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高铁上的四张表

 

本期编辑:刘佳来源:《经营与管理》杂志...



文/王学秀(南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南开管理评论》编辑部主任,南开大学商学院企业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出差坐高铁,不经意间看到洗手间墙上挂着一张卫生作业检查表(因为表头被一个大铁夹子挡住了,看不到)。奇怪的是,火车已经开了两个小时了,这个表依然是空白的。但细看此表,在内容设计及管理的周全方面,可谓详细甚至精细:有作业时间、保洁员签字栏、列车员检查签字栏、列车长抽查签字栏等,而作业内容也很详细,包括“厕所”、“洗脸间”和“车厢地面”三大类,每一类又分了好多小项,比如厕所就细分为八项。表格下半部分是“补强项目”,即检查人员要求保洁员整改的内容。

有了这张表引起的困惑,之后就比较关注这个事儿了。又一次旅途中见到的第二张表,是另一个铁路局的。这回看清表头了——某铁路局列车明示化作业巡检记录。这张表的设计没有第一张那样复杂,作业内容中只列出了便器、地面、镜面、台面和废纸篓,检查人也只有一个。但有意思的是,这个简单一些的表却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列出开出后每半小时记录一次,检查的人员有姓名记录,也有“存在问题”的记录,比如“地面有水”、“台面有水”等等。

第三张表也是这个铁路局的,这张表值得记录的,又是另外一个十分好玩儿的现象。我见到这张表时,大约是下午三点半多一点儿,但奇怪的是,这张表上不仅填写了15:34、16:01、16:34等还没有发生的时间,而且把还没有做的事情也都挑了勾、签了字。还好,后面的“检查人”一栏空着,没有作假。

第四张表跟第一张是一个铁路局的。这张表又有不同于其它表的“异趣”。仔细观察,这张表的车次、日期都不是当日我乘坐的这次车。而往表中细看竟然发现,表里又出现了另外一个列出的车次号。实际上,这张表给我们上演了一出“连续剧”,同一列车因为执行的任务不一样,车次名也不一样,但表格却“合二为一”,用了一张!

说实话,两个铁路局的表格,管理的出发点都很好,设计得也不错。但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种种的怪现象?设计得如此精细的表格却没有用起来,原因是什么?我在一个群里发了第一张表的照片:“火车跑了两小时,这张表还是空白。当初绞尽脑汁制定制度的人,想到这样的场景了吗?”一位业内的朋友回应说:“保洁卡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早就建议取消,但路局不同意”。我想,不管“初衷”、“过程”,还是结果,作为一种管理现象,这四张表给我们带来的,起码有这样一些思考:

第一个问题,列车上的保洁工作该不该管理?我想答案毋庸置疑:应该管。仅就这一点而言,我感觉这就是随着开放与发展,社会层面和企业层面都显而易见的进步。

第二个问题,对保洁工作的管理,以什么样的方式更恰当?这种管理工作,是不是一定需要这样的“明示化管理”?以内部的、非明示的、但同样严格的方式来管理行不行?“明示化管理”,要“明示”给谁看?

我想,这样的“明示化管理”可能受麦当劳和肯德基等快餐店洗手间保洁工作的启发,其设计的初衷和希望达到的目的,也应该与此类快餐店类似,一是让保洁员恪守时间和工作范围,二是让顾(乘)客看到我们作业的过程和结果,对卫生条件放心。但显而易见,上述第一、三、四张表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保洁人员和检查人员既没有按照规范去做,而且似乎也不忌惮乘客会看到这样的表格“结果”。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管理上”的这些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但实际的保洁工作做得还算到位,相关区域没有出现脏乱差问题(但也不是没有瑕疵)。那么,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讨论一些问题:这样的管理方式是否合适?保洁员是不是认为,我把具体的工作做好了就行了,填写这个表是劳民伤财!检查人员(列车员、列车长)也很烦?我都及时督导了、该整改的已经口头告诉了,还非得填表,没有什么必要!他们大家还可能一起想: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就行了,干嘛非得给乘客看啊?搞这些形式主义没有意思!

当然,这是我替人家想的,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上面说过业内人士的说法,可能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最终要思考的问题是:要保证保洁质量、要给乘客明示的、放心的、温馨的承诺,以怎样的管理方法更合适?

第三个问题:既然作为管理制度来执行和实施,为什么执行情况如此不堪?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这四张表的发现,并不是一个大样本搜集的过程,而仅仅是我在四次出差中随意性的观察。观察了四次,就发现了这四种情况,如果再多观察,是不是还得有其它的“幺蛾子”。我觉得,这个问题才是最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的。同时如果了解企业实践,你会更加感觉到,这样的问题其实是许许多多企业里的普遍问题:制定制度时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但似乎制度制定完了就完了,对于这样的制度到底是否合适一线的工作实践、是否能促进工作、是否能够提升顾客的美好感受等等,似乎没有人去关心。长此以往,就造成了管理实践中的“两张皮”:管理者认为我们制定完了制度!实践层认为我干完了工作!到底管理制度和实现工作之间是个什么关系、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会衍生怎样的文化,都没有人去关心。

上述三个问题是我由四张表想到的。其实,企业实践中,类似的事情有很多。而认真思考与讨论这样的问题,是促进管理效率和管理的人性化、真正提升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

本期编辑:刘佳

来源:《经营与管理》杂志






    关注 经营与管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