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为了陪娃玩这个游戏,我都能拿下奥斯卡奖了!

 

孩子,咱能不能有点专业精神?...





瓜妈说:今天文章的开头先提醒下大家,昨天晚上咱们服务号推荐了宝宝出门带的防晒帽,其实咱们妈妈们的防晒帽也是一起开团的,只是因为库存不多我文章里就没多提。

开年就做了很多防晒产品的对比,最终下来防晒帽还是这款UVCUT的最合适,颜色设计百搭,面料柔软而能做到挺括有型(这是很多市面上的仿品做不到的)从头护到脖子,透气性好,一点不闷

前阵子上架一下,还没推文就抢断货了,这次又抢到了一批库存,大家需要的尽快下单。

按小程序直接进入微店


我们有很多福利、特价、库存少的好物放在服务号“神奇麻麻俱乐部”上,大家别忘了去关注哈。昨天服务号的头条文章有个代餐试用的活动(我正在做代餐的测评,也希望得到更多妈妈的反馈),妈妈们可以去申请哦~(文章戳这里:忽视这项高密度食物,娃的身高都要矮5cm

回到今天的正文:

你家娃爱玩捉迷藏吗?瓜瓜超爱。曾经有段时间,每次听到爸爸开门回家的声音,就马上去躲起来,等爸爸来找他。

不过瓜爸这头的热情却不太高,因为瓜瓜藏得总是太一言难尽了
。不是躲在窗帘后面漏出一双小脚丫,就是拿个被子把头埋起来,撅着小屁股的样子像极了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
瓜爸有次开玩笑跟我说,“要不是瓜瓜拼图、数学做得好,还真可能要怀疑他没脑子了
”。

很多次他早就看到瓜瓜了,却不得不发挥演技,越走越近、故意大声踏着脚步,眼看着两人眼神都快要对上了,瓜瓜居然还傻呵呵地相信自己没有被发现……
虽然“躲藏技巧拙劣”,但不妨碍全世界小娃都爱玩捉迷藏。不过有很多父母不理解,娃为啥这么“傻”,到底需不需要教他怎么藏?玩捉迷藏到底有什么好处?
01
你家娃是怎么玩捉迷藏的?


我总结了小娃玩捉迷藏的三大类型,这里面一定有你家宝宝的影子!

1、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只要我看不见你,你就看不见我”系列。

把扫把加高就能从头挡到脚啦!我太聪明了!
我藏好啦,妈妈一定找不到我!
窗帘:孩子,我已经尽力了!
沙发这么大,藏一个小小的我,没问题哒!
嗯,这辆车有点重……
呃……孩子,咱有点诚意好吗?
床底下这么黑,一定看不到我!
嗯,我是颗蛋而已……
看他们一个个蠢萌蠢萌的样子,心都要融化了!哈哈哈

2、自报家门型

当你问“宝宝你躲在哪啊”,你一定能得到答案。

妈妈:你在哪儿呢,宝宝?

娃一秒钟不犹豫,马上大声回应:我在窗帘后面~!

孩子,咱能不能有点专业精神?



3、每次都藏在同一个地方

当你很快找到他,他还极度不爽、甚至大哭大闹。不知道是他傻,还是他以为我傻?哈哈瓜瓜有段时间每当爸爸回来,就跑到桌子底下躲起来。那个桌子连块桌布都没有,一进门就能看到他了。他还在那乐得嘿嘿笑,自以为藏得很高级。



但是如果瓜爸一进门就找到他,他就会特别不开心,还会大哭“这次不算,再来一次”!

再来一次?还是躲在桌子下面!为了不让瓜瓜失望,瓜爸只好每次都假装没看到。在家里溜达N圈后,才“不小心”发现了他。

宝贝,为了和你玩捉迷藏,你爹都快能拿奥斯卡奖了!
02
为啥小娃这么爱玩捉迷藏?


凡是小孩都爱玩躲猫猫、捉迷藏这种“把自己藏起来”的游戏,好像有魔力总能让他们兴奋。

BBC纪录片《The baby`s world 》里,科学家们做过一个实验。

为了找到最能让宝宝“开心”的游戏,集结了300多个家庭让妈妈和孩子玩各种不同的游戏,从中测试宝宝们的反应。最终从众多游戏中胜出的就是“躲猫猫游戏”。
有70%的宝宝因为躲猫猫笑了,而且笑的程度远远高于其它游戏。
为啥躲猫猫、捉迷藏这样的游戏,这么受孩子们欢迎呢?

