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波士堂  伊顿纪德CEO陈忠:教育需要“素食主义”,回归教育本源

 

教育波士堂|伊顿纪德CEO陈忠:教育需要“素食主义”,回归教育本源小编的话:说到伊顿纪德,很多教育圈里的...

点击标题下「第一教育专业圈」可快速关注


   小编的话:

说到伊顿纪德,很多教育圈里的人都会想到两个字:校服。是的,伊顿纪德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校服第一品牌,其设计的英伦范的校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的欢迎。不过,伊顿纪德所做的并不是一件衣服这么简单,它将校服看作是为学校度身打造的一套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一家做校服的企业为什么会去开办学堂。伊顿纪德创始人、CEO陈忠对教育的关注,也聚焦在文化这个层面。

关于伊顿纪德

伊顿纪德教育产业有限公司具有社会企业的属性。主要运营三项与教育有关的事业:一是面向人数小于120人的偏乡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支持。包括生活识字教学法推广和儿童哲学阅读推广。旨在将最优秀的价值埋进留守儿童心中。二是运营以教育价值先锋为宗旨的教育新媒体《优教育》,旨在向家长传播优教育,传递真价值。三是面向城市中小学生的审美唤醒。伊顿纪德通过普及礼仪教育,改善校园服饰设计品质等来唤醒学生心中的审美意识。目前,公司旗下运营“故事田”儿童哲学阅读公益品牌,《优教育》杂志品牌和伊顿纪德国际校服品牌。
好的教育是知美、达美
第一教育专业圈:我们知道,伊顿纪德一直认为致力于以最美校园服饰传递教育内涵,在您看来,校服可以传递怎样的教育内涵?

陈忠:大多数学校对校服的认识,停留于功能认识上:整齐划一、便于识别、有利运动等,至于学生穿上美不美,对审美品味有没有由外而内的塑造价值,几乎不在考虑之列。

然而古今中外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美的校园服饰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品质,也关乎他们的气质、修养、行为举止的涵育塑造。

一位学生穿着优美、合体的校园服饰,他怎能不在乎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学校的环境?再进一步,一个身着洁净、优雅、洗练校服的学生,连环境中一丝一毫的灰尘都在乎,又怎能容忍心灵上的尘埃?

一套时尚、美丽、得体的校服,需要清洁的环境来匹配,而清洁的环境需要美丽心灵来照料——就这样让教育的边际被放大,使美的追求被延伸,从而由服饰美走向精神美,在令人愉悦的情景中实现美的教育。

我相信教育在于全人的塑造和培养,一种好的教育,体现着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如苏格拉底所言“美是善的父亲”:美统摄着善与真,美是善与真的结合又超越于善与真,美引导人类远离假丑恶,走向真善爱。

要在学生的心田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浸润、滋养,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外化为学生的行为,所谓“美由心生、礼形于外”。这样的教育才能成为人成长的基点,而我们今天的学生,即便有美的意识和追求,也没有美的训练与修养,其实已经丢失了选择美的能力。

教育非他,是心灵转向。

美育程度是人性化程度的基本标尺,美是人由动物性走向人性的起点,美的认知和培育应成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又可以作为教育的终点,教育说到底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对美的唤醒和对美的追求与达成,教育就是一个由美的内化到美的外化的动态过程,是认知美,追求美、创造美、达到美的过程。第一教育专业圈:在您看来,好的教育应该是美的?

陈忠:好的教育是知美、达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获得生命的自由;然而席勒说:在路上,美必须走在自由的前面。

后工业时代里,人被“物化”和“机器化”的倾向尤其显著,导致人类生活日益缺少悠然韵律,人的生命日益丢失灵魂润泽——身为现代人,实在是难以逃脱这场巨大的悲苦。

工具性、功利化的教育,不需要审美,不需要优雅,更不需要青春靓丽,生活似乎是未来的事,美育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事。学生心灵缺少美的浸润,功利价值观就一马平川地驰骋于残缺心智的荒漠,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观走向偏执扭曲,成为了马尔库塞所言“单向度的人”。
我们共同造就了了当下教育生态
第一教育专业圈:您认为形成这种工具性、功利化的教育生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陈忠:智者费希特说:“招致我们不幸的,还有这个时代的整体风尚!”

教育的各方角色被裹挟于大潮而无力挣脱,折射出大潮背后那若现若隐的合力共谋——是的,我们人人都属于这个时代的同谋者,用自己看不见的手,造就了当今的社会与教育生态。

我们都是文化与潮流下的蛋。

好的教育在于育人第一,坏的教育在于共性消解个性。

当教育规律被遮蔽于“应试”之中,教育圈已经习惯了筹谋、规划、牵引;当个体被“替代”,被各种“分类”裹挟而纠结迷失……一切有良心的教育人都不得不发出哈姆雷特式的拷问:追求存在,还是谋求生存,这,是个问题。

一个思考存在的人,是一个拷问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人。借由思考“存在”,他将从繁复纠结的现象中还原,由教育异化处体悟教育本义,继而返身;他会追问在教育中,人,是怎样不见的?他有勇气在“考个好分数,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的涡旋中,纵身一跃,回归生命本体,绽放成为一个鲜活自由的真教育的行者。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此我们唯有深思明辨,铲除经年顽冥不化的价值、教条的偏执迷妄,向着恒定的教育价值敞开,即使难以对抗严酷的教育现实,却也不妥协,以每个个体自身的觉醒与力行,克服超越。
返本开新:现代教育人的价值追求
第一教育专业圈:那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是否也需要到文化的层面、哲学的层面去思考?

