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历史的碎片:娘家馍

 

作者:皇甫琪

家家过年时除了在灶火前面垒条烟道,摆几个鏊子,摊几升面的折饼,磨几升豆子的豆腐,总要想方设法蒸些吃的。如包子,如玉米面包上豆馅的蛋蛋,蒸好后放在瓮子里,正月里吃的时候馏一馏,省事...





欢迎投稿

讲原平故事,传文化精魂。

长期征稿,附带图片,原创首发。

《原平故事》,原平人最该关注的公众号。

《原平故事》,弘扬原平地域文化的公众号。

邮箱:718070459@qq.com  微信:zhtixj

作者:皇甫琪

一进腊月,大街小巷的上空就开始弥漫起了年的味道。而且,随着一天天临近年关,那味道越来越浓,就连人们见面后打招呼的话语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同样是买菜,但表达的方法就有了区别。往日说的是"又买菜去来?"今天却是"采购年货去来?"往日见面问"又忙啥去呀?"现在是"准备好了没有?"人们之间的问候和交谈都融入了年的内容。随着年关的临近,物价也如拔节的芦苇,噌噌噌地往上长。一斤香菜10元,一斤黄瓜6元,一斤茄子8元,一斤大葱5元,一斤羊肉突破了20元大关,让人听得目瞪口呆。可再贵你也不能不买,又没有人往你家里送,只能在数量上压缩压缩。

尽管离开农村已经有三十年了,住上了煤气、暖气、电、自来水样样都有的楼房,但我们家依然保留着不少农村的习俗。不管有多忙,年前也要打扫家,擦玻璃,贴对子,蒸馍馍,供财神,放鞭炮。因为这是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习俗,在脑海里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是轻易不会丢掉的。

蒸馍馍,这也是我们家多少年来的习惯。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很少买街上的熟食,不是为了省钱,而是觉得不放心。在老家时,我们那儿麦子种的少,收成好的时候一个人能分三四十斤,遇上收成不好,只有几斤。记得有一年夏天下了冰雹,每人只分了7两麦子。过年连一顿白面饺子也吃不上。碰上亲戚朋友办红白事宴,还得买白面,蒸搭礼用的馍馍。尽管白面缺,家家过年时除了在灶火前面垒条烟道,摆几个(可多可少)鏊子,摊几升面的折饼(煎饼),磨几升豆子的豆腐,总要想方设法蒸些吃的。如包子,如玉米面包上豆馅的蛋蛋,蒸好后放在瓮子里,正月里吃的时候馏一馏,省事。这些年,农村和过去有了天壤之别,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大家再不用为能不能吃饱饭而发愁了,不再为没有白面发愁了,吃粗粮成了改善生活,与过去刚好翻了个个儿,但蒸馍馍的习惯依然没有改变。

过了小年,我正琢磨着发面,蒸几笼馍馍。女儿来了,女儿来的时候怀里还抱着一个纸箱子,说爸,今年不用蒸馍馍了。怕我不明白,女儿又进一步解释说,这是双合成的"娘家馍",绿色食品,放心食品,在超市里买的。对于双合成,我并不陌生,知道它生产月饼,生产糕点,前几年还开发出了粽子,现在又让"娘家馍"走近了千家万户。尤其是娘家这个名字起得好,让人感到温馨,感到亲切。它可以理解成娘家送给儿女的礼品,也可以理解为子女孝敬父母的礼物。看着这个装满馍馍的箱子,我的眼前突然一亮,女儿送来的"娘家馍"真如雪中送炭。一来省得我自己再耗时费事,二来有文友约我为双合成写一篇稿子,这不正是绝佳的素材吗?!




作者简介:

皇甫琪,男,山西原平人,当过农民,下过矿井。出版有小说集《寻找那半个圆》《雪儿》,长篇小说《龙宫》,长篇纪实《崞山下的古村落》。小说《寻找那半个圆》、纪实文学《岁月有价》分获第四届、第六届全国煤矿乌金文学奖。近年在《当代》《中国作家·纪实》《山西文学》等期刊发表纪实作品数十万字。纪实文学《在底层叙述底层》获《山西文学》2011年度优秀非虚构作品。中篇纪实《煤矿农民工》获2010-2012年度赵树理文学奖。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蓝字:

【推荐 | 历史的碎片之叛徒】

【推荐 | 历史的碎片之换书】

【推荐 | 历史的碎片之慰问演出】

【推荐 | 历史的碎片之四清运动】

【推荐 | 历史的碎片之偷煤糕】

【推荐|历史的碎片之公共食堂】

【推荐|历史的碎片之大炼钢铁】

【推荐|历史的碎片之窝窝篮子】

【推荐|历史的碎片之民兵训练】

【推荐|历史的碎片之争当无名英雄】



    关注 原平故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