府遂溪县、肇庆府开建县外,基本上没有赏菊、品菊的节俗,也不见特意在重阳食菊和饮菊花茶的记载。

广东最有名的产菊地,是中山小榄镇,有“菊城金瓣”美称。2004年获“中国民间艺术(菊花文化)之乡”称号。小榄镇人酷爱种菊,已有几百年历史,自清乾隆元年(1736)开始举办菊展(当时称“菊试”,或称“赛菊”,设花场摆盆菊园艺比试),后来发展为菊社、黄华会、菊花大会、秋菊欣赏会、菊展会、菊花文化艺术欣赏会,名称数变,但菊花展期,基本不在重阳节。比如2007年小榄举办第九届中国菊花展览会,展期便是在公历11月中下旬。

现在每届重阳,广东各类媒体多说重阳登高,甚少说重阳赏菊,因为赏菊实非其时。

古代广东重阳,大部分地区并不赏菊,因而广东重阳节也不会被称为菊花节。部分地区有饮菊花酒的节俗,据上引百余种广东各地方志记载,这些府县有:

广州府南海县、顺德县、新宁县赤溪、三水县、花县。韶州府乳源县。潮州府、潮阳县、饶平县、澄海县、南澳。惠州府海丰县、兴宁。高州府吴川县、石城县。肇庆府阳江县、高明县、广宁县、开建县。雷州府遂溪县。罗定州、东安县志、西宁县。)

据此统计,有这一节俗的县份共21个,约为全省辖县(除去现在不归属广东省的廉州府与琼州府)的三分之一,因而这饮菊花酒并非古代广东地区具普遍性的重阳节俗。其中部分府县还主要是文人骚客所为,“重阳泛菊觞”,以示风雅与应节。进入民国后,此俗明显走向衰微,仅存于几个县份。

作为重阳节物,菊花最初用于祝寿、延寿(三国魏文帝《与钟繇九日送菊书》),后又用于“祓除不祥”(西晋周处《风土记》)。随着重阳节俗的发展,这个涵义逐渐消亡,而回复到九月采菊最初的涵义:延寿、驱疫。菊花被称为“长寿花”、“延寿客”、“延龄药”,这符合菊花的禀性:味甘苦,性微寒,有清风散热、平肝明目等功效,既可药用又可食用,可治风热感冒诸症。清雍正《粤中见闻?园菊》称:“叶可蔬;茼可啜;花而干之,酿酒可尝,点茶可饮;囊之作枕可明目,疗头风。直神农列于上品也。”

古代有服食菊花返老还童的传说(见汉?刘向《列仙传》),有在广州白云山蒲涧采菊而遇仙的传说(见北宋?郑熊《番禺杂记》)。亦有服菊能成仙的传说(晋?葛洪《神仙传》、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这些当然是神话。不过从营养学角度分析,菊花花瓣含有17种氨基酸,还富含维生素及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长期食用,可收“利血气、轻身、延年”之效。可见饮菊食菊以求健康长寿不无科学道理。

岭南部分地区重阳节饮菊酒,求延寿与驱疫的意味并不浓(明确记述的只有清光绪九年《饶平县志》“菊花酒以延年,采茱萸以辟恶”一句),首要是应节。

何为菊花酒?用菊花来泡酒,便叫菊花酒。如同用开水冲菊花,便成菊花茶一样。

晋?葛洪《西京杂记》载菊花酒的酿造方法为:“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密封置室中,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据称这种菊花酒清凉甘美,可明目,轻身,是益寿佳品。而制法一直沿用。明嘉靖四川《洪雅县志》亦载:“九日多以野菊酿酒,备来岁之用。”为了应节,酒要酿一年才能饮,以多数广东人的禀性,大概没这耐心。广东各地方志都没有这类记载。明?朱肃《普济方》(卷四十七)介绍另一种菊花酒的制法:在重阳日采摘菊花,晒干,取一斗糯米蒸熟,拌上五两菊花碎末,放入酒曲,等酒熟了,即除去渣滓。每天喝上一小杯,可治头晕目眩。这肯定不是广东重阳日饮的菊花酒,因为菊花被弄成碎末了。

