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侧记任何形式医疗服务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更精准

 

归纳本届论坛的观点如下:互联网医疗和远程医疗不应是患者最后考虑的事情,而是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咨询最佳个性化方案和“我的健康”。医生应以患者获益为核心,利用远程医疗二次建议和多学科会诊汲取成功经验。任何形式医疗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精准!...

论坛观点互联网医疗和远程医疗不应当是患者最后考虑的事情,而是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咨询最佳个性化方案和“我的健康”。主诊医生应当以患者的最大获益为核心,利用远程医疗二次建议和多学科会诊汲取成功经验,提高和完善自我临床技能。

任何形式医疗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精准!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4月19-20日,第六届中国远程医疗论坛在太原成功举办。本届论坛包括了《远程医疗实践规范和指南》研修班培训活动和主题论坛交流。论坛主旨"让远程医疗随处可及、无处不在"。



论坛由全球医生组织和心医国际联合主办;华为和英特尔等协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远程医疗分会会长李宁教授做主旨演讲并聆听了主题交流。



作为引领中国远程医疗学术研讨的“风向标”,中国远程医疗论坛一如既往注重分享案例和成功经验,希望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把互联网+远程医疗作为一门新型交叉学科来探讨交流——目标是建立我国”远程医学“学科

本次论坛采用创新形式邀请了国际专家远程实时演讲(讲者在美国加州,会场在太原);还邀请了国内互联网技术、医疗信息化专家以及基层机构远程会诊负责人等参加了实践经验交流。

在深刻领会国家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政策精神前提下,与会者共同探讨了如何务实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和安全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

论坛亮点、经典案例和观点归纳如下:

1

亮点一

采用实时远程讲座,邀请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心脏病专家讲解美国远程医疗以及心脏病二次建议咨询和临床教学。

验证了开展国际远程医疗的技术平台系统已成熟,可以完全实施中美临床医生之间大查房交流,如同在病房内讨论案例一样。让学术交流做到无时间空间障碍。
2


亮点二邀请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唯一认可使用的远程医疗软件系统VSee创始人分享了远程医疗商业化管理屡试屡败的三大原因:1、考虑如何让医生获益;2、设立“时间总监”评估时间成本;3、解决费用问题而非重新规划服务流程。

此外,还分享了远程医疗服务五个最佳思路,包括智能技术、居家监护方案、自动微型诊所以及AI筛选最佳医生等。
3

亮点三

因特尔公司大数据专家分享了AI助力远程医疗的新探索,包括平台化建设助力大数据采集应用、远程医疗+AI和远程病理+AI等模式。

因特尔作为国际顶级技术研发企业,为与会者带来了他们的国际化和前瞻视野。
4


亮点四

心医国际作为国内最大的远程医疗系统化平台机构,在全国布局了超过6000家医疗机构,注重强基层广覆盖,对于缺少管理经验的基层医疗机构还提供远程医疗会诊项目管理服务等。

他们的目标是“让天下没有难看的病”。

作为中国远程医疗论坛项目的创办主办方,全球医生组织通过其国际协作资源和远程医疗国际会诊中心平台,成功孵化并验证了开展国际远程医疗服务的可行性和精准刚性需求。在论坛上也分享了如下成功案例:

案例一、胰腺癌治疗国际专家二次建议

全球医生组织国际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位于亚洲最大的质子治疗中心”一洲国际肿瘤质子治疗中心“)。通过与著名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专家合作,建立了以胰腺癌单一疾病的国际远程会诊服务平台。

根据国际专家远程会诊提供的精准化疗方案,主诊医生为首例患者进行了积极治疗和管理。实现了“虚拟病房”共同治疗,跨越时空的新型医疗模式。

该项目的目的是验证国际远程医疗在单一疾病领域二次建议咨询患者获益最大、最有价值,同时,赋能主诊医生提高临床技能。

目前我国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0%,而美国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平均为9%。

为此,全球医生组织选择胰腺癌领域作为建立远程医疗和“虚拟病房”试点。把治疗胰腺癌成功经验(放化疗和手术方案)引入国内;以国际联合科室形式开展远程查房和案例讨论,做到国内外专家共同参与治疗,以实际案例开展临床研究合作。

全球医生组织总代表时占祥博士说“胰腺癌患者唯一缺憾是没有时间。远程医疗二次建议咨询不应当是患者及家属最后考虑的事情,应当是想到的第一件事情!

远程医疗二次建议咨询的目标是让国内主诊医生从实际案例中学到精准治疗胰腺癌的“真经”。患者至少有9%的生存机会!

