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邓世昌的对话》

 

121年前的炮火激荡中,一只白瓷餐盘随船沉入海底,在黑暗和冰冷中沉沉睡去。直到2015年9月,水下考古人员从...





121年前的炮火激荡中,一只白瓷餐盘随船沉入海底,在黑暗和冰冷中沉沉睡去。直到2015年9月,水下考古人员从海水中捞出几块陶瓷残片,拼凑成一个明净锃亮的圆形餐盘,盘中篆书豁然可辨——“致远”。旋即,国家文物局正式宣布,确认沉船为中日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舰。作为民族记忆中无法绕过的一块伤疤,邓世昌与“致远舰”俨然已成为国人甲午情结的象征。

从上世纪到本世纪,人们曾多次试图打捞致远舰,均以失败告终。2013年辽宁丹东港扩建时的一次发现,沉没百年的致远舰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呼之欲出。在海底沉积已久的,不仅是这艘百年战舰,还有各方聚焦的“民族魂”、历史研究价值、旅游经济效益、地方利益……

请以“我与邓世昌的对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展开想象,或叙述你和邓世昌的对话过程,或抒发你的思古情怀,或议论说理,阐述由此引发的思考。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我与邓世昌的对话
黄耀新


那只打捞出来的绘有篆书“致远”的白瓷餐盘,把我拉回到121年前甲午海战的炮火激荡中,让我陷入了沉思。

那场海战,是中华民族记忆中无法绕过的一块伤疤,是中日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此役,日本获得巨额战争赔款。凭借这笔赔款,日本迅速崛起。此前,日本学我中华,敬我中华。此后,日本侵我中华,灭我中华。

恍惚中,眼前出现一个人,正是历史课本插图上甲午海战中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我的心猛然一动,脱口而出:“您是甲午战争中的民族英雄,能回答我几个问题吗?”

“问!”

“据说那场大海战我们的武器装备并不落后,我们为什么失败的那么惨?”

“唉――!是啊,那场海战我们的武器装备并不落后,我们北洋海军的船舰 购自德国,与日本军舰相比,各有千秋。我们输在哪里?显然是人!我们大清国从政界到军界,综合素质低。上至老佛爷,下到普通一卒,不做充分的战争准备。都只顾个人利益,矛盾重重。敌人打上门来,我们仓猝应战。战场上,也多是贪生怕死之辈……”

“您下令致远舰猛撞吉野舰,欲与敌人同归于尽。您不怕死吗?”

“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死得其所,死有何惧?保家卫国,战死沙场,是军人的光荣。只可惜没有撞到敌舰。”

“您对我们这些后生小子想说点什么?”

“为了祖国,什么都可以牺牲,包括生命。生命诚可贵,生命的质量更可贵,舍生取义,生命更有价值!做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才不枉活一回。”

我怔在那里,眨了眨眼睛,面前的邓世昌,换成了拼接起来的“致远”白瓷盘。

瓷器,曾经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见证。眼前的白瓷盘却不幸地见证了民族的耻辱;然而这只白瓷盘又是特别幸运的,它见证了一位民族英雄的壮举。

英雄,为了国家民族而甘愿牺牲一切。只要不乏英雄,无论强弱,都是不可战胜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这是甲午战争以及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所昭示的真理。

甲午战争只有一个邓世昌,海战失败;甲午战争还有邓世昌,中华民族不败!英雄是“民族魂”!魂在,民族就在!

英雄辈出,才能致远!

图片来源:网络


    关注 博文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邓世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