古代广东重阳日饮的菊花酒,大概就是饮酒时把菊花瓣放进酒去。

广东各地方志载重阳饮菊酒,多用“泛”字,如“重阳泛菊觞”、“九月重阳,泛菊酒”、“重阳泛菊饮萸”等等,这个“泛”字,说的便是菊花漂浮在酒上的样子。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广州府部?广州物产考二》载:“菊……秋乃花。九月九日,俗采泛酒,芳香可珍。”明显属这类“简易速成法”。

清雍正《粤中见闻?园菊》记载有另一种菊酒:“菊之冻,葡萄之冬白,仙茅之春红,桂之月月黄,荔枝之烧春,皆酒中佳品。”(冻、冬白、春红、月月黄、烧春,均为酒名,各以花果香草调制。)这种酒中佳品的“菊之冻”酒,可能也是岭南人在重阳时所饮,但它显然不是重阳时酿制的。

民国三年(1914),广州永利威酒厂创建于广州一德西路,有品牌归元杞菊酒,不过人们大概不会把它当重阳节酒,因为它不是纯菊酒,而且没有“泛”的味道。

说完菊酒,说说重阳节插菊花之俗。这在北方曾经很流行。唐?李绰《辇下岁时记》载:“九日宫掖间争插菊花,民俗尤甚。”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载:“重九日……其登高饮燕者必簪菊泛萸,犹古人之遗俗也。”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江苏《太湖县志》载:“九月九日或采野菊插满头而归。”。这插菊之俗似乎并非只插一枝,而是插满头顶。

据广东各地方志所载,广东重阳簪菊之俗不普遍,仅存在于潮州府、澄海县、兴宁县等三几个地区。而且多是只为应节,插多插少都主要是玩乐的性质,求寿观念次之又次。

必须指出的是,清代前的岭南菊开的只是铜钱般大小的花,如同现在的野菊花,因而才会“簪菊”,而且可以簪很多。今天随处可见的斑斓多彩、丰腴艳丽的菊花,是从外省、外国引进,且经过人工的世代选择而得到的成果。

据明清时代广东各地方志所载菊花名称,品种约共三四十种。而今天广东的菊花,达数百种。一年四季,五彩缤纷。古代广东菊花跟现在的菊花相比,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差得远了。当然,这么大朵的菊花大概也簪不得了。

中原重阳节还有食菊之俗。战国?屈原《离骚》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句。重阳节兴起后,食菊之风逐渐流行。西晋傅玄《菊赋》称:“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就是采菊而食。晋陶渊明赏菊,饮菊,亦喜吃菊。其《九日闲居》诗序云:“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九华”即菊花。“持醪靡由,空服九华”是说重阳节没有酒喝,只能吃点菊花。南朝齐代萧子良《九日侍宴》诗:“轻觞特荐,落英可餐。”这里的“落英”指菊花。

古代广东重阳节没有承袭这种采食菊花的节俗。各地方志都没有这类记载。事实上,菊花品种众多,并非所有菊花都可食用。比如“菊城”小榄种植的菊花不下百种,可食者亦不过20来种。某些菊花甚至带有毒性,食后有损身体。广东本地菊花,可食用的多为白菊和黄菊,食用前还要用盐水洗净方可。广东人不采食菊花,不无道理。

岭南地区其实餐菊之风颇盛,只是并非生食,亦非为重阳应节。广州人饮早茶,菊花茶是常饮品之一。广州人喜欢煲凉茶以祛湿解毒,野菊花是其传统药物中的一种。香脆菊花球、菊花腰豆糕等是广东有名的点心。以菊花入馔的菜肴如菊香百花脯、菊露香液鸡等写出来是长长一串。小榄用菊瓣制作的菊花宴遐迩闻名。

过去广州蛇餐馆制蛇餐(或称蛇馔),为岭南所独有。款式多至百余种。上席时便是用菊花、柠檬叶等为佐料。著名菜色菊花烩蛇羹、菊花三蛇羹等,有“奇珍异品”之称。传统名菜“菊花龙虎凤大会”为粤菜“三绝”之一,曾获国家商业部金鼎奖。

