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拨罐疗法》:第3章 中医对拔罐疗法的认识

 

------第3章 中医对拔罐疗法的认识------



拔罐疗法是运用各种方法使罐内空气减少,当罐口紧贴住皮肤时,由于罐内空气减少而产生负压,使罐子吸附力增强,皮肤因被吸拔而隆起,使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皮肤充血,通过这种温热和负压吸力的刺激作用,引起局部和全身的应激反应,从而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消除病理因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疗法有疏通经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去对拔罐的作用原理阐述得很不具体,现综合有关文献叙述如下:

拔罐疗法是一种对机体产生温热性、机械性、较温和的刺激的治疗方法。虽然只是在局部或经络穴位上给予刺激,然而会引起局部和全身的反应,以此来调整机体的功能,因而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开达抑遏,宣通气血,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除湿逐寒,扶正祛邪,强壮身体的作用。

1.平衡阴阳,扶正祛邪 中医运用阴阳失调来阐述疾病的发生机制,就是人在正常情况下,各种组织、脏器的功能活动都保持着有机的协调,即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协调关系如果因某种因素而遭到破坏时,阴阳就会失去相对的平衡而发生疾病,出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以及“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的各种病理变化。可见阴阳失调是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所以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的平衡,就成为治疗的关键。拔罐疗法通过吸拔经络穴位来调整某些脏器的功能作用,使机体的阴阳之偏盛、偏衰得以纠正,从而扶正祛邪以达到阴阳平衡。

2.疏通经络。宣通气血人体的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借以运行气血,濡养脏腑。如果人体经络气血功能失调,正常的生理功能遭到破坏,疾病随之而产生。拔罐疗法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制,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负压吸引作用在脏腑经络气血凝滞或经脉空虚时,引导营卫之气复来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衰弱的脏腑功能得以振奋,鼓舞正气,加强祛除病邪之力,从而使经络气血恢复正常,疾病得以祛除。

3.开达抑遏,活血散淤拔罐作用于肌表,通达于肌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催气促血,使之气血流畅,促进气血循环。人体内的脏腑等器官组织,都是通过经络系统来联系的,由于有了经络的联系,才使人体构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而整体功能的维持,是通过五脏为中心来联系相关的脏腑、经络、气血并进行调节的。人体气血的周流也是以经络为联系渠道的。所以,疏通经络,实际上就是疏通气血。血活气通,则淤血化散,壅塞凝滞得以消除。对局部来说,可以消肿止痛,对全身来说,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拔罐疗法不但能使局部毛细血管与经络通畅,也能使远端受到一定影响。

4.消肿止痛。除湿逐寒拔罐疗法有祛风散寒,祛湿除邪,温通经络,疏通血脉的作用。“通则不痛”,所以又有消肿止痛作用。疼痛消失,进而导致关节通利。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称为火气罐,用以治疗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腰痛等症而不必服药。利用罐内的吸引力,将充斥于体表的病灶,经络、穴位乃至深层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淤血、热毒、脓血等,经皮毛吸引出来。可见拔罐疗法有驱散风寒,消肿止痛,通利关节的作用。

5.消散淤阻,拔毒排脓 由于罐内形成负压,吸力很强,可使毒气郁结,恶血淤滞之症,在未化脓时,施以拔罐疗法,尤其是针刺之后拔罐,可使毒血吸出,气血疏通,淤阻消散。已经化脓时,可拔毒排脓,症状迅速减轻。

6.健脾和胃,宽胸宣肺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和消肿止痛作用,能调和脾胃,温中散寒,以治疗因脾胃虚寒、脾胃不和引起的胃痛、腹痛、泄泻及呕吐。还能宣发肺气,调节气机升降,以宽胸宣肺,止咳平喘,清肺排痰。

总之,拔罐疗法可调节机体功能使之正常运转;当脏腑功能低下时,可增强其功能;当脏腑功能亢进时,可抑制其功能。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5520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4章 现代医学对拔罐疗法的认识------

