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本届戛纳评价分歧最大的竞赛片

 

今天继续为大家送上第69届戛纳电影节的相关报道,资讯来自豆瓣戛纳电影节小站管理员陀螺凡达可。戛纳期间豆瓣电影...



今天继续为大家送上第69届戛纳电影节的相关报道,资讯来自豆瓣戛纳电影节小站管理员陀螺凡达可。戛纳期间豆瓣电影微信也将同步更新,敬请关注。



朴赞郁《小姐》剧照
看到不少豆友说,看这场刊评分,跟去年比似乎也没有啥差别。其实差别还挺大,去年的片是很无聊,看完后连探讨评价的兴趣都没有,比如什么《爱之谷》之类的,毕竟平庸也是一种烂;而今年这几部主竞赛影片都各有风格,非常大胆,虽然有人喜欢有人骂,但有争议总是比无聊要好的。目前看来德国电影《托尼·厄德曼》的位置就像去年的《索尔之子》,也是在前三天就现身并瞬间呼声大爆,在各种场刊上都处于领跑地位。据说今天下午全体评委出席的官方场,现场气氛比昨晚媒体场还要好,在某一场重要段落中,昨晚媒体场的记者爆发了掌声,据说今天的官方场不少人起立鼓掌喝彩。因为喜剧跟恐怖片一样,都是现场气氛很重要,所以主竞赛评委们或许会被感染到。影片结束后主席米勒一直坐到最后才走。当然今天另外一部主竞赛的放映他也是坐到最后才走,就是朴赞郁的《小姐》,和他一起坐到最后的还有另一个评委德斯普里钦。
【主竞赛】《小姐》★★★


关于《小姐》也没啥可介绍的了。朴赞郁这个版本还是篇幅不够,BBC版在第一段埋了很多细节,然后在第二段中一一呼应;但是《小姐》第一部分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太赶了,角色之间的感情还没有铺好,心理活动用画外音应付了事,细节更是简单潦草,匆匆交代完背景后就开始上演反转戏。第二段由于原著本身就是对第一段的呼应和补充,所以观感肯定比第一段更好。《小姐》第三段对原著进行了完全的改编,但仍然是过于仓促,很多重要的情节都一笔带过,导致朴式复仇戏也因此很不过瘾。当然我对《小姐》最大的批评还是角色之间毫无化学反应,虽然两个角色都在作戏,但在戏之下是应该有情感的,但《小姐》中几个角色就感觉是被导演摆布的空壳,让他们干嘛就干嘛,让他们表现出什么情绪就表现。当然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表演真的不太好,金泰璃最弱,而金敏喜也没表现出剧情反转前后的差异,由始至终都给人感觉是个心机婊。

看到推特上有个评价感觉比较合适,大概是说朴赞郁以前的电影中出现过很多漂亮的壁纸,而这一次《小姐》就直接被拍成了漂亮的壁纸。因为《小姐》是真的非常“好看”,各个技术层面都保证了一场目眩神迷的视听盛宴,朴赞郁的功力还在,但内里却空无一物,实在很可惜。所以如果非要猜一个奖,感觉最佳导演是稍微比较有希望的。推特上的反映来看也差不多都说朴赞郁的执导技巧没问题,就是剧本太苍白了。

在看完《小姐》后的中午11点半左右,所有记者都面临一个选择:《小姐》发布会,斯皮尔伯格《吹梦巨人》,一种关注美国独立吸血鬼电影《变形记》,导演双周智利传奇导演佐杜洛夫斯基的新作《诗无尽头》,影评人周法国恐怖片处女作《生吃》。全部都几乎在同一时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呢?我最终是抱着手机跑向了离电影宫最远的影评人周。

因为在戛纳电影节上,除了看到好电影,更让人感到幸福的是看到合口味的好电影。2014年戛纳电影节我错过了当年我的年度十佳之一,影评人周的《它在身后》,到现在都还在后悔,因为在电影节上第一时间看到的体验必然跟之后再看是不同的。时隔两年影评人周终于又选了一部恐怖片,我肯定是第一时间屁颠颠跑过去了。
【影评人周】《生吃》★★★★


