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宜居城市应当长什么模样? 沙龙总结

 

由美国亚特兰大HarrisonDesignAssociates设计师兼中国区项目总裁韩宝山先生,带领我们对"美国宜居城市建设对中国城市建设的启发"的探讨。...

自转公转沙龙五月建筑专题的第一场,是由前美国亚特兰大Harrison Design Associates设计师兼中国区项目总裁、现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韩宝山先生,带领我们对"美国宜居城市建设对中国城市建设的启发"话题进行的探讨。我们在这个细雨绵绵的周日下午,依然在张爱玲故居旁的千彩书坊举行了本次沙龙活动,一起聊一聊我们心中的宜居城市与中国城市建设的现状与未来。


城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伦敦人在mind the gap的地铁提示音和brunch的悠闲里开始一天的生活之时,上海车水马龙的交通正迎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分;当东京的电车不差一分地准时到站之时,迈阿密的人们正开着车行驶在宽阔的大马路上……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与禀性。有它招人喜爱、令人赞叹、让人留恋的地方,也会有遗憾的残缺、可惜的不足。

当然,当我们仅仅从外观或喜好来谈论城市的时候,并没有触及到宜居城市探讨的本质。韩先生介绍说,"我们在讨论城市的时候,需要从经济、政治、公共政策、社会及文化等等宏观框架中去考虑,而不是仅仅看它外在的表现,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一座城市建设的内涵"。

那么,当我们在谈论宜居城市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美国城市特色与多元的城市文化
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韩宝山先生综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专业背景给我们分享了他对美国城市文化的见解:





韩宝山:美国是一个拥有非常多元的城市文化的国家,这一点你几乎难以在世界上其他国家见到。在这里,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城市文化,可以满足不同的人对不同生活的追求。



在纽约,你可以非常忙碌,非常自由,这里聚集了许多年轻人,时尚而前卫;在加州,多元文化繁荣发展,自由而开放,但对富人征收的税比较高,所以有钱人倒是不太愿意待在那里……美国每个城市文化的不同,跟城市的历史、经济状况及城市政策等等因素有关系,这种能够满足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需求的城市文化,正是美国多元文化得以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

当然,美国多元城市文化的发展,也体现在城市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活其中的不同群体人的需求:

"对不同群体的人们生活的照顾,最直接的反应在公共交通及公共设施的建设中。譬如,残疾人是否能够有尊严地在城市中生活?图书馆、健身房、体育馆、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需求?……与此同时,文化本身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一点在美国表现地非常明显。一个德高望重的教授可以穿着破洞牛仔裤,开着摩托去上学,不会有人因此觉得他物质欠缺或者品味怪异。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可以让任何居住在其中的人保持他/她的独特性,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目前无法比拟的。"



宜居城市的建设应当以人为本
环境质量、房租、交通、公共设施等等都是考量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标准。城市建设花的是纳税人的钱,那么城市建设是否能够反过来服务于每一个纳税人的生活,就是一座城市的发展中需要严肃考虑的问题。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火车站应不应该修广场?一个面积庞大的广场目的是什么?我们拿京都举例子就会发现,京都站的新干线与城市地铁线距离非常近,从新干线出站口一出来便是城市地铁与公交车站台,提着大包小包行李的旅客不用长途跋涉去换乘。这种真正为服务人们生活考虑的城市设施与建筑,就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概念。从这个考量来看,上海的虹桥站也是建设得很好的。

 从城市设计层面总结宜居城市设计法则:

1. TOD交通引导的开发理念:对非机动车,行人的出行的方便性给予超过车行的考虑

2. 开放的,易于市民平等交流的空间组织

3. 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可以自由选择的居住产品

4. 城市空间组织与用地性质相匹配的空间布局

5. 要活动场所,不要维护良好的绿地




韩宝山:我们来说说纽约,最简单的大家想一想。世界上有哪个大城市能够把市中心那么大一块地空出来做公园?



在市中心这么寸土寸金的地方,纽约政府将这块地做成了一个公园,而不是商场或者写字楼或者其它的任何建筑群,这是非常棒的事情。Central Park成为纽约的标志,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步、跑步、休闲、约会、聚餐等等,它给城市提供了一个陌生人能够相遇、结识的绝佳场所。





曹娟娟:我觉得日本在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上做得尤其好。我去日本的时候对日本的两个方面感触特别深。一个是日本的洗手间,日本人非常注重外表与仪态,女洗手间中往往都配有化妆室,也有为妈妈们提供的母婴室,而且里面的设计与设备都非常齐全,所有的洗手间都很干净;另一个就是日本的交通,首先日本的交通非常方便,新干线真的是四通八达,城市与城市之间就像做地铁一样的便利。而且他们的公共交通是绝对的准时,列车一定会按照时刻表到达。我觉得单从这两个点来看,就可以看出日本的城市建设中做得有多么细致。



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城市生活
在许多关于城市建设及城市政策的讨论之后,我们一同对城市中的现代文化做了一些探讨。城市作为现代社会人类的聚集地,集中体现了人类物质成就与精神追求。韩先生说,"城市非常好的一点就是,它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棒的social network——也就是说,城市为我们每个人形成属于自己的密集的人际关系网提供了场所。结识不一样的人,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不断地从陌生人和陌生领域吸收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这就是城市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好的重要体现。"

在中国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城市给予了城市人教育、就业、娱乐、发展的种种机会,却普遍因为城市的迅速扩张带来许多问题。"大城市的年轻人心灵上的荒漠感,或者说孤独感,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



韩宝山: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大龄单身青年?因为即便是在中国的大城市,也没有提供足够多让陌生人相互接触与认识的机会。这其实是挺可惜的一件事,因为城市生活本身,理应为我们提供这样的便利。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是网状的,可以有一些媒介允许人们不断增长自己的social network, 能够让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相遇、交流,才能在碰撞中产生新的东西。我们现在常常讲跨界,就是因为置身不同领域的人,可以从别的领域中获得新的知识,激发灵感,从而为创造、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






自转公转


你看到的只是本次沙龙的简要回顾,

想知道和参与更多话题讨论,

请关注并报名参加我们的沙龙吧。

我们会有更多精彩线下讨论,

敬请期待


自转公转沙龙如何运转?

自转公转沙龙每期将邀请1-2名主讲人,并开放10个名额供有兴趣加入讨论的朋友。我们将按照每月一个主题的形式,对社会各行各业如金融、建筑、艺术、教育、健康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自转公转沙龙希望通过小型讨论圈的形式实现对话题的深入探讨,给予每个参与人表达观点、深入交流的机会。欢迎大家带着自己对话题的看法和观点而来。


    关注 自转公转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