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飞讲西游第四十九讲:孙悟空变的小妖是不穿衣服的?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关注我们今天继续八金角银角故事,有点标题党,其实今天主要是八金角银角的这么几个小问题。金...

点击上方

“蓝色字”

可关注我们
今天继续八金角银角故事,有点标题党,其实今天主要是八金角银角的这么几个小问题。

金角银角故事里,有一段很可疑:

  • 孙大圣见了,不敢进去,只在二门外仵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时曾下九鼎油锅,就煠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放眼便哭,心却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之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六叶连肝肺,用尽三毛七孔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汛。苦阿!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
这里面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

第一,作者旁白说:“他当时曾下九鼎油锅,就煠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这个情节,从来没有看到之前提起过。类似的事情,只有太上老君的八卦炉炼过他。但是也不对啊。八卦炉是焖炉做法,九鼎油锅是油炸做法。况且这个“煠”字,其实就是炸。苏轼 《十二时中偈》:“百滚油铛里,恣把心肝煠。” 孙悟空只下过一次油锅,就是在车迟国和羊力大仙斗法。但是也只是一会儿就出来了,并没有一炸“七八日”的道理。

这个“九鼎油锅”,前面是九鼎,后面是油锅,两个不搭的词放在一起,恐怕也只有民间曲艺干得出来。果然在明佚名的杂剧《古城记》里有这个词,是张飞骂关羽:

  • 听说其言,怒气冲冲直上天。忘却桃园愿,反受曹公荐。好教我恨绵绵,意留连。有日相逢,必定餐刀剑,贼!有日相逢我也不杀你,烧起九鼎油锅慢慢煎。
所以这很可能是民间俗语,尤其是戏曲里的常用词。

九鼎油锅,也写作“九鼎油镬”,这个用法更多,全部出处,都是戏曲。比如:

  • 支起九鼎油镬,老的来没颠倒,便死也死得着。(《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 【阎王】:因为你在阳间做六案都孔目,瞒心昧己,扭曲作直,造业极多,亵渎大罗神仙。牛头马面,烧起九鼎油镬,放上一文金钱。教岳寿自取。(《吕洞宾度铁拐李》)
  • 韩信又要将蒯徹烹入九鼎油镬。(《随何赚风摩蒯通》)
所以我们有理由猜想,这个孙悟空下过“九鼎油锅”的梗,听起来实在是很俗。很可能的来源,也是从西游戏里带来的。

第二,就是孙悟空的自白:

  • 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其实按照全书情节,孙悟空还应拜过须菩提祖师才对。应该是拜过四个人。但这段孙悟空内心独白为什么不提起呢?

的确,孙悟空的师父须菩提祖师,确实警告过他:

  •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但是奇怪的是,孙悟空对这个警告,执行得并不严格,比如在黑风山、驼罗庄他都说:

  • 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
  • 祖居东胜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身拜灵台方寸祖,学成武艺甚全周。
这就差点说出他师父的名字了!无论如何,“老孙拜他为师父”,“身拜灵台方寸祖”,是他在西天路上说过的。怎么这时候却忘记了?

另外金角银角的故事,甚至这两个妖怪的名字,给人的感觉,也是从草根来的。比如白骨精故事,其实是一个寓言;镇元大仙,其实是道教人士在宣扬教义(参见贫道43、45讲)。而这一回故事翻过来倒过去地看,什么深刻意义都没有!什么装天啦,者行孙啦,猪八戒的耳朵啦,就是猴子和妖怪在玩藏猫猫的游戏!而且最后被化为脓水的两个妖怪又恢复原形,被主人带回,皆大欢喜!

而且整个故事经常带出恶趣味来,比如孙悟空变了一个小妖,吊在房梁上的猪八戒就提醒他:

  • 八戒道:“你虽变了头脸,还不曾变得屁股。那屁股上两块红不是?我因此认得是你。”行者随往后面,演到厨中,锅底上摸了一把,将两臀擦黑,行至前边。八戒看见又笑道:“那个猴子去那里混了这一会,弄做个黑屁股来了。”
猴子屁股是红的,擦成黑的当然合理。只是难道孙悟空变的小妖不穿衣服?是裸体在洞里活动的?要知道莲花洞虽然一窝男妖怪,也不是没有狐狸老奶奶带着女怪来啊!

