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历史晚清武德谁家强?淮北团练来报道:我们家的大佬连巡抚都敢绑!

 

李鸿章的兴起和曾国藩迫切需要在淮北建立新军有关,因为就在与此同时胜保、太平军、捻军等势力也在淮北进行着激烈争...



李鸿章的兴起和曾国藩迫切需要在淮北建立新军有关,因为就在与此同时胜保、太平军、捻军等势力也在淮北进行着激烈争夺,淮北堪称是当时中国南方武德最充沛的地区,是各路军头都看中的风水宝地。
淮北的团练有多牛?淮北的清军正规军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围观。遇到太平军、捻军过境,官军还要哭着喊着让团练帮忙,绿营军官见了团练大佬绝对要叫大哥。这一点都不夸张,因为整个安徽都没有八旗军,全安徽的绿营军只有9942人,是满清都承认的兵力最匮乏地区(综天下制兵都六十六万人,安徽最少),皖北23个府县只有绿营兵4000多人。清军重点把守的寿州、宿州兵力也不过七八百人(还要维护治安),安徽各个县城清军兵力不过数十人。而皖北的民间武力却十分强大,清朝中期私盐泛滥,东南地区兴起了数十万盐枭武装,临近两淮盐产地的皖北在武装走私上有先天优势,加上当地的官军又是弱鸡,皖北各个豪强都兴办了私人武装发财,为了抗衡地方上的土豪皖北又有了“聚捻子”的传统,皖北在满清的盛世年代就是一个火药库。
太平天国兴起以后,安徽清军也抽调了上千人离省作战,安徽白道势力进一步衰落。为了防止安徽落入太平军之手,咸丰皇帝向安徽派出了20名团练大臣,占到了全部团练大臣总数的三分之一(总共58人)。这些团练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是周天爵(当过漕运总督、闽浙总督),实干能力最强的人是袁甲三(袁世凯叔祖),关系网最广的人是李文安(李鸿章老爹),但他们在皖北还是没能管住所有的团练。因为皖北的团练实在太多了,仅仅是头目就“数以千计”,差不多顶得上皖北残存的绿营军人数了。皖北但凡家有余粮、宗族庞大的土豪都“筑垒御贼”,自称是团练头目。各路强人好汉也自说自话办起了团练(比如刘铭传),皖北“民团”的数量远远超过官团。
皖北团练弄钱手段也是明火执仗,“若说敝处团练,做强盗则有余,做官兵则不足,接得一张谕帖,专门赫诈平民;筑成三尺圩墙,胆敢抗拒官长。贼骑突至,战兢兢帮草帮粮,客货远来,雄纠纠劫船劫马”。在漫长的多方养盅混战中,苗沛霖集团崛起了。苗沛霖是生员出身,56岁以前都是乡间的穷酸秀才,靠教书为生。苗沛霖很不安分,在乱世中他投靠过捻军,还毛遂自荐要求组建团练,可惜都没有获得成功。到他56岁那年(咸丰四年),捻军扫荡了他的家乡,这个穷酸秀才得到了老乡的资助组建了自己的队伍,开始了不可思议的逆袭。他的人马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膨胀到十几万人,善战之名冠绝安徽(咸丰的评价是“安徽苗练,向称勇敢”)成了捻军、太平军、清军都看重的重要筹码。在清朝方面,他拜胜保为老师,三年之内12次被加官进爵;在太平军势大时,他还接受过太平天国的王爵。咸丰皇帝刚死苗沛霖就自称是“河北天顺王”,比曾国藩“有出息”多了。有出息的苗沛霖和安徽巡抚翁同书冲突后,一点也不给两朝帝师家族(他老爹翁心存、老弟翁同龢,都当过皇帝老师)面子,包围抓捕了翁同书。
皖北官军弱、团练强,加上李鸿章家族的关系网,自然就成了曾国藩看重的地区。皖北出身的军人也在李大人的经营下影响下中国军界数十年,皖北团练的后代袁世凯(他是河南人不假,但主要政治关系在安徽那边)更是继承了当地传统,过了一把皇帝瘾。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收入都没佃户高,明末军队还想要战斗力?
这把韩剧中的炮灰制式武器,是魔改自明清武器?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关注 冷兵器研究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