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话车 天呐!看车展居然还有这么多门道

 

没了车模、少了明星,如今大小车展越来愈多,但车展上的亮点却越来越少。新能源汽车不再稀奇,豪车超跑有些看腻,难馆展开了讨论。...







主持人:

《中国汽车报》社副总编辑 胡轶坤

嘉宾: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 王秉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专家、情报所总工程师 黄永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 许海东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看似热闹喧嚣的北京车展背后折射出怎样的汽车行业发展态势?
股比放开后的应对之策应该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造车新势力?
车展应该看什么?
4月25日下午,就这些问题,《中国汽车报》大型直播访谈节目《金台话车》之“车展划重点”在2018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行业大势与自主向上
胡轶坤:有人说这可能是最焦虑的一届展会,也有人说我们可能在本次车展上见证一个时代的转型,还有人说淘汰赛开始了,各位有何感触?



王秉刚:在进一步放开汽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激烈竞争

我为自主品牌企业的快速进步感到高兴,吉利等几家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做了很多部署。几家合资企业也在抓紧做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化方面的工作。总体从今年的车展看,尤其在进一步放开汽车业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激烈竞争。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产业初见规模,并且我们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打了基础,例如消费者接受度的提高、充电设施建设的推进等。我们打下的基础不仅是让自主品牌受益,也给合资及外资企业创造了条件。

比如国外车企已经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将会快速发展,他们已经行动起来并且要抢占机会,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形势。



黄永和:自主品牌智能网联汽车可能走在前列 但社会环境制约必须解除

我特地看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有两点体会:

第一,所有企业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发力了,但是大家的发力点不一样。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无论是新造车企业还是新进入者,进来的方向非常重要。

第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让我惊喜。比如北汽、长安、威马、蔚来等企业发布的、已经或马上商业化的产品都可以达到L1甚至L2的水平。

我之前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可能还有非常长的发展阶段要走,现在看来,市场的优势、国家的优势和自主品牌的优势已经在本届车展的产品上体现出来,我们的自主品牌智能网联汽车有可能走在前列。



但最大的问题是社会环境还在制约产业发展。

从产品和技术层面,达到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也许不难。但从社会环境层面:

一方面是我国的法律环境还不能支持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比如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认定、配套的保险政策,以及侵权责任法等。国内几个大的相关法律不修改完善,就很难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另一方面,交通环境,可能是制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最大问题,尤其是当前机动车、非机动车、自行车、行人等交织的混合交通状况,都需要做相应改变。



许海东:中国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试验厂

主要有几个特点:

第一,自主品牌都在向上发展,至少其展厅面积、布置和气势等都不弱于合资或者外资品牌

第二,自主车企的产品也不错。



在传统燃油车、新能源相关产品(包括弱混、强混、纯电动等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这三个方向上,中国车企都不可偏废。其中传统车是基础;新能源汽车方面,相当好的市场条件、政府的支持、基础设施的完善加上民间资本的支持,构成了中国的一大特色,我认为当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试验厂,国外车企没有理由不进来;智能网联作为全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国汽车企业一定也是不甘落后的。

从这次车展可以看到,不管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车企,在这三方面都有布局;

第三,吉利、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的展车都比较漂亮,很值得一看。这说明中国车企对造车的理解已经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这在长安等一些车企的品牌战略上也能体现。

这几个方面体现了中国自主品牌向上的能力以及决心。
关键词

股比放开


胡轶坤:在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股比放开的大背景下,合资和自主车企会如何发展? 

王秉刚:外资一样有压力 不担心自主新能源汽车会落后

股比放开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有很多好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我们不再需要通过合资换取技术。只有经得起竞争考验,中国汽车产业才可以真正强大起来。

我们必须直面竞争,压力也是动力。这几年自主品牌在自主创新,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方面,充满了激情,也做出了很大努力,这说明了我们的能力。

所以,中国自主品牌不用担心。股比放开后,更加公平开放的环境对外资企业也是有压力的,有些外资企业之前在中国市场做得并不好,比如长期不更新产品,今后他们应该要提供更好的产品,尤其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方面,外资企业如果不努力就有可能丢掉中国市场。



我也不很担心股比放开后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会处于弱势。

不同于传统汽车产业,先走一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在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部件上,自主车企是有一定优势的,相当一部分企业拥有自己的创意和专利。我对自主新能源汽车很有信心。

当然,德、日、美等传统汽车强国在汽车供应链技术及机电产业技术上有深厚的积淀,他们一旦发力,确实会形成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重大挑战。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有信心,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黄永和:短期内股比放开不是主要问题

首先看合资自主。我认为股比放开在短期内不是主要问题,而在于长期。即便是长期来看,一些基本点也不是主要问题。比如其中会有合资合同的约束,比如外方也要考虑到不能失去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的份额。



问题的关键在于自主品牌要尽快发展起来,尤其是合资企业的中方能否在股比放开之后加把劲,把自己的品牌做起来。之前的体制机制造成了合资企业走入了引进之后没有完全消化、也没有完全吸收的怪圈,如果合资自主品牌能够很快发展起来,应该就没有太大问题。

