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美国陷阱》1、法国版“孟晚舟事件”,为世人敲响警钟

 

心向光明,也该清楚黑暗从未被消除。x0a自由、法治和公平光靠等,是等不来的,需要为此抗争。...

点击上方
晓书童频道
,订阅、星标我!此刻开始我帮您读书!
能够聆听何须阅读
点上方绿色标示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
长按识别二维码


赞赏晓书童
我跨越山海的一路相伴,
望得到您用金钱的称赞。
解读《美国陷阱》1、法国版“孟晚舟事件”,为世人敲响警钟
Hi,我回来了,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先祝同学们节日快乐。肯定有人会说端午要说安康,我不管这么多,还有什么比放假更快乐的事情呢?
孟晚舟事件
同学们对华为这家我们自己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应该一点都不陌生,同时也有不少同学关注到了孟晚舟事件吧。孟晚舟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大女儿,同时也是华为公司的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

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在美国的授意下,于温哥华抓捕了落地转机的孟晚舟。抓人的理由是涉嫌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禁令,金融欺诈,蓄意误导汇丰银行为华为与伊朗的非法交易提供服务。

在被捕10天之后,孟晚舟获准保释出狱,代价是5000万人民币的保释金,并且佩戴电子脚镣,只能在加拿大住所附近活动。

与此同时,美国要求引渡孟晚舟。美家双方是签有引渡协定的,但是启动引渡程序有一个条件,就是罪犯的行为要在两个国家都构成犯罪,也就是我们最近经常听到的,所谓的符合“双重犯罪”。

于是长达500多天的司法博弈展开,博弈双方就是加拿大检察官和孟晚舟的律师团队。

律师辩护团队当然认为,美国提出的华为违反对伊朗制裁禁令的指控,但是你们加拿大又不进行类似的制裁,这何罪之有呢?

可是加拿大检方认为,关键问题不是关于对伊朗的制裁,而是金融欺诈。

就在半个多月前,5月28日,加拿大法院做出关键性判决,认定孟晚舟符合“双重犯罪”的标准。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虽然这并不代表孟晚舟会马上被引渡到美国,但是已经在加拿大500多天的孟晚舟,只能继续忍受着背井离乡,与亲人分离的煎熬。之后又是更加漫长的司法博弈。

在这期间,孟晚舟发文说:“苦难把岁月拉长,我经历了恐惧和痛苦、失望与无奈、煎熬与挣扎,也学会了坚强承受、从容面对,未知不畏。”

我们是真心的期望这位遭受如此境遇,依然能优雅从容面对的女士,能够早日平安回国。

孟晚舟事件的发生,有两个关键的背景词,一个是中美贸易摩擦,另一个是5G。

我们在解读《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时候,专门用一期节目聊到中美贸易摩擦。其本质就是中国崛起,我们的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额都紧随美国,中美之间的关系从之前的互补,变成了现在的竞争,在中美竞争的基本格局之下,贸易摩擦其实就是一种必然。

而华为的5G技术,可以说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在技术领域上获得了绝对的领先,华为凭借一己之力在西方的技术堡垒上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美国政府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华为,不断的升级对华为的制裁,动用法律武器,制造孟晚舟事件也是对华为施压的手段之一,而他们自己所声称的伊朗制裁禁令和网络安全之类,不过都只是借口罢了。

我在吴晓波的公众号里看到这么一段话:

曾经,我们相信自由贸易,看到《华尔街日报》编织的“经济自由度指数”,中国得分不及格,我们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曾经,我们相信法治规则,看到中概股在美国被勒令退市,我们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现在,我们见证了孟晚舟与华为事件。

我们曾像一个差生在勤奋补课,埋头追赶,结果抬头一看,前面那些浓眉大眼的家伙,他们怎么一边出题,一边答题还一边阅卷呢?

如今,中国的经济自由度指数还是不及格,中概股仍会被勒令退市。我们依然要和那群人打交道,依然愿意相信自由贸易和法治规则。依然反省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只不过,我们明白了,自由、法治和公平光靠等,是等不来的,需要为此抗争。
《美国陷阱》
说到这里,同学们可能觉得这么说有鼓吹阴谋论的嫌疑,那就捧出接下来要分享的这本书《美国陷阱》,这本书去年由中信出版社引进发行之后,在国内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去年5月,任正非接受彭博社的采访,随后公布的照片里,在任正非的办公桌正中间,就放着这本《美国陷阱》。如果这本书能早些问世,或许能让华为多一分警惕,孟晚舟也或许不用遭此劫难。

