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下的现实:光有热情,远远不够!

 

最近,接二连三看到一些新媒体行业的团队解散了。

原因无他,经济下行的大环境里,广告主的投入越来越谨慎。这导致整个行业获取广告从而产生收入的难度越来越高。一些长时间没有收入,又有着刚性开支的团队,只能选择解散。所以大家如果看到我们接广告,应该为我们高兴,这证明至少我们暂时还不会倒下。

这可能只是一个缩影。何止新媒体行业,各行各业我看每天都有不少的小微企业倒下,这就是宏观的力量。我以前常说,决定主要回报的是Beta,尽管很多人自己以为自己很厉害,是个人努力也就是Alpha占了主因。

宏观大势几乎决定一切,个人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要寻找Beta,所谓的训练自己的战略眼光,而不是过分放大Alpha。

一场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衰退,教会了大家,什么叫形势比人强。什么又叫宏观的一丁点变化,都能引起微观的沧海桑田。更何况,我们现在面临的,也不是宏观的“一丁点”变化,而是
巨变。
在这场巨变下,我想越来越多的人除了调整自己对未来的预期之外,也会反思过去自己的选择,会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可能是时代变局无意但客观上带给大家的“礼物”。

毕竟,不懂反思的人,永远也无法进步。

我们能感受到,国家其实在反思。如若不然,为什么不大搞刺激?不强设目标?不放开地产让大家一起“狂欢”?建成小康社会也好,民族伟大复兴也罢,都不是一日之功。过程当中碰到问题,需要反思,需要调整节奏和步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国家如此,个人更是如此。需要知道,光有热情,光喊口号,是远远远远远不够的。

就拿我熟知的新媒体行业来说,我看过不少凭借一腔热血冲进来创业的年轻人(有些可能也不那么年轻),每天加班到凌晨:

讨论选题,策划内容,落地写稿,修改编辑,定稿,与用户互动,开发广告收入......

不要看运营一个小小的新媒体,背后需要的是大大的投入。

我看到不止一个团队,为自己每天工作到深夜而自我感动,也为坚持自己的内容和写作理想而鼓舞。但当他们走到“如何赚钱”这一步,事情就变得没有那么容易了。

我们看到很多我称之为“赔本赚吆喝”的事情。如果只是纯粹出于玩票或者情怀,那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本身就是一个商业行为,这样的热情其实显得有些苍凉,也有些廉价。

小到开一个公众号,运营一个抖音账号,大到正儿八经几十几百人的创业团队,但凡真正严肃对待创业这件事的人,就一定从day 1开始就要想明白:如何赚钱,这个问题。

几个小年轻大谈特谈理想,拍一些感动自己偶尔也感动他人的照片视频,再发一些深夜加班的朋友圈,却从来不曾认真思考自己选的路能否赚钱,如何赚钱,如何持续地赚钱,没钱了怎么办这些重要的问题,最后的倒下就变得不可避免。

商业归商业,情怀归情怀。

理想和战略是未来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与现在没有关系。战略的意义是指导现在的行动,绝非口中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

不要看大佬们公开都在谈理想谈情怀,关起门来,私底下,对“钱”这个事情,可是比谁都精明都清楚。

因此,对于那些在疫情里倒下的创业团队,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反思的一课。不在这里倒下,总会在下一个“冲击”里倒下。倒下是好事,如果能认真反思的话。

很多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不对的,其实大多数时候,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一定要扯上关系,深刻反思后的失败,才是成功之母。

你比如说,在金融市场,你肯定先赚够了100万,才能谈赚1000万,进而才能谈赚10000万。你每年都在亏钱,怎么会是赚更多钱之“母”呢?

今年874万大学生毕业,这当中除去很少部分继续深造,绝大部分同学是要进入社会谋职的。按照今年这个就业形势,很多同学也不可避免会碰壁。这时,“大众创业”的美好蓝图又会引诱小同学们去创业,估计不少同学也真的会去。

于此,我想起了常常给宋彪说的一句话: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能力和热情是一个人前行的两条腿,缺了任何一只都不行。而在两条腿的上面,还有个脑袋,所谓的认知。人的财富是认知的变现,大概就是说有一个什么样的大脑,辅之以什么样的激情和能力,最终就能做成什么样的事情。

一个人要成事,三者都要修炼,缺一不可。
拒绝白瞟,请点“在看”


    关注 秦小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