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这部《百鸟朝凤》是近年来最打动我的电影

 

它的排场很少很少,几乎“一票难求”。...



因为影院排期很少,昨天好不容易才找到合适的时间,于是便匆匆赶过去。我想,很久以后我还是会记得,那个安静得能听见大家啜泣声的时刻。至起码,这电影于我而言,是难得的相遇。

坚守匠心,一个唢呐匠的故事



焦三爷(陶泽如饰)是无双镇一名德高望重的唢呐匠,也是当地唯一能吹奏百鸟朝凤》的唢呐匠。在唢呐界,有且只有德艺双馨的第一人才享有吹奏此曲的资格,它是权威、技艺、品德的象征。
由于看到了游天鸣骨子里的“坚韧”,焦三爷破例收他为徒。从此,天鸣便在焦三爷的教导下学习唢呐,渐渐成为焦三爷最赖以信任的徒弟。最终,天鸣成为《百鸟朝凤》的传承者,接手焦老爷的“焦家班”,并以“游家班”旗号继续在镇上演奏唢呐。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时代的变迁,各种洋乐队、管乐队渐渐成为镇上人们红白喜事的首选,唢呐逐渐失去市场,唢呐艺人亦越来越不受尊重。为求生计,唢呐队员纷纷“跑路”,几乎只剩天鸣一人在坚持。

得知这状况的焦三爷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只得重新披挂上阵进行演奏,然而这次演奏也成为他人生的绝吹。影片最后,焦三爷因肺癌晚期去世,最后的唢呐匠游天鸣也在现实中茫然而无助。

不止于唢呐,戏里戏外都是导演的匠心



《百鸟朝凤》导演吴天明,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先后提携了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第五代导演。可以说,吴天明间接造就了中国电影最辉煌的时代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影片主角“天鸣”恰好与影片导演的名字同音,且影片中焦三爷和游天鸣对艺术的追求,也与吴天明一贯的艺术准则吻合:匠心精神,德艺双馨,对艺术有自己的坚守与不妥协。



说到匠心,除去吴导一向关注现实的独到选材,让我深刻的还有影片中精美的画面。影片里的每一个镜头,无论是画面色彩、构图还是光线运用等,都能体会到镜头背后细腻的思考。

无涯梯田、青葱芦苇丛、金黄麦穗,农村红白喜事之盛景、唢呐匠坚韧而倔强的神情……影片把西安农村的风光及生活,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或许这就是吴导的电影美学,画面纪实而朴素,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易让观众移情。

不夸张地说,片中几乎每一帧画面,都能作为摄影作品去欣赏。它是我近年来在院线看过的最美的电影,有着绝对满足的视觉享受。
犹记得片中焦三爷说:“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这大概也是吴导借三爷之口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归根到底,影片是拍给自己看的,所以我们得持有匠心、保有对艺术的尊敬,才能对影片负责,拍出无愧于心的作品。

电影不应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事实上,《百鸟朝凤》摄于2012年,且自2013年起便在国内外电影节上斩获荣誉,最终于2014年2月完成最后剪辑。但极讽刺的是,在“最不差钱”的中国电影圈里,它却遭遇了没有发行方投钱的尴尬。这部真诚的电影足足“游荡”了2年,才最终在今年5月回归正路,艰难公映。
像《百鸟朝凤》这样没有大牌明星和当红炸子鸡吸引粉丝、没有媒体宣传拉来流量、没有商业资本运作的“三无”影片,在市场上铩羽而归实属正常。毕竟,在如今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影片出品的好坏,已不再是决定票房高低的唯一标准。像某影评人说的,人们对电影的选取正逐渐被商业体制影响着,无意中也越发地成为商业操控的对象。似乎也不无道理。

再者,由各类显浅爱情片、喜剧片、综艺片造就的中国电影市场的虚假繁荣,更是促进了电影投资商对利益的追逐。在某种程度上压榨了艺术片的生存空间,加速艺术片的陨落。而文艺片普遍拍摄手法停滞不前,拍摄理念少有创新,也导致了受众的缺位,这亦是很多艺术片尚未挣脱的禁锢。这样的恶性循环似乎更细思极恐。
不管怎么说,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独特烙印,每样事物也有各自的兴盛衰落。商业片有商业片的精心运营,文艺片也有文艺片的独具匠心,只是时代不同,人们做出的选择不同罢了。

但我仍愿意相信,永恒属于经典,文化终会回归,好作品永不落幕

吴天明说:“现在的观众就算不爱看,就当我拍给未来的观众看。”真正的作品,能抵过时间。

P.S.《百鸟朝凤》完成剪辑后一个月,吴天明因心肌梗塞离世,享年75岁。

好像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了很久,所以最后我有义务继续胡说八道下去:不惧眼泪不花妆,手残星人救星——悦诗风吟睫毛膏!昨天用的就是它,大佬同款哈哈哈。
欧耶。


    关注 邹围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