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王雅贇 :寻找远去的记忆

 

鱼的记忆只有八秒,人的记忆可以长存一辈子。记忆来自嗅觉、味觉、听觉、视觉,通过情感交融存于心间。所有的经历都是生命的馈赠,无论是悲是喜都是成长的记录,它们如空气般存在着、像是养分、又是雨露,灌溉着我们的心。...



王雅贇:

旅法声乐艺术家(女高音)

国际青年艺术家联盟创始人兼主席

“ 爱与艺术同行”公益慈善项目发起人



这一年,我在上海度过了有生以来最没有年味的中国年,失望之余更多的是无奈的感慨:记忆中的年味哪儿去了?我们的传统习俗哪儿去了?

没有烟花爆竹的除夕夜变得静悄悄。从外祖母家吃完年夜饭回来,晚上十点的小区一片寂静,我自问:“今天是除夕吗?”到家打开电视,各个频道正在播放的春晚告诉我,没错,是除夕,是要守岁、迎接农历新年到来的日子。心里不禁有丝小失落,环顾四周望望窗外,除了家中的福字、腊梅树和树上的灯笼、红包装饰,完全找不到应有的感觉。看着微信上其他城市朋友发来的火树银花,热闹的景象甚是羡慕。

过年,是儿时最期待的节日之一。家族成员齐聚一堂,有漂亮的新衣裳穿、有压岁钱拿,还有绚烂的烟花好看的花灯。思绪回到二十多年前,白天我们根据长幼辈分依次向“坐在桌边”的祖宗们磕头行礼。下午开始,祖母、未出嫁的小姑还有母亲,一起准备年夜饭,那时沒有冰箱,于是大阳台成了美食聚首的地方,在她们忙碌张罗的时候,我穿梭于每间房、穿行在亲戚客人身旁,和堂表兄妹们玩耍,偶而去看看准备晚膳的女士们,吃几口,尝尝鲜。那时的味道,至今怀念!吃饭前,祖父总会为客人递上热毛巾,饭后亦是⋯⋯大年初一起床后首先要向家里的长辈道新年好,吃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

有时元宵节恰巧已开学,但一点都不妨碍我们过此良日。学校手工课,老师会教我们做兔子灯,不过常常需要回家让父亲为我精加工一番。兔子灯最初是点蜡烛的,有时风一吹它会灭,或是一个不稳,灯翻了烧起来,后来出于安全,用小灯泡替代了蜡烛。晚上早早地吃完饭,和小伙伴们约好一起出门玩耍,因为小区(以前叫新村)的街道安排了各式活动。热闹的主路两旁挂满花灯,我们会猜灯谜,玩各式有趣的游戏,打泡泡赢玩具,吃着酸酸甜甜的糖葫芦或是比脸还大的棉花糖,逛上一个半小时回家看元宵晚会,吃汤圆。年,就在一片欢乐祥和中过完了,带着期许,进入梦乡。

只可惜随着祖父母的相继离世,原本围桌长聊、其乐融融,温暖的年味淡了,象征性地全家聚在一起吃个饭,也是早早散去。元宵节也没有兔子灯和花灯节了,除非去老西门那儿的城隍庙,花个几十块换张门票进去和游客一起人挤人地凑热闹。这几年反而觉得在国外过节更有中国年味。舞狮舞龙,鞭炮齐鸣,那些属于中国节日的喜庆标志在海外春节一定会出现。即便没有春节假期,华人也会十分期待这个节日的到来。提前去中国超市备置年货,去家居店买装饰品,一起包饺子、下馄饨、蒸年糕,准备年夜饭,然后在电脑前看春晚,彻夜长谈,看春晚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其实并不在意它的内容,但是耳边一定要有来自祖国的声音。大年初一,我定会穿着中式服装出门,时不时听到有人说“喔,今天是中国新年”,还有对服饰赞许的言语。

我们常会怀念儿时,因为那时的单纯与真实,那份记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我和应当找回的人文景象。小时候每到立夏,上学前妈妈都会在我脖子上挂一个绒线编织的小网兜,里面装上一只白煮蛋,所谓立夏吃蛋,家里也会煮加入茶叶、桂皮、八角、香叶等的五香茶叶蛋。吃在中华传统中是个重头戏,饮食文化体现着一方水土一方人,伴随着24个节气和传统节日,告诉我们天、地、人交融的生活方式。今年年初我和家人去了趟日本,在那里,随处可见身着和服的人,无论男女老少,这是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对民族的自信。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能看见身着民族服饰的人们在田里作工,真是极美的人文风景,可惜在城市很少却很少看到。我们的青少年最常见的个性服饰是Cosplay,是什么让他们远离了传统?为什么我们的下一代不会说方言?全球化不是让我们撕下本应有的标签,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当我们用心感受传统的时候,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股源泉在体内涌动,那是属于民族的自豪感,是发自内心的大爱。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蕴藏着无限的智慧,等着我们去挖掘;当我们将自己放在世界的格局里,民族传统永远是最美的戎装;我们为自己代言,一起去拾回远去的记忆吧!

(全文刊载于《接力》杂志2016年5月刊)


    关注 雅藝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