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大凉山”,献出你的爱心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关爱“大凉山”,献出你的爱心在城市里,有好多人为流浪的猫狗而潸然泪下,但是...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关爱“大凉山”,献出你的爱心


在城市里,有好多人为流浪的猫狗而潸然泪下,但是又有多少人为大凉山那里的流民而流过一滴泪。

你听说过大凉山吗?

凉山州是中国最后消除奴隶制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凉山州还处于奴隶制、农奴制和封建制并存的阶段,并相当完整地保持着该区域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样式和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

1956年,凉山州开展了民主改革运动,成为凉山历史上划时代的社会变革。制度的变迁使凉山彝族人人平等,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能象政治变革那样在一夜之间可以完成。



(艰苦的学习环境)

四川凉州的彝族孩子

凉山州位于川滇交界处,总人口470万,彝族占半数以上,境内6万余平方公里几乎都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恶劣,州辖17个县市中有11个为国家级贫困县。

在大多数彝族聚居的山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

但是,曲木伍牛在调查报告中提到,从甘孜、阿坝等四川其他两个民族自治州看来,其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比凉山好多少却比凉山富裕多了,所以关键问题肯定不在自然条件上。



大凉山的彝族母亲

据有关资料显示,凉山彝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以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方式进行的。

以旱地耕作为主,山地垦殖采取休耕轮歇的方式,实耕地一般一年只种一季,土地轮歇时间长、利用率低。

农业生产工具也很简陋,普遍使用木制农具。耕作方式通常是浅耕浅耙,碎土不细,施肥甚少。劳动形式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畜牧业生产管理也极为粗放,靠天养畜,牲畜数量始终是有限的,基本维持在一种低水平的自然平衡状态。

哪怕在今天,这种生产方式上的历史鸿沟依然大量存在。

文盲半文盲不降反升



外出做童工被遣返回乡的彝族女孩

生产方式上的落后,与劳动力的素质脱不了关系,在凉山,这恰恰是个很严峻的问题。

曲木五牛的调查报告显示,彝族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受教育时间短,文盲、半文盲人数不降反升,反贫困的智力支撑力弱。

他们大多数人劳动技能简单,只掌握着最简单、原始的农业技能,劳动力的继续教育和技术教育匮乏,想靠提升劳动技能致富难度很大。

并且,在四川省历年成为劳务输出大省的背景下,凉山彝族地区劳务输出所占比例很小,这一趋势在近年才刚刚得到缓解。

这不仅因为凉山劳动力知识水平、劳动技能单一,语言交往能力、民族风俗习惯也成为影响他们去往其他省份务工的重要原因。

2014年10月份的凉山日报报道,凉山州劳务输出实现巨大转变,前三季度共输出101万人次,但输出质量不高,有序输出率仅有27%。

互联网上,流传着大量大凉山童工的照片,有些孩子为了每天20多块钱的工资,去小煤窑里当童工,只是为了能吃饱饭,他们在小学一二年级就辍学,甚至得到父母允许外出打工。

多家媒体都曾做过报道,深圳、东莞曾多次遣返凉山童工返乡,却挡不住他们再次外出打工。

苦熬不苦干

大凉山的孩子

长期以来,凉山彝族地区的很多群众一直延续着从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俗。

曲木伍牛的报告中写道,彝族群众的住房建造普遍都十分简陋、矮小,室内黑暗、阴湿,牛羊和人混处一室,饮食起居都以“三锅庄”为中心,日为炊饮之所,夜为卧歇之地,室内除设粮屯外,别无它物。

大多数住房不配院坝、厕所和畜圈,门前就满满地堆积着一年来的生产用肥,任其日晒雨淋,卫生条件极差,要进室内必须从粪堆上踏过。

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精神长期受到压抑,普遍存在苦熬不苦干的思想。

1997年,时任国家民委副主任的文精在凉山州布拖县考察扶贫工作时,看到凉山彝族地区的这种贫困状况,沉重地指出:“凉山的贫困还是原始的贫困”!

让爱远航--走进大凉山公益助学活动



幸福邻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谭铭洋先生,不辞劳苦,远远前往大梁上,为生活艰辛的孩子们送上温暖和欢乐!



幸福邻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个社会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组织。我们积极开展各项慈善志愿活动,促进和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区居民群体发挥余热,协助和改善社会管理,达到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真正实现:自己组织起来,活动起来,管理起来,幸福起来!


    关注 幸福邻里社工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