因为这本书所记录的内容,就是孟晚舟事件的法国版。美国曾经凭借“法律武器”,以长臂管辖打击法国能源企业阿尔斯通,竟然也是直接逮捕企业高管,逼迫企业屈服。最后,在美国司法部与通用电气的默契配合之下,2015年,通用电气以极低的代价收购了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

阿尔斯通,当年与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并称的世界三大能源巨头。全世界发出的电,有四分之一都来自阿尔斯通的设备。阿尔斯通把电力业务卖给通用电气,就像是微软把windows全部卖给了苹果一样,无异于自废命门。

被美国人抢走了核心的阿尔斯一息尚存,后来差点被西门子合并,如果不是被欧盟委员否决,今天,阿尔斯通这块招牌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当年,阿尔斯通可是法国能源行业的战略核心企业,国之重器。

法国58座核反应堆的汽轮发电机,以及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的推进汽轮机,全部都是阿尔斯通提供的。被收购之后,这些设备的修理维护尽数落都到了美国人手里,我们可以想想看,这对于法国政府来说意味着什么。

阿尔斯通这样的世界级的巨头企业,一家法国企业竟然会被美国用司法手段围猎,最终惨遭肢解。当年被美国司法部逮捕的阿尔斯通高管,就是《美国陷阱》这本书的作者,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

他2013年3月被困于囹圄,一直到2018年9月才重获自由。出狱之后,皮耶鲁齐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写成了这本书,其间发生的故事真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前后一系列事件完全应该被翻拍成电影,因为电影编剧都难能有这么好的故事创意。

《美国陷阱》揭露了美国如何通过非经济手段瓦解他国商业巨头,同时也给所有的跨国企业和各国政府敲响了警钟,警惕“美国陷阱”,如果一个超级大国,动用国家暴力手段,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取优势,敢问有几家企业能有招架之力?这就是一场隐秘的经济战争。

作者皮耶鲁齐和法国阿尔斯通到底经历了什么,美国是如何设计陷阱的?以及美国又凭什么可以这么做?这些疑云之后我们都会逐一的解开。
身陷囹圄


作者皮耶鲁齐是阿尔斯通一个重要部门的全球负责人,从2011年开始,阿尔斯通和中国上海电气集团还打算进行合作,要建立一家双方各占股一半的合资企业,而这家新企业的总裁位置,就准备让皮耶鲁齐来坐。

但是随着美国司法部对阿尔斯通展开调查,并且抓了皮耶鲁齐之后,这个设想就完全落空了。

2013年4月,皮耶鲁齐去美国出差,结果一下飞机就被FBI探员给拷了起来,直接给带回了联邦调查局接受审讯。

他觉得警察一定是抓错人了,我是法国公民,而且又是大型跨国企业的高管,只要说说清楚,应该就会没事儿的。直到检察官走进审讯室,告诉他,要抓的就是他。原因是2003年,阿尔斯通与美国公司在印尼竞争一个能源项目,最后阿尔斯通胜出,但是在过程中皮耶鲁齐涉嫌雇佣中间人贿赂印尼公职人员。

皮耶鲁齐一下就蒙圈了,这也太扯了,这都已经是10年前的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了。当年是怎么回事儿呢?
印尼往事
话说,2002年,阿尔斯通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濒临破产。新任CEO柏柯龙临危受命,想方设法挽狂澜于既倒。在这个时候,印尼这个1亿美元的项目对于阿尔斯通来说非常的重要,如同救命稻草般必须要死死抓住。

但一家法国的公司在外国拿项目,自然有它的难处。其实很多的跨国公司,在做境外生意的时候,都会寻找有关系有能力的中间人,帮自己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或者进行攻关。这对于一家跨国公司来说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但是中间人使用什么样的手段那就不一定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就形成了一个灰色地带。不得不说,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行贿受贿也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而当年印尼的经商环境又是比较糟糕的,腐败问题严重。如果不使用一点非常手段是不可能在当地谈成生意的,就更不用说这样一个1亿美元的大项目了,当时这个项目就是由皮耶鲁齐负责。

项目由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发起招标,与阿尔斯通同时展开竞争的还有一家美国公司。一开始一切顺利,因为不管是从技术评估还是报价来看,都是阿尔斯通占优,但是形势突然倒向了美国公司,原因是对手开始动用台面下的手段,答应要给印尼国家电力公司的领导一些好处。

阿尔斯通的高层知道了这件事情,立马就跳起来了,火急火燎的雇佣了两名中间人,迅速进行危机公关,最终项目得以顺利拿下。

虽然中间人不是皮耶鲁齐找来的,中间人具体使用了什么手段他也不是很清楚,但有这么一件事儿他是知道的,也在当年的文件上签了字。

而当时他不过就是公司的一个中层而已,办的所有事情都是按照公司领导的指示,也有几位领导的签字同意,也都是按照公司的规章流程办事儿。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更没有一分钱进入到他个人的腰包,中饱私囊。

所以站在他的立场来看,这事儿就算有当时有什么欠妥的地方,那也是公司领导的决定。所以这段时间皮耶鲁齐也对美国司法部对公司展开调查的事情有所听闻,但他还是毫无顾虑的来美国出差,就是想着,就算出事儿了也轮不到我这么一个没有决策权的小角色吧?

