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3年才明白的几个可以事半功倍的道理

 

花了3年才明白的几个可以事半功倍的道理...

这两年做职业生涯规划,很多人问我到底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是不是可以预测未来,是不是可以科学算命。其实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给人提供两点:战略思维和应变之道

本文就从这两点来谈一下我的感悟。

战略思维:其实同样也是两点:选择+部署


1、关于选择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选择的一生,只不过区别在于有的是主动选择,有的是被动选择。

前两天参加一个聚会,遇到了一个好久没见的朋友,问道最近两年的状况,对方止不住向我倾诉,现在整天过的好难受:

去年刚有了娃,自己父母身体大了带不了;

从结婚的时候就和婆婆关系不好,现在婆婆也不愿意带;

老公这边单位效益不好,几乎是干半个月歇半个月,有闲暇时间了要么在外应酬,要么回到家就是打游戏;

自己一方面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还要来补贴家用。

感觉这生活没法过了,自己的情绪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发给孩子,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但也没办法。

听得我那是唏嘘不已,要知道,这个女孩当时可都是我们聚会的焦点,形象好,气质佳,能力强。

我就问她,结婚前难道不知道对方是这样的吗?

知道

但为什么选择和她结婚?

感觉他当时对自己挺好的,虽说不是特别上进,但感觉对自己挺好的,想着婚后可能会变,当时和婆婆有矛盾,就想着反正是和老公过,又不是和婆婆过。

刚结婚没多久便有了孩子,虽说没有做好准备,想着反正迟早要生,那就先要了。结果生完之后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自己生活现在是一团糟。



其实这样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这两年做的职业规划案例多了,越来越深有体会,很多人不仅仅在感情上如此,包括工作上也是如此,都是随便找一个,干着再说呗,反正时间长了可能会改变,一切都显得太被动。
有时候我们太爱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了,这个别人有可能指的是我们父母,有可能是我们的老板,有可能是我们的对象,有可能是这个社会。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现在的你不做选择,以后就别无选择了。即使再去选择,也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比如曾经的我,一切都是按部就班,被动选择,结果越干越不开心,最后想主动选择,于是不得不花了很大的代价,12年理工研发经验,3年从0到1,蜕变成长,从行业小白到专职培训师、咨询师,再到独立创业,月入5万+

结合这两年自己的经历以及我接触过的很多职业规划案例,我分享一下该如何选择。

2、如何选择

也是两点:打开视野+甄别筛选
a 打开视野自从我准备跨行业以来,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些投入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大量接触不同行业的人,通过他们我来了解外部世界有什么。

过去太闭塞,总是认为自己生活的圈子就是世界的全部,其实世界的丰富多彩就在于有形形色色的行业,有形形色色的的人,有形形色色的的生活。

b 甄别筛选打开了视野后,有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去选择,如何选,基于两点:自我认知和外部趋势。

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目前的擅长点,同时结合外部发展趋势综合来筛选。

不是自己想要的,你可能会做的很好,但是做不长久,经常会看到某个行业的大神级人物突然有一天归隐终南山,就是因为做的事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短期可以,但长期势必受不了。

如果做的事不符合大势,那么就属于自high。

我转型成为培训师就是主动选择的结果,首先我是上过很多课,也跟很多行业的人聊过,我也综合考虑了很多不同的职业,但最后选择了培训师。
从自我层面而言:

我的霍兰德代码是ISE,喜欢钻研、热爱分享,目标专注,执行力强;

转型前期的价值观是成就感、独立性、财富。现在变为利他主义、成就感、社会交往;

当时具备的能力是归纳总结、逻辑思考;

而这一切都指向培训师。



同时作为培训也是发展趋势:

培训是趋势,过去如此,未来也如此;

培训的迁移能力最强;

通过培训可以链接到大量的人。



那么有了这个方向后,接下来就是部署。

2、部署:



在我2016年确定要做培训师以后,我是这么做的,分析自己了缺什么,主要有两点: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及实战技巧(后期实践过程中发现是三点)

既然是培训,那么就要考虑以什么内容为切入点,于是我选择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一方面规划自己,一方面系统学习生涯知识体系,于是从2016年花了大半年进行知识架构搭建,投入金钱和时间。半年后有所斩获,新精英讲师招募大赛全国9强。

