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 这不是一个“情怀泛滥”的时代,而是一个“伪情怀”时代

 

这根本不是一个情怀泛滥的时代,这只是一个“伪情怀”时代,一个利用“情怀”谋取利益的时代,一个自认聪明的人群看不起"情怀"的时代。...



▲点击“小菜粒粒”关注自由闲散的原创分享号

连续出现了一些站在“专业”制高点批判《百鸟朝凤》的“业余人士”,说实话他们讲得越客观越理性越正确,就越让人觉得难受。我对这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导演的感情,原自小时候记忆中的一部他拍的片子《变脸》。记得那也是一种朴实而纯粹的,深情的沉重。

百鸟朝凤,看的时候去晚了点,所以也不晓得开头说了些什么。只是觉得,为什么方励为了排片能下跪,为什么国内电影人联合发声支持它,也许除了对商业风潮中一点情怀的支持,可能就是出于对导演的敬重。

老一辈的导演,真的太纯洁了。像宁浩这一代情怀人,已经灵活了太多,《老炮儿》追了那么多潮流,迎合了那么多观众,还是把情怀的内核表达得生动人心。而《百鸟朝凤》,就那么天真地不着一丝,迎在风中,烤在日下。

就观众来说,这个片子确实有一些硬伤,比如一种老电影的“表演感”,人物的反应有一定格式化,业余演员的不自然什么的。导演13年拍成后也没上映说不定也是因为自己不够满意。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觉得这个片子还是很好的,为什么这么觉得,就观众来说,当然不是出于什么“专业水平”。而是在如今的市场背景下,这片子给人的感觉。

一个浮夸商业导向的市场里,国产电影拍自己文化的又很少,走娱乐仿外路线的居多。喜欢穿着民族服装唱洋腔,像捉妖记,大圣归来,三打白骨精之流。口碑不错,也有得得了奖,但可以说实质上都很烂。其他很多片也看了还不如不看,也就是滥,平庸,甚至恶心。

感觉本土的影视作品很少有自己的文化核心,有一种“现在的人可能喜欢看什么就拍什么”,“什么热什么流行就拍什么“、“我看到的什么东西好就学着拍什么”,要么没主见,要么没操守,没责任感。对之后那部大鱼的动画也非常不看好,已经千与千寻翻拍即视感了。

总之就是,总是拍出一些摇尾乞怜没有个性的东西,好的作品很少,整体思维很乱,只懂躯壳,而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涵。拍些泡泡糖和瓜子出来一次性吃完就没了。看了还是觉得只是把外国人的话拙劣地词不达意地翻译了一下,或者自己瞎说,嚷嚷完事。

而《百鸟朝凤》,是一部良心的作品。就不论导演的技术如何吧,这部片呈现的姿态就已经打动人了。它和《黄金时代》、《老炮儿》是一样的,可能没它们流畅,但是比它们还用力。看着电影就能感受到他那种心痛,沉重,对本土文化的感情,很用力很专心,有种热切的心愿一样。

他是生生背负着自己的根,并且只愿深情地背负,没有聪明,没有取巧,就实实地拥抱着。

这种人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也真真心心去做。片子的那种不太流畅或者生硬,就好像是导演对每一个细节扣出了颗粒。因此也觉得还可爱。仿佛能看到一个质朴单纯的人,像小孩一样认真,这本身就已经美了。

有人说这是一个“情怀泛滥”的时代。

这根本不是一个情怀泛滥的时代,这只是一个“伪情怀”时代,一个利用“情怀”谋取利益的时代,一个自认聪明的人群看不起"情怀"的时代。在一个“文化”和“情怀”都成为商业标签的时代,看着这样的导演会自然地产生爱护。

他的单纯可能也并没有《老炮儿》骑着单车追鸵鸟,拿着钢刀在烈日下永恒那么浪漫优美,但是他的单纯质朴,真实,健康,饱满。

看完《百鸟朝凤》后,就算不再记得什么,但是那种干净,沉默,天真,实在,已经留在了心上。独属于一片土地的风露,阳光,眼泪,笑容,也自豪地圆满着自己的形状和色彩。

记忆,希望,消逝时代的坚守,无论它有什么不足,那顿重的躯体中心,已经冉冉升起一缕美妙的灵魂了。

在一个“虚伪”“盲目”的时代,看一部这么单纯的片子,还是舒服的。
“小菜粒粒” 自由闲散 只为分享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 小菜粒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