再来看新能源。自主品牌从过去的合资,从当时的国产化中,学到了很多产品和管理技术。而在当下,进来几条鲶鱼搅合搅合市场非常好,也就是还应该增加竞争。毕竟到2020年贴补取消时的竞争,才是真正市场化的竞争,无论合资还是自主车企,那时就要看企业真正的实力了。

许海东:合资股比和关税给自主品牌留出追赶时间

合资股比的设置在初期更多是一种学习,后面其实是留给自主品牌更多的成长时间。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汽车产业历史相比,我们要正视品牌、质量、文化等方面的差距。合资股比及关税其实就是给自主品牌留出一定的追赶时间。

目前来看,在这段追赶时间里,我们的自主品牌在SUV产品上实现了一轮提升,但在B级轿车和C级轿车上还是有一定差距,商业化的大众产品还很少。



因此我认为关于合资股比,适当的保护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而合资股比放开实际上是两个概念,首先合资企业怎么继续生存?其次自主品牌怎么发展?这方面,很多企业可以学一学吉利,在和沃尔沃的融合过程中,吉利是怎样将自身能力凸显出来,达到与沃尔沃的双赢。如果能让外方离不开你,就可以共同把合资企业做得更好。

总之,股比放开后外资有更多选择,自主品牌的压力会更大,但我相信自主品牌会奋起直追,通过今天的车展,我们就看到了自主品牌的决心以及能力。
关键词

造车新势力
胡轶坤:造车新势力有两个标签,一是新能源,一是自主生力军。今年车展,很多人说造车新势力终于从画中走下来了。各位如何看待?



王秉刚:造车新势力有更开放的研发格局

造车新势力确实给行业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东西,这是好现象。

比如很多新造车企业的研发队伍是国内外专家一起在进行深度的研发。这跟我们过去的传统车企通过中国专家,或者海归专家进行自主创新是不一样的。新造车企业的格局更加多样化。

这些现象改变了大家过去一些固有认知模式。另外我们看到,很多外国专家因为看好中国市场,很愿意在中国汽车产业中贡献力量,这一点也是可喜的。



黄永和:造车新势力倒逼传统车企创新思维

我们现在能够看的到和摸得到威马、蔚来等车企的产品了,造车新势力从之前的PPT造车到现在能够拿出让人心动的产品了。

从技术来源上,造车新势力也基本都不是国外引进,而是自主研发。也就是说,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造车新势力和我们的自主品牌车企都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但造车新势力在营销和产品方面,又和传统新能源车企有很大不同。比如他们在智能网联方面的思路和在产品的营销模式上,都很有新意。抛开成功与否暂且不说,这是好现象,实际上倒逼着传统企业将新思路和新思维应用在新产品上。

另一个现象是,造车新势力大都是以80后甚至90后消费者为目标群体推进新能源产品的,而且他们是希望取消补贴的。这与一些传统新能源企业瞄准补贴有很大不同。而许多新生代的年轻消费者对传统汽车体验并不很多,甚至在北京等限购地区,年轻消费者可能第一辆车就是新能源车,他们可能会比传统车的消费者更容易接受造车新势力的新理念和新服务方式,这也有可能是造车新势力的发展沃土。



许海东:造车新势力应向传统车企学习制造经验

首先,希望造车新势力能够成功,能早日出现中国的特斯拉,因为他们有可能开辟有别于传统车企的新道路。

其次,汽车是一个消费品,真正的成功是要消费者接受。新造车企业从PPT到实车之后,最终还要看消费者是否认可。

第三,造车新势力虽然现在有资本支持,但还是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形成最终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最后,造车新势力既然是在造车,而造车是有基本工艺要求的,这一点应多向传统车企学习。在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精细化生产的能力上,新造车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这方面看,我个人更看好长安、吉利等传统车企所造的新能源汽车。
关键词

车展看什么
胡轶坤:车展期间,会有很多普通网友去观展,各位有何建议?

王秉刚: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两个汽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很值得大家关注。当然,如果要买车,肯定是要看自己中意的品牌。

黄永和:赞同王主任的观点。不管是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还是进口车,都可以从自己心仪的品牌看起。另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要亲自去开,去体验,才能看到真正的东西。



许海东:我的建议是,首先去看外资品牌和合资品牌汽车,然后再去看自主品牌汽车。有了比较之后,大家可以去给自主品牌“挑毛病”,找出自主品牌与外资和合资品牌有哪些差距,外观、内饰、配置等等,通过网络反馈给自主品牌车企。

这将会帮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我觉得这样看车可能会更有意义。
文末

彩蛋
创造美好汽车生活,欢迎网友们在观展之后来这里建言献策,您可在我报车展相关微信文章下,或在中国汽车报官方微博下,以“#2018北京车展 我给车企提意见#我要@企业名:******”的形式留言,我们将汇总网友意见反馈给相关企业。

文:张冬梅  图:杜琳、蔺天子等  编辑:薛亚培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欢迎读者分享,公众号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联系方式:010-56002742; qcb010@163.com


    关注 新能源汽车新闻EV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