旧时粤东渔民吃鱼,要用菊花。清?陈坤《岭南杂事诗钞?注》:“粤东濒海多鱼,居人每届天寒喜食鱼,生佐之物,以莱菔为君.芫荽次之,而菊花为使,更和之以姜、椒、盐、醋而甘味备焉。其为物也,五色相宣,五味相和,洵为适口,故嗜之者恒多。”

客家人把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和红菊发泡来酿酒。酿出的便是主要供产妇坐月子饮用的“客家黄酒”。一直流传至今。

广州人平时喜欢插花,多以菊花为主,有时配上两枝剑兰。过年时插花,菊花几乎必不可少。

广州旧时有童谣,直唱到今天:“凼凼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歌词在不同地区稍有不同,但“菊花园”这三个字是不变的,不会唱成“桃花园”,也不会唱成“杏花园”。可见菊花之常见。

1928年,广州评选市花。候选花是红棉、菊花。1932年12月选定红棉为广州市花。1982年4月再选市花,侯选花有菊花、红棉花、白兰花等58种,红棉再次当选。菊花得票数居第二。1993年菊花被定为花都市市花。2008花都迎春花市,整个主牌楼便是用喜庆的真菊花编成花卉大门。

1963年,广州市府向群众推荐十种好花:桃、梅、茶、桂、荷、兰、菊、木棉、大红花、玫瑰。菊是其中之一。

1987年,广州举办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举办大型花展,展出各种花卉数以十万计,其中以盆菊为多。

…………

在广东历史上,与菊花紧密相连,最具名气,永值世人缅怀的,是广州黄花岗。

清末宣统三年(1911)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黄兴率同盟会选锋队举义。从广州越华路小东营出发,一举攻入两广总督府,可惜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未能逃出广州城的革命党人死难,陈尸在咨议局(在今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前空地。革命党人潘达微在名绅、督办江孔殷的暗中支持下,以《平民报》记者身份冒险收集了72具烈士遗骸,埋于原广仁善堂墓地三望岗(俗称红花岗),并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在《平民报》上将安葬情况作了报道。潘达微平生爱黄菊高洁清雅,有傲霜节操,且“略嫌红花二字软弱,不如黄花之雄浑”,又兼取“黄花晚节”之古诗意,发表消息时遂以“黄花岗”名其墓地。“黄花岗”自此名闻天下,百世流芳。这次起义亦称为“黄花岗起义”,它敲响了清廷的丧钟。“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

1912年5月15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南京各界举行广州黄花岗之役牺牲烈士追悼大会,黄兴亲撰挽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黄花即菊花)“碧血黄花”象征烈士鲜血化为碧玉,革命精神犹如不畏寒霜的秋菊迎风绽放。

民国元年(1912),广东省军政府拨款10万元在黄花岗建烈士陵园,1921年纪功坊、墓亭相继落成。后又查实尚存十四名烈士死于黄花岗之役,共86人,英名全部刻于《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记》石碑的背面。1935年基本建成现有的墓园规模。

墓园正门为仿凯旋门式建筑,门额以花岗岩镌刻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

园内苍松挺拔,翠柏长青,遍植黄菊、黄蝉、黄槐、黄素馨、黄花夹竹桃、黄大丽花、黄花穗冠等,以菊花和黄色花卉为主,呈现一片金黄色,体现“碧血黄花”精神。

潘达微对黄花岗上之烈士英魂始终萦怀。1925年重阳绘《秋菊图》,并题诗寄意:“一夜秋风起,黄花照眼明。莫愁霜露冷,好梦是凄清。”1927年黄花岗起义纪念日,他又画了一幅《黄菊红棉图》,并题句寄寓他追念和希望之情:“吾粤两般千古事,黄花开后又红花。”

