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有个村家家户户都会做这个,东西还远销欧美!

 

踏入新窑村,缘于朋友闲聊中对老手艺的探讨。制陶这个手艺,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已渐渐减少,只有为数不多的窑厂散布在莆阳大地,而新窑村便是其中之一。趁着天晴,进村见识熟悉又陌生的传统工艺。...







来源:莆仙网网友“心海泛舟”
新窑村--逐渐消失的传统制陶工艺


踏入新窑村,缘于朋友闲聊中对老手艺的探讨。制陶这个手艺,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已渐渐减少,只有为数不多的窑厂散布在莆阳大地,而新窑村便是其中之一。趁着天晴,进村见识熟悉又陌生的传统工艺。



听说,现在窑厂越来越不景气,新窑村的几座厂基本处于停工状态。走进一家窑厂,只有一些半成品陶胚孤独的站立着。



阳光斜照着陶胚,温暖着这个冷清的窑厂,听村民说,做完一单欧美的订单后,有的窑厂要关门了。



昏暗的厂内,哪怕一束的阳光都会在地上留下暖暖的印记,冷清已形容不了这种孤寂。



操作台上已经不再摆放更多的东西,只有一只陶盆沐浴着斜射下来的阳光。



只有门口阳光的透入,才能感觉外界的灿烂。



阳光透过屋顶的窟窿,把光明洒入窑厂。



到处可见随意堆放的陶制品,这个是成品的取暖器,也是出口欧美的主要订单。





如果让我用一种色彩来诠释这个事物,我想黑白是最适宜的。单纯,传统,对比强烈。


最后,让我们找到一家正在开工的窑厂,窑厂师傅在认真的做着一件陶胚。



老师傅很配合,边跟我们聊天,边把一些陶器的来龙去脉跟我们讲解,先把运来的粘土放入模具,之后用手慢慢搓揉出胚壁,这个过程要细心,厚度要一致。


然后把火放进固定好形状的陶胚里烘烤,等到火熄灭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他们合作的十分默契,一边定模,一边烘烤。


说到这个工艺已渐渐没有订单,师傅的眼神也十分迷茫。


这是一双劳动人民的脚,饱经风霜,却又勤勤垦垦。


这个是最后一道烧制陶器的窑洞,经过这一道烘烤,陶器就可以完成了。
关于新窑村
新窑村是莆田市仙游县盖尾镇最小行政村,又是盖尾镇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位于仙游县东南部,距县城13公里,东接壤前连村,西与仙华村交界,南连盖南村,北邻盖尾村,离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2002年10月,新窑村从郊尾镇划归盖尾镇。村落面积1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1700多人,420户,辖4个村民小组,其中回族人口1100人,耕地13亩。

新窑本与盖南合村。郭姓始祖肇基公自河南固始入闽,由香田里下桥迁入定居繁衍,至今已有500多年,现回族1100多人。1985年,经莆田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新窑村郭氏回族身份。曾姓始祖山东迁入,明洪武年间由莆田涵江迁入,400多人。王姓祖籍太原,明末清初由惠安迁入,现50多人。许姓祖籍高原,清代由仙游城关龙泉迁入,现50多人。连姓民国初年,由前连村迁入,现100多人。陈姓祖籍颍川,清代由泉州迁入,现有40多人。凌姓解放初年由仙华村迁入,村内一户二兄弟9人。出口到欧洲的土陶取暖器郭氏世代以土陶生产为业,迁至盖尾后,也将土陶技艺带到盖尾,他们在此建造新窑,制作土陶。“新窑”的得名,也由此而来。

20世纪中前期,新窑村全村都是土陶作坊,家家户户从事土陶生产。新窑村的土陶,造型古朴,工艺精湛,远近闻名,能制作上百种陶器。上世纪,泉州、龙岩等地的土陶人,都要来此拜师学艺。 20世纪90年代,土陶业日渐衰微。如今,全村的土陶作坊从盛期的20多个减至3个,土陶从业人员从上千人减至100多人,其中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


独家稿件,作者授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莆仙网立场。
莆仙网『有奖投稿』,让原创更有价值!
回复“投稿”,100—1000元奖金等你拿 
商家推广










    关注 莆仙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