案例二、心脏介入治疗远程指导和操控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原海军总医院)李田昌主任及其团队坚持探索心脏病远程指导介入治疗和辅助诊断,积累上千例远程指导心脏介入治疗成功案例。

从规范化远程医疗流程,到患者治疗获益等梳理出来一整套远程医疗实践模式,最可贵的是此模式可复制、可拓展

目前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远程会诊或互联网医疗仍处于单一点对点机构会诊,李田昌主任团队创建了基于云平台的新型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其优势如下:

1、同时接入多家医院,实现多方互动;

2、实时传输高清图像(心脏介入治疗中必须实时观察)满足医疗指导需求;

3、移动会诊终端,便捷普及广泛应用;

4、远程遥控设备,实时会诊交流指导。

李田昌主任归纳说:新型远程医疗服务模式的应用,预示着集团化和区域化医疗机构之间协作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可行性,保障了品质化和同质化管理。

同时,可移动远程操控功能有望为远程医疗系统实现人工智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论坛上与会者们希望能学习和观摩李田昌主任团队的实践经验,为此,主办方拟定在5月11日(周六)举办”心血管疾病远程医疗实践“研修班和案例观摩。

全球医生组织也将邀请著名的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专家一起跨国开展远程医疗心脏病介入治疗指导和建议。请关注通知邀请。

案例三、儿童脑瘤多学科会诊治疗方案

上海市儿童医院陈若平主任分享了他领导的儿童中枢系统肿瘤国际远程会诊二次建议案例 “儿童脑瘤患者如何从国际学科共建中获益”。

随着远程医疗模式深入展开,特别是复杂疾病诊疗方案多学科会诊(MDT模式)需求增加。陈若平主任首创国际学科共建+远程医疗模式,弥补了儿童脑肿瘤领域专业技能短缺问题。

国内儿科医院小儿脑外科擅长手术治疗,对如何精准化疗和放疗仍摸着石头过河。

如此”强手术、弱综合治疗“的窘境让我国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5年生存率徘徊在30%,然而,美国儿童脑瘤5年生存率已达到甚至超过80%。

陈若平主任强调临床科室开展远程医疗要选择好精准刚性需求,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国际和国内专家指导建议,更重要的是领悟同行在治疗方案选择、流程监控和疗效评估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比如,国际同行公认儿童脑瘤质子放疗效果最佳,保护儿童正常生长和智力发育。陈若平主任通过全球医生组织国际协作平台,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质子治疗中心作为自己科室的“虚拟质子治疗中心”。通过国际专家二次会诊建议,权衡患者最大获益,共同协商治疗方案和方式的选择。

陈若平主任归纳说,远程医疗服务的目的是以患者获益最大化为核心。建立国际和国内协作区域(华东六省一市)远程医疗儿童肿瘤平台,共建儿童肿瘤综合治疗MDT团队,共享国际协作资源,从治疗方案、流程和质量监控实现与国际顶级机构同步发展。

通过建立国际远程协作网,从点到面提升我国儿童脑瘤治疗水平和质量,目标是将患儿5年生存率提升至60%,甚至接近美国同行80%。

此外,来自华为公司的负责人也分享了他们“互联网远程医疗,让服务无处不在”的实践经验。

来自全国各省市和山西当地各级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中心负责人分享了他们建设远程会诊中心的实践经验和会诊案例等。

在闭幕式上,时占祥博士用形象比喻诠释了互联网医疗和远程医疗发展趋势。像今天大多数人出行,无论乘飞机、或坐高铁、或驾车出游,首选上网订票和手机勘察路况。如此看:



在健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远程医疗服务前提下,远程医疗不应是患者考虑的最后一件事,应当是想到的第一件事。这将是互联网时代值得探讨解决“看病难、效果差”的另一创新思路和尝试。

以患者为核心,以疗效和健康为结果。这是患者和百姓的关注点。“我的治疗方案是否最佳?疗效是否最好?

无论是常规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还是新型互联网医院或远程医疗会诊中心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必须是同质化,安全无伤害的。

在展望互联网医院和远程医学中心发展前景时,时博士说“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是一种特殊专业服务,是需求经济服务,不是供给服务”。

不会是因为超豪华医院或拥有超一流医疗设备,有事儿没事人们都去逛医院,医院不是购物中心和超市。

建立互联网医院和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不必追求豪华气派,拥有多么强大的协作网和机构联盟,互联网医院和远程医疗服务应当从解决患者麻烦/烦恼入手。

除了看病难,患者和家属的最多的刚性需求是疾病确诊后,对治疗方案选择是否最佳,预期效果最好;花的医药费是否获得应有价值——获得感!

在建立互联网医院和远程医疗实践中,目前仍缺少顶层设计和国际协作视野,没有清晰的远程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评估准则;没有关注如何赋能医生技能的提高和获益。

总之,让参与互联网远程医疗的医护人员体会到远程医疗是学习成功经验、掌握最佳治疗方案的捷径之一。

让远程医疗服务“随处可及、无处不在”的前提是规范化、标准化和可评估专业化服务。

无论以任何形式提供医疗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精准”。这是每位患者的诉求和期望。


精彩瞬间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远程医疗分会会长李宁教授做主旨发言
专家座谈“大数据在远程医疗实践中的应用”。
心医国际倡导的“让天下没有难看的病”。
儿童脑瘤如何从国际学科共建中获益:机遇和调整
李田昌主任倡导
远程医疗任意终端、任意场景、无限可能
”。



    关注 全球医生组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