1929年,潘达微病逝于香港,翌年灵柩运回广州,葬于黄花岗。1951年改葬立碑。潘达微英名与黄花岗永存。

1961年,黄花岗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和2002年,黄花岗分别以“黄花浩气”和“黄花皓月”入选新羊城八景。

3、茱萸?茱萸酒

茱萸作为重阳节物,大约始于魏晋时代。

晋?葛洪《西京杂记?戚夫人侍儿言宫中乐事》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这是有关重阳节俗佩茱萸的最早记载,用意是延寿。

同为晋人的周处撰《风土记》记九月九日习俗:“俗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折茱萸房以插头”与“佩茱萸”并行,用于“延寿”亦用于“除恶气而御初寒”。

南朝梁《续齐谐记》载费长房故事:“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从“佩茱萸”、“折茱萸房以插头”发展到“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绛囊:红色的袋子),用意则是“避祸”。文末说:“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这是说,当时(南朝时)的重阳节俗是妇女佩茱萸囊,后来才发展到男女老少皆可佩茱萸囊,或插茱萸,或饮茱萸酒。用意都是延寿、避祸、辟邪,除恶气、御初寒、祓除不祥之类。这个节俗一直为后世承续,直至民国。不过避祸与御初寒的观念到唐代时已渐淡薄,以至消亡。

古人为何认为茱萸有如斯作用呢?这可能跟一个茱萸得名的传说有关。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每年向强邻楚国进贡。某年,吴国献“吴萸”给楚王。楚王不悦,将吴国使者赶出宫去。楚王身边有位朱大夫,将吴国使者接回家中劝慰。吴国使者说,吴萸乃我国上等药材,善治胃寒腹痛、吐泻不止等症,因素闻楚王有胃寒腹痛痼疾,故来献上……朱大夫送走使者,留下了吴萸。

次年,楚王旧病复发,群医束手。朱大夫将吴萸煎好,献给楚王服下,片刻痛止。楚王问这是何药。朱大夫便道出去年吴国使者献药之事。楚王颇懊悔,令人携礼品向吴王致歉,同时下令广植吴萸。几年后,楚国瘟疫流行,腹痛患者遍布各地,幸好有吴萸救治。楚国百姓为感谢朱大夫恩德,便在“吴萸”前面加上一个“朱”字,称吴朱萸。后世医家又在朱字上加个草头,正式名为吴茱萸,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瘟疫,人们往往视为邪气、恶气以至鬼神作祟所致,而避邪与治病是相通的。吴茱萸救了百姓性命,驱病疗疾自不待言,显然还有辟邪,除恶气、祓除不祥的作用。后人给它一个雅号“辟邪翁”。

重阳期间是秋冬交替,疾病容易流行的时节。佩戴茱萸以辟除邪恶之气,古人认为正合时宜。这无疑带点巫术意味,也与茱萸的药用有关。

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的灌木或小乔木,又名越椒、艾子、曲药子、伏辣子、肉萸、枣皮、药枣、山萸肉、樗叶花椒等。有吴茱萸(产于吴地即今江浙一带,入药为佳)、山茱萸(产于浙江、陕西等地)、食茱萸之分。果期均在秋季。

茱萸是传统中药材,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功能温中理气,祛风止痛、暖胃燥湿,逐寒驱毒。可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湿疹等症。“应神农之本草,疗生民之疹疾。”(孙楚《茱萸赋》)果肉、茎、叶均入药。叶可治霍乱,根可杀虫。现在中药店有干品出售。为“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常用中成药的重要成分之一。中医汤剂有“吴茱萸汤”。

茱萸又是传统的调味料。先秦《礼记?内则》已有“三牲用藙”的记载。“藙”就是食茱萸,“三牲用藙”是说烹调牛羊猪三牲的时候用茱萸。在辣椒传入中国前,人们用茱萸果实榨油作辛辣味的调味料使用。《本草纲目》称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捣滤取汁,入石灰搅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自清代随着辣椒的传入,茱萸才逐渐退出辛辣香料市场。