心理学家caspar Addyman认为:

“躲猫猫”与社会联系有关。

“我能看见你吗?我看不见你了……”,这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一种联系。对婴儿来说,这使他们获得了奖励和喜悦。

03
为什么小娃总是“藏不好”?


咱们成年人都知道,当球滚到沙发背后时,球其实还在,并没有消失。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把这种规律称为“客体永久性”。

但幼儿并不能理解这个现象。当一个物体从眼前消失或放在了另一个物体的背面,2岁大的孩子就可能认为这个东西不存在了!

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将“自己”和“别人”很好的区分开来。他们只从自己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认为自己看不到了,别人也看不到自己。所以小娃在“藏”的时候,往往认为只要把头藏起来就算完事了。

一般来说娃要到4、5岁的时候,才能慢慢更好地理解周围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躲藏或者是寻找策略。

↓↓↓明明就在明处,把自己的眼睛蒙上就以为自己隐身了
04
爸爸妈妈要不要教娃怎么玩?
其实咱们都知道,玩游戏这件事,就是大家开心就好

而且捉迷藏这类游戏,贵在跟娃的互动过程,“你躲在哪儿?”、“我找到你了!”,游戏间能加深亲子间的情感联结爸爸妈妈陪娃“演戏”的过程,其实对娃来说是非常幸福的时刻。

只要过程你和孩子都享受了,其实规则或者对错真的都是次要的。等多年后,娃大了,我们跟他一起讲起小时候这些“傻傻的时刻”,一定是幸福的。

而且我发现陪娃玩捉迷藏其实是个既能陪娃又能“偷懒”的好机会。小助理说,他老公每次陪娃玩捉迷藏就躲在被子里,娃找半天都找不到,而他就躺在被子里打游戏
(当然了,陪娃时间打游戏的队友,还是要批评的。)

所以千万不要教孩子“不要总是躲在这一个地方呀”、“躲在这,要把脚藏起来啊”……这明显带着“批判”的指导,会让孩子有“挫败感”,而且还有可能会固化孩子的思维哦。
04
捉迷藏还能培养娃的
自控力和规则意识”、缓解“分离焦虑”
陪瓜瓜捉迷藏玩得多了,发现从前他比较好“骗”,只要喊几声“我看到你了”,他就会忍不住跑出来。但是现在,只要我不揭穿他,他就能藏得更久一点。

这其实就是他自控力和规则意识的逐步提升。

在捉迷藏游戏中,孩子在开始寻找之前要闭上眼睛数数,还要耐心等待对方藏好,等数完规定的数字才能开始找人。当孩子是躲藏的一方时,Ta也需要耐心藏好,等待别人找到自己。

在这样反复的游戏中,孩子能够逐渐建立起规则意识,提高自控能力。
此外,捉迷藏,还能缓解娃的分离焦虑

就像前面说的,小宝宝大脑发育初期是不理解“客体永久性”的他们只认为自己看得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而看不见时也就不存在了。

比如,当着宝宝的面用毛毯盖住小球,只要小球在宝宝的视野中消失了,那么对他们来说,玩具就“不存在了”。直到9个月至12个月左右,宝宝才会有“客体永久性”概念的萌芽。

陪娃玩捉迷藏的游戏,能更形象地让孩子理解“妈妈永远都在,只是短暂地躲起来几分钟而已”。

如果家里宝宝有分离焦虑,玩捉迷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故意延长一点找孩子的时间,边找边说,“妈妈急死了,怎么找不到宝宝了呢……”。

然后发现他的时候,就故作又惊又喜的样子,抱着他说,“妈妈刚才好伤心啊,以为再也看不到宝宝了,原来宝宝一直都在……”。
这些对话重复多了,孩子慢慢就会理解,离开时虽然会难过,但妈妈还是会回来的有了这个认知,能帮助孩子更快度过“分离焦虑”。

所以,捉迷藏虽然是个很小的游戏,但是用得好,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能有效的促进孩子心智的成长。

瓜妈最后说:好了,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跟孩子玩一次捉迷藏了呢?

在这童真的时刻,我们可以放下包袱尽情做一个演员孩子,跟娃一起体验这份难得的快乐。不用纠结“娃会不会藏”的问题,有时候父母过于关注“对错或完美”,就会忘记做这件事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咱们只是陪娃玩个游戏而已,开心最重要

妈妈们跟宝宝玩捉迷藏的时候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也可以在留言区跟大家分享一下哦!
很多麻麻说最近总是找不到我们,
给我们加上星标就会更快找到我们哦!
↓↓↓


    关注 神奇麻麻在哪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