拔罐疗法是由于罐内形成负压,吸住皮肤而得到治疗效果的,对人体作用是多方面的,现分述于下。

1.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时,由于罐内形成负压,吸力强,这种负压吸拔力,可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出现自家溶血现象。拔罐内负压吸拔力愈大,这种自溶现象愈严重,吸拔力愈小,这种现象愈轻。负压吸拔力是属于一种负压机械刺激作用,负压吸拔力的大小,就意味着刺激量或刺激强度的大小。这种刺激,可以通过皮肤感受器、血管感受器,感受其刺激,经过传入神经纤维传至大脑皮质,反射性的调节兴奋和抑制过程,使整个神经系统趋于平衡。l临床实践证明,轻而缓的拔罐手法,可使神经受到抑制;强而急的拔罐手法,可使神经兴奋。将火罐吸拔在胃俞穴、脾俞穴时,则胃的蠕动增强;当火罐吸拔在足三里穴时,则胃的蠕动减缓。由此可见吸拔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拔罐的治疗效果。通过调整吸拔力大小的机械刺激作用,可调节机体脏腑功能趋于平衡。

2.温热刺激作用 拔罐疗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在拔罐过程中因采用火罐法、煮罐法(竹罐)、药罐法及温水罐法,其温热刺激能使局部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因而增强了组织的活力,血管壁的通透性,白细胞及网状细胞的吞噬力,和局部的耐受性及机体的抵抗力,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3.负压刺激作用 拔罐疗法由于有很强的负压吸附力量,所以能使拔罐部位毛细血管破裂,局部淤血,引起自家溶血现象,释放组胺和5一羟色胺等。神经递质通过神经一体液机制,刺激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质,再由大脑皮质产生反射作用,使机体增加抗病能力。

4.提高吞噬细胞的功能临床研究表明,拔罐疗法的吸拔刺激能激发吞噬细胞作用。拔罐前后比较,拔罐后白细胞总数略有增加,其吞噬细菌指数(反应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及血清补体效价都有明显的提高。而且白细胞数量并无明显增多,而吞噬细胞的功能却明显地提高了。这充分说明了拔罐疗法,可增强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对神经的调节作用 拔罐疗法对神经系统的良性刺激,可经神经系统的末梢感受器传导至大脑皮质;对皮肤的良性刺激可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因而加强了大脑皮质对身体各部位的调节和管制功能,促进病灶部位组织代谢增强,使疾病痊愈。

6.促进血液循环 拔罐疗法调节人体微循环,促进人体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调节毛细血管的舒缩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调节淋巴循环功能,使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恢复人体正常功能。

7.抗炎作用 吸拔火罐后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可反射性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病变部位组织的恢复和再生。吸拔之后引起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可迅速带走炎性渗出物及致痛因子,消除肿胀和疼痛。吸拔之后,局部白细胞数量可轻微增多和使吞噬功能增强,细菌和病毒被迅速吞噬,所以有消炎作用。

8.不同罐法的不同作用 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例如,走罐具有与按摩疗法、保健刮痧疗法相似的效应,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强肌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缩;并可加深呼吸,增强胃肠蠕动,兴奋支配腹内器官的神经,增进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可加速静脉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液流量及贮备的分布情况。缓慢而轻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循经走罐还能改善各经络功能,有利于经络整体功能的调整。

再如药罐法,在罐内负压和温热作用下,局部毛孔、汗腺开放,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可更多地被直接吸收,根据用药不同,发挥的药效各异。如对于皮肤病,其药罐法的局部治疗作用就更为明显。

另外,水罐法以温经散寒为主;刺络拔罐法以逐淤化滞、解闭通结为主;针罐结合则因选用的针法不同,可产生多种效应。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5520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育儿健康小说 《常见病拨罐疗法》

作者:刘强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常见病拨罐疗法”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5520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