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 他的琴声要用“心”去聆听

 

点击上方蓝字“华音网”关注更多民族音乐资讯编者语5月1日是二胡邀请赛暨上海奉贤首届“言子杯”孙文明二胡大赛复...

点击上方蓝字
华音网
关注更多民族音乐资讯


5月1日是二胡邀请赛暨上海奉贤首届“言子杯”孙文明二胡大赛复赛的第一天,此次比赛率先拉开了首届上海二胡艺术周系列活动的帷幕。

这一天,我被安排在非专业B组的考试现场。此组别的参赛者,是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非专业院校、专业院团的二胡演奏者。均在00年后出生的他们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复试,在父母、老师或长辈的陪同下齐聚在上海奉贤。

我有幸到现场欣赏到他们的演奏,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十岁,年龄最大只有十六岁。有初登舞台稚气未脱的、也有自信满满从容不迫的。舞台上小选手们认真的表演,舞台下是专家评委和前来支持他们的家人和朋友。

小选手们通过比赛开拓了眼界,虽然演奏中存在不足之处,但年幼纯真的表演让在场的我们看到中国二胡的希望和未来。我想他们在这种竞技的环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日后学习二胡的道路上也有了新的目标和计划。同台竞技,无疑是一种让他们迅速成长的一次难忘经历。在这次比赛中有一个特别的声音,让我听到后眼前一亮。



他,马成,12岁,来自江苏,先天性失明,现随父母居住上海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四年级。

候考时,见他戴着大大的黑墨镜,身板站得笔直,右手托着琴筒左手握着琴杆,标准的持琴姿势。白衬衫搭配着绅士的领结,铮亮的皮鞋和西裤,应该是母亲精心为他打扮的。大大的墨镜挡住了他的表情,不知他在登台前是否也如其他小朋友一样紧张。他在父亲的引领下走上舞台正中央的位置坐下时,他看不见台下几位专家评委,但是他能听到能感知到他们就坐在不远处,他们身后还有他的父母和同样来到上海参加比赛的琴童们和他们的家人。当他演奏时,从形体上旁人看不到他如其他演奏者那样,会随着音律而晃动身体,但也不会让人觉得演奏僵硬,倒是给人一种从容淡定应付自如的感觉。演奏音乐流畅完整,音乐情绪起伏和旋律的处理也很用心。而拉弦乐器是众多乐器中入门最难的,演奏出好听的声音就需要很长的训练过程,光是音准这一项就难倒很多初学者,一个盲童是如何达到超于同龄人水平,技压众多参赛者来到比赛现场的呢,让人产生了好奇之心。

而我有幸在复赛结束后,联系到他的父母,来到他们下榻的酒店采访到马成,通过与他们的聊天让我了解到他,也更近距离的听到他内心的声音。



在去采访的路上与马成的父亲短暂的聊天中了解到,马成学习二胡的起因。马成的父亲说,马成最先接触的乐器是葫芦丝,在他还在念托儿班时。他所能接触的玩具,只有乐器即安全还能满足一个孩子的好奇心。而短短一周他就能吹出简单的旋律,这让父母发现了他对声音的敏感和对音乐的悟性。在一次去琴行挑选乐器的时候,琴行的老师发现他的音乐天赋,希望免费教他学习二胡。这样,马成有了第一位二胡老师。

在他们休息的酒店,马成换上运动帽衫和鞋裤,顺利进入第二天决赛的他看起来心情愉快又轻松,虽然第一次见面,并没有太多拘束地开始了我们的聊天。

小编:学习二胡多久了?

马成:五年了。

小编:今天的比赛是第一次登台吗?

马成:不是,第一次是在学校组织的演出活动,不是我一个人。

小编:台下那么多观众,你在舞台演奏时紧张吗?

马成:第一次看到舞台上的灯光时有点慌张,但是后来慢慢就适应了那种气氛,演出的机会多了,就变得司空见惯了。观众没有让我觉得紧张,我知道他们就坐在下面,但是拉琴的时候,就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在拉琴,他们都不存在了。

小编:为什么会觉得不存在了?完全投入在自己的演奏中了吗?

马成:说完全投入,那也不会。因为我看不见,所以也没有那种被很多人注视着的概念。虽然我知道台下会有很多人,但是他们又没有给我实实在在的存在感。





因为先天原因,他的经历不能与常人相比,幼年记忆中没有初入这个彩色世界的新奇,他看不见爸爸妈妈,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陌生的,只有靠触摸靠声音去认识了解所接触的一切。为了安全,他所能够了解的一切都被限制住了。

马成的妈妈说,他的眼镜已经做过三次手术了,现在能感受到光的变化。

小编:学习一件乐器有很多难点的地方,识谱、演奏方法、音准、技巧等等方面,普通的学习过程肯定不适合你,而你遇到这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马成:很多都是靠听,靠摸啊。我家里有大量的二胡碟,拉琴的时候就在想怎么才能和听到的声音演奏的一样或者相似,想办法去模仿我听到的声音,更多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能演奏时的动作会很奇怪。

前段时间烦恼过模仿“马叫”,找不到那种“顿”的感觉。然后在练其他技巧的时候,不经意间就摸出来了“马叫”的感觉。

小编:你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吗?

