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漫步:的士 · 晴鸭楼 · 清水寺 · 烤团子

 

今年愚人节,京都下小雨。...



这是今年自由行的第六篇游记
第四、五篇游记请回复0330、0331或移步乐途
http://zhuanlan.lotour.com/1667/
第一、二、三篇游记请移步豆瓣
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433143/notes
欢迎点赞评论打赏~


四月一日   京都   小雨

到日本后的第六天,最不愿遇到事情终于来了。京都作为日本的旧都,我在做攻略的时候就执著地认为:日本的一切传统文化精华都在京都,所以京都必去不可,去了必然要穿街走巷细细体会。谁知,今天默默地下起了雨。

— 诚意满满:日本的士 —
在旅店check-out时,我们预感到拖着行李行走在乡野小路找车站的艰辛,于是拜托前台帮我们预定了出租车。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想知道坐在世界上最贵的的士里是怎样的体验。等了一刻钟,前台通知我们司机到了。到了门口,一位头发灰白的爷爷级司机下车为我们搬行李。他西装笔挺,看起来温文尔雅,像极了日剧里的老管家。上车之后,我们递过地图向他询问路线,这时我才注意到他戴着白手套,心里默默地拜倒在他的皮鞋下。

司机:……MORI?

我们:YES!



要去的那个车站叫做“藤之森 FUJI-NO-MORI”,三个汉字与日文的罗马音可以一一对应,因为只听得懂MORI(森)就非常欣喜地确认了。

一路上,我忍不住搜索了一下为什么有人说在日本千万不能坐的士。原来出于安全的考虑,日本出租车的检查非常严格和昂贵,再加上政府对司机工资的调控,打的费用就不知不觉地高了起来,据说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贵。不过,还好我们的行程不远,到达目的地后我盘算了一下车费,感觉一次“浅尝辄止”还不至于让人“呼天抢地”,倒是省力了不少,还见识了日本司机的美好面貌。至于是否省时,日本发达的公共交通早就在一旁老奸巨猾地笑呵呵了。

— 日式旅馆:晴鸭楼 —
搭乘京阪电车Keihan从滕森站到清水五条站Kiyomizu-gojo(也有可能是下一站祇園四条站Gion-shijo),我费了一番功夫才把行李从地下搬上地面,因为电车通道实在是太老旧了,一时没找到无障碍电梯。然而,走出环形阶梯之后的景象却像桃花源般把我唬住了。

灰蒙蒙的天空飘着雨丝,周围是水泥街道的转折口,前方似乎有水流过,名曰鸭川,仿佛听到了同伴的呼唤(嘎嘎)。我渐渐平静下来,愉快地往前走,小巷里满是清凉湿润的历史的味道。



当我们找到晴鸭楼Seikoro Ryokan的门口时,看到一对中国夫妇正在旅馆内屋的木阶更鞋告辞,我们穿过庭院绿植,踏着铺满鹅卵石的小道走近内屋。这时我听清了,丈夫在用流利的英文与身边的服务员交谈,大概是婉拒他们想帮忙叫出租车的意思。听到这里,服务员温柔的语气和从容的热情让我心里的尴尬症又犯了,差点忘记听从另一个爷爷辈服务员(也许可以简称为:欧吉桑)的请求,在门口的木椅上坐着换穿拖鞋。

换毕,他已经将我俩的行李都搬进了内屋,虽然他看起来非常瘦小却有力能扛鼎的勤快。我们进入内屋,转身便是前台,登记之后,将行李寄存,被告知下午3点方可入住,于是我们离开旅馆,准备开始雨中漫步。这时,年轻服务员叫住了我们,问是否需要另一把伞,说着直接递来了旅馆专属的直柄透明伞,伞柄上贴着蓝色碎花标签。撑起伞,我心里轻轻感叹着,果然是一家非常古旧的日式旅馆啊。走出旅店后,忍不住回头望着“晴鸭楼”的招牌,觉得下雨的京都也挺美好的。



沿着小路随意走走,却意外发现京都的樱花都开了——于是就有了我现在的头像(回复“皂片”可见)。徒步东山区的途中,转念想到博物馆很适合下雨天,便朝着京都国立博物馆走去。结果失望地发现,由于装修的关系,博物馆除了庭院都不开放,而此时雨越下越大,博物馆门口的游客大概是忘了带伞依然聚在入口没有离去。

