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陆游书法的艺术风格

 

陆游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其在历史上的定位是“爱国诗人”。这位兼学养、品性与书艺于一身的大家,其飘逸遒丽,潇洒出神的书法,在尚意的宋代书坛,堪称独树一帜。笔者试就其书法风格及特征作一浅析。...

——  华山李澎书法工作室招生  ——
常年班:常年招生,随到随学
培训地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研修楼(原陕西省教育学院)
联系方式18792827255  18682920979   李老师
微信:华山李澎  QQ:443426364


陆游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其在历史上的定位是“爱国诗人”。这位兼学养、品性与书艺于一身的大家,其飘逸遒丽,潇洒出神的书法,在尚意的宋代书坛,堪称独树一帜。笔者试就其书法风格及特征作一浅析。

陆游生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卒于嘉定三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别署甚多,宋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人。陆游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隆兴通判,夔州通判,宝章阁待制等职,曾一度投身军旅生活。生不逢时的他自幼便随家人四处逃亡,十七八岁时,其诗就为人所诵。昏暗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使得陆游的爱国主张没能得以实现。而在宋代诸位皇帝中,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出身江南土族、政治地位并不高的陆游看作是一位诗人,在很多时候宁愿让他去写他的诗,也不愿意他在身边谈什么“国家大计”、“复国兴邦”。亲身的经历、感受以及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使得他在心灵深处,埋下了复国兴邦的种子。得不到重用的陆游几经挫折之后,只好把他的爱国热情付诸于诗,而书法也随之成为仅次子文学的理想寄托。
站在文化史的角度,陆游的一生是诗歌创作的一生,“六十年间万首诗”,这是他的甘苦、欣慰之言。在中国文学史上,人们多把他定位在“南宋四大家”之列,把他与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并称。清人赵翼在他的《瓯北诗话》卷六里有这样一段话:“放翁不以书名,而其书实卓绝一时。……是放翁于草书,功力几于出神人化。惜今不传,且无有能知其善书者,盖为诗名所掩也。”这充分说明了陆游其主要成就在于诗歌,人们所关心的也是他的诗。中国是一个文化之邦,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这样一来,陆游书法被人所忽视也是合乎常情的,其“书名”被“诗名”所掩也是必然的事情。

但这并不等于说陆游书法写得不好,而我恰恰认为他的书法与他的诗歌一样地让人惊讶,让人折服。他曾写“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唐人折股钗”的诗句,从这里可以看出,陆游从小习书取法于晋人一路,尤其是晚年,他浸淫晋帖甚多。他在《瑕日弄笔戏书》一诗中明确地表达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取法对象:“草书学张颠,行书学杨风。平生江湖心,聊寄华砚中。”
从陆游有关书法诗作和现存的书法手迹、碑帖来看,他擅长于正、行、草三体书法,尤精于草书。陆游为什么会对草书特别感兴趣呢?我认为,其一,草书与豪放的个性有关。他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情怀,用楷书、隶书、篆书等都不能淋漓尽致地充分发挥,而最合适的表达方式还是豪迈奔放的草书;其二,由于其爱国主张未能得到朝廷采纳,致使其满腔热忱不能得志,而草书便成了他排遣胸中郁闷、发泄内心惆怅的最好方法;其三,还与他一生嗜酒分不开。陆游嗜酒在他的诗中也屡见不鲜。如果说早年的陆游嗜酒成趣,是出于对李白的崇拜,那中年后的陆游酒醉作草,则是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愁绪和情怀。他在《草书歌》中曾云:“倾家酿酒三千石,闲愁万斛酒不敌。今朝醉眼烂岩电,提笔四顾天地窄。忽然挥洒不自如,风云入怀天惜力。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此时驱尽胸中愁,捶床大叫狂堕帻。吴笺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已故著名陆游研究专家朱东润先生在《陆游选集》中曾这样评论说:“书法是中国的特有艺术,草书驰骤挥洒,更能发挥书家的不平之气,陆游此诗极能深入。”

陆游的书法作品,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遗留下来的屈指可数。在传世陆游书迹中,除少数的摩崖题名和碑记外,主要是笔札和自书诗卷。从这些有限的作品中,足以向我们展示一位多才多情的书家形象,足以让我们领略到陆游书法的艺术风格。
以《焦山题铭》和《重修智者广福寺碑记》为代表的是他在楷书艺术上的成就。观江苏镇江焦山浮玉崖的


    关注 书画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