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你懂“人情世故”吗?

 

--整理自《论语别裁》《庄子諵譁》《南怀瑾讲中国式管理》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而人生经验累...



--整理自《论语别裁》《庄子諵譁》《南怀瑾讲中国式管理》



  • 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


  • 《论语》上孔子讲自己“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一点要特别注意,由此我们看东西两方面的文化,人类的历史中凡是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都是从艰苦中站起来的。而自艰苦中站出来的人,才懂得世故人情。所以对一个人的成就来说,有时候年轻多吃一点苦头,多受一点屈折艰难,是件好事。


  • 我经常感觉这二十多年长大的这些青年们,从幼稚园一直到大学毕业了,连一步路都不要走。在这么好的环境中长大,学位是拿到了,但因为太幸福了,人就完蛋了,除了能念些书,又能够做些什么呢?人情世故不懂。真正要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


  • 老实说,我们这老一代,比他们都行。为什么?我们所经历过这一时代的大乱,今日的年轻人看都没有看到过。逃难、饿饭、国破家亡的痛苦,更没有经历过;也许说在电影上看过,但那是坐在冷气室里的沙发上看的。学问是要体验来的。所以孔子的这句话,要特别注意。


  • 另外,《菜根谭》的原文有几句话:“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涉世浅”就是年轻人刚刚出来,入世不深,污染也不深;“历事深”,人生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机械亦深,这个机械,就是代表那个有心计较的妄想,所谓机关用尽,那些烦恼也越多。“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就是我们普通讲做人,人生经验都要通达,但也要质朴一点。


  • 讲到人情世故,中国人现在往往把这个名词用反了,这是很坏的事。如果说“这家伙太世故了!”便是骂人。尤其外国人批评中国人,几年前我就看到这样的文章,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太重人情了。这里一般年轻人的反应,认为这个外国人的文章写得非常透彻,我说你们不要认为外国人在中国留学两三年,就能懂中国文化,那你们都是干什么的?几十年的饭是白吃了。


  • 中国文化一直在讲人情,所谓“人情”,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提着一只火腿,前街送到后巷,左邻送到右舍,在外面送来送去地转了个把月,说不定又转回来物归原主了。这只是情礼的象征,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人情这两个字,现在解释起来,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


  • “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但现在反用了以后,所谓这家伙太“世故”,就是“滑头”的别名;“人情”则变成拍马屁的代用词了。就这样把中国文化完全搞错了,尤其外国人写的更不对。


  • 所以中国人讲人情,很重要,但不是现在一般所误解的这个人情,中国人所谓“人情世故”,是指了解人的情绪思想的常律及其变化,而懂得应对得当。外国人批评说中国人的人情便是专走后门,拿红包,请你吃一餐,坐坐咖啡馆,弄个火腿,过年时用绳子吊起来,前街送到后巷,我拿到送给他,他拿到再送给别人,别人拿到再送给我,转了一圈又一圈,那不是人情啊!完全曲解了。


  • 中国传统文化所谓的“人情世故”,人有情绪,有他的需求,凡事联想到他人的需要,推己及人,相互谅解,互通有无,这个叫人情。譬如说,我有个朋友,彼此交情好得很,有一度他要求我为他办什么。我就告诉他,这件事绝不可以这么做,他误会了,跟我不交朋友,那我们交情就到这里为止。公谊私情,必须要分得很清楚,应该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有所为也有所不为,这也便是人情世故。


  • 不过,话说回来,礼记上讲“礼尚往来”,这个人情是:你来看我,我也去看你;你来过电话,我必须回个电话,这是讲“礼”啊!不是应酬啊!因为万一你来找我有事,我去看你也许能够帮上你的忙。


  • 《红楼梦》里有一幅对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实际上这两句话,一个人一辈子的修养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就是非常成功了。世事都很洞明,都看得很透彻,这是真学问。练达就是锻炼过,经验很多,所以对于人情世故很通达,这是大文章。真洞明,真练达了,就会由极高明而到达平凡。


--整理自《论语别裁》《庄子諵譁》《南怀瑾讲中国式管理》



回复数字编号

01--弟子规全文诵读及书法拼音繁简对照

02--大学全文诵读及章句讲解(1-6章)

03--大学全文诵读及章句讲解(7-12章)

04--中庸全文诵读翻译

05--老子道德经全文诵读(视频)

06--孝经全文诵读及译文讲解(第1--6章)


07--孝经全文诵读及译文讲解(第7--14章)

08--孝经全文诵读及译文讲解(第15--18章)及24孝故事

09--朱子治家格言

010--诗经名篇精选及译文

011--论语诵读及译文

015--金刚经诵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至爱大讲堂订阅号每日学习传统文化


    关注 太原至爱文化大讲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