如果说孙悟空变的男妖怪,赤身裸体还有情可原;他变的狐狸精老奶奶居然也走光:

  • 却说猪八戒吊在梁上,哈哈的笑了一声。沙僧道:“二哥好阿!吊出笑来也!”八戒道:“兄弟,我笑中有故。”沙僧道:“甚故?”八戒道:“我们只怕是奶奶来了,就要蒸吃。原来不是奶奶,是旧话来了。”沙僧道:“甚么旧话?”八戒笑道:“弼马温来了。”沙僧道:“你怎么认得是他?”八戒道:“弯倒腰叫‘我儿起来’,那后面就掬起猴尾巴子。我比你吊得高,所以看得明也。”
难道孙悟空变的老奶奶也不穿衣服的?或者就算穿衣服,尾巴也是可以露出来的?86版电视剧演这一回故事,基本是按原著演的,唯独这个情节,没法表现,所以只好演孙悟空撩起一点衣服,露出猴腿来。

孙悟空撩起衣服露出猴腿
别的故事虽然也很有趣,像这种恶趣味毕竟不多。所以,这些都指向一件事,写莲花洞故事的这位作者,他心里另有一套孙悟空的出身故事,他并不知道今天的前七回内容!这个故事加入到今天的《西游记》之后,统稿人又没有把这些细节清除干净!

莲花洞的故事很搞笑



其实诸位不觉得,莲花洞这一回,作者最擅长的事就是搞笑吗?而且搞得很高明!

有些搞笑的梗,因为时代太遥远了,不熟悉当时的情况,我们今天接不住,但是细看是能看出来的。比如孙悟空把银角大王装在葫芦里,立即化为脓水。孙悟空摇摇葫芦,哗啦乱响。

  • 他道:“这个像发课的筒子响发课的筒子响,倒好发课。等老孙发一课,看师父甚么时才得出门。”你看他手里不住的摇,口里不住的念道:“周易文王、孔子圣人、桃花女先生、鬼谷子先生。”那洞里小妖看见道:“大王,祸事了!行者孙把二大王爷爷装在葫芦里发课哩!”
发课,就是算卦。用写有各种命运内容的竹签装进竹筒,占卜时摇动竹筒,竹筒就哗啦哗啦地响,和葫芦里有液体很像。又比如一些极小的细节,也能看出这位作者的趣味:

  • 不多时,到了莲花洞口,那毫毛变的小妖,俱在前道:“开门!开门!”内有把门的小妖,开了门道:“巴山虎、倚海龙来了?”毫毛道:“来了。”“你们请的奶奶呢?”毫毛用手指道:“那轿内的不是?”小怪道:“你且住,等我进去先报。”报道:“大王,奶奶来耶。”
不说“小妖道”、“小妖用手指”,而说“毫毛道”,“毫毛用手指”,这就是会搞笑的写法。逗得别人笑了,作者还在那绷着。整个故事,好玩得就像一篇童话。

三打白骨精那一回,这位作者就不会搞笑,搞起来也硬得很。比如猪八戒听说白骨精变的村姑说是来斋僧的:

  • 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
这种梗,能看出作者是在搞笑,但是很硬。至少贫道是笑不出的,只觉得冷。

当然,白骨精的作者,有他的高明之处,就是他思想的深邃,以至于这个故事一演再演。金角银角这个故事的作者,明显是擅长写这种热闹剧的。

真武皂雕旗是什么鬼

金角银角这一回,有一个最好玩的描写,就是孙悟空变做一个老道士,用毫毛变了一个大葫芦,说能装天,骗精细鬼、伶俐虫两个小妖用紫金红葫芦和羊脂玉净瓶来换。天当然装不得了。哪吒为了帮孙悟空,就到真武大帝那里借来了“真武皂雕旗”,在南天门一展,遮蔽了日月星辰。孙悟空就骗两个小妖说天被装了,于是换宝成功。

这段故事,可以说是《西游记》里极精彩的一段。孙悟空机灵古怪,两个小妖傻憨傻憨的。皂雕旗展开后,对面看不见人,孙悟空就骗小妖说:“这是东海岸上,若掉下去,七八日还不见底。”小妖果然当真,说:“要是不换啊,诚然不是养家的儿子!”就用两个真宝贝换了一根猴毛走了。

其实我们容易被情节吸引,其实前前后后看一下,孙悟空得以成功的真正原因,以及核心技术,就是这面“真武皂雕旗”。没有这面旗,什么都是白扯。哪吒太子总不能拿乾坤圈把日月星辰砸下来吧。

所以说这里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个喜剧段子,但这面“真武皂雕旗”是有显赫来历的,并不是昨天贫道说的,遇到一个场合,就信手捏一个法宝出来。

我们知道真武大帝信仰,从宋代就开始兴盛。到了明代,因为燕王朱棣造反成功,据说全程都开了真武大帝的外挂,所以他的地位一下子又拔高了一大截。在明朝的观众堆里讲真武大帝,那是很能引起共鸣的。

