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拼了老命也要买套房?

 

对生存的恐惧,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对外部世界的恐惧,让人们变得歇斯底里与相互倾轧。而且,这种恐惧感,一直根植...





对生存的恐惧,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对外部世界的恐惧,让人们变得歇斯底里与相互倾轧。而且,这种恐惧感,一直根植在你我的内心,从未远走,它已然内化为群体性的集体记忆,埋藏我们的内心深处。

买房子,疯狂的占有更多的房子,在我看来,展现的同样是这种深深的恐惧感。

10几年来,房地产市场经常性出现的桥段是这样的:

如果我买不起房子,我就没有办法成为这个城市的市民,我的户口就没办法迁到这座城市,我就享受不到这个城市的医保、社保,就是这个城市的“二等公民”。

如果买不起房子,我的准丈母娘就不会同意把她的女儿嫁给我,我就没办法娶到老婆,结不了婚。

如果买不起房子,我的小孩就没有办法读到好学校甚至是没有学位,我的下一代将来也要和我一样,沦为“二等公民”。

很多年轻人在买一套房子的时候,基本上是在脑海里把自己这一生都想一遍了。想完的结论是:怎么着都要买一套房子,只要有一套房子,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市民待遇的问题解决了,婚姻的问题也解决了,下一代的问题也解决了,貌似一生的问题都解决了。

把你一生的幸福都寄托到一套房子身上,很多人也许自认为不是这么想的,但却是这么干的。一生的幸福,一定要从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才能开始。

所以,当我们看到房价连年不断飞速猛涨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收入根本无法跟得上房价上涨的速度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房子离我们的梦想越来越遥远的时候。那种百爪挠心的焦虑就像梦魇一样,开始猛烈的冲击自己愈发脆弱的心灵了。

在对待土地的感情上,人类基本都是一样的,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块土地,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那样才意味着人生开始有了安定感,这样的梦想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但和很多国家相比,我们却有很多不同。突出表现在:丈母娘现象、代际购房现象。这些不同的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巨大的不安全心态。

丈母娘现象。虽然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中国的丈母娘们对房子的期望值好像一点都没有降低,以往结婚的“四大件”走到今天,性质依然是一样,房子一定是标配。她们的内心会有这样的想法:房子是代表着安定,没有房子孩子们不会幸福等等,她们认为租房子是一种生活无依漂泊无定的象征。结果是:很多年来,丈母娘成功地成为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
代际购房现象。在国外也会存在房价上涨人们积极买房的现象,比如美国,也把买房视为最重要的投资,所以制造了房地产大繁荣以及2008年次贷危机。但基本还都是年轻人自己的事情,总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但中国不一样,中国人这10几年来的买房,经常都是整个家族齐上阵,父母帮助孩子支付首期款,或者是父母直接为孩子买房子。这样的代际购房是那么的普遍,以至于我们开始默认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合理的。

在这些过程里,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的是:对未来生活不确定的不安、恐慌、焦虑、以及愤怒。
要幸福,必须要有一套房,没有一套房,我的人生就会很失败。正是这样的心态,主导了过去很多人尤其是大城市年轻人的购房行为,并且阻碍了他们将精力投注在正常事业上的奋斗进程。

有多少人买房,是因为这样的恐惧而买房?而不是因为自己需要?

如果是因为这样的心态,即便是买到了房子,又会如何呢?那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恐惧会完全消解吗?

并不会。倒是会有另一种可能,我们会更加渴望占有更多的房子。中国人对房地产的迷恋,过去10几年来,到了无以复加的疯狂地步。没有买房的挤破头买到一套房,买了房子的还想买更多的房子。表面上看都是房价上涨惹的祸,但骨子里却是严重的匮乏感、恐惧感在作祟。它逼迫我们必须要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那样,自己的人生才能看起来有更好的安定感、更强大的抵抗力。
当你没有买房子的时候,你会处于巨大的焦虑和恐慌之中,每天都要与见诸舆论的房价上涨作斗争。而当你买了房子之后,这样的心态也同样很难化解。因为整个买房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太多的期望太多的责任,而唯独少的是:你自己渴望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纵观很多年轻人买房的过程,很难说是独立自主做出的决策,以及是独立自主进行的承担。因此,哪怕是因为房价上涨获得了大量的纸面财富而受益,而成了中产,而暴富,但我们那种骨子里的草根般的“生存焦虑”并没有丝毫减低。

真正的消解自己内心的恐惧,是独立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并让自己越来越有能力为之承担不确定的后果。那样,买到房子房价上涨,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即便下跌,也可以理性看待。而不会:没买房的时候,房价上涨天天骂专家。而买了房子之后,房价下跌又去砸人售楼处。


抵抗这种内心的不安,一定需要一个很长期的过程,我们已经经历了整整一代人,还将会继续经历。


    关注 乐居二手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