正是由于茱萸这种辛辣芳香(据传鬼怪闻味而逃)、温热驱寒的药性功效,古人将之视为可避祸辟邪除恶气之物,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四引《杂五行书》:“舍东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又载:“悬茱萸子于屋内,鬼畏不入也。”宋人陈钦甫咏重九日诗:“菊枕堪明目,茱囊可避邪。”

重阳节时茱萸用法主要有三:

一是佩茱萸囊于臂肘或挂在胸前。将茱萸果实(或连同枝叶)放入红布囊中,便是茱萸囊。唐?郭元振《子夜四时歌?秋歌二》有“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句。明?刘泰《次韵九日登吴山》有“佩萸还喜绛囊轻”句。茱萸囊平时也可佩戴,只是重阳节时最普遍。

二是把茱萸枝或茱萸花插戴于头上,所谓插茱萸于发冠。

三是将茱萸子实泡酒饮用,既驱邪亦起保健作用。

这些做法其实是古代民间的一种防疫手段,与古代端午节时悬艾叶、饮雄黄酒的习俗同义。它使茱萸成了重阳节中的标志节令物品之一,以至重阳节亦被称为茱萸节、茱萸会。

重阳节俗插茱萸饮茱萸酒,在唐代曾很普遍。既有辟邪除恶气的古意,也表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至今传诵。不过唐代之后,佩茱萸以避邪消灾的观念已渐趋衰微,重阳节俗中“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渐超过了“避邪翁”(茱萸)。

此俗传入广东,但并不普遍。

上文说过,广东重阳节俗约形成于唐代中后期。主要节俗是登高。至明代时,其他节俗大致具备,包括插戴茱萸、系茱萸囊、饮茱萸酒。主要为应节,且不普遍。清道光《楚庭耆旧遗诗》(后集十八)已载有骏坡“重阳已废茱萸酒”之句。而据上引百余种广东各地方志记载,有饮茱萸酒节俗的州治、府治只有三个(广州府、韶州府、潮州府);县份共有十九个(南海县、番禺县、顺德县、新宁县、新宁县赤溪、新会县、花县、曲江县、乐昌县、仁化县、乳源县、翁源县、澄海县、平远县、南澳。高州府信宜县、石城县。肇庆府恩平县、开平县、开建县),数量不到全省辖县(除去现在不归属广东省的廉州府与琼州府)的三分之一,不及饮菊花酒的习俗普遍。其中部分县还主要是文人骚客所为,“登高燕饮,簪菊泛萸”,以示风雅与应节。而这些有饮萸酒节俗的县份,大多亦有饮菊酒节俗,即萸菊酒同饮,这说明一个节令里的节俗往往有连带性。

至于在重阳日佩插茱萸、系茱萸囊的习俗,据上引百余种广东各地方志记载,仅广州府、南海县;潮州府、饶平县、南澳与罗定州西宁县有。民国时已基本消亡。饮萸酒之俗也只剩下民国二十年《石城县志》与民国二十四年《平远县志》有记载。

茱萸在广东重阳节中应用不普遍,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这类辟邪除恶气之观念,到明清时代,已相当淡薄,也不大为人信服。广东人会长期拜佛拜观音,或某地区的人会长期祭拜某个神祗,那是一个存于心中的偶像,拜者心有依归。茱萸不是偶像,要人们只为了应节而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去摆弄一种植物,过了那个特定日子后又把它抛弃,这不大符合多数广东人的禀性。

二是广东很多地区并不产茱萸。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所载广东各府州县的“物产考”,是根据明代至清前期广东各地方志来载录的,有载茱萸这种植物的,只有韶州府、高州府、惠州府、雷州府四府。元大德《南海志》载有茱萸,《元一统志》亦载:“茱萸,南海、增城并出。”(明《永乐大典?广州府》引),但在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广州府物产考》中,没记载有茱萸,这至少说明茱萸产地在明至清初时已缩小到不为编方志者所注意。再看今人编广州老八区志(《越秀区志》、《荔湾区志》……)及《番禺县志》、《从化县志》、《花县志》,竟然没有一部载录有茱萸。只在《增城县志?主要树种表》载:“芸香吴茱萸、楝叶吴茱萸。”所以现在人们对茱萸知之甚少(中药店有干品出售,但那是医生的事)。时至今日,别说广东了,连气候比较适合山茱萸生长的上海一带也已难觅茱萸踪迹了。

