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历史杀戮,他们选择忏悔

 

对于历史上曾发生过的悲剧,有的民族选择忏悔,有的民族选择遗忘,有的民族选择篡改。德国,这个曾经引发二战的国家,是如何面对那一段让自己引以为耻的历史呢?...

导读


2005年4月10日,瓦尔德集中营旧址,德国总理施罗德为遇难者纪念碑献花。(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历史上曾发生过的悲剧,有的民族选择忏悔,有的民族选择遗忘,有的民族选择篡改。

德国,这个曾经引发二战的国家,是如何面对那一段让自己引以为耻的历史呢?

本文首发OC微信公众平台,作者来自台湾,现居德国。

身为东亚人,跟犹太人并无太大的渊源与瓜葛。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关于犹太人的议题也不曾引起热烈讨论。直到我来到欧洲,尤其在德国,才发现犹太人与两次世界大战,是深植德国人心中的两个敏感话题。

之所以敏感,这当然与德国引发战争,与希特勒迫害、屠杀犹太人有关。而德国人是如何对待这一段令他们引以为耻的历史呢?

可以确定的是:“遗忘”,绝对不是他们的方式!
以二战为背景的影片《帝国毁灭》与《第九日》(图片来自网络)
1

不能遗忘的历史

电视台隔三差五就会播放相关纪录片,让经历大战的幸存者现身说法,叙述亲身遭遇。以此为主题或背景的电影更是不胜枚举,例如2004年上映的《帝国毁灭》(《Downfall》),用将近3个小时(完整版)的篇幅来描述希特勒自杀前在“领导防空洞”里的最后12天。同年,由德国导演雪兰道夫(Schloendorff)执导的《第九日》(《The Ninth Day》)也在国内首映,该片描述一位卢森堡天主教神父因为护祐犹太人,遭到纳粹监禁时内心的煎熬与苦难。

除了电视、电影之外,德国人还有其他办法,帮助他们不要遗忘历史的过错。我居住的德国西南小城,为了纪念70年前当地的犹太人被驱逐出境,便于2010年10月,筹划了一连串戏剧表演、犹太音乐演出、文件颂读、历史影片与图片展览等活动。

70多年前,在纳粹党的宣传与洗脑下,住在这地区的民众从1933年起,开始抵制犹太商店、压迫犹太人,致使他们贫困潦倒。1938年,反犹的情绪持续高涨,致使犹太人在市中心的教堂被摧毁。到了1940年,未能逃亡的犹太人也被迫留下身家财产,集体被押送至法国南部的犹太集中营。

虽然已事隔70年,今天的报纸等各种媒体仍然争相报导、提醒民众:犹太人当年如何在集中营中遭受无食物、无保暖衣物、卫生情况惨不忍睹的非人待遇。他们留在德国的财产,被政府以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没收、充公或拍卖。而在南法的集中营遭受虐待之后不久,大部分犹太人都被遣送至波兰,死在毒气室里。

一张张记载犹太人无辜、无措、悲愤、伤残的脸的历史图片,无数次地重重槌打着德国人的良知。他们似乎不肯忘记自己的国家在世界历史上写下的丑页!
1970年,德国时任总理勃兰特在华沙一座犹太人遇害者纪念碑前下跪。(图片来源网络)
2

负罪感,带来真正的赦免和祝福

老实说,德国人这种勇敢面对过往的态度,深深挑战着我这个来自亚洲,在二战中属于被侵略的中国人。诚然,这许许多多的报导与活动,透露出他们依然在疗伤、寻求复原的过程。但是他们摒弃将头埋在沙堆里的鸵鸟方式,企图反省与前瞻,正是因为德国人这种忏悔、谦卑的态度,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我那生于战后将近20年的德国丈夫,直到如今,始终背负着自己的国家引发世界大战的罪咎感,尤其在和外国人相处时。而在我们国际性的查经班里,唯一的一位德国人在读到圣经中提到的:“那时,主必用大河外赁的剃头刀,就是亚述王,剃去头发,和脚上的毛,并要剃净胡须。”(《以赛亚书》7: 20)时,马上联想到集中营里受羞辱虐待的犹太人,而将此经文作为提醒与警惕。

有一次在教会里,德国传道人提到他本人曾经和一个团体到东柏林与来自苏俄的团体会面。面对俄国人,他们整团人虚心谦卑地流着眼泪,请求苏俄人原谅德国在战时对他们国人的残害。话语一出,台下许多德国会众潸然泪下……

面对国家民族的罪行,有人选择否认、遮掩,甚至篡改历史,仗着经济实力与强势桀骜不驯、气焰高涨。但是德国人却低头认错、深切反省,力求不要再重蹈覆辙。

虽然近年来,也有新纳粹党的兴起,在各地游行、肇事破坏,但事情一发生,媒体总会报导,而德国人大多以抵制、反对、抗拒的态度面对。

悔改、认罪、请求原谅,是上帝对人类的心意。耶稣说:“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马太福音》23:12)不论是个人或国家民族,谦卑必带来真正的复兴。

因此,我相信德国人心中存在的负罪自觉,最终带来的不是羞辱,而是赦免与祝福。


    关注 OC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