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永的追问:你把我放在心里了吗?

 

听说你想来《奇葩说》录制现场?给东七门留言送门票啦!...



听说你想来《奇葩说》录制现场?
文末给东七门留言送门票啦!
在“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不是一种美德”这一辩题里,康永老师说“即使在公共场合喧哗,都不是故意的,因为你没把别人放在心里”。



一天早晨,去吃早饭,和一对母女拼桌,小孩子边吃边嚷嚷,手舞足蹈。

好,你随兴表演,我忽略。

可当我眼睁睁地看着他将手指尖的韭菜弹落到我的稀饭碗里时,我以为妈妈会露出“很抱歉您多担待”的表情,结果妈妈是一副“看我孩子可爱吧”的询问神情。

我报之一笑,内心OS出的恶毒没处宣泄。

和朋友聚餐,临近年关,邻桌有一家子的家庭聚餐,大人们吃完饭聊着天剔着牙,小孩子们,玩。好死不死,我们的双人座与他们的双人座中间刚好隔着一个小孩的间隔,小孩子就顺手玩起了室内双杠。

过年与家人吃饭,火锅店本来就热闹,一热闹人就燥,人一燥兴致高嗓门大,我们的邻桌不止扯着嗓门而且还摇着骰子玩真心话。

我对饭的要求不高,对吃饭环境的要求就一个,安静,不安静,我心慌,如果放着歌,歌曲必须要下饭,下饭的定义,由我的肠胃来决定。不安静的吃饭环境给我带来了麻烦。

无论是街边摊还是火锅店,是小孩打闹还是投骰子,我所希望的不过是在你尽兴的同时,会想到你给我带来的麻烦并报以歉意的微笑,我也必然不会扫你兴致。

我要知道你“把我放在了心里”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提到两种社会,一种社会讲人情,一种社会讲权利。

讲人情的社会以“我”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形成像水波纹般的社会关系,水波纹一圈一圈推出去,愈推俞远,愈推愈薄,谁在第一圈,谁在打外围,全看你与TA关系的远与近,这样的社会维系靠的是交情。讲交情的社会会说“是不是朋友”“这你就见外了”“我们自家人”“那是我兄弟”,说这些话的人之间可以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而不在水波纹之内的人,对于“我”来说则“不存在”,所以康永老师会说“你没把别人放在心里”。

讲权利的社会里,每一个人像是一根柴,整个社会便是一根一根“独立”的柴绑束在一起,维系社会关系靠的是利益。讲权利的社会不会称兄道弟,但会用“I come to bargain”去处理问题,这样的社会考虑到了每个人的权利



(《奇异博士》里当地球要被多玛姆占领而成为死球时,Dr Strange倒回时间,孤身去和多玛姆谈条件,这样的解决方式我只能干瞪眼,瞪着眼想想其实还蛮合理。)

张泉灵老师描述了早年上海人的生活状态,7户人家,29口人,一个水龙头,在用水区这样的小环境里社会关系要简单和谐,就必须每个人接完水就走,每个人都有半分钟接水的权利,剥夺它就等于不识相。



但是有另外一种生活状态,北京大杂院。地方小,人很多,四方桌子可以是饭桌,也可以是院里小孩子们的乒乓球桌,一顿排骨一家人吃,全院人都能闻着味儿,借个蒜借个煤球根本不是事儿,有争吵,但都发生在小孩子中间,大人们之间和和乐乐的,冬天公用的自来水管子一结冰,一层层热毛巾往上焐,全院一起等着太阳出来给自己家水桶存满水,要说谁耽误大家伙用水,那就是老天爷。

两个城市公用水这件小事的区别,就是讲权利与讲人情社会的区别,没有好坏,都可以。

就像渐彪老师说的“都可以”,一种社会是每个人做好分内的事,自主又独立,一种是把“麻烦”当“交情”更温暖的社会。



其实,哪一种社会更好,对单个的人来说都没有影响。有影响的是哪一种社会更适合自己,而判断合适的标准则要看失去什么就没有办法继续。

不考虑别人,选择“讲人情”会有什么后果?

像文章开始所举的例子,就算是小孩子蹦蹦跳跳把一碗稀饭泼我一身,我除了当下生气事后向朋友吐槽之外,也不能把她怎么样,但这样的事情多了,不懂把别人放心上的人总有一天会受到反噬,而这个反噬她承担不起。

一个在纵容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孩,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会不断地索取爱,特别是当她恋爱时,她会不断地去试探这个人是不是也像妈妈一样纵容自己,一旦这些爱没有发生,一旦另一半要强行离开,她受不住原本最亲密的人形同陌路这个后果。

选择以“我”为中心的“讲人情”,会把握不准人际关系的分寸感,会考虑不到自己的所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这可能会让对方离你越来越远。



不考虑“人情”,只讲“权利”会有什么后果?

有个胖子,因为看了很多励志文并拥有一副可以称霸十五人中包KTV的“好声音”,想要去追求自己的音乐梦,这与爸爸对他的期待背道而驰,就此和家人发生了矛盾,“我有追求梦想的权利,我再也不回这个家了”,摔了门就和朋友坐上了去北京的高铁。坚持一年之后回了家踏踏实实地回学校读高三,问他原因,他说离发工资还有半个月的时候,他把身上仅剩的钱买了大米和酱油,吃了十来天,发工资的前三天发现米不够了,就开始熬粥,发工资的当天买了回家乡的单程票。

违逆家人的意愿去追求自己所爱当然可以,但你得承受得起这样选择的后果。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选择“离群索居”的人,张爱玲。

很多人概括,张爱玲晚年“凄凉”,离世“凄然”,没有访问者,没有人陪伴,美国的家也是“四壁了了”,甚至没有人知道她去世时候的样子,直到七天后发现她躺在洛杉矶寓所的地板上,这可真是一个普通读者同情高傲女作家的好素材。以张爱玲的才情、冷淡和透彻,她看透了人情的计较和离群索居的得失,而选择了后者,她承担得起,也怡然自洽。
选择拒绝“人情”的牵扯和考量,会自由许多,但你的独立和能力足够你去承担这一选择的后果么?

所以,这两个社会都好,可适合你的是哪一个?

其实现代社会,上海到北京,台北到西藏也并没有多长的时间,时间的缩短缩小了人们生活习惯的差别,交通的便利让同一个城市分布着不同习惯的人们,“讲人情”和“讲权利”也并没有很生硬的界限,去考虑哪一个社会更适合自己,只不过是当别人忽视我们时,或者当别人要求我们尊重其权利时,能摆好自己的姿态。
赠票分割线
周六晚播出的“不给人添麻烦是不是一种美德”
我想你有自己的持方
那么你对“美德”有什么看法呢?
写下你的留言,入选精选留言后,点赞最高者
将获得东七门送出的六张票(13/14号每天三张哦)
时间:2017年4月13日17:10  2017年4月14日 12:40
点击阅读原文,就可以观看蔡康永老师辩论的完整内容啦

↓↓↓


    关注 朝阳公园东七门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