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问自己这4个问题,尽早摆脱庸碌的人生
这也是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慢慢拉开差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又是怎样一步步慢慢拉开的?
在2015 年青年大会上,苹果公司全球副总裁戈峻老师讲的一件小事,让我至今难忘。他说自己每个周六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地写周报,二十多年来,从未间断。要知道20 多年前,他只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位初入职场的英特尔公司小职员。为什么他年纪轻轻,就能一直坚持这个好习惯,并且一坚持就是20 年?为什么他在二十多岁的年龄,就可以坚持这样一个好习惯,可以先知先觉,并且保持至今?为什么我们就不知道这样做,或者说明明知道需要这样做却做不到?
我们都知道,做一件事情,坚持一天很容易,可是坚持一个月呢?坚持一年?十年?四十年? 其中的难度,难以想象。那么究竟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力量,支撑着他不懈地坚持,一直坚持到现在?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倡导成功学,例如我曾听过的成功学课程就有:“10 分钟让你学会演讲”“ 几堂课可以财富自由”“ 30 分钟考过托福100 分”等。也许这些课程所传达的成功学有几分道理,但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弄清楚几个事物本源的概念,而不是人云亦云,完全按照别人的模板去行动。看到成功人士如何去做,你就跟着他们的脚步去走,却忽视了你自己本身的情况。
成功没有模板,只有想明白这些,才能开始前行。否则我们虽然看起来很忙很充实,实际上却碌碌无为,都是在瞎忙,仍然只是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在那一方狭小的天地里,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什么,在追求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一生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出怎样的事业。好像一切都得按照“本应该的样子”而活,墨守成规,不求突破,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按部就班工作、买房、结婚、生子、养老,最后死亡。有人将这千篇一律的人生轨迹叫做自然规律。可是自然规律并不等于人云亦云,更不是要求我们只能按部就班,毫无生气地去生活。
自然规律只是人们从物质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并不代表人人都是如此,人人都需要遵守自然规律生活下去。自然规律是可以打破的,那些将自然规律弃之不顾的人就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而那些墨守自然规律的人群,自然变成了大多数的平凡人。


1、你对自己的前半生满意吗?
2、你在年轻时有遗憾吗?
3、如果你还年轻,你最想做点什么?
4、你觉得你跟马云的差距在哪里?
同样的四个问题,同样是40 多岁,如果你分别去问庸庸碌碌的人和优秀杰出的领导者,你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庸碌的人多会惋惜曾经和埋怨运气不好,而杰出者则更多的是感到自豪和反思人生以及继续奋斗。
这也是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慢慢拉开差距。


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说过这样一句话:“灵魂如果没有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 这个人生目标指的是,你每一年都在往一个井里面打的越来越深,而且持续不断的关注一个焦点,那口井,那个焦点就是你人生轨迹上的目标。
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先明确出来,精准定位自己的目标和未来走向,才能从茫然的人生状态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通过切切实实的行动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就像行走在马路上的汽车,你只有明白自己要走的方向,你的行驶才是有效的;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轮船,只有在导航和灯塔的帮助下才不会迷失方向,所以在努力之前,你最应该明确好自己的目标,不然一切都是无用功。
让你对自己产生新的认知,重新认识自己。甚至你会在一段时间里否定自己的过去,但只要你能坚强地度过这段时间,就能重塑自己的人生,重塑全新的你,在未来的某一天,你每天的努力都能扎扎实实的被看见。而这些看得见的努力将会带给你成就感和自信心,它们将督促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努力,朝着你的目标和方向,每天踏实地前行。

▎作者:张萌,2017年新书《人生效率手册》
▎中国青年网(ID:youthzqw)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距离成就完美的自己
只差动手扫下面这个二维码

●清晨一缕美好的礼物●
2017 你的早起陪伴者
关注 中国青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