由上述可知,古代至民国,广东大部分地区的人们要在重阳日采摘茱萸佩戴,或用囊装其果实,并非易事,况且过重阳节的主要是城镇居民,城镇四周种茱萸的更少,那就更要费功夫才能找到茱萸。对一般人来说,不值得这样做,因为茱萸辟邪除恶气之说已不流行亦不为人受用。人们平时辟邪的手段不少,如贴符咒,置“泰山石敢当”等,用不着在一个特定的日子去辟邪。

三是岭南气候炎热,而茱萸性温热,主要药用是驱寒。北方重阳时,已是由秋入冬的节令,天寒,饮茱萸酒合宜,所谓“御初寒”。但在岭南,尤其广东南部,天仍温热,人们仍穿短袖衫,实在不宜饮性温热的茱萸酒。韶州府所有属县均有重阳饮萸酒这一节俗,显然与重阳时粤北地区天气已渐寒冷有关。而粤南地区饮萸酒,多只为应节而已。

以上三种原因合在一起,茱萸虽仍为广东地区重阳节标志性节令物品之一,但插佩茱萸、系茱萸囊、饮茱萸酒的节俗并不普遍,可谓顺理成章。

4、重阳糕?花糕

重阳节食重阳糕。

古时,糕称饵、餈。饵是糕类食品的统称。餈、饵二词先秦已见使用,《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可知糕食历史比重阳节要悠久得多。

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汉代时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北周《玉烛宝典》述重阳习俗:“九日,食蓬饵,饮菊花酒。”(蓬饵是将蓬子制成面,与米粉掺和再蒸熟而成。在民俗观念中,蓬有抵御灾乱的作用。)南朝《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有没有食饵之俗,没有提。重阳节历史上最有名的传说、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费长房故事,说了登高、佩茱萸囊、饮菊花酒这三个在后世重阳节中最具标志性的节俗,但没有提到食饵。隋代杜公瞻给《荆楚岁时记》加注,提到饵:“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综合以上史料,可见重阳节在魏晋时代正式形成后,开始出现了吃糕的习俗,但直到隋代,仍不普遍。唐代,这一习俗才开始流行。而“糕”这个字,在六朝以前还没有问世,大概就出现在隋唐时。

唐《唐六典?膳部》有“九月九日麻葛糕”的记载。

唐《刘宾客嘉话录》载袁德师参加重阳宴会,因父名袁高而不敢吃重阳糕。可知当时重阳吃糕的节俗已相当流行。

自宋代起,重阳节食重阳糕的习俗正式见于史籍,“重阳糕”这个名称就是宋人首创。不但风气大盛,而且花样繁多,成了重阳节的重头戏。有些习俗为后世承续。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飣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之肉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

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载:“二社、重阳尚糕,而重阳为盛。大率以枣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五记临安(杭州)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阳糕’。”

宋人做重阳糕,似乎讲究得很。

重阳糕色彩斑斓,宋《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卢公范》:“凡重阳日上五色糕。”后世又称花糕,上插小彩旗叫花糕旗。

重阳糕不光自家吃,亲友之间还互相馈送(见宋?吴自牧《梦粱录》、元末熊梦祥《析津志》、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等文献)

自宋代起,民间有一种用重阳糕搭儿女头额的习俗。

明?谢肇淛《五杂俎》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称,民间习俗,于九月初九“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日作糕之意”。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说:“九日蒸花糕,用面为糕,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不少古代风俗史料亦多有重阳日“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的记载。民间则有“九月九,搬回闺女歇歇手”的谚语。因而重阳节又有别名:女儿节。

重阳节为什么要吃糕?

