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质朴又充满智慧,是平易近人的

 

来源:杭州潮音禅院...





佛教理论一直在被不断的解释,教义在持续的发展扩充。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必然、必须的,也符合一般的规律。如此虽然带来了思想的繁荣,但也造成了经院化的弊端,原本简洁质朴的教义滚雪球为严密庞大的的逻辑体系,而使佛法脱离了大众,成了个别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之专利。



从《阿含经》看佛教的解脱观

作者:慧仁法师
世人对佛教的误解诸多,以下两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种认为佛教无非就是烧香拜佛,信佛有来生得好报的利益,学佛最高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可以永恒的享乐,这是将佛教降格为低级宗教,是庸俗化的表现。另外一种则认为佛教的理论高深莫测,需要极高的悟性才能通达,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学习,这是将佛教思想拔高至神秘化了,使得原本可以为人服务的佛教思想被束之高阁。

佛教创立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佛教理论一直在被不断的解释,教义在持续的发展扩充。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必然、必须的,也符合一般的规律。如此虽然带来了思想的繁荣,但也造成了经院化的弊端,原本简洁质朴的教义滚雪球为严密庞大的的逻辑体系,从此佛法脱离了大众,成了个别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之专利。其实单纯从个体解脱角度而言,佛法绝非传闻中那么高不可攀,他是质朴又充满智慧的,是平易近人的。下面这段经文选自《杂阿含经》,阿含类的经典属于早期佛教思想,反映了佛陀教法的本怀,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此段经文是《杂阿含》开篇第一部经。从中我们可以一探佛教解脱的真义。经中思想可以归纳为三个关键词:色无常、喜贪尽、心解脱。佛陀告诉弟子要观察自身的肉体及接触到物质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由此将对物质的执着转为厌离,进而断除内心的贪欲等烦恼。同样对内心的感受(受)、知觉(想)、思想(行)、精神主体(识)也像观察色法一样操作,久而久之可以把心里的贪、憎等不良情绪及欲念都断除干净,这就是解脱了。

经中提到的色、受、想、行、识代表身心的整体。在佛陀看来,痛苦与轮回产生的根源在与对自身及世间的贪求执着,俗话说来就是对名利的贪求。

佛陀总结人生有三大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这三大痛苦几乎包含了常人所有的不幸。这些都源自与内心对存在的贪求与憎恨心理。而此贪求执着又源自于对世间无常规律的无知。所以“解脱”简而言之就是在认识到世间无常的基础上把内心的贪欲、憎恨、嫉妒、傲慢、吝啬等等不良心理的消灭,当内心没有了上述的烦恼干扰自然就获得清净与自由,而这也即是涅槃。

《阿含经》中佛陀处处向弟子宣扬如此的教义,他的弟子来自各行各业,根机高下不同,但对于这样的教义都能听懂并付诸于实践修行,所以大多弟子最终都证果解脱。

现代人之所以会产生对佛教的种种误解,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佛教弘法者如何把佛教庞大浩繁的理论整理简化,提供出一套适合普通大众的修行理论,这是当务之急。

禅林深圳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深圳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请重编录用者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权。

禅林深圳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关注 禅林深圳般若读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