而这位真武大帝,正是有一面“皂雕旗”,更多的时候,叫“皂纛”,纛(dao)和雕(diao)音近,恐怕是民间弄混了。只要我们翻一翻有关真武大帝的道教经书,他这面“皂纛”比比皆是:

  • 志心皈命礼:位居壬癸,将任甲庚,有雷公电母以先驱,有风伯雨师而为御。八煞前遮而后拥,六丁左从而右随。神锋指处雪霜寒,皂纛开时云雾卷。(《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
  • 皂纛执威权之柄,魁罡当激指之方。
  • 拥之者皂纛玄雾,蹑之者苍龟巨蛇。(《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
这就和他手里的宝剑(真武剑)一样,是一件标志性的法器。也就是说,见旗如见大帝。

这面旗在民间之有名,还拜大宋名将狄青之所赐。他出战的时候就是带两面皂旗,旗到处所向无敌,人称狄青为真武神下界,也正是他喜欢打仗用皂旗的缘故。

这面皂纛,又叫玄旗,比如:

  • 奉上帝命往镇北方,被发跣足,蹑离坎真精,建皂纛玄旗,统摄玄武之位,神威赫然,历代显著。(《大明一统志)
所以,如果想遮蔽日月星辰,最先想到、最牛最有名的,就是这面真武大帝的大黑旗。

《西游记》的成功,带动了晚明的神魔小说热。《封神演义》就是其中一部还不错的。其中为了降伏拥有番天印的殷郊,一下子冒出四面旗来。叫离地焰光旗、青莲宝色旗、素色云界旗、戊己杏黄旗。这就看出作者安排的乱套。《西游记》一面旗就顶《封神演义》四面。

贫道绝不是故意黑封神,只是说,如果不对比,就看不出《西游记》的精彩之处。

青莲宝色旗借的是西方极乐之乡接引道人的,离地焰光旗借的是玄都洞老子的,素色云界旗又叫聚仙旗,借的是瑶池西王母的,杏黄旗是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四面旗分守东西南中四面,独留北方让殷郊走。

燃灯曰:“今日烦文殊道友,可将青莲宝色旗,往西岐山震地驻札。赤精子用离地焰光旗,在岐山离地驻札。中央戊己,乃贫道镇守。西方聚仙旗,须得武王亲自驻札。”

为什么说《西游记》这一面旗就顶《封神演义》里的四面旗呢?还是贫道昨天说的那个原因:法宝要和本人搭。真武大帝的皂雕旗,有本有源,在人间还有过应用。但是这里的四面旗都是哪来的呢?无非是作者捏出来的。但捏得让人服气也行,偏偏又乱七八糟。

比如那面玄都洞的离地焰光旗,玄都一看名字,就是北方的。《海内十洲记》:“玄洲 ,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大玄都。” 何以偏偏有一面离地焰光旗,又驻扎在南方?西方颜色为白,素色云界旗是白色,驻扎西方当然没错。何以青莲宝色旗也算是西方的,何以又驻扎在东方的震地?为什么偏偏没有黑色的旗(比如真武皂雕旗),乃是这里如果再引出真武大帝来,第一又多了一个大boss,他没有那么大的笔力安排这个人的出场和退场(比如封神里的西王母、三皇等大boss就露了一面,已经十分草率)。第二就是和《西游记》犯重了。《西游记》就一面旗,但扎扎实实;封神出现四面旗,却虚浮无比。这就是差距!

往期内容:第一讲 | 第二讲 | 第三讲 | 第四讲 | 第五讲 | 第六讲 | 第七讲 | 第八讲 | 第九讲 | 第十讲 | 第十一讲 | 第十二讲 | 第十三讲 | 第十四讲 | 第十五讲| 第十六讲 | 第十七讲 | 第十八讲 | 第十九讲 | 第二十讲 | 第二十一讲 | 第二十二讲 | 第二十三讲 | 第二十四讲 | 第二十五讲 | 第二十六讲 | 第二十七讲 | 第二十八讲 | 第二十九讲 | 第三十讲 | 第三十一讲 | 第三十二讲 | 第三十三讲 | 第三十四讲 | 第三十五讲 | 第三十六讲 | 第三十七讲 | 第三十八讲 | 第三十九讲 | 第四十讲 | 第四十一讲 | 第四十二讲 | 第四十三讲 | 第四十四讲 | 第四十五讲 | 第四十六讲 |第四十七讲 | 第四十八讲 | 号外篇

欢迎关注仙儿(xianer-xianer),贫道夫妻自己做的公号,分享自己的生活。长按二维码弹出识别界面,点击关注本公号。





    关注 仙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