到目前为止知识架构有了,于是我就自己去主动找机会,前期分享,后期收费培训,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好的培训师都有很多头衔,也都有很多认证,于是我又花了半年时间一遍继续实践,一边参加各种培训,取得了很多授证,比如DISC双证教练,职场幸福课导师,企业生涯版权课教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

转眼到了2017年,我开始刻意提升自己的培训实战技巧,最快的方法就是找到专业的公司,于是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大量的面试,15家面试有13家给我offer,最后我选择了一家,待遇不是最好的,工作强度也比较大,经常出差,陪不了家人,生活作息不规律,几乎没有周末,但是我内心就认准了这家公司。

因为他可以给到我身上没有的技能,我明白你想要什么,就是要靠你自己愿意付出什么来换的。于是我付出了陪伴的时间,付出了休息的时间,付出了身体的劳累,付出了待遇,但收获却是巨大的,远远超过我付出的。在这里我收获了作为培训师该有的课程研发、咨询、培训、控场、说服、销售、感染等技能,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个充满爱的团队和一大批好朋友。

现在无论去哪出差,都能找到三五好友一起觥筹交错,谈天说地。

而在17年我也获得了当年我是好讲师大赛的全国30强。

其实这个就是部署,选择之后,你要自己去落地,去实践,而在这个过程,有4点要注意

a 正确看待奇迹

因为成功都是一个过程,绝对不是一个奇迹。就算是奇迹那也是前期积累了很多,最后爆发出来的一个点,所以我从来不相信奇迹。这也是为什么我的社群取名叫“厚积薄发”的原因。
b 正确看待受挫

人要想把事情做成,一定会受到很多的挫折的。

比如我在转型初期就受到了很多的反对,尤其是亲密的家人和朋友以及同事,但其实这是正常的,只有亲密的人才会反对,因为他们足够关心你,同时辩解是没用的,毕竟当时自己什么都还没做,更别说做成,如果因为对方的反对自己就不再继续做了,只能说明这件事自己不适合做,也做不成,因为在做事的过程中会遇到比亲人反对更重大的挫折。



其实更高超的是学会从不好的事情当中找到好的方面,这并不是唯心的,而是事实,包括我们常说的:只有那些杀不死我们的才会让我们强大。

现在回头想想,过去十二年的经历对我的磨砺是巨大的,我的韧性比较强,做事目标感强,执行力强,自控性强其实都是那时候磨练出来的,但当时总是感觉痛苦,想早点抽身,其实是因为当时站的维度比较低,现在感觉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c 正确看待过程

人有时做事时会刻意营造出一种悲怆感,否则就感觉这样的成功没有意义,刚开始我也一样,总是先把自己感动的要死要活的,其实没必要,也不好,结果达成了,但过程总是很痛苦,也没有意义,所以要学会热爱生活,生活苟且要有,但也要有诗和远方。这是我花了好几年,也吃了很多亏才意识到的。
d 正确看待自己

人都是不完美的,但内在却都有想变得越来越好的心态,于是总是花大量时间来改正缺点,但是近几年的感受我发现,人要想变得越来越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先承认,先接纳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某方面是不好的,然后才能把焦点放在自己变好。否则总是和自己的不完美对抗,只能让自己越来越糟。
而且我们对外的关系处理,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普通的人际关系,恰恰都是一种内在关系的对外映射,对自己苛刻,过分纠结自己的不足,那么对外交往也会如此,认真到没朋友,总是看到对方的缺点。

所以不完美才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和自己共处,给自己时间让自己越来越好,因为你值得越来越好。

下篇应变之道,择日再续。

福利时间:结合自己的实践以及大量的案例我开设了自己的《职场咏乐汇》两天课程,旨在自我探索,把握外部趋势,提高效能,快速进阶。

第一期已于5月5、6号结束,第二期定于6月2、3号在北京开班,20人封班,目前已有13名学员缴费报名,厚积薄发群成员2000元,群外成员2500元。第三期定于七月份在济南开班,目前持续报名中。

相关报名信息点击原文链接

部分学员上完课程感受如下:

走过的路,真的都算数 

职场咏乐汇,感恩遇到你 

多维度认知自己,探寻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涯

黄埔第一期《职场咏乐汇》

第一期《职场咏乐汇》回顾


    关注 跳跳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