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细胞》第三期:验血单上这俩货是干啥的?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欢迎分享,转载须授权!37兆2千亿细胞的主人们大家晚上好啊!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欢迎分享,转载须授权!



37兆2千亿细胞的主人们大家晚上好啊!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动漫《工作细胞》里身体的主人在经历了肺炎链球菌感染、擦伤、流行性感冒之后,最近又食物中毒了,真是不幸……

这个人吃了日本常见的食物鱼生之后感染了寄生虫,然而这题对前几话已经出场的细胞来说有点超纲了,因此本期出现了两种新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如第一篇文中所述,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跟男主中性粒细胞同属于白细胞中的粒细胞,它们都共同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前面三话剧情中之所以没有看见他们在血管里走来走去,是因为数量非常少。嗜酸性粒细胞仅占白细胞总数的0.4%~8%,而嗜碱性粒细胞为3%~8%。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表现为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而嗜碱性粒细胞则在发生过敏性疾病、恶性肿瘤、重金属中毒和一些类型的血液疾病等时增多。

虽然数量很少,但关键时刻还得靠他们发挥作用。

在动漫中,嗜酸性粒细胞的人设是一个年轻女性,全身粉红+双马尾的配置,很容易让人认为这是一个温柔甜美、人畜无害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是比较弱,但它们具有杀伤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



而嗜碱性粒细胞则被塑造成一个中二病话痨,它并不直接作用于病原体,但对其他细胞有召集的作用。它释放的肝素、组织胺、趋化因子等物质,可把嗜酸粒细胞等具有杀伤力的细胞顺利吸引到抗原入侵部位。这些物质在免疫反应中还有多种其它作用。



这天,红血球和中性粒细胞看起来是在胃部附近的血管约会。突然中性粒细胞的感应器响了,这意味着又有细菌感染了。真是不凑巧,二位就这么匆匆分别。



在中性粒细胞到达入侵部位之前,嗜酸性粒细胞在对抗着细菌,但似乎打不过。中性粒细胞快速跑到感应部位让细菌一刀毙命。

红血球也赶过来了,细菌被打倒之后,他们寒暄了起来。红血球跟嗜酸性粒细胞是初次见面,而中性粒细胞却跟她是旧相识。一时间,气氛有一丝微妙。中性粒细胞解释道,他们是产生于同一骨髓的白血球同伴。都是老乡来的,当然认识了。







很多细胞都在背后议论弱弱的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便帮她说话,他告诉大家白血球除了负责驱除细菌,还有很多其它工作。气氛变得微妙again。当然,这句台词为后面的情节设下了铺垫。



整个环境剧烈震荡了起来——主人反胃了。

此时,肥大细胞因受到IgE刺激而释放组织胺。组织胺是在过敏、发炎反应、胃酸分泌等过程中的一类化学传导物质。(关于这部分信息,我们在下期遇到花粉过敏时会详说,请记得关注哦。)



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见到了嗜碱性粒细胞。在一番中二的台词之后,嗜碱性粒细胞对他们说,只有借助他们的力量才能结束这场悲剧。事实上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是在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运动到他这儿的。趋化因子是指能够吸引白细胞移行到感染部位的小分子蛋白质,人体在防御和清除入侵病原体等异物时,白细胞沿着趋化因子浓度增加的信号向趋化因子源处进行迁徙。



辅助T细胞向大家通报,机体感染了肠炎弧菌。肠炎弧菌最早在1950年从日本大阪的海产中毒事件中检测出来,它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日本细菌性中毒的40%-60%。但T细胞也意识到,如果只是感染细菌,胃壁不会有这么严重的损伤。

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到达了细菌感染部位,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较弱,中性粒细胞险些被细菌吞掉。幸亏嗜碱性粒细胞召集了一大批中性粒细胞前来支援,才打败了肠炎弧菌。在红细胞中,以“嗜酸性粒细胞怎么这么弱”为主题的议论又重复了一遍。







广播在循环播放告诉大家危机已经解除,红细胞们都回去工作了。此时的他们还没意识到,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而嗜酸性粒细胞则在原地擦拭手里的武器,似乎是在等待一场属于她的战役。





果不其然,胃酸漏了,这意味着胃部遭受了严重的伤害。而造成伤害的怪物也终于现身——是寄生虫,海兽胃线虫。

海兽胃线虫又名异尖线虫,它的生命的循环透过鱼类和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来完成,虽然人类不是它的适宜宿主,但是若误食含有幼虫、未经煮熟的鱼肉,也会受到感染,出现胃肠不适、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少数情况下还会入侵胃壁。



在海兽胃线虫的作用下,主人呕吐了,细胞们陷入混乱。不明真相的红细胞期待中性粒细胞赶紧对付敌人,但中性粒细胞表示无能为力。

这时,嗜酸性粒细胞冷静地说:我去对付它。

众细胞惊了,一个细菌都对付不了的家伙,却主动要去对付连中性粒细胞都奈何不了的寄生虫,她是疯了吗?





嗜酸性粒细胞并没有疯,她勇敢地冲向海兽胃线虫,一下击中要害,线虫应声倒地,危机解除。对抗寄生虫,我们嗜酸性粒细胞是专业的!

机体会通过Th2免疫应答的方式对抗寄生虫感染。肠寄生虫抗原与肠壁内结合IgE的肥大细胞接触时,使后者脱颗粒而释放组织胺,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一篇文献中,作者利用延时显微摄影的方式记录了嗜酸性粒细胞虐杀一只秀丽隐杆线虫的真实场景。


击败海兽胃线虫之后,嗜酸性粒细胞受到了细胞们的欢呼,这一战不仅让体内恢复了安宁,也一扫了之前在细胞们眼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懦弱印象。



看完了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工作之后,关于临床上检测其数值的意义大家应该也大致明白了。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过敏、过敏性紫癜)、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某些恶性肿瘤、传染病和其他风湿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则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一般临床意义不大。

而嗜碱性粒细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癌转移、铅和铋中毒等,另外罕见的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和某些转移癌时也可见增多。减少无临床意义。

让我们记住血液中手拿钢叉的少女和冷酷中二的少年吧!

原始出处:

郭青龙,李卫东主编. 人体解剖生理学(供药学类专业用)第2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08,第88-92页

Michael L Patnode et al。Leukotriene B4 amplifies eosinophil accumulation in response to nematode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14-6-4.   DOI: 10.1084/jem.20132336

金伯泉.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谷君深情说
前两期内容请戳:

1. 《反差萌!萝莉血小板终结感染,稚嫩T细胞秒变肌肉男》

2. 《你的细胞在谈恋爱,你知道吗?》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精彩





科学家如何利用算法加速癌症等人类疾病的研究?

利用CRISPR/Cas9成功地修复人胚胎中的基因突变?

三篇Science揭示相分离与基因转录存在密切关联

Circulation:警惕!多样化的饮食方式或许并不是最健康的!

还在为自己的科研前途迷茫?梅斯等你来大展宏图!

相关活动推荐


    关注 生物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