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他到底愚蠢在哪了

 

✿点击题目下方罗吉思维,添加关注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宋襄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但是在描述这位人物的...





✿点击题目下方罗吉思维,添加关注



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宋襄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但是在描述这位人物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用两个故事证明了一下他是一个满脑子仁义道德的蠢货,奚落一番之后这一篇就翻过去了。

先来看一下他的这两个故事: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以盟主自居,先是在鹿地会合诸侯,这时已经使齐君和楚王很不痛快了,他们根本就没承认他的盟主地位。结果会议结束后他还自作主张,约定在秋天的时候在盂地再次会合,还约好各国都不准带军队。宋襄公的哥哥子鱼这时劝他说:“宋是小国,小国要争当盟主,祸也。”但宋襄公不听。后来子鱼又劝他:“如果要去会盟,那就多带上点兵马护卫,以防不测。”结果宋襄公又不听,说:“咱们的口号是仁义,是我自己提出来不带军队的,怎么能不信任诸侯呢?”到了约定之日,齐国压根没来人,楚成王则是做好了埋伏,跟宋襄王谈崩后直接就把人给抓了,然后带回楚国囚禁了起来。最后还是子鱼几经努力才把襄公给救回来。

这是第一个故事,第二个故事是,宋襄公回国后气得不要不要的,就向支持楚国的郑国开战,子鱼劝他又不听。然后就是楚国派兵救援,宋军回撤,在泓水相遇。当楚军开始渡泓水时,子鱼说:“敌众我寡,咱们应该趁敌军渡河之际将他们消灭。”宋襄公说:“我们是仁义之师,不能打。”等楚军上岸开始布阵时,子鱼说:“咱们趁他们没列好阵,赶紧打吧。”襄公又说:“等他们列好阵。”结果等楚军列好阵杀将过来,就把宋军打的大败,而且宋襄公本人也被射伤大腿,第二年病重身亡。

这两个故事听下来,就觉得宋襄公就不是一般的笨,简直就是脑子不够吗。我对故事的真实性无法辩驳,我从来没看到过有关这两个故事不同的版本。现在我来谈谈我看到这两个故事后的想法。

首先是要想渲染一个人的笨,常会拿一个聪明人来做比较,这是写作的惯用技巧,这里面宋襄公的哥哥子鱼就充当了这个角色,所以子鱼的英明神武就不必太当真了,那宋襄公是不是真是那么简单纯粹的蠢也就可以打个问号了。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想说的是,这两个故事反复要说的就是宋襄公总是高举“仁义”的大旗。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宋襄公为什么要扛上这把大旗宁死也不放手呢?这个就得往远里说一说了。首先大家得知道,宋国的始祖是微子,微子是纣王的亲哥哥,当年武王灭纣时,微子向武王表现出了虔诚的追随者的姿态,后来才被周公封到了宋地,所以宋是殷商的后代,但宋国属于四战之地,被强国环绕,这是周公当时就考虑好的安排,所以宋一直处在窝窝囊囊的状态。而历史给了宋襄公一个看上去好像能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时齐桓公去世齐国内乱,秦晋发生饥荒为争粮食打得不可开交,楚国当时是南蛮之地,中原文明根本不以认可,而其他国家更是小国寡民,这时宋国算是在筷子里面挑出的旗杆了,所以宋襄公就萌发了“恢复商室”的念头,这可算是谋反了,既然是要谋反,他就不能再打出原来“尊王攘夷”的口号了,因为他就是要推翻这个“王”啊,所以就绞尽脑汁最终想出了一个“仁义”的口号来团结大家。

现在大家就知道宋襄公为什么宁肯打败战也不能放弃“仁义”的原因了吧,因为放弃“仁义”宋国就失去了当霸主的理论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宋襄公的笨,并不是死守住“仁义”不肯变通,而是不该在自己实力够的情况下强当霸主,还与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楚国开战。

如果大家觉得我写的文章还可看,请关注一下罗吉思维的公众号:luojisiwei222,万分感谢!长按二维码或扫描二维码也可添加关注,再次感谢!


    关注 罗吉思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