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报艺术家系列】钱亮:亮式物语(文末有彩蛋!)

 

钱亮的创作势头近年来颇为强劲,并开始形成一种具有内在一贯性的“亮式物语”。...





前言:

钱亮的创作势头近年来颇为强劲,并开始形成一种具有内在一贯性的“亮式物语”。他关注的是日常性的事物,确切的说是日常消费的物质和残留。但不同于波普的直呈或新现实的戏谑,他并不以拷贝、放大、组合、移植等手段直接引用现成品,而是以观念性材质的方式,对其工具性、实用性和消费性进行一种文化的逻辑转换,将其导入一种诗性的视觉复活。

墙报专访钱亮:

材料能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能做什么


钱亮《物非物系列之竹》一次性竹筷、胶 35-30-40cm 2014年


钱亮《物非物系列之竹》一次性竹筷、胶 2014年 
在您的作品《物非物》系列中有一类是对日常物品做了还原,例如将竹筷还原为竹子,将纸还原为树,请问这种处理的寓意是什么?

这类作品主要是还原物原有的一个形态,还原也是一种造物,但物非仅物。作品形态和构成作品的基本元素之间有一种似是而非的关系,比如《物非物系列之竹》是将一次性竹筷通过粘接、打磨等方法制作出一根根“竹子”,从剖面可以发现它们并不是自然中的竹子,但又不能说不是竹子。我试图将被工业化、商品化的竹子还原回它们的本来面貌,面貌或许可以还原,但其内核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在这表里不一之间揭示出“有些东西在文明的进化中演变为我们的工具,有些东西在文化的自觉中还原为它们自己。”


钱亮《物非物系列之心灵皂》汉白玉 9-5-3cm 


钱亮《物非物系列之心灵皂》汉白玉


《心灵皂》这件作品中,您用玉石来雕刻了一件香皂,又将舒肤佳香皂的标志Safeguard替换成了soulguard,玉石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与当今这种日常消费主义发生了碰撞,请您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创作灵感?

灵感是一种偶合,当你处于创作的状态中时,灵感会与你不期而遇,它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是渐修后的顿悟。《心灵皂》属于“物非物”系列的另一类,这类作品是对日常之物的材料转化,作品以极近日常之态呈现,但在转化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非常态的地方,如香皂logo的改变、地毯卷起的一角等,这些地方是观念表达的焦点。《礼记•儒行》记载:“儒有澡身而浴德”,《心灵皂》立足于我们自身的传统和玉石文化,反观当下物欲社会对精神价值的侵蚀。

推荐人唐尧:


唐尧(批评家、《中国雕塑》执行主编)
推荐人唐尧评钱亮:亮式物语

他的《物非物》系列,将筷子变回竹子,其中包含了对人类中心之工具理性的逆转:作为自然母体的竹子,在变成筷子时被使用价值所消解,而钱亮的作品则使其以审美价值重生。分解的被重组,个体复归整体,实用升华为诗性,这是关于竹子的某种精神仪式,是一次生命轮回的祭奠与完成。这个系列为钱亮赢得了一系列奖项,包括今日美术馆第八届大学生年度提名展获得瞿广慈奖、2014“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优秀作品展获得提名奖以及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获得中国雕塑青年新锐奖等等,可谓所向披靡。

钱亮是中国雕塑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他的思考和创作潜力还远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未来的路还很远很长。有偈曰:海咸河淡,鳞潜羽翔,且看新人,天天向上。

钱亮作品:


钱亮《把玩系列之阿格里巴》岫玉 尺寸:3.5-3.5-7cm 2013年


钱亮《把玩系列之双喜临门》白玉 被中国艺术节基金会收藏




钱亮《物非物系列之破竹》一次性竹筷、胶 2015年


钱亮《物非物系列之空》纸浆 2015年


钱亮《物非物系列之毯》花岗岩 2015年


钱亮《物非物系列之一根》橡皮屑、彩笔2015年


钱亮《物非物系列之安全帽》陶瓷 2016年




钱亮《玉石·遇时》材料:玉石、现成品 2015年


惊喜!只要在本页面留言评论并转发,就可能获得艺术家价值700元的心灵皂一块!(活动时间截止至5月23日22:00)
这是一块不会被消耗的香皂,
它纯净而永恒,
在与它交流的过程中,
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阅读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 墙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