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不要再用杨绛来装逼你的朋友圈了!

 

每当名人去世,朋友圈里就是一片整齐的哀嚎...

每当名人去世
朋友圈里就是一片整齐的哀嚎
昨天,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
转发或者引用杨绛的《一百岁感言》
隽永的字体
句句戳心
不明觉厉
但是
你们口中一声声的“先生”
人压根就没写过这文案好吗?
然后便晒出各种杨先生的著作
以及那张黑白的全家福
配上一句
“从今天起,我们要一起怀念你们仨了”
还有那略带悲伤遗憾的
“我竟只读过您的《唐吉可德》”
让我等只看过《我们仨》的情何以堪?
顽强的鸡皮疙瘩躲过了这突变的天气
却栽在了这等矫情的话上
最奇葩的是
我的一位朋友
此前连杨绛都不知道是谁
钱钟书错当钱学森的
昨日也悲惨兮兮地举起哀悼大旗
连发两篇
似悲难抑制
我几乎怀疑
你们都和杨绛很熟?
你家亲戚?
名人逝世总是能扩大其家族
多了那么多隐秘的亲人
只有我一个人是在书里见过她喽
说到底
大部分转发者
根本没读过多少钱先生和杨先生的作品
他们只是参与话题
活在热点里罢了
 
这些人都是活在朋友圈里的文艺家
咸与维新
跟风陶醉
逢场作戏
就连作戏作得也单调而规律着 
一般来说,悼念名人的社交网络表达
根据时间趋势
通常有这么三波冲击
在杨绛这里也不例外
第一波:转发专题
得到消息后
各种门户网站新闻端的编辑们
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慌忙打开电脑
推出了他们早就备好的文案
然后朋友圈就开始转发这些名人轶事
牛津岁月,爱情故事,最贤的妻什么的
一般有心计的大型媒体
都会为高龄名人备好逝世专题
所以这些文章
大多都有点“落后”的痕迹
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大家的摘抄转发
 
这些编辑和摘抄者最大的共同点
就是他们也压根对逝世不了解
 
第一波的关键是速度要快
由你在朋友圈传递出这个消息
你便是源头
 
第二波:脱引而出
转发是一件毫无技术含量的事
如果你要充分显示出自己的level
就不要转发专题
而是制造专题
例如,借名人的逝世讨论一些专题
抨击一些傻逼,针砭一些时弊
但是一定要角度新颖,发自己原创的论述
最好能够搭上一些大的“议题”
如最近一直红火的女权主义
 从屠呦呦到杨绛,“先生”之争
瞬间你又可以俯视众生了
 
第二波的关键是高而深
理论要高
内容要装作很深刻
第三波:硬拉关系
 
这点做的最好人是央视前主持—芮成钢
芮大记者的名言就是“我的朋友克林顿说过……”
口一开,你都觉得原来和克林顿这么熟啊 
朋友圈里都是国家元首
部长省长都不配做他的朋友
如果你是北京地区文艺属性已点满的
行业大佬,资深人士,有头有脸的人物
 
觉得上面这些战地记者和掉书袋子
太low了,都是套路
既不能划清自己与无脑群众的界限
也无法凸显你无与伦比的社会地位
 
此时,可能要考虑适时放出陈年合影
然而杨大师生前,深居简出,不喜社交
哪怕是江湖地位很高的你
也没有机会蹭到过合影
那么这时
你可以选择——晒书
当然,看书是一回事
在朋友圈里晒阅读又是另一种技巧
重点是:
千万不要用新书!
重要的事情,说n遍也不嫌多
你这书连翻的痕迹都没有
实在非智者装逼所为
 
要旧书
要老版
要显示你和她已是故友
  N年前就已经神交了  
最好是她翻译的书
以这般语气娓娓道来:
“杨版的《堂吉诃德》
虽然有一些细节与西班牙文原意略有出入
但其文学水平依然遥遥领先于
北外西班牙语系某董姓教授的新版
毕竟杨先生有深厚的国学和文学功底
她的译本,无译匠之艰涩,是流畅的再演绎。”
第三波的关键是
P照片时要用专业的软件
晒书时旧书为佳
最后
拜托各位不要再拿名人的逝世
来装逼你的朋友圈啦
就算装
也装的有格调些
By:吐地婆


    关注 吐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