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投资人摊牌了,说了掏心窝的三个字!

 

投资中的那些“无知”...

点击上方

小基快跑

可以陪聊哦!
很多小伙伴开始投资时,会找投资圈的朋友或专业的理财顾问咨询。

他们认为,这些业内朋友、理财顾问“无所不知”,热门行业、潜力牛股、投资名人、各种投资品都能如数家珍,没有任何投资知识盲点。

现实呢?

今天来看看一位资深投资顾问掏心窝的话。他的服务对象,多是高净值客户。看看他嘴里出现最频繁的,是哪些话。
在一个暗室里极难找出一只黑猫。尤其是在根本没有猫的情况下。

——西方古谚语

最频繁出现的三个字:不知道

作为一个投资顾问,在给我的那些高净值客户交流的过程中,我最常说的三个字是啥?

冇问题?您放心?妥妥的?吃了没?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巴菲特?索罗斯?支撑线?阻力位?您厉害?您赚多?恒源祥?羊羊羊?

勿须全程录音并进行大数据分析我就知道——我嘴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字肯定是:不知道。

主要是客户的问题太五花八门了啊,我有时候心里在想:您这是把我当机器猫么。

揪出几个典型问题:

油价怎么走?

美股什么时候崩盘?

美联储后面还有什么招?

加泰罗尼亚地区独立会对欧洲政局产生什么影响?

苹果公司的股价是不是到头了?

葛兰素史克公司的产品管线到底有多大潜力?

没有一个不是值一百万美元的问题。

而我能怎么答?

——当然是实话实说:不知道。

其实作为一个投顾,在最一开始刚入行时,我以为我的工作就是事无不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不虚与委蛇。

只要是关于投资,无论是某个晦涩深奥的结构产品,还是哪个炙手可热的投资届明星,我都要全通全懂。

一个坚定的眼神,一个潇洒的弹指,激荡起客户对我这个专业人士的深深信任,装就是要这么自信。

但在这个行业里蹉跎久了,就发现这些玩意儿实在不靠谱。

投资所覆盖的知识浩瀚星辰,这不是一口又一口的勤奋就能吃出来的,你毕竟生命有限——叹知识太多,但岁月如梭。

比如,有人可能会问我:你觉得FDA能批准雅培公司最新无刺破血糖监测仪吗?

我能怎么答?

作为一个文科生,对糖尿病我能解释出个一型和二型的区别就顶天了;但曾经啊,我是不认输的,坚决不向一个完全懵逼的问题低头。

我可能会开始打哈哈:“无刺破啊,啥意思就是不扎手指?那肯定是个好东东,你看刺破多疼啊,你不刺破肯定有市场,这利国利民FDA肯定得批呀,哈哈哈……”

明显都是没有信息量的废话,现在回想起来,我为曾经糊弄过的那些问题汗颜。

从没有信息量的废话中,我居然能得出“FDA会批”这个值千金的结论,简直了。

你想弄明白所有信息?不可能

当然,不是我不愿意花时间好好研究一番。

我们这个时代信息产生是个什么速度?

据IBM的研究——早在2012年,我们每天产生的信息就是2.5个quintilllion(100万的三次方,或10亿个10亿)字节。

这是啥概念?

地球上的沙子总量大约为7.5个quntillion。而我们近两年内产生出的数据量是已有数据量的90%。

就算是比较难以生产的信息,信息中的战斗鸡——科学性学术着作,每十到十二年也要翻一番。

这还仅仅是2012年的数据,现在怎么样,我都不敢想。

说了当今社会,信息爆炸,蒙圈其实非常正常。

不蒙圈的、说什么都懂得,要么是骗子,要么是疯子。

所以,不做深入的且力所能及的研究之前,对任何投资相关的复杂问题,我一概回答不知道。

那为啥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无知呢?

这个可以用行为金融学里的“过度自信偏差”来解释。

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司机都觉得自己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以上,而大多数经理都觉得自己的公司业绩会达到行业平均以上。

从逻辑而言,显然很难实现“大多数比平均水平优秀”,所以可以得知,作为一个整体,大家都有高估自己的倾向。

资产配置做得好,“无知”危害减小

如果我们承认无知,是否就在投资的世界中寸步难行?

非也,你可能会百无聊赖,但是你绝对不会寸步难行。

我将无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无可避免的无知,比如明年此时上证指数点位几何,这种事你不可能知道;

第二种是理性化的无知,就是追求真相的成本要高于所得收益,那你最理性的选择可能是保持无知。

第三种是故意的痴呆,就是纯粹对事实和逻辑漠不关心——比如你去重仓一个自己一无所知的股票。

基本上第一种和第二种无知不会伤害你的投资,而第三种危害很大,但却能够避免。

此话怎讲?

耶鲁基金掌门大卫·斯文森告诉我们,投资有三个小伙伴:资产配置、证券选择(简单说就是选股)、市场择时。

其中投资组合表现如何,90%以上是资产配置决定的;而我们最为无知的选股和择时,其实对我们的投资表现起很小的作用,甚至反作用。

这就是说,只要在大方面不痴呆,即资产配置做得好,小方面的无知其实不太伤得了我们。

熟悉不代表知识,知道越多,或错得越多

除了上面说的三种无知以外,还有另一种无知,在投资中危害甚大,叫做知识幻觉,意思就是你知道得越多,反倒错得越离谱;知道了还不如不知道;我们以为知道,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多数人认为信息越多越好,信息越多投资决定越正确,但这是一个幻觉。

大量研究能支持这个结论。

某样东西,我们越熟悉,胆子就越大,幻觉也就可能就越大。但熟悉不代表知识。

有这么一个实验。

实验者找来三队人马一共100个人,一队个人理财顾问、一队生物学家、和一队文学系学生。

这些被试都被给出15个金融术语(其中3个术语乃是纯粹瞎编——“预评级证券”,“固定利率扣减款”、“年化信贷”),然后向他们逐个询问,是否熟悉这些术语。

结果发现,理财顾问这队人,说自己熟悉这三个根本不存在的概念的概率更高。

知识幻觉容易导致控制幻觉,让你有一切尽在掌握的错觉,而这在投资上会让你破财。

美国著名行为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发现,人们愿意慷慨支付20%的溢价去赌一件“熟悉”的事情;因为这种蜜汁自信,往往亏掉这笔钱。
最后,有人会问了:你这是什么意思,反正无知了,那投资时是不是不要做功课啦?

不要这么理解,能做的且值得做的功课不做,那就是犯了第三种错误——“故意的痴呆”。

千万不要犯这个错。

来源:雪球,小基快跑略有改编

作者:陈达 | 美国某大型证券公司资深投资顾问
戳我
小基快跑

轻思考、微幽默的投资那些事


    关注 小基快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