法国处女作《生吃》或许并没有《它在身后》那么好,但仍然有非常好的创造力。影片讲述一个从小吃素的女生进了全年寄宿的兽医私校,逐渐发现自己贪食人肉的本性。和《它在身后》用“它”来作隐喻相似,《生吃》中的“吃肉欲望”也是另有所指,本质上还是在讲一个青春成长故事。这种设置其实就看能否它的故事能否和类型片传统元素巧妙结合起来,比如《生吃》中的那些吃肉啃骨的惊悚戏,其实都与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紧密相扣的,女导演Julia Ducournau的掌控力很令人惊喜。片中女主还有一个男闺蜜基友,长得跟GV里面走出来的一样,还全程卖肉,大大增添了影片的颜值观赏性。有趣的是近几年发现很多独立恐怖惊悚悬疑片,包括这部《生吃》,都喜欢用电音配乐,感觉是80年代回潮一样,我个人当然是非常开心,一听到电音就自动加分。
【午夜展映】《釜山行》★★★


从《生吃》开始,一下午我都在看啃来啃去爆血浆的电影,几乎是我在戛纳的“Best day ever”了。从影评人周回电影宫的路上啃了一个汉堡,然后就去排入选午夜展映单元的韩国灾难惊悚片《釜山行》的媒体场了。电影讲的是病毒爆发,活死人群体迅速扩大,一辆开往釜山的高速列车上一群乘客的求生故事。后来我说这片又甩了中国电影十年,并不是说《釜山行》有多好,而是它把好莱坞那一套全都学了过来,完成也不错,虽然有那么多烂俗桥段,逻辑问题和BUG,但节奏啊技术啊之类的都没问题,充分运用了火车上的各种硬件设施,特效也很有视觉冲击力,总之就是在戛纳电影节上可以不用脑看看放松开心的商业类型片。
【一种关注】《变形记》★★★


灌了一杯咖啡后马上就钻进德彪西大厅看一种关注单元的《变形记》。这部电影其实我一直很期待,因为官方单元很少选恐怖片,上面也提到我有多喜欢《它在身后》,所以这次一种关注单元选了一部美国独立恐怖片还是处女作,直接进入我的年度最期待之一。可是《变形记》完全不是我所期待的那样,因为它虽然有恐怖元素,男主是个吸血狂魔,但它更多的还是美式独立电影路线,手持镜头拍一个皇后区黑人男孩的生活,吸血鬼只是增加戏剧冲突的一个背景元素,所以完全不能被称为恐怖片。
【主竞赛】《美国甜心》★★★★


本来以为目前几部主竞赛电影已经足够争议了,比如《保持站立》或者《玛·鲁特》,但是谁都没想到,不少影迷期待的《美国甜心》居然成了目前为止最两极分化的影片,比如Indiewire主编Eric Kohn给了A-的高分,而同时Screen场刊就委婉的说摄影很棒,野心很大,很实验,其余大多记者就直接大喊“垃圾”了。影片放映结束后,德彪西大厅同时响起掌声和嘘声很能说明问题。这片其实没故事,用4:3的画幅讲述了一个18岁少女加入了一群卖杂志的年轻人,在美国中西部展开了一段荷尔蒙爆发的疯狂之旅。162分钟大量重复的无意义即兴发挥的镜头与段落,以及无数嘈杂的流行歌曲,让现场很多记者看得不可耐烦,觉得自己看了162分钟的垃圾MV。这可能是因为《美国甜心》缺少一个情绪核心。比如像哈莫尼·科林的电影尤其是《春假》,也是没啥剧情,且很重复,但是那种迷幻和失落的情绪很到位。或者像林克莱特的电影,叙事很散,但主题很有凝聚力。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美国甜心》的主角心理刻画没有发展,公路故事的主角通常都会有心理变化,并不是说没有不行,但影片安排了女主和希亚·拉博夫的感情线,这也是全片唯一的故事线,可是这段感情对女主心理似乎也没有任何影响,完全删了似乎也没什么大问题。所以虽然是公路片,但感觉故事一直是处于停滞状态,而这一停就停了162分钟,或许通过这种运功中的停滞状态来看美国社会和年轻人的方式正是阿诺德想要的效果呢?从个人观感来说,全程没有感到无聊,虽然有些地方会觉得有点俗套,但感觉继续这样看下去也行,可能是因为摄影太棒了,也可能是因为阿诺德的镜头还是挺细腻,拍得挺鲜活,还可能是看电影直播事件后我对拉博夫路人转粉了。反正我是站在正方那一阵营的。



看吧,有争议的片会让我有倾诉欲望,所以虽然各种场刊评分表上的评分不怎么好看,但其实都是争议片,没有异口同声的平庸片和烂片,已经很精彩了,而这才第四天。
中国媒体评分表Day4
银幕场刊评分表Day4



    关注 豆瓣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