是为应节。历代重阳糕都没有标准的制法,可见重阳糕之文化意义就在这“糕”字上。重阳节的标志性习俗是登高,城镇居民是过重阳节的主体,受都市地貌限制,如附近没有山岗丘陵,又或别的原因,登高不便,而“糕”与“高”谐音,于是借此来虚应故事,表示应节。平原地区无山可登的人们在重阳节吃糕,其意亦大抵如此。因而有人认为这是“重阳糕”的缘起之一。

这种以谐音表达应节的习俗,在旧时尚属广东省的琼州(海南岛)海口有一种更典型的独特的表达方式:用煤油灯、年糕、桔子来替代登高。将近重阳节,取些精米,磨碎成粉,加几勺砂糖,蒸成糕,取几片置盘中,放供桌上。旁边放一碟桔子,一盏煤油灯。这三种东西各取谐音“灯(登)”、“糕(高)”、“桔(吉)”,合在一起便是“登高吉祥”之意。摆放好后,双手作揖,向着供桌鞠躬九九八十一次,既取九九重阳之意,又暗合中华文化九九归一,圆满和美好愿望。

登高最初的涵义为避祸,这种观念在后世已基本消亡,当吃重阳糕成为重阳节俗时,其涵义基本上已不是避祸,而是表示呈祥纳福,称心如意,步步高升。而以插纸旗代替插茱萸。

广东人在重阳节吃糕,这一节俗是从北方传过来的。糕属重阳标志性节俗物品之一。但广东的重阳糕远没有北方地区的那么多花样,广东人承袭了最核心的部分:糕(高)。其他如“铺以肉缕,标以彩旗”,或塑“蛮王狮子”、或在糕面点缀石榴子、枣、栗、瓜子(仁),等等,广东重阳糕都没有继承,也没有在重阳日以重阳糕搭儿女头额,父母迎外嫁女儿回家食糕等习俗,因而广东的重阳节也不会被称为女儿节。

北方重阳糕,又称麻葛糕、花糕、发糕、桂花糕、菊糕、五色糕等等,花样繁多。广东方志及其他文献基本就两称:重阳糕、花糕(只有清光绪十六年《花县志》称“糖糕”),一般就称糕。

广东重阳节俗需要的是这个“高(糕)”字,把一块糕弄成什么花样,这个“高(糕)”字并没有改变。这如同人们过年买桔一样,大盆是桔小盆也是桔(吉),重要的是看上去舒服,摆在家里合适,大小形状不必太计较。广东人对重阳糕的心态,大抵如此,何况这糕没多久就要吃了的,形状如何意义不大。

从上引百余种广东各地方志及其他广东文献来看,明确记载在重阳节吃糕的州府县实在不多。

比较早的记载是清初《广东新语?事语?广州时序》:“九日载花糕、萸酒。登五层楼、双塔,放响弓鹞。”《广东新语?食语》又载:“重阳为糕。”(清乾隆?李调元《南越笔记》与清同治八年《南海县志》所载相同。)《羊城竹枝词》也有咏:“秋风吹向玉山游.萸酒花糕压担头。”“五层楼上挹商飙,萸酒花糕兴侑饶。”

除广州府外,其他地区还有:从化县、花县、新会县、肇庆府及其附廓高要县、恩平县、开建县、高州府电白县、潮州府平远县。共八县,还不到全省辖县(除去现在不归属广东省的廉州府与琼州府)的八分之一。但这没有反映出真实。

事实上,广东重阳节吃糕是一个很普遍的习俗,因为广东重阳节的一个普遍习俗是扫墓,而扫墓时在供奉先人的祭品中,几乎必有糕品。

糕品,一是用于平时食用,这个不必说了;二是用于祭祀,是供神祭品。旧时农历新年拜神、祀土神、清明拜山、中元节祭鬼、春秋二社祭、冬至祀祖等等,只要是拜祭,糕点几乎是必备供品之一。重阳扫墓自不例外。而且广东人通常还在祭祀完毕后,就在墓前将供品分而食之。

什么是广东重阳糕?就是广东地区的人们在重阳节食的糕。

重阳糕是最“虚泛”的糕。其他什么什么糕,说出来,人们大抵可以想出个“模样”,总不会把萝白糕与马蹄糕混淆。唯独这重阳糕,历来没有“标准”做法,更缺乏统一“形象”。翻查古籍,看看今天五花八门的糕点制作书籍与相关资料,其中所载的重阳糕制作法同样是五花八门。真可谓制无定法,随意而为。

