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9月1日,卢瑟福命名α粒子和β粒子

 

1898年9月1日,新西兰著名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Rutherford)发表了一篇论文,...



1898年9月1日,新西兰著名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为《铀元素的放射性及放射产生的导电性》。在这篇论文中,卢瑟福详细描述了他所进行的一个实验:

实验装置:两块锌板(A,B)分开一段距离平行放置,两块锌板间加上一定电压。其中的一块锌板内侧敷有一层铀元素或其化合物,由于铀的放射性,下面的那块锌板电离化,在A,B两块锌板间的电压作用下,有电流穿过A,B间的空气。电流的大小通过一个静电计进行测量。

实验过程中,极薄的金属箔(例如铝箔),被一张一张铺在下层的锌板上,测量每一次穿透电流的数值。然后换用不同厚度的铝箔继续进行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卢瑟福发现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粒子穿过了铝箔,卢瑟福将其命名为:阿尔法粒子(α粒子)和贝塔粒子(β粒子)。



实验示意图(网络图)
α粒子质量为6.64×10^-27kg,带正电荷,由两粒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两粒中性的中子组成,相等于一个氦原子核。由于α粒子的体积比较大,又带两个正电荷,很容易就可以电离其他物质。因此,它的能量亦散失得较快,穿透能力在众多电离辐射中是最弱的,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厘米,人类的皮肤或一张纸已能隔阻α粒子。其速度最大可以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

β粒子是高速的电子,由于带负电荷,会受电磁场影响。它的体积比α粒子细得多,穿透能力则比α粒子强,需要一块几毫米厚的铝片才可以阻挡它。很多放射性物质都会在衰变时放出β粒子。

卢瑟福并没有停止研究的脚步,1909年开始,他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金箔实验)。通过实验,人们发现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不足之处,卢瑟福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核理论打下了基础。

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出品,转载请注明。


    关注 科技创新里程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