被旅馆点燃的小小温情就这么被大雨浇灭了。我和汤包君只好继续冒雨徒步。彼时,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厌倦感,不由自主地怨天尤人(这当然不是好习惯,遂以此谨记)。汤包君见此马上建议前往清水寺。途中经过丰国神社,我们只能在门口抓拍留念。



不知不觉跟着人群走到一条曲折的上坡路。无数日本学生举着各式宣传册夹道欢迎我们这些从中间漫步走过的行人,然而只有特定的人才收得到日本学生递来的册子。我撑着伞尾随人群一路低头缓行,偶尔瞄几眼册子会发现白纸黑字或红字写着“体育部”,却始终没有搞明白为什么学生们要在这种时候发传单,还能肆意地高声谈笑。甚至在等红绿灯的斑马线对面,也站满了整条街的学生。好不容易脱离了队伍,我和汤包君却找不到通往目的地的路了。

— 虚惊一场:清水寺的地震警报 —
又一次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我们询问了一个建筑工人,汤包君才辨认出了大致方位(内心OS:路痴鸭不要说话),于是我跟着走。当我们终于走到清水寺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响声把我吓了一跳。原来手机屏幕上出现了如下画面,并伴随着低沉紧促的警报声。



我正疑惑为何是日文提示,才感觉到周围一片警报声,似乎所有游客都收到了同样的信息,然而令我不解的是几乎所有人都站在原地,没有任何反常动作(估计室外本来就比较安全?)。几秒过后,警报解除了。没有任何震感,大概周围的人也一样,于是大家继续该干啥干啥。只是携程微信群里不断冒出地震警告的截屏画面,身处不同地点的驴友在同一时间收到了同样的消息,我心里总算有了点安慰。大家报告的震感各不相同,但实际上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估计当地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虽然如此,我还是不得不对日本气象厅的预警效率表示敬佩。





游客们非常喜欢这座腾云驾雾的龙像。几次因为闯入他人的镜头而被驱逐……

— 饥不择食:关于便当的讨论 —
玩儿命的警报过去之后,徒步恢复常态,我已经没有动力绕着寺庙潜心游览了。于是回到平静的街道,开始觅食。然而,双脚皆湿,路行不远,在狭窄的小巷里,随便找了一家餐馆便探头而入。

怎么说呢,本来就对门口的手写菜单不报期望的我,一进入这家只有两三套桌椅、一眼便看到尽头厨房的小店,突然有一种隐约的担忧和缺缺的兴致,心中充满了打扰了人家的抱歉。

桌上有菜单,当女主人过来帮我们点单时,汤包君指了指一份便当就沉默了。女主人也沉默片刻,说了一句:one order one person. 我马上想起了菜单上用歪歪扭扭的英文写的:oneorder per person plz! 心中顿时无比纳闷。于是汤包君说请稍等,女主人便离开了。我们再次钻研了一番菜单,最后还是坚持只要原来的那一份便当。女主人只好默默地同意了……



后来把这个小插曲跟同学讨论了一番,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大概是国内消费习惯思维作祟,我以为女主人有强制一人一份的意思,结果在与同学讨论之后,我发现这很可能是传统饮食习惯不同造成的误解。

日本家庭大概跟西方一样习惯一人一份套餐,但是中国人总是很多人可以同吃一盘菜,到了日本面对一小碟一小碗组成的便当,可能会想当然地以为一份便当可以多人享用,实际上日本的一份便当一般只是一个人的量,所以店家在这里可能是好心提醒我们,只点一份套餐是不够吃的,也是不合习惯的。这样就说得通了!

一切豁然开朗,觉得日本果然是民风淳朴啊!不过,现实是:那份便当并不合我胃口(可能跟当时的心理和身体状态有关),尤其是那碗紫菜汤,未经加工的原始鲜味让人无法接受,一些奇异的小块食材中看不中吃,不知其名的食物吃起来总是需要小心翼翼的。汤包君倒是一如既往地觉得还行吧。

走出小巷,被雨淋湿的鞋子干了不少,瞬间步伐轻松。刚一转弯,我就闻到了烤糯米团子的香味,于是下午茶马上有了着落。这一次,汤包君居然问我:你没吃饱?但是自己却迅速了吃了一半的烤团子串。

--- 因为话多人懒,此篇未完待续 ---



    关注 Lophie的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