马成:就是向我听到的音乐靠拢,跟他们的情感、技术、拉出来的音质靠拢,但是这些并不是那么好做的,还需要练习、积累。

小编:那乐理、识谱呢?

马成:在学校音乐老师有教我们听旋律,然后记下来。识谱,这个并不会,我想要是学的话应该不会太难。

小编:那二胡的曲子都是靠听去记忆吗?

马成:恩,就是一遍遍去听,忘记了,再去听,多听几遍也就记住了。

小编:演奏曲子时的”情感靠拢“你怎么去体会的?

马成:演奏悲伤的曲子,需要情绪的触发,我会想到这十年什么都看不到,挺悲伤的。心情低落的时候,用手去表达宣泄心情,心里也就舒服多了。

遇到困难,我没有放弃的概念,”不能失败“。这也是我的一种骄傲吧,不服输、不气馁。

小编:那现在你演奏一首新的曲子,要怎么准备?

马成:首先,要背下来,现在八九级的曲子,简单要一个小时,到现在最难背的曲子是梁祝,用了六个小时。第二步,在上课前就要把这些音摸出来。因为学的多了就会有经验,到什么地方该用什么弓法,基本的框架就能梳理出来了。第三步,根据自己的理解,带有感情和技术去练习,尽量和碟片上听到的靠拢。和老师上课后,再改正老师提出的问题。基本上,老师提到的问题下次就不会遇到了。

小编:有没有遇到变化音这样的难点呢?

马成:变化音,我自己不会看,我爸爸会帮我看,现在他都会看五线谱了。



与马成的聊天中,我不禁想到他的同龄人现在做些什么、在玩些什么。那些网络游戏、手机电脑,马成也一定知道,可他在”不能“中却发现了另一种生活,不同于”明眼人“接触的生活。

小编:聊聊你的学校生活吧。

马成:因为读的是特殊学校嘛,我们班人很少,全校学生加起来也就一百八十多人吧。我们班只有五个人,每个人都学一件乐器的,而且学得都还不错。

小编:那除了二胡,你还喜欢做些什么?

马成:看书,虽然能看的书不多,还好我还可以听书。历史、地理等等,很多我都去听。

小编:学校的课程丰富吗?

马成:因为我们比较特殊,所以在学校除了文化知识,我们还学很多生活技能,比如自己做饭、自己要学着独自走路,为了以后能自己独立生活嘛。我们学校还有很多乐器,有一些老师自愿来教我们。我们学校演出的机会很多,去年学校合唱队到美国演出。



在等待入场之前,很多选手在花圃旁练习将要演奏的曲目,马成更多的时候在倾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演奏,听他们演奏中的各个方面细节,音乐的变化和处理都是他能学习到的地方。

小编:参加比赛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马成:见识的更多了,到舞台上也会变得老练起来。听到老师们的演奏,听到更多拉的比我好的人,就像爬过一山,还有更高的一山,都是我学习的目标。

小编:还会参加比赛吗?

马成:多多益善吧,也是学习成长的经历。



说到马成的记忆力好,他会说:“没办法”。“没办法”,面对生活和命运,他只能这样。谈话中能感受到他面对生活的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上天赋予他的特殊人生和经历,使他有着超乎于同龄人的成熟。

而天下父母心中,有望子成龙,也有如马成的父母一样。他们在生活中、在对马成的照顾中,多了更多耐心也付出了更多的心血。马成的健康成长,是他们最大欣慰。

人们常说,上帝关上一扇门必然会为你开一扇窗,对音乐的敏感不知是上帝赋予他的天赋,还是看不见后上帝对他的弥补。他好像摒除了明眼人世界中的杂念,在看不见的世界里,却听到了别人听不到的声音。

而他的声音,我想在不远处,自会有人与他产生共鸣。

复赛中他演奏的曲目是西北风格的《秦腔主题随想曲 》,顺利进入第二天的决赛后,演奏指定曲目《空山鸟语》和自选曲目《葡萄熟了》。

他的演奏,虽有不足之处却超越了他此时年龄和身体上的局限,这种对音乐的坚持和专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不放弃、不退缩,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学习。

年纪尚小的他却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沉稳和思想,不得不感叹,我不如他,不如一个孩子,对二胡对生活更纯粹。


    关注 华音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