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从小处见精神—浅议麻明山水画创作之路

 

小尺幅里大精神,这既是麻明的艺术修养,也是他的笔墨情怀,更是他对中国画渐学渐进的踏实足迹和理性顿悟之结晶。...




唯从小处见精神

——浅议麻明山水画创作之路

作者:刘一刚

在微信上看到麻明最近所画的几组扇面作品,既有山水,又有仕女;既有诗仙李白,又有十八罗汉。扇面画幅虽小,但他的山水气势宏大,笔墨滋润,色彩丰富,点景细致有趣;人物画则线条飘逸,人物传神,题款洒脱大气,和画面相映相溶,其人物与配景,构图奇巧完美,令我叹为观止。





兴奋之情,想一睹原作,驱车前往当涂,终于在麻明新搬的宽大敞亮的画室,欣赏了他所有扇面新作。小小扇面,一张张精美,很是养眼。问及笔墨设色的把握,他向我畅谈了独有的一番见解和技巧,细细听来,越发感觉他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画者。





其实,麻明的聪慧,在大学里就令我们望尘莫及。在班里,他的专业课名列前茅,素描造型更是姣姣者。

大学毕业近三十年,他一直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特别是近几年,一直北漂在北京。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做访问学者,亲聆陈传席教授的理论饴养;在清华大学王界山写生研修班深造,随王界山老师走遍大江南北。





对麻明来说,这是一次凤凰涅磐的洗礼和重塑,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这其中的阵痛、磨砺和煎熬,让麻明的艺术生命得到了突破性的升华和超越,近观他的一批批山水画作品,已经摆脱了早期信马由缰、自由洒脱和趋于成熟的概念化个性创作,在亲近自然的写生中,他对中国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前年和他一同去江西萍乡写生中,这种感受有了更深切的目睹和体会。我们写生选景,都是遵循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而细细观察麻明的写生,一切景色在他眼中都是中国画点线面的符号折射。高低错落的山川、树木、村舍,都是画面构思里大小方圆的音符,而非具象物体的写实反映。



在画面布局构图中,精妙安排之下便形成了一幅幅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和旋律感的山川抒情曲或壮美山魂交响乐。他所选景,看似心中无画却又胸中有画。无论任何客观物象都被笔墨所溶解在洁白的宣纸上,成为有型的浓淡笔墨及线条的挥洒痕迹,这种充分调动中国画笔墨表现力来塑造所观物象,建立在不以“似与不似”的抽象表现或“逼真写实”还原客观生活。



在表现客观物象的同时,更多注重的是反映主体审美意识的中国画笔墨结构图式和精神的诠释,从作品的构图,笔墨,线条,到对宣纸特性掌控的及至发挥,调动一切可行手段和技巧为主观作品所达意像效果做到恰如其分的理性体现,始终注意把握作品饱含静谧空灵的诗性意境,运用娴熟的笔墨表现出中国画独有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这是一种对中国画认识的禅悟。这种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带有鲜活自然气息的画作是在画室里创作不出来的,也不具有复制性,充分显示出艺术只有源于生活才会更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我曾在《美术报》上看到过一版介绍描绘蚂蚁画家的作品,蚂蚁题材是没人画过,但就蚂蚁这一样客观对象,用中国画点线面的墨性表现,似乎不如装饰夸张变形的色彩绘画或动漫表现来得更美。美术创作不是建立在另辟蹊径、捕捉掠奇上就是成功。而是在美的呈现中反映出一个画家整体修养。而中国画除了有“视觉艺术”的共性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品格。



所幸麻明的中国画创作始终没有偏离这一点,这么多年,他从不趋附于时尚和潮流,也不在“中国画穷途末路”、“笔墨是否等于零”等争论中困惑,而是在注重笔墨内修的同时,更注重笔墨外的感悟。近几年的北漂,我感受到了他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从他的创作态度,还是作品内涵上有了质的升华,这种变化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是难得沉淀反思后的成熟。



麻明的艺术之路有着他强烈的性格反映,他那放荡不羁,看似天马行空的独行,在他 “由己斋” 斋名上就有所体现。在这种任性情感下的创作使他曾经的焦墨山水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成就,如同2010年在当涂举办的《江苏、安徽美术理论家麻明作品研讨会》上,著名评论家左庄伟教授曾这样说:“麻明君入画道虽比一般天才画家迟,但他有天赋绘画才能,有感悟画道和发现美的灵气,因此他山水画技艺掌握提高快,就他当今山水画艺而论,己立足于山水画坛,饮誉一方,深得同行肯定认可,这对一个画家来说己足。”这似乎是对麻明山水画创作的认可和赞誉。



但我深知,艺无止境,麻明这几年的变化、发展就是对自己再否定的一次重生。他现在的作品,试图在清秀的淡墨中寻找更加飘渺而又深厚的意韵,笔墨留痕的情感宣泄胜过造景的初衷,这就让人对他的作品境界有了更加揣摩的思考深度和品鉴意味,也让画者蕴涵的修养和审美趋向在作品的直观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展露。



我欣慰麻明找到了中国画以墨色为易象达到静境和道家恬淡的修养之境,也是麻明对中国画真谛有了清晰的理解和诠释。站在这个高度,麻明如果能在创作中更加理性梳理自己的墨性元素和符号,就心中意念幻境打造出一套自己的山水图式,我想这是独立于山水画坛的最终目标和愿望。



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对一个成功而又成熟的画家有着难以想象的风格定型的固化要求和不断推陈出新的超越,这是一个相对的矛盾。一个画家过早形成自己的风格样式是一种结壳僵化的表现;不断出新变化又是一种不成熟的拙嫩过程。这期中,既要有深厚的传统功底,“从传统中进去,再从传统中出来”;还要有现代审美意识,也就是石涛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既要有不同题材上的突破;也要有笔墨形式上的出新,能达到这种境界和高度难上加难,也就让中国画坛出现大师的几率微乎其微。



好在麻明的性格对这些毫不在意,他只管不断在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上,潜心揣摩,用心领会,一步一个脚印走着他自己的艺术之路。



今天,在麻明即将付印的扇面作品集中,一幅幅小小扇面所展现的水墨世界,丰富多彩,气象万千。我们将看到“天人合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等蕴含博大精深的民族艺术精神在麻明作品中的精美体现。小尺幅里大精神,这既是麻明的艺术修养,也是他的笔墨情怀,更是他对中国画渐学渐进的踏实足迹和理性顿悟之结晶。







画家麻明简介:



画家麻明近照

麻明   字屋木  号由已  于湖居士  安徽当涂人。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

安徽省马鞍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姑孰书画院院长。

2010年始在当涂举办[江苏、安徽美术理论家麻明作品研讨会],并先后在北京、上海、潍坊、合肥、南京、广州、葫芦岛等地举办个人展览。

作品散见于全国十几家报刊,并有论文在[美术]、[中国书画报]上发表。

出版有[麻明作品集]等多种画册。



欢迎投稿

  当代视觉网站和当代视觉微刊系列,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稿件可以是个人书画、摄影、篆刻、雕塑、散文、诗歌、微小说等作品图文。也可以是推荐的名家作品等。

联系电话:13615559066

投稿邮箱:ddsjys@126.com

来稿一经采用,即邮寄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研究院稿件采用证书一张!



    关注 当代视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