兹将历来重阳糕做法大致列举如下。

1、将鲜嫩的白蓬煮烂捣细,掺和米粉和白糖蒸食。(晋代重阳节食的蓬饵)

2、以粉面蒸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宋?佚名《岁时记》)

3、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飣,插小彩旗。(宋?吴自牧《梦粱录》)

4、以面为糕。(元末熊梦祥《析津志》)

5、以糖肉秫面杂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作蛮王狮子于上,又栗为屑,合以蜂蜜,印花脱饼,以为果饵。(宋?周密《武林旧事?重九》)

6、糜栗粉和糯米伴蜜蒸糕,铺以肉缕。(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

7、用糖、面蒸,中间夹各种水果丁,两层三层不等。或在一般的蒸糕上点缀上星星点点的红枣或栗子。(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花糕》)

8、以枣泥、银杏、松子、杏仁等为馅,每铺一层面夹一层馅,做成九层,象征“九重天”(山西的重阳糕)

9、福州人把重阳糕叫九重粿,共九层,呈青、橙、白三色。粿的上面插着小彩旗。碾浆的米先要浸泡近三个小时,蒸时一层一层地蒸,一层蒸熟了,再蒸第二层,一笼九重粿要蒸三个小时。吃时一层层剥着吃。

10、用面为糕,五色错杂,谓之重阳糕。(河北《庆云县志》)

11、米粉五色糕,名重阳糕。(《中华全国风俗志》记江苏吴中风俗)

12、制法同年糕。制成五颜六色,糕面上洒一些木犀花。

13、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或烙,或蒸。

14、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

15、原料:糯米粉、粳米粉、赤豆、白糖、红绿果脯、红糖、豆油

16、原料:糯米粉、粳米粉、黑麻沙、白砂糖

17、原料:白面粉、红绿丝、糯米酒汁、洗沙、白糖、熟猪油。

18、原料:糕粉、栗子泥、熏青豆、黑芝麻、红枣泥、瓜子仁、松子仁、糖青梅丝、红糖、猪油、甜桂花。

19、原料:糯米粉、豆沙、粳米粉、朱古力、白糖、色拉油。

20、原料:杭白菊,马蹄粉,新鲜菊花(切碎),冰糖适量。

以上数条列出原料,份量与制作方法从略。主要是说明,从古至今制作重阳糕是如何五花八门。

制作重阳糕有用料标准吗?有较为统一的外形吗?没有。别说国家标准,连地区标准也没有。谁只要有兴趣,他都可以制作出自己的重阳糕。

据广东各地方志记载,广东人似乎没有兴趣特意为重阳节做出一种特别的糕品。方志中所载“花糕”,有资料说是菊花糕,但方志没有具体记述,而且还只是见于广州府志与恩平县志。菊花糕如何做,更是没个说法。事实上,没必要专门为重阳节做糕,广东传统糕点多得很,诸如松糕、伦教糕、芋头糕、片糖糕、白糖糕、九层糕、年糕等等,足够在重阳节扫墓时供挑选之用。一般来说,人们会用松软糕类作拜祭供品,如松糕、白糖糕之类。如果只是重阳登高野餐,那就什么糕都无所谓了。

对什么叫广东重阳糕,举个通俗的例子吧:重阳节前吃松糕,那叫松糕;重阳节当天用松糕祭祖,或携之登高游乐,然后用餐,这松糕就是重阳糕;重阳节后再吃松糕,它还是叫松糕。

北方有些地区亲友间有馈送重阳糕的习俗,广东也有,如新会、花县缠岗塘、平远县。但只是个别县份的重阳节俗。互赠糕点最普遍的节令是农历新年,古代如此,今天仍是。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4386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生活时尚小说 《九九天长——广东重阳节》

作者:冯沛祖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九九天长——广东重阳节”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4386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