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推理≠解决

 

这道除法题一定是你见过最难的。...



对很多热衷推理小说并且喜欢自己寻找凶手的读者来说,“剧透”绝对是不可触碰的雷区。因此,他们在阅读一本书之前,不看介绍,不看导读,连封面和腰封都尽可能地回避,只是想杜绝一切可能泄露真凶的只言片语。



然而在看《谁杀了她》这本小说时,你完全不必有这种担心,因为腰封上的文字并不会为你的推理提供任何有益的线索,只是简单地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卖得好,如日本销售量突破900万册;二是写得好,但就是不告诉你具体怎么好。

《谁杀了她》最妙的地方就是不管你前期做没做功课(拜托,不要直接百度凶手嘛),你还是需要在结尾处花上一些时间整理思路,方能锁定凶手,还无法保证推理一定正确。更为有趣的是就算你百度了凶手,你还是无法确认真凶是谁,因为大家的判定不尽相同,最终你被绕晕了。

东野在《名侦探的守则》第二篇中说过,仅凭小说中提供的线索,是不能辨明真相的,这便是寻找凶手这类小说的真实情况。现实中大部分读者都是依靠直觉和经验来判断真凶,就好比是进行赛马结果预测。“我读到一半就知道凶手是谁了。”、“哼,果然是这样啊,我也想到这一点了。”这些都并非读者通过思考、推理得出的结论,更多的只是随意地挑选目标恰巧猜中罢了。

那么你在读完《谁杀了她》之后,产生“凶手究竟是谁?”“这本书真的确定写完了?”等诸多疑惑都是很正常的反应,毕竟连阅读了东野该书第一稿的编辑都没有找到正确答案。



东野大胆地采用这种写法,毫无疑问就是为了让读者在阅读中可以真正做到自行推理。而他却因此提心吊胆,害怕读者集体找他算账。不出所料,该书在日本出版后编辑部的咨询电话被打爆了,也在网络上掀起热烈讨论,但这都说明这本书成功了呀。

《谁杀了她》不同于“开放式结局”的作品,主角康正与侦探加贺明显对真相是有定论的,书中那些暗示的线索和角色的反应都是抛向读者的饵。这就说明,这部小说的结局并不是交由读者决定,而是作者准备好了结局但就是不告诉你。暴脾气的读者这时该抡起袖子了吧,这也难怪东野会有那样的担心。



土屋隆夫曾说过“侦探小说是除法的文学”,提出了“事件÷推理=解决”的算式。那么《谁杀了她》就是“事件÷推理≠解决”,因为这道数学难题留有余数。虽说康正和加贺的案情分析、两位嫌疑犯的告白为我们解开了很多疑点,也排除了共谋与自杀的可能性,但是我们还需要在两个嫌犯中挑出凶手。至于怎么挑,挑中谁就是案件未解决的那部分,也就是所谓的余数。



在求解余数的同时,我必须揭穿东野的“作弊”行为。说好的“读者VS角色的推理”,但除了注意一些有形的物品线索,读者还必须观察角色们的反应。显而易见,“给读者的线索”和“给角色的线索”有所不同,因为角色可以看到读者不能看到的信息。这种“不公平”在《谁杀了她》中意外地变得有意思,毕竟角色和读者最后都能得出真相,虽然读者难度大一些。

这道无法整除的除法算式对很多读者来说的确是一项大挑战,你会有思考的快乐,也不排除会产生推理偏差的挫败感,但这不正是自行推理最大的乐趣所在吗?《谁杀了她》正因为把读者拉入推理的行列,才使得本格推理在“线索的呈现”上存在着巨大创新。



据说日本《谁杀了她》文库版在书末附有封装起来的“推理指南”引导读者推理。是的,中文版并没有,所以你还是认真阅读,自己寻找答案吧。





本文版权归辛说东野君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 辛说东野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