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合唱节、沪剧节……闵行有部逼出来的“群文发动机”

 

闵行报记者龚炜斌丨文刚刚过去的四月,对闵行区群艺馆而言,显得格外忙碌。连续推出的市民文化周、吴颐人书画艺术...





闵行报记者 龚炜斌丨文

刚刚过去的四月,对闵行区群艺馆而言,显得格外忙碌。连续推出的市民文化周、吴颐人书画艺术大展、文化春雨邻里行、全国群星奖上海地区参选……常态的安排,突然的救急,不断的沟通,大事小事,馆内馆外,全馆上下20来个人,基本上处在连轴转的状态。

“除了听不见工厂车间里轰隆隆的机器声,这里就像一个群众文化的发动机了!”偶尔得空坐停在办公室里的馆长傅晏这样比喻道。



各家的群文活动均少不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1理念为先 “逼出来的工作理念”



解释这番忙碌,傅晏用了“被逼”两字。他说,区群艺馆人员不多,如果按着传统思路,守着一幢小楼,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偶尔拿些个奖,装点下门面,小日子绝对清闲自在,“当然,这样的日子,自我感觉再好,存在感还是欠缺的。”

所有的变化来自文化布局者的决策和谋划。傅晏说,他一直清楚地记得文广局主要领导提的三句话:摊子要守好、人要往下逼、群众要有平台。



“吴泾文化展示周”上的旗袍秀

“作为一个地区群众文化的推动者,如果老百姓永远见不到你,肯定不行。”他这样说,“群众文化的主战场在基层,主力军是群众,是所有喜欢文化、乐意亲近文化的基层群众。服务百姓最基本的文化需求,成就他们的文化梦想,实现好文化民生,让他们交流有平台、活动有舞台、内心有感受,才是群艺馆真正的出路。”



“马桥文化展示周”上的摄影展

“把服务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办馆立馆的第一主业。”傅晏说,“必须逼着全馆上下往下走,往基层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走!”

2服务为上 放下身子搭出平台



就这样,群艺馆变了。馆长带头,馆员齐心,顺着“逼下去”的思路,发现要做的事情很多,干事的空间更大。



“项宅论道”社区文化发展研讨论坛

如今,所有文化干部都有对口联络的街镇工业区,常态下一对一,必要时抱团介入,做到全区一盘棋,服务网格化;馆内,从剧场、广场、展厅、教室全线向基层开放,面向全区群众开设的时装模特、古典舞蹈、成人拉丁等培训班档期把教室排得满满当当,还溢出到了街镇;合唱节、沪剧节、广场舞大赛,各类文化活动覆盖社区、校区、园区、商区、营区,舞台直接搭到百姓家门口……

曾有外区调入的干部表示“老单位一年展览十几个,忙得晕死”时,这边的新同事开玩笑说,“我们这里一年大大小小的加起来七八十个,岂止晕死?”



“江川文化展示周”上《红楼梦》越剧专场

这还不够,今年3月26日起,紧随上海市民文化节启动,街镇文化周闪亮登场,目的是让基层的文化团队、文化品牌和文化人才入驻区级平台,既是鼓励,更是支持。前期的对接、沟通、策划,后期的布展、组织、安排,工作量自然加大不少,但看到各街镇跃跃欲试的热情,看到那么多人在马桥豆腐制作工艺前流连,在江川老工业基地图片前驻足,看到群众笑脸盈盈地在布景板前合影留念,他们说:“还有什么这更让我们开心的呢?”

3结果导向 民间优秀作品大爆发

敢把自己逼到如此境地的队伍,素质不会弱,能力不会弱,境界不会低,此言不谬。

群众文化的特殊性,群艺馆周五、六、日一般都要加班。但是在群艺馆,每逢馆内有大事要事和重要安排时,全馆一起上已成自觉。去年“金秋闵行”期间,全市17个区县、200多个街镇、144支合唱团队齐聚城市剧院展演,七八千人的队伍,从候场、上台再到下台后留影,几乎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群艺馆20多个员工愣是克服各种困难,发明出“顺时针”工作,确保了演出秩序井然,无一事故发生。



吴泾人自己演出的沪剧《大雷雨》

把心全放在群众身上了,群艺馆的奖项是否就得不到保证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去年“上海之春”新人新作大赛,每个区县只能报8个作品,闵行报送了9个作品,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基层,还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区文广局一位负责说:“事实证明,逼着走下去,更多群众参与了,优秀作品自然会多。尽管我们没太注重得奖,但得奖是水到渠成的。”



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内《老闵行记忆展》

如今的群艺馆心齐、气顺、劲足,一群“80后”年轻文化干部在投身基层中获得快乐,在服务群众中找到感受。他们说,群文事业天空很广,值得为之努力的空间很大。逼出来的群艺馆正如同一台发动机,为增进闵行群众的幸福和欢乐大声轰鸣。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想与我们分享,欢迎联系我们。

联络邮箱:wx@mhbs.cn(本期编辑  杨宇花)



长按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哟

《闵行报》是闵行区委机关报,是您了解闵行经济社会发展、衣食住行社会动态的第一选择。“闵行报社”微信精彩内容每日推送,更有精彩互动。


    关注 文明闵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