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一个天大疑问:法国公司,在印尼搞项目,贿赂了印尼的官员,那关你美国人什么事儿?仅仅是因为商业竞争挤掉了你们美国的公司吗?不是的,美国之所以手能伸这么长,这与他们的《反海外腐败法》有关。

关于这部法律和美国的长臂管辖,后面我会细细的和同学们交代。现在我们先继续皮耶鲁齐的故事。
拒绝合作的代价
皮耶鲁齐很无辜的向检察官哭诉:“我既不是公司的CEO,也不是法务总监,我就是一个普通管理者罢了……”

检察官打断了他的话,跟他说:“3年前我们就开始了对阿尔斯通的调查,但是你们一直以来都拒绝与我们合作,这让美国司法部非常的生气。我们很清楚你在公司里的位置,也清楚你在印尼项目中并没有扮演决策性角色,但是你知道很多事情,我们希望你为我们效力,我们的目标不是你,而是阿尔斯通的最高层,尤其是CEO柏柯龙,所以希望你不要和任何人联系,并且放弃聘用律师。”

这在皮耶鲁齐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在说些什么?神经病啊?我无罪,凭什么抓我。于是果断拒绝了检察官开出的条件,但是他万万想不到,这个理所当然的拒绝竟然是他之后5年噩梦的开始。

皮耶鲁齐与公司法务总监取得了联系,总监对他被捕的事情表现得很震惊,表示说自己马上就会到美国与司法部洽谈一项协议,让他放宽心,啥也别说,公司会提供法律援助。

随后,皮耶鲁齐被关进了监狱,等待第二天开庭,他坚信自己第二天就会重获自由,继续之前的工作与生活。

开庭之前,他见到了自己律师,结果心一下就凉了。阿尔斯通正在与美国司法部进行交涉的这个节骨眼儿上,自己与公司竟然存在某种利益冲突,于是就把他的案子委托给了当地的一家律所。

而被派来的这位律师一看就是个新手,而且她在刑法方面的经验一片空白,对《反海外腐败法》的了解也不多,对阿尔斯通的情况更是一无所知,甚至就连皮耶鲁齐的起诉书她都没有认真的读过。

在公堂之上,律师做不出什么有力的辩护,仅仅只是提出了以10万美金和电子镣铐申请保释。而对面的检察官,准备的起诉书非常的翔实,他拿出了大量的证据,证明皮耶鲁齐在阿尔斯通身居要职,并且参与了违反《反海外腐败法》的犯罪活动,言之凿凿。辩护律师根本就无力招架。

听到这些,皮耶鲁齐脸都绿了。这与之前检察官私下与自己交流时所说的完全不一样,他这才明白,自己要为之前轻率的拒绝付出代价了。

法官驳回了皮耶鲁齐的保释申请,它被一所重刑犯监狱收押,接下来是度日如年的关押等待法庭再次接受审理他的保释请求。他一个堂堂跨国企业高管,白领罪犯怎么会被送到一个全是危险人物的重刑犯监狱呢?很简单,因为司法部在想尽办法向他施压,逼他就范。

几天之后,一位新律师接手了皮耶鲁齐的案子,并且来监狱看望他,他叫做斯坦,62岁,学识渊博,经验丰富,非常专业。曾经为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做过辩护,获得过“最佳律师”的荣誉。更重要的是,他曾经还做过州总检察长。可以说他对于美国司法部的套路都一清二楚。

这样一位能人的出现,对于皮耶鲁齐来说应该是天大的好事儿了吧?那可未必!

皮耶鲁齐马上就将明白,什么叫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没有人能帮得了他,包括这位看起来很厉害的律师。

接下来,美国司法部会动用什么手段让皮耶鲁齐屈服,以及本期节目中所留下的问题,美国凭什么用长臂管辖,以《反海外腐败法》的名义在全球执法。下期节目中为同学们解答。
您的每一次“赞赏”与“在看”,我都认真的当作是爱!


    关注 晓书童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