陈忠:要回归教育的本源。

我曾经参加“教育需要‘素食主义’”教育家沙龙,建议与会诸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那座“最中国”的山——终南山,看看那所“最素”的学校——物学院。后来,我终于促成了此事,罗崇敏、陈永明、陈方平等学者一行十二人徒步登上终南山麓深处,在终南草堂寻根问道说教育。

终南山是一个穿越古今的中国文化之乡,春秋时代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就是在山中的楼观台著就五千言《道德经》。

我上次去,看到的是一番两千年前的景象,大大出乎人的预料。

令人称奇的是,如今仍有五千隐士在山中隐居,持守着古今一脉的生活。这一次,我们一行人也仿佛融入千年前的岁月,五天时间住茅屋,睡通铺,吃山野疏食,喝野菜汤,一切回到最素的形态。

山中的那所“物学院”,被我称作“中国最素的学校”。在这所只有三间茅庐十来位学生的“学校”里,书架上摆满了原典书籍,《道德经》、《理想国》、《伤寒论》等等。在这里,大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过着耕读论道的生活,也常常循着唐代古道,白天在大自然中行脚,夜晚观察天象——教育回归到了最纯朴的状态。作为教育人,在这样朴素自然的生态中寻根问道话教育,各位学者侃侃而谈,颇多感概。

中国教育何去何从?中国教育人何去何从?如何培养有教养的公民?如何培养“明达理性,言谈优雅、举止得体”的绅士?我想,或许“返本开新”的道路,可以作为现代教育人在特定教育生态下的价值追求。

其一,“返本开新”即教育要使人与生命本身重新连接,回归到生命深处,把握生命内在的脉动,返归内心、返归原典,通过阅读“伟大的书”来接近“伟大的心灵”;

其二,“返本开新”是教育要从普遍的、麻痹的技术统治、工具理性和主导时代的意识形态中解脱出来,只有当教育回归教育,人才可能回归完整的人;

其三,“返本开新”是要在峻急的教育生态中,做清醒的超越者,有清醒的估计,而并没有过高的期待,把现代的普世教育价值追求与古典相对接,并落地为可操作的现实教育行为,使我们从庸俗中解放出来。

同时,教育人应努力怀抱超越的心态,以自身的视野和格局超越时代,以理想的高度来化解现实的纠结,以守望者的姿态情驻校园,穿越古今,明道优术,持守教育的朴素状态,还教育以本源面目。
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第一教育专业圈:这就是为什么伊顿纪德会开办学园?

陈忠:对。伊顿学园于2014年9月10日正式开园。在江南稻花飘香一个秋日,我们和20余位教育人,共同推开茅山脚下芦塘村伊顿学园的柴扉,回归乡原,体味柴门后的教育风景。竹篱茅舍,拙朴清简是学园的物质构造,它依傍一片稻米田园,掩映于一水相间的黑松林前,林中路通往诗与思的澄明之境…

伊顿学园是一所诗意栖居的耕读学园。

赫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由海德格尔作了诗意化的哲学诠释,显露出四重生命存在的意象。

一是“大地”,人被造物主抛之于大地上,生命并无从选择,就是一场不由自主的有限旅程。

二是“栖居”,人不可能“定居”,只能是如候鸟般栖居在大地之上。

三是“”,一撇一捺是为“人”,简简单单是为“人”,却永远要追问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四是“诗意”,依王国维先生的人生四境说,诗意是一种超越境界、天地境界,它帮助我们从紫陌红尘中猛然挣脱,淬炼我们得以向着诗意生存进阶。

伊顿学园置立山林草庐间,以天地为“心斋”,神驰于四极八荒渔樵耕读之中,正是于诗意栖居上追寻的结果。

伊顿学园是一所“返本开新”的学园,是一所生命、生存、生活的学园,是一所乡村教育“种子站”。

我们期待以今日为起点,在田园中探索行走,实实在在地点亮一根蜡烛,以微小的行动、微弱的亮光,带动更多人守望乡村、守望教育。

第一教育专业圈:教育人怎样才能诗意栖居?

陈忠:首先,他具有超逸自隐的内心格局,适度地避世、避言,心性尺度穿越古今,不以当下世事为意,而是返回古典精神,从机器化、意识形态化的双重逼迫下,返回“人的原点”,所谓“躲进小楼成一统”,以校园作精神家园,守望校园,魂在校园;

二是藏大爱与大善,以“俯首甘为孺子牛”之心,守望与奉献大爱于学生们的成长;

三是教育理想的追求者,纵使世态蹉跎,也以“精神贵族”的姿态,不为物役,不假外求,清淡自处,向心用力,与功利和势利保持距离;

四是成为自然艺术、美育情趣的推崇者与实践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稍具“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诗意情怀;

五是伴书香、喜走笔,倒不为著述留言,而在拂拭心灵,对话自我,也有几分闲庭信步,不求甚解,“无所为而为”的玩索。
END



    关注 第一教育专业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