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三千,不如淡然一笑

 

卡娃微卡。...

文/卡娃·江晓白
《道德经》有云:“知足者富。”

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

一个人如果不快乐、不幸福,虽表面各有其因,但归根到底,不过是“不知足”。
凡事看淡,控制心念


曹雪芹在《好了歌》中写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这是一首劝世歌,意在警示人们,人活一世,百年而已,那些看起来无尽头的荣华辜贵,到最终,都葬于一抔黄土。

所以,急什么?争什么?抢什么?

不如欲望少一点,凡事看淡一点,然后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在知足常乐中,愉悦度过这一生。

可能有人会问:欲望太盛怎么办?

现代社会里,讲的是拼和争,太过“知足”,会显得“无为”,这并不是好事。该如何平衡呢?弘一法师早就给出了答案。

他在《格言别录》中写:“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意思是,清心寡欲,保持内心平静,自己有主见,才能虚心求教。

这句话,说的是“欲望”的替代和转移。

现实生活中,对于“成功”的诱惑,没有人不会心动,也因此,我们的双手,总在忙碌,我们的双脚,从不停歇。

为了调剂精神,控制好心念,防止自己过度追求欲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外物”来存放精神头,比如说绘画、唱歌、书法等。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既不消极颓废,又不沉迷欲望,二者的平衡得到了保障。

弘一法师的修行生活,很清苦,脚上是破布鞋,用的是旧毛巾,穿的是打了200处补丁的旧衲衣,吃的是清水煮白菜,有盐无油。

他的老友夏丏尊来看他时,他正吃就着咸菜吃饭。

夏丏尊问他:“菜咸吗?”弘一法师答:“咸有咸的味道。”

吃完饭,弘一法师倒了一杯水喝,夏丏尊看着寡淡的白开水,问他:“怎么不放茶叶?这水太平淡了。”

弘一法师答:“开水是淡的,淡也有淡的味道。”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无论繁华还是落寞,都是生活,也各有各的滋味,我们如果细细品尝,就会发现都不可或缺,也因此,都应该平常心待之,而不是让心念被牵引。
顺其自然,万事顺遂
我们常常说“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

但其实,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甜美果实,我们的每一次努力,也并不都会有回报。

更多的,可能是壮志难酬、功败垂成、功亏一篑。

总之,或因际遇不对,或因世事难料,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那么,该怎么办呢?

《增广贤文》中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面对缺失和遗憾,我们与其强求,不如顺其自然、坦然面对。

药山禅师和弟子云散、醒吾打坐参禅时,看到一绿一枯两棵松树。药山禅师发问道:“树,是荣的好,还是枯的好呢?”

醒吾答:“荣的好!”

云散答:“枯的好!”

药山听完,不置可否。这时,一个沙弥正好路过。药山用同样的问题向他提问。

沙弥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沙弥答完,药山颔首。两弟子这才悟道。

其实,荣与枯,穷与富,成与败,生与死,苦与乐,都是人间事、寻常景,我们一一经历就好,不应该被扰乱心境。

这种不被羁绊的睿智,就是对生活的坦然应对。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只蚕宝宝用自己吐出的丝,织了厚厚一层茧,织到最后,它才发现,它把自己困在了茧中央,出不去了。

它左冲右突、横冲直撞,都无济于事。最后,它疲劳极了,沉沉睡去,还做了一个梦。梦中的它,充满力量和激情,也充满冲劲和征服欲,还了悟到了生命的可贵。

梦醒后,它告诉自己,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在自我鼓舞之后,它用牙齿把蚕丝一点点咬破,一根根咬断。经过几轮奋战后,蚕茧现出孔洞,外面新鲜的空气和风,慢慢透进来,太阳光也穿过云朵投射而来。

它高兴极了,缓缓地一伸腰,自己竟然飞起来了!

原来,它虽然在沉睡,但并不是在放逐,而是悄悄地在成长,直到背上长出了两片翅膀。正是这对翅膀,帮它傲然一飞,破茧而出。

有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生活中的苦难、烦恼、困境等等,都是常态,但只要我们保持本心不变,以一颗平常心,悠然自得,顺其自然,最后都能求到一个顺遂的结果。
欲望越少,幸福越多


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人:

孩子孝顺,却嫌弃TA赚钱能力差;

友邻亲睦,但抱怨TA无实际用处;

身体健康,还期望容颜永远年轻……

真正是:一山还望一山高,已经拥有的,还有更多、更好,永不停歇、永不知足。

其实啊,人的欲望,好比海水,越渴越喝,越喝越渴。如果不加节制,我们的心智便会被贪婪反噬,被欲望控制,而我们自己,也会坠入万丈深渊,活得不幸福。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老铁匠,在老街上开了一间小小的铁匠铺,为人打制铁器,也售卖铁制生活用品,大多数时候生意冷清。

但老铁匠并不在意,没顾客时就坐在店门口喝茶、听收音机,日子过得清闲自在。

一天,  他正捧着紫砂壶喝茶,被路过的古董商看到了。古董商一眼就认出,那把紫砂壶,是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作品,是仅存世间3件作品中的一件,价值不菲。

古董商喜不自禁,出价20万购买。

老铁匠很惊奇,想不到这平平常常的物件,居然这么值钱;但同时他也以“祖传之物,无价之宝”拒绝了古董商。

等古董商走后,老铁匠的生活陷入了混乱。他晚上失眠,盯着紫砂壶一看就是一宿;他白天走神,捧着紫砂壶小心翼翼生怕失手。

镇上的人们听说这件稀罕宝贝后,也都纷纷赶来看稀奇,防止紫砂壶被偷,老铁匠加固了大门、窗户。

就这样,老铁匠睡觉不安稳、喝茶不香甜,不听收音机,不看风景,更不与人交好,从前的清闲自乐,全部都没了。

几个月之后,古董商带着20万现金,再次登门求购。老铁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叫来左邻右舍,拿出斧子,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这下,他的清静日子又回来了。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如果鸟儿的翅膀绑上了金子,那么它肯定飞不高。”

欲望,是老铁匠的紫砂壶,它诱惑我们,囚禁我们,让我们拿平静的生活去交换,拿凡俗的快乐去兑现。

我们只有在不堪重负时,才惊觉自己得不偿失。

《增广贤文》中说:“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人,欲望越少,越幸福。

再多的钱财,也只是身外之物;再高的官位,也只是一时风光。与其为了它们蹉跎,不如守住现有的用心耕耘。



作家林清玄说:

“在人生里,我们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

作家周国平也说:

“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协。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

所谓的“随遇而安”和“妥协”,其实是:

凡事看淡,控制心念,

顺其自然,万事顺遂;

欲望越少,幸福越多。

修得这三重境界,也便修得了一颗“淡然”的心,然后适度追求、节制欲望、放下执着,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更多走心文章,点击下方